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752 Views
2013 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光线的实验定律与成像定理 波动光学: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变换光学:空间滤波、相衬显微、全息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色散、散射 光的量子性:黑体辐射、激光. 几何光学. 基础:实验定律,费马原理 核心:物像公式 基本方法:逐次成像 应用:各种成像仪器. 几何光学的物理基础. 1. 光的物理模型:光线模型 模型评述:唯象模型,不涉及光物理的本质,仅适用于大孔径条件下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学器件成像的情形。根据几何线的数学特征确定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规律
E N D
2013光学总结 几何光学:光线的实验定律与成像定理 波动光学: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变换光学:空间滤波、相衬显微、全息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吸收、色散、散射 光的量子性:黑体辐射、激光
几何光学 基础:实验定律,费马原理 核心:物像公式 基本方法:逐次成像 应用:各种成像仪器
几何光学的物理基础 • 1.光的物理模型:光线模型 • 模型评述:唯象模型,不涉及光物理的本质,仅适用于大孔径条件下光的传播、反射、折射以及光学器件成像的情形。根据几何线的数学特征确定光的传播(包括反射、折射)规律 • 2.实验基础:传播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光的可逆原理(包括光路可逆原理) • 上述实验定律是基于光线模型,对光的实验现象的总结 • 3.基本理论概括:费马原理 • 也可以将费马原理作为基本假设,据此建立整个几何光学的理论体系(数学逻辑体系)
实验定律的要点 • 1.角度关系: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角度以介质表面入射点的法线作为基准 • 2.入射面:入射光线与入射点法线所确定的唯一的平面为入射面;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都在入射面内 • 3.全反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 4.光程:光线传播过程与介质有关 • 5.特殊情况下的数学处理:虚光线、虚光程、可以将反射作为折射的特例处理(反射光线所在空间的折射率为负值)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 1.同心光束:物点与像点的基本光学特征 • 根据同心光束确定实物、虚物、实像、虚像 • 2.物方、像方:从物到元件的空间是物方;经过元件射出的光线所在的空间是像方 • 3.折射面、反射面、薄透镜:元件与光线作用的基本单元,可以将反射面作为折射面的特例处理 • 4.光具组:折射面(包括反射面)、薄透镜的组合 • 实际处理上,将透镜作为一个基本成像单元,由透镜组成光具组,一般都是共轴的理想光具组 • 5.近轴条件:理想光具组的近似条件
近轴条件下成像的基本关系 • 1.符号约定 • 2.物距、像距、焦距、焦平面、光焦度 • 3.单个折射球面的物象关系(高斯公式) • 4.薄透镜的物象关系(高斯公式、牛顿公式) • 5.横向放大率 • 6.共轭光线:同一条物方、像方光线 折射面、透镜 反射镜
焦距、光焦度的数学公式 • 单个球面 • 单个薄透镜 • 多个紧贴的反射折射面
折射球面的光学参数 像方焦平面 物方焦平面 像方焦点 物方焦点 像方焦距 物方焦距
折射球面的光学性质 根据这些光学参数,可以得到任意一条光线的共轭光线
基本方法 • 1.逐次成像:前一元件的像作为后一元件的物,是作图、计算的基本步骤 • 2.一定要注意区分实物与虚物 • 作图时虚物不能直接利用;计算时虚物的物距取作负值 • 虚像只要在物方(实际上通常都是在物方),可视为实物 • 作图法的核心是由物光线求出共轭像光线 • 计算法的核心是由物距求出像距
高级内容 • 非近轴系统的阿贝正弦条件与齐明点 • 阿贝正弦条件 • 齐明点
光学仪器 • 光学仪器就是物镜、目镜及其组合 • 可看作理想光具组 • 系统的主要光学参数是角放大率 • 望远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 显微镜物镜目镜的光学参数及其标注 • 成像物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光阑与成像的简单关系
友情提示 • 根据基本的物理规律分析成像的过程 • 剩下的都是数学问题,所以要记住基本的公式 • 需要记住的公式 • 单球面的物像公式,单透镜的物像公式,焦距、光焦度的公式,横向放大率的公式 • 几何光学要在实用,科研和生活处处都有应用
波动光学 基础:电磁波理论 核心:光波的叠加原理,光的相干性 数学处理:定态光波的数学表示,复振幅的叠加(相干) 基本方法: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相干叠加:干涉、衍射 非相干叠加:非相干光源、光的偏振
电磁波模型 • 1.空间周期性、时间周期性 • 2.定态光波 • 3.相位、振幅、相速度、电矢量(光矢量)、波矢、波面、波前、波前函数(波函数)、光程差与相位差、复振幅、光通量、光强 • 4.波前函数的表达式:余弦式、复振幅式 • 不同表达式对于相位超前或滞后的描述不同 • 5.平面波、球面波 • 6.傍轴条件、远场条件 • 7.光的偏振态:5种
