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437 Views
吉林省水土保持局 2013.8. 几年来,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水利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工作部署,在积极配合水利部抓好水土保持监测二期工程基础上,重点推进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在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分五个方面汇报: 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下一步重点抓三项工作. 一 . 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白城分站. 松原分站.
E N D
吉林省水土保持局 2013.8
几年来,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水利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的工作部署,在积极配合水利部抓好水土保持监测二期工程基础上,重点推进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在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分五个方面汇报: 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下一步重点抓三项工作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白城分站 松原分站 长春分站 省监测总站 四平分站 延边分站 吉林分站 辽源分站 白山分站 通化分站 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由省监测总站、9个监测分站、25个监测站点组成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1.监测机构建设 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于2000年11月3日经省编办批准成立的,与省水土保持局合署办公,现有人员17名,办公面积400多平方米。 2004年9个市(州)先后成立了水土保持监测分站,其中长春、四平、白山、延边、松原5个监测分站纳入到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二期工程。9个监测分站共有办公场所面积1600平方米,水土保持监测兼职人员91人,有中级以上职称64人。 多年来,省监测总站独立设置工作一直在与省编办、省水利厅领导汇报、沟通,目前已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划入2个编制,计划再增加8个自收自支事业编制,从水利厅直单位内部调剂,相关工作正在协调。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1.监测机构建设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2. 监测站点建设 我省有25个水土保持监测点列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包括:1个观测场、4个控制站、11个径流场、3个风蚀观测场、 6个水文站监测点。受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的委托,我们承担了省内监测站点的工程建设。 监测点工程建设于2010年6月开工, 2011年8月完工,严格按照全国二期工程等有关规定履行基本建设程序。2012年2月,通过了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组织的初步验收,今年4月上旬,通过水利部组织的全国二期工程竣工验收。 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都由所在地市县级水土保持机构代管,现有技术人员和观测人员40多人,拥有科研、试验、观测办公用房面积1200平方米。 。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综合观测场 径流场 2. 监测站点建设 风蚀监测点 水文监测点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2. 监测站点建设 开工令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2. 监测站点建设 初步验收 竣工验收
2012年11月水利厅下发《关于加强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点运行管理的通知》文件,就落实运行经费、安排人员、开展观测、数据上报、做好监测设施设备管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3. 监测站点试运行管理
今年5月举办了全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班,9个市(州)监测分站、25个监测点站点共70余人参加。培训班聘请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李智广处长、北京地拓公司和监测仪器生产供货单位的技术人员授课。培训采取课堂基础理论培训和现场操作演练相结合,效果非常好。经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监测站点的工作职责,提高了学员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认识,使学员基本掌握了监测站点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知识,为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点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14个监测站点可以开展常规监测工作,12个监测站点的气象观测数据实现了自动传输到省监测总站服务器,为水土保持数据库提供监测数据。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3. 监测站点试运行管理
一.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建成 3. 监测站点试运行管理 监测培训班
我省现有的水土流失监测站点,由于设计与建设标准低,监测设施规模小,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低,省与各监测站点监测数据信息不能实时传输和处理,无法正常运行,不能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数据,严重影响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正常运行。针对我省水土流失监测站点的现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吉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 (水利部令第45号) ,在我省水土流失监测站点中,首先优化选择10个水土流失监测站点进行监测预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专家审查,上报省财政厅申请水利建设基金。 二.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 1. 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依据
该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补充完善了现有监测站点的监测设施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提高了监测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传输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了监测信息的实时传输,确保国家和省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运行畅通,为建立全省水土流失数学模型奠定基础,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发布水土保持公报提供科学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对于掌握和了解全省水土流失动态、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生态省建设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 2. 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意义
该系统工程建设内容为省本级监测网络系统、10个监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测设备及信息系统等。省本级监测网络系统包括监测网络软硬件系统及控制室建设等。 10个监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维修新建径流小区、新建控制站工程以及观测房、供水、供电、进场道路、防护围栏等配套工程设施;10个监测站点的监测设备及信息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设备、化验分析设备、网络传输系统及管理系统等。 工程项目概算总投资2800多万元。计划工期2年半。 二.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 3. 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建设任务与投资
二. 积极推进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 一期工程项目建设
按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办法》等要求,对我省新申请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申报材料和已取得水土保持监测资质单位的资质延续申报材料,严格审核、按时上报。 目前,我省共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持证单位8家,其中甲级2家、乙级6家,多年来,我省共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92项。采取平时抽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监测资质单位按照规范标准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保障了监测成果质量。 三.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1. 监测资质单位管理
三.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2.水土保持公报 ★每年按时向水利部提交《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吉林省内基础资料; ★搜集完成吉林省30年( 1983-2012年)治理、监督、监测、科技等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文字材料和照片,为《松辽流域水土保持公报》提供基础资料; ★正在编辑《吉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普查成果手册》; ★《吉林省水土保持公报》编制大纲已经完成,正在收集、整理、筛选资料。
三.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工作 3.其他监测工作 ★农发黑土区等国家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项目,正在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和监测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积极配合松辽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完成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吉林省范围内的动态监测任务。 ★正在组织人员按照监测中心的《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编制《吉林省水土保持监测规划》。
四.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一是完成土壤侵蚀普查降雨侵蚀因子数据成果 协调省水文水资源局,完成47个水文站30年日降雨量资料近50万个数据的分析、整理、信息提取、数据录入工作。 二是完成风力侵蚀普查任务 经过制作野外调查单元工作底图、县级风力侵蚀野外调查等阶段,完成了全省155个风蚀调查单元普查工作。 三是完成水力侵蚀普查任务 经过野外调查单元范围划定、水蚀野外调查单元底图制作、县级水蚀调查单元野外调查、水蚀调查成果图扫描数字化等阶段,完成了全省825个水蚀调查单元普查工作。
四.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水蚀单元野外调查 水蚀单元野外调查 风蚀单元野外调查 水蚀单元野外调查
四.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检查沟道普查室内解译情况 建立侵蚀沟道野外解译标志 四是完成侵蚀沟道普查任务 经过遥感影像配准校正、侵蚀沟道信息初步预判提取、抽查座谈讨论、县级侵蚀沟道普查复核、内业修正等阶段,完成了侵蚀沟道普查工作,上报松辽委汇总。
四.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五是完成水土保持措施普查任务 经过填写村级措施普查表、省市县乡各级水普办逐级复核、审核、汇总,2012年2月份完成全省60个县级措施普查成果技术审查,2012年5月份完成了省级措施普查成果的技术审查,填报软件数据,措施普查成果按时上报国普办。
四. 按时完成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 填写村级措施普查表 县级措施普查成果审查 省级措施普查成果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