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likes | 724 Views
第 9 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1 . 历史背景 (1)1776 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 _____ 。 (2) 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 _________ 来稳定统治秩 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 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 _________ 的必要 性。 2 . 宪法制定: 1787 年 5 ~ 9 月费城 _________ 召开, 制定了 1787 年宪法。 3 . 指导思想: 核心人物麦迪逊坚持 _________ 的 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邦联. 中央政府. 政治体制. 制宪会议. 分权制衡.
E N D
1.历史背景 (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形成松散的_____。 (2)邦联难以形成强有力的_________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美国的政治领袖们意识到变革_________的必要性。 2.宪法制定:1787年5~9月费城_________召开,制定了1787年宪法。 3.指导思想:核心人物麦迪逊坚持_________的原则,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 邦联 中央政府 政治体制 制宪会议 分权制衡
联邦宪法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精讲:(1)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独立战争结束后,邦联政府软弱无力,需要变革政治体制,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3)制宪要解决的三对矛盾:加强中央集权与确保共和制的矛盾、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大州与小州的矛盾。(3)制宪要解决的三对矛盾:加强中央集权与确保共和制的矛盾、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的矛盾以及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4)启蒙思想的影响。
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1.《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解析:“‘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指的是美国建立之初的邦联制,这使得独立后的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都拥有主权,美国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不能有效地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便于在对外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利益,防止美国重新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解析:“‘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指的是美国建立之初的邦联制,这使得独立后的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都拥有主权,美国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不能有效地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便于在对外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利益,防止美国重新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答案:C
1.内容 (1)联邦制政体:联邦政府拥有一系列主权权力,_________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2)三权分立:对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分割。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_____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人民主权: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_____产生,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联邦法律 总统 选举
2.意义 (1)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_________。 (2)美国成为一个实行联邦制的_______共和国,它创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成文宪法 总统制
1.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1.美国1787年宪法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精讲:(1)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2)1787年宪法将西欧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3)1787年宪法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4)1787年宪法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2.[分析与探究](教材P42)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从这句话中,你能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吗?2.[分析与探究](教材P42)丘吉尔的一席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从这句话中,你能分析一下英美政体有哪些不同之处吗? 提示:(1)美国是总统制,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政府要听命于总统,同时美国政治的分权制衡原则使得总统的权力受到国会的制约。
(2)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实际地行政权力。首相是内阁中最高的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2)英国是责任内阁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实际地行政权力。首相是内阁中最高的行政首长,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所以英国首相必须与内阁成员密切配合。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所以,一般来说,议会对内阁的牵制作用非常有限。
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2.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从宪法的性质和宪法起草人可以看出,④专制主义与之不符应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解析:从宪法的性质和宪法起草人可以看出,④专制主义与之不符应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 答案:C
1.背景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______国家。 (2)州权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 (3)1861年,南部11个蓄奴州公开退出联邦,发动叛乱。 联邦制
2.斗争 (1)战争方式:林肯总统提出“______________”的口号,取得战争的胜利。 (2)法律方式: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3条和第14条修正案,废除_______,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为联邦统一而战 奴隶制
3.意义 (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与稳定。 (2)促进了美国_________的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
1.林肯维护国家统一的依据有哪些? 精讲:(1)政治上: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维护联邦的统一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地理上:林肯指出各地区彼此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国家不可分割。 (3)历史上:南北并肩作战,共同完成了独立战争,历史的感情不可分割。 (4)民族关系上:南北有着不可分割的亲情。
2.怎样看待南北战争的性质? 精讲:(1)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是地方对中央的一场叛乱,是内战。 (2)从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看,是美国历史上的又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3.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是因为林肯() 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满足了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 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D.给公民若干自由权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伟人的主要功绩。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解放,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领导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伟人的主要功绩。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解放,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林肯的主要功绩是领导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答案:C
1.形成:华盛顿之后,______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形成:华盛顿之后,______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发展 (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_________,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 (2)南北战争后,各自的基础都发生了变化。 3.特点:两党激烈争夺并操纵_________。 两党制 种植园主 政治选举
1.两党制有什么积极作用? 精讲:(1)互相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当权的政党滥用权力。 (2)人民群众可利用两党的斗争,实现自己的某些要求。 (3)两党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两党制的本质是什么? 精讲: 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党直接操纵了美国的各级选举。两党制下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主要的受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4.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4.右图漫画《拿手好菜》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竞争、对峙的格局。下列有关美国两党的正确表述是()
①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 用 ②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 ③在内外政策和治国方略上有所不同 ④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党制的理解认知能力。美国两党尽管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党制的理解认知能力。美国两党尽管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答案:A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1.建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促使了一个转变: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 3.规定了三大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体现了三项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5.反映的三个特点 (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3)两党制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右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右图是一幅讽喻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时局的漫画。其反映的问题是()
A.松散的邦联体制使国家面临危机 B.南北矛盾异常尖锐 C.英国殖民者的武力威胁 D.奴隶制度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全解全析: 答案:A
1.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中央和地方各州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各州()1.1787年宪法实施后,美国中央和地方各州地位发生了变化。美国各州() A.仍然是主权州 B.权力加强 C.仍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 D.矛盾完全调和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联邦制下的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A、B、D表述不准确。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联邦制下的各州仍保持一定的自治权,A、B、D表述不准确。 答案:C
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 答案:C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地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地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白人、黑人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解析: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政体机制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关键是对“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具体分析见下图:解析:本题以1787年宪法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政体机制的理解分析能力。本题关键是对“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理解,具体分析见下图: 但1787年宪法并没有规定黑人的政治权利。 答案:D
3.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曾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3.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时,曾在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宪法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A.美国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国会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C.美国联邦宪法是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 D.按照宪法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解析:美国宪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拥有行政权的总统和拥有立法权的国会之间就体现这种制衡关系: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解析:美国宪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拥有行政权的总统和拥有立法权的国会之间就体现这种制衡关系: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 答案:A
4.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4.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致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这番话说明的实质是() A.共和党和民主党存在严重的原则分歧 B.两党不能轮流执政,否则给国家带来危险 C.两党的根本原则是一致的 D.两党应该保持原则的一致
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大政党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材料反映的要旨。解析:本题以尼克松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美国两大政党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能力。解题关键是弄清材料反映的要旨。 通过图表中两党制的异同和材料要旨,不难理解尼克松谈话的“苦心”是告诫两党保持根本原则一致。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