光波的叠加原理 • 1.本质是电场强度(当然也包括磁感应强度)瞬时值的叠加,表现结果是合振动的振幅分布(光强) • 2.相干叠加与非相干叠加 • 3.相干条件与相干性 • 4.分立的波列,直接求和,归类于光的干涉; • 5.连续分布的次波中心发出的波列,计算积分,归类于光的衍射
叠加原理的基本物理结果 • 1.两列定态相干光波的叠加 • 2.相干叠加的干涉项 • 3.非相干叠加 • 正交电矢量的叠加 • 两列不同频率单色光的叠加:光学拍 • 非单色光的叠加:波包,群速度
光的干涉 • 1.获得相干光:实际中,光波只与自己相干 • 2.直接应用光的叠加原理:根据每一列光波的波前函数的相位分布计算该波前上的光强分布 • 3.杨氏干涉:看作是两个相干光源的干涉 • 因为总是在某一面上观察光的干涉情况,所以往往对波前函数求和即可
波前函数的相位 • 1.根据波列传播的路径求出光程,可得到波前(即接收屏幕)上的波前函数的相位 • 2.根据光程差确定干涉相长或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方法适用于光源位置确定的情况 • 3.根据相位差确定干涉相长或干涉相消的条件,这一方法适用于平面波的情况 • 4.对于有反射的情形,要考虑是否存在半波损失 • 5.针对具体的干涉装置,有不同的相位差或光程差表达式
分波前的干涉装置 • 在杨氏干涉装置基础上发展起来 • 通常采用几何成像的方式,将每一列光波分为两列 • 菲涅耳双棱镜,菲涅耳双面镜 • 劳埃德镜 • 对切透镜
分振幅的干涉装置 • 基于薄膜干涉的原理发展而来 • 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 • 要考虑半波损失 • 迈克尔孙干涉仪:等倾、等厚 • 牛顿环:等厚 •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多光束等倾干涉 • 关键是正确地计算两列光之间的光程差 半值宽度
光波场的时空相干性 • 空间相干性:光源扩展导致的干涉条纹消失。接收屏上条纹全部消失 • 空间相干性的反比关系 • 时间相干性:非单色性导致干涉条纹消失。接收屏上仅有部分干涉条纹 • 波包的长度与相干长度、相干时间 • 时间相干性的反比关系
光的衍射 • 1.波前上连续分布次波中心发出次波的相干叠加 • 球面次波、瞳函数、倾斜因子、近轴条件 • 2.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 • 3.求解衍射问题,就是求解积分公式 • 4.根据求解积分公式的方法[实际上是波前(衍射波面)的特征],将衍射分类 • 5.菲涅耳衍射:距离有限;球面波前,半波带法 • 6.夫琅禾费衍射:距离无限远;平面波前,平面次波,积分可求得解析表达式
典型的衍射装置 • 1.菲涅耳圆孔、波带片 • 半波带 • 半波带方程 • 细分半波带,采用振幅矢量处理 • 2.夫琅禾费单缝 • 单元衍射因子 • 3.夫琅禾费圆孔,艾里斑
衍射孔径与分辨极限 • 1.瑞利判据 • 2.像分辨本领:衍射的极限
光的偏振 • 1.光的5种偏振态,正交分量间的相位关系 • 相位差为正值,表示超前 • 2.各种偏振光的振幅及相位差特征 • 3.偏振光的光强
菲涅耳公式 • 反射折射光与入射光的振动(复振幅)关系 • 可以用以解释半波损失 • 可以用以获得偏振光
衍射光栅的相干叠加 • 1.光学结构上是多缝,物理本质上是各条缝的衍射光之间按光程差的相干叠加。 • 2.是夫琅禾费衍射,可以进行积分求解 • 3.第n条缝在接收屏上的波前函数为 • 其中an为缝宽,Ln为缝中心的光程 • 4.屏上总的波前函数(复振幅)为 • 5.周期性光栅
周期性光栅的衍射光谱 • 1.实际上主要是由缝间干涉所决定的 • 2.光栅方程所反映的就是缝间干涉主极大 • 3.单元衍射因子调制光强,并产生缺级 • 4.重要参数:谱线半角宽度,分辨本领,自由光谱范围
衍射光栅的高级内容 • 1. 闪耀光栅 • 衍射主极大移动,避开无色散的0级干涉 • 常用的两种照明方式 • 2. 正弦光栅 • 3. 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布拉格方程
光的偏振及双折射 • 1.光的5种偏振态,正交分量间的相位关系 • 相位差为正值,表示超前 • 2.各种偏振光的获得及鉴定 • 3.偏振光的光强 • 4.偏振光的干涉:经过偏振片,电矢量相互平行,进行相干叠加
双折射 • 1. 在晶体中,分为o光、e光 • 2. 双折射晶体的特征参数 • 光轴,主截面,主平面 • 3. o光、e光的特性:平面偏振光 • Eo⊥o光主平面,Ee∥e光主平面 • 4. 晶体中的次波光源,发出的o光是球面, e光是旋转椭球面 • 5. o光的折射率,e光的主折射率 • 6. 单轴晶体双折射的惠更斯作图法
晶体光学器件 • 1.偏振棱镜 • 使o光、e光方向分开,获得平面偏振光 • 2.波晶片 • 使o光、e光波面分开,产生固定的相位延迟 • 快轴,慢轴;快光,慢光 • 3.相位补偿器 • 产生任意的相位延迟
偏振光的干涉 • 从波晶片出射的光波,是两个正交分量,有相位差,但不相干 • 再经过偏振片,成为相干光 • 相位差包括波片引起的以及偏振片取向引起的 • 干涉的光强与相位差有关,也与各个元件的相对取向有关
平行光自然光经过正交偏振片的干涉 • 1.偏振片相互垂直,且与晶体光轴成45o角 • 2.偏振片相互平行,且与晶体光轴成45o角
人工双折射、旋光 • 定义与原理 • 基本应用: • 光调制 • 光开关 • 光存储
傅立叶变换光学 • 1.基本方法:将衍射屏作为空间周期性函数,即屏函数,进行空间频谱变换 • 2.核心物理思想:阿贝成像原理,傅立叶频谱面上的衍射斑作为相干光源 • 3.直接应用: • 空间滤波:成像变换 • 相衬显微镜:通过相移增加反衬度
全息照相 • 1.核心思想:波前再现 • 2.基本方法:干涉条纹(记录),线性冲洗(得到衍射屏),相干光衍射(再现波前) • 3.实验方法:相干光,离轴装置
光的吸收、色散、散射 • 基本特征,基本规律
光的量子性 • 实验基础: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 • 激光: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