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624 Views
科學教育研究法 第二部分 – 教育研究法的基本要項 第 七 章 – 工具的使用. 指導教授:李暉 老師 報告者:陳裕奇 (69817002) 林道芬 (69817007) 楊宗憲 (69817008). 第七章 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資 料 第二節 測量工具分類的方式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第四節 分數的種類 第五節 常模參照測量工具與 效標參照測量工具 第六節 測量量尺 第七節 整理資料以作分析. 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資 料.
E N D
科學教育研究法第二部分 – 教育研究法的基本要項第 七 章 – 工具的使用 指導教授:李暉 老師 報告者:陳裕奇(69817002) 林道芬(69817007) 楊宗憲(69817008)
第七章 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資 料 第二節 測量工具分類的方式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第四節 分數的種類 第五節 常模參照測量工具與 效標參照測量工具 第六節 測量量尺 第七節 整理資料以作分析 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資 料 資料(data): 指的是研究者由研究對象取得的各項訊息。 年齡 性別 種族 宗教 得分 回答 成績紀錄 輔導紀錄 練習時表現 工具的使用
工具的使用 第一節 資 料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會有幾個問題值得探討, 我們稱之為『關鍵的問題』,包括有: • 資料在何處蒐集 • 什麼時候蒐集資料 • 資料要多久蒐集一次 • 誰要去蒐集資料 注意:研究者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會影響到 所尋找的資料。
第一節 資 料 效度、信度、客觀性、可用性 信度效度(第八章詳細介紹98.11.7) 信度:研究指標的可信賴程度,即測量工具不會有太多的 隨機誤差,具有一致性 。 效度:研究工具可以測量到正確答案的程度,或正確反映 研究者所要探討的概念之真實意義,是有效的。 客觀性 對研究對象的成就、表現、特質,不做任何主觀的判斷。 可用性 測量工具是否適用 施測時間要多久 指導語清楚嗎 評分的難易度如何 這個測驗有複本存在嗎 工具的使用
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測量工具分類的方式(一) 是由誰所提供的訊息 • 由研究者完成的測量工具 • 由研究對象完成的測量工具 • 由報訊者完成的測量工具
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測量工具分類的方式(二) 測量工具何處來 • 現有的: http://www.ericae.net/(ERIC) (裡面有超過9000個各式各樣的測量工具) • 自行研發:見p178第7個寶盒 (請老師指導我們怎麼設計測量工具)
填 寫 回 答 相 對 紙筆測量工具 客觀測驗 申論題 問卷 面訪問卷 評等量表 檢核表 注意:研究者較喜歡採用。 於 實 作 實作測量工具 評量過程 成品方式 注意:使用耗時,而且所 需的設備及其他資源常不 是現成的。 工具的使用 第二節 測量工具分類的方式(三)
~輕鬆一下~ 『小明的故事』~烤魷魚 有一天,小明心血來潮坐船去釣魷魚, 釣著、釣著,還真給他釣起了一隻魷魚, 魷魚很緊張的說:『求求你,不要把我烤來吃。』 小明就說:『好吧!只要你回答出我問的問題, 我就不烤你。』 魷魚很著急的就說:『考我,快點考我。』 於是:小明就把魷魚烤來吃了!
由研究者完成的測量工具 評等量表(rating scales) 行為評等量表(數字型評等量表、圖示型評等量表) 作品評等量表 訪談問卷(interview schedules) 畫記表(tally sheets) 對話方向圖(flowcharts) 標準動作檢核表(performance check-lists) 軼事記錄(anecdotal records) 密集觀察記錄(time-and-motion) 工具的使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由研究對象完成的測量工具 問卷(questionnaires) 自我檢核表(self-checklist) 態度量表(attitude scales)(李克特氏量表) 人格(或特質)量表(personality/character inventories) 成就/性向測驗(achievement/apti-tude tests) 實作測驗(performance tests) 投射測驗(projective devices) 人際社交測驗(sociometric devices) 工具的使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工具的使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李克特五等尺度量表(Likert Scale) • 態度量表 • 教育研究領域常用的測量工具之一。 • 可將預期程度、實際滿意程度等予以數值化,當這些特性具有數字的特點後,可得知受測人對該事物的偏好程度。 • 等級評價量表(rating scale) • 五點量表設想將0%~100%分割成0%、25%、50%、75%、100%五個等分; 如「非常滿意」 、「滿意」、「可」、 「不滿意」、 「非常不滿意」 。
測量工具所使用的題型 選擇型題項 是非題 多重選擇題 配對題 詮釋練習題項 受試者先詮釋資訊後(如一段文章、一張地圖、 圖片或圖表),再回答問題。 供給型題項 簡答題 申論題 工具的使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工具的使用 第三節 資料蒐集工具例舉 不具干擾性的測量方法 是指大都不需要測量工具,而以某種方式來紀錄。 • 要測量小朋友聽鬼故事後的恐懼程度,可觀察他們圍坐的圓圈半徑縮小多少。 • 要比較兩所小學的種族態度,可比較不同種族的小朋友在操場上遊戲的頻率。 注意:可當作訪談與問巻資料以外的另一項補充資料。
工具的使用 第四節 分數的種類 量化的資料通常以分數的型態出現,但重 要的是要了解『原始分數』與『衍生分數』 之間的區別。 一、原始分數 原始分數,就是原先獲得的分數,本身不具任何的意義。 二、衍生分數 衍生分數,是由原始分數經由某種標準化的過程,轉換 而成的分數。我們可經由衍生分數,看出某個分數與同 一分佈內的其他分數的關係。
工具的使用 第四節 分數的種類 一、原始分數 • 某測驗中受試者「答對」題數 自然科測驗中答對的題數 • 某行為出現的次數 態度量表中「正向」回答的次數 觀察到的「攻擊性」行為的次數 • 教師給的評分 老師給的「自尊」測量的分數
工具的使用 第四節 分數的種類 二、衍生分數 • 年齡當量分數(12歲2個月:10歲6個月:12-2) • 年級當量分數(八年級:62分:8.0) • 百分等級(某分數佔全體分數的百分比) Pr=(比該分數低的學生人數+所有與該分數相同的學生人數) /所有參加測驗的總學生人數 ×100 (p209) • 標準分數(某原始分數與團體中的分數做比較) z分數(P297) T分數(P300)(教育界較常採用,第十章有詳細的介紹)
工具的使用 第五節 常模參照測量工具與 效標參照測量工具 一、常模參照測量工具 • 參照團體:用來決定衍生分數的群體 • 常模參照測量工具:提供衍生分數的測量工具 • 成就測驗和實作測驗都是常模參照測驗 二、效標參照測量工具 • 效標:以受試者應該達到的某個特定目標或標的。 • 通常以答對某個高百分比的題數為準。 注意:目前花蓮縣學生基本能力檢測是屬於哪一種 呢?
