600 likes | 742 Views
第 9 章. 国民收入核算. 学习要求 重点名词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 主要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计算. 先从一个企业的生产谈起。.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假设某企业 1998 年生产和销售 500 万美元制成品 其中原材料、能源等消耗 300 万美元 价值增值 : 200 万美元.
E N D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 • 学习要求 • 重点名词 •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 • 主要问题: •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计算
先从一个企业的生产谈起。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假设某企业1998年生产和销售500万美元制成品 其中原材料、能源等消耗300万美元 价值增值:200万美元
假定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段:种绵、纺纱、织布、制衣、销售(具体见下表)假定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段:种绵、纺纱、织布、制衣、销售(具体见下表) 再举一个例子: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 是指在以后的阶段作为投入的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goods ) 是指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理解这一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第一,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计入GDP; 第二,GDP是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而不是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三,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四,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1.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最终产品法)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二、GDP的计算方法
就看谁是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 现实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者,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 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
GDP=C+I+G+(X-M) (见下表)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见下表)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见下表) 2.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成本法)
1996年GDP(10亿美元,当年价格)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这种方法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这种方法仅计算本部门的增值。 3.部门法(又称生产法)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三、实际GDP和名义GDP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及评述
一、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DP是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 NDP=GDP-折旧 2.国内生产净值(NDP)
N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N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 3.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
P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 +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4.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
PD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PDI是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5.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 是指一国居民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GDP是一国境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NP是一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GDP和GNP的关系: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总和 GDP与GNP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 GDP、NDP、NI、PI、PDI 三、两种核算体系(MPS和SNA)
从支出法与收入法所得出GDP的一致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从支出法与收入法所得出GDP的一致性,可以说明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基本平衡关系。 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 从GDP的核算方法中可得出一个恒等关系是: 总需求≡总供给 AD≡AS
一、两部门经济(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Two Sectors)中的恒等关系
该模型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分为两大部门:居民户和厂商该模型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分为两大部门:居民户和厂商 两大部门的关系: 1.居民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 2.企业运用生产要素生产出物品和劳务 3.企业向居民户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4.居民向企业购买物品和劳务(见下图)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1.这是封闭经济,没有对外贸易; 2.居民户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没有储蓄; 3.政府的作用略去不计; 4.经济循环流量是畅通的,没有经济危机; 5.物价不变。 现在,取消上述第二假定,居民户把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同时企业得到追加投资,从而得到以下图形: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注入 漏出 漏出和注入 Leakage and Pour Into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注入 漏出 漏出(Leakage) : • 不消费的收入,即是储蓄; • 在微观,储蓄是各种私人投资中的一种;而在宏观,只要不是消费即是储蓄。 • 每一次循环都有漏出。 漏出和注入 Leakage and Pour Into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注入 漏出 • 注入(Pour Into) : • 二部门经济中,注入是企业的追加投资; • 每一次循环都有注入, 将使循环流日益扩大; • 投资的资金归根到底来之于储蓄; • 储蓄通过金融市场转化为投资。 漏出和注入 Leakage and Pour Into 消费购买 $ 物品与劳务 居民户 企业 劳动、资本、土地等 工资、利息、利润等 $
投资I 金融部门 储蓄S 消费C C+I 企业 居民户 生产要素的支付 (图中,假定居民的储蓄通过金融部门全部转化为投资,即:S=I)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AD)分为居民的消费需求(C)和厂商的投资需求(I)。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AD)分为居民的消费需求(C)和厂商的投资需求(I)。 总需求=消费+投资 AD=C+I 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居民户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部分用于消费,其余部分用于储蓄。根据收入法,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AS)。因此:居民户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部分用于消费,其余部分用于储蓄。根据收入法,总收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AS)。因此: 总供给=消费+储蓄 AS=C+S 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
由于: AD≡AS 而: AD=C+I;AS=C+S 从而: C+I≡C+S 即: I≡S 恒等关系:
三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和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是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的。 (见下图)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
政府 支出 税收 支出 税收 支付要素报酬 居民户 企业 购买物品与劳务 (三部门经济流量图)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也包括政府的需求,即: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不仅包括居民户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也包括政府的需求,即: AD=C+I+G 三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三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外,还有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生产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T)。所以,税收是代表政府的供给。因此:三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除了居民户供给的各种生产要素外,还有政府的供给。政府的供给是指政府为整个社会生产提供了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政府由于提供了这些公共物品而得到相应的收入—税收(T)。所以,税收是代表政府的供给。因此: AS=C+S+T 三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
由于:AD≡AS 而:AD=C+I+G;AS=C+S+T 从而:C+I+G≡C+S+T 即:I+G≡S+T 恒等关系:
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的作用:进口和出口。(见下图)四部门经济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的作用:进口和出口。(见下图)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恒等关系
政府 进口 出口 税收 税收 支出 进口 出口 支出 居民户 企业 国外 支付要素报酬 购买物品与劳务 (四部门经济流量图)
出口(X)表示国内总需求的增加; 从而:AD=C+I+G+X 四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 进口(M)表示国内总供给的增加。 从而:AS=C+S=T=M 四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
由于 : AD≡AS 而: AD=C+I+G+X; AS=C+S+T+M 从而: C+I+G+X≡C+S+T+M 即:I+G+X≡S+T+M 恒等关系:
一、填空题 1.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基础知识测试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