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第 9 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第 9 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 . 历史背景 (1)1776 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 _____ 。 (2) 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 _________ 来稳定统治秩 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 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 _________ 的必要 性。 2 . 宪法制定: 1787 年 5 ~ 9 月费城 _________ 召开, 制定了 1787 年宪法。 3 . 指导思想: 核心人物麦迪逊坚持 _________ 的 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邦联. 中央政府. 政治体制. 制宪会议. 分权制衡.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9 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2. 1.历史背景 (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_____。 (2)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_________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_________的必要性。 2.宪法制定:1787年5~9月费城_________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 3.指导思想:核心人物麦迪逊坚持_________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邦联 中央政府 政治体制 制宪会议 分权制衡

  3. 联邦宪法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精讲:(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独立战争结束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需要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4. (3)制宪要解决的三对矛盾:加强中央集权与确保共和制的矛盾、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大州与小州的矛盾。(3)制宪要解决的三对矛盾:加强中央集权与确保共和制的矛盾、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4)启蒙思想的影响。

  5. 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6. 解析:“‘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指的是美国建立之初的邦联制,这使得独立后的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都拥有主权,美国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不能有效地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便于在对外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利益,防止美国重新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解析:“‘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指的是美国建立之初的邦联制,这使得独立后的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都拥有主权,美国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不能有效地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便于在对外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利益,防止美国重新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答案:C

  7. 1.内容 (1)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_________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2)三权分立: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_____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人民主权: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_____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联邦法律 总统 选举

  8. 2.意义 (1)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_________。 (2)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_______共和国,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成文宪法 总统制

  9. 1.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1.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精讲:(1)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1787年宪法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0. (3)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3)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4)1787年宪法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11. 2.[分析与探究](教材P42)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从这句话中,你能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吗?2.[分析与探究](教材P42)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从这句话中,你能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提示:(1)美国是总统制,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政府要听命于总统,同时美国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使得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12. (2)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实际地行政权力。首相是内阁中最高的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2)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实际地行政权力。首相是内阁中最高的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

  13.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14.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 解析:从宪法的性质和宪法起草人可以看出,④专制主义与之不符应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解析:从宪法的性质和宪法起草人可以看出,④专制主义与之不符应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 答案:C

  16. 1.背景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______国家。 (2)州权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 (3)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联邦制

  17. 2.斗争 (1)战争方式:林肯总统提出“______________”的口号,取得战争的胜利。 (2)法律方式: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_______,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为联邦统一而战 奴隶制

  18. 3.意义 (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 (2)促进了美国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

  19. 1.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依据有哪些? 精讲:(1)政治上: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维护联邦的统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地理上:林肯指出各地区彼此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国家不可分割。 (3)历史上:南北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独立战争,历史的感情不可分割。 (4)民族关系上:南北有着不可分割的亲情。

  20. 2.怎样看待南北战争的性质? 精讲:(1)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是地方对中央的一场叛乱,是内战。 (2)从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看,是美国历史上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21. 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满足了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D.给公民若干自由权

  22.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伟人的主要功绩。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解放,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领导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伟人的主要功绩。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解放,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领导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C

  23. 1.形成:华盛顿之后,______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形成:华盛顿之后,______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 (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_________,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特点:两党激烈争夺并操纵_________。 两党制 种植园主 政治选举

  24. 1.两党制有什么积极作用? 精讲:(1)互相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 (2)人民群众可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3)两党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5. 2.两党制的本质是什么? 精讲: 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党直接操纵了美国的各级选举。两党制下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主要的受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26. 4.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4.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27.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 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党制的理解认知能力。美国两党尽管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党制的理解认知能力。美国两党尽管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答案:A

  29.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建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促使了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 3.规定了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体现了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30. 5.反映的三个特点 (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3)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1. 右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右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32. A.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B.南北矛盾异常尖锐 C.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D.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33. 全解全析: 答案:A

  34. 1.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中央和地方各州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各州()1.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中央和地方各州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各州() A.仍然是主权州         B.权力加强 C.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 D.矛盾完全调和

  35.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联邦制下的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A、B、D表述不准确。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联邦制下的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A、B、D表述不准确。 答案:C

  36. 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37. 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 答案:C

  38.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地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地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39.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40. 解析: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政体机制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关键是对“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具体分析见下图:解析: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政体机制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关键是对“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具体分析见下图: 但1787年宪法并没有规定黑人的政治权利。 答案:D

  41. 3.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曾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3.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曾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42.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C.美国联邦宪法是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43. 解析:美国宪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拥有行政权的总统和拥有立法权的国会之间就体现这种制衡关系: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解析:美国宪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拥有行政权的总统和拥有立法权的国会之间就体现这种制衡关系: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答案:A

  44. 4.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4.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B.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给国家带来危险 C.两党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 D.两党应该保持原则的一致

  45. 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大政党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材料反映的要旨。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大政党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材料反映的要旨。 通过图表中两党制的异同和材料要旨,不难理解尼克松谈话的“苦心”是告诫两党保持根本原则一致。 答案:C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