工具的使用 第五節 常模參照測量工具與 效標參照測量工具 注意:由於做研究時,講求最大的變異量,才可能發現變項 間的關係,因此,使用效標參照測驗將不利於研究發 現。
~輕鬆一下~ 『小明的故事』~失火了 有一天,小明家的廚房失火了, 小明就打了119,打了電話之後,對話如下: 小明:『失火了,失火了。』 119人員:『在哪裡丫?』 小明:『在我家丫?』 119人員:『你家在哪裡丫?』 小明:『在我家的廚房啦!』 119人員:『不錯,但我們要怎麼去你家呢?』 奇怪勒!丫你們不是有救火車嗎?
工具的使用 第六節 測量量尺 依照數量變項與類別變項的不同,我們會使用不同 的分析方式,就必須使用不同的測量量尺。 (p212~p215) • 列名量尺(nominal scale)例:性別,男性(1) 女性(2) 是以數字代表所屬的類別。 • 序列量尺(ordinal scale) 例:溫度的高低,40 30 20 10 0 度 以數字將分數由高至低排序或排列。 • 間距量尺(interval scale) 例:考試的分數,100~90 90~80 分 以數字代表數線上的間距。 • 比率量尺(ratio scale) 例:收入, 0元 100元 200元 以數字代表從一個已知的零點起算的距離。 注意:教育研究幾乎很少碰到比率量尺,真正屬於比率 量尺的變項,像是收入、年齡、所花的時間等。
工具的使用 第六節 測量量尺 四種量尺的特質(p216) • 列名量尺 僅止於標明所屬群體的資料;報告頻率或比率。 • 序列量尺 將資料分等級;所使用的數目是用以表示等級。 • 間距量尺 假定數目間的差距若相同,代表所測量變項的數量或程度 的差異亦相同。 • 比率量尺 包括間距量尺的特色,並加上真實的零點。 注意:比率量尺能提供最大的資訊,但各種量尺都有其 適用與不適用的統計方法。
工具的使用 第六節 測量量尺 實例說明:個人所得的調查 • 列名量尺 • 你有所得嗎? □ 無 □ 有 • 序列量尺 • 你的所得水準是 : □ 低所得 □ 中所得 □ 高所得 • 間距量尺 • 你每月的所得是 : □9,999元以下 □10,000~29,999元 □30,000~49,999元 □50,000~69,999元 □70,000元以上 • 比率量尺 • 你每月的所得是___________元
工具的使用 第七節 整理資料作分析 研究者必須為每一份蒐集到的資料評分, 然後整理這些資料,以便作進一步的分析。 • 評分 評分的方式必須是精確的、具一致性的。 • 製表及過錄資料 製表就是將測量的資料轉成某種概括性的報表或卡片。 過錄就是將任何非數字的資料,先依某種系統以數字 來代替。
工具的使用 第七節 整理資料作分析 評分(依坊間的測量工具、自行研發的測量 工具)(p217) • 坊間的測量工具 依照出版商給的評分手冊,依照裡面的評分步驟及 給分方法來評分。 注意:做好之後要再檢查,以避免發生錯誤。 • 自行研發的測量工具 研究者需小心的準備好評分標準,依照準備的 評分標準來評分。 注意:最好先預先試用,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設法解決。
工具的使用 第七節 整理資料作分析 製表及過錄資料(p217) • 製表 量化的資料,以一個或多個直行,由高而低排列來記錄。 視研究中有幾組而定。 若是記錄受試者的資料,可用一張卡來記錄一位受試者的 資料。 • 過錄 第一步:先給每一個研究對象一個編號代碼。 (例如:100個研究對象,就以1~100來編號) 第二步:決定類別性資料如何過錄。 (例如:選擇題(A)(B)(C)(D)分別過錄為 (1)(2)(3)(4)。
~輕鬆一下~ 『小明的故事』~練英文 小明是一個用功的小孩,每天都在找練習英文的機會, 有一天,他在路上撞到了一個外國人‥‥‥ 小明不好意思的說:『I am sorry.』 外國人回答說:『I am sorry,too.』 小明馬上回答說:『I am sorry three.』 外國人問:『What are you sorry for?』 『I am sorry five ......』小明說。
工具的使用 謝謝您的聆聽祝各位老師平安、喜樂 指導教授:李暉 老師 報告者:陳裕奇(69817002) 林道芬(69817007) 楊宗憲(698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