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379 Views
2013 历史中考专题复习 ——. 习近平 2012.11.29. 回顾中国近代史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 : 一、屈辱史 —— 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① 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 日本侵华战争。. 二、抗争史 ① 1839 年 6 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 19 世纪 70 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海战中英勇殉国; ④ 1900 年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⑤ 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
E N D
回顾中国近代史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 一、屈辱史——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① 鸦片战争; ②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 甲午中日战争; 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 日本侵华战争。 二、抗争史 ①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② 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黄海海战中英勇殉国; ④ 1900年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⑤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⑥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 ⑦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统一抗战; ⑧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⑨ 1950年,为了保家为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领导下入朝作战。
三、探索史 1、政治探索: ① 戊戌变法; ② 辛亥革命; ③ 三大改造; ④ 中共十三大。 2、经济探索: ① 洋务运动; ② 辛亥革命; ③ 土地改革; ④ 一五计划; ⑤ 三大改造; 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⑦ 改革开放。 3、思想探索: ① 鸦片战争后: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推动了洋务运动; ②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对维新变法起了推动作用; ③ 新文化运动; ④ “文化大革命”; ⑤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⑥ 邓小平南巡讲话。
四、社会生活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许多改革社会陋习的政令,包括剪辫、禁缠足、变称谓、禁烟并改称呼、易服饰,体现了开放、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科学技术 ① 1909年9月,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② 20世纪初20年代,我国化学家侯德榜研制出”红三角”纯碱,打破了外国对制碱的垄断。抗战时期又研制出‘侯氏制碱法’; ③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④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⑤ “863计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知识梳理--比较篇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尚未填写的相关内容。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具体指哪一年的哪一事件为开始标志?伟大实践有哪些? 答: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实行改革开放,结合中国实际,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科学指导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指引党和国家建设走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具体指哪一年的哪一事件为开始标志?伟大实践有哪些? 答: 1949年、开国大典; 1、“一五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奠定基础; 2、“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在摸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从而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体指哪一年的哪一事件为开始标志?伟大实践有哪些? 答:1840年、鸦片战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认识?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提升自我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是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自《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同日本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遭受“三次灾难性战争”的原因。 答:甲午中日战争 答:①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②与当时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清政府腐败无能;④科学技术落后等。
材料二:外侮日深,国家日趋危殆……国民今日皆已深切感觉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之意义……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在存亡危机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之一切,……必集中民族力量,自卫自助,以抵暴敌,挽救危亡。 ----1937年9月,蒋介石关于中共宣言的谈话 (3)蒋介石发表这一谈话的背景是什么?这一谈话发表后,国共两党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答:七七事变爆发(卢沟桥事变)或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国共合作抗日。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日本宣布中国的钓鱼岛由日本“国有化”,中日关系因此更加紧张。2013年以来,中日关系非但未曾有所缓和,而且中日问题持续升级,两国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危险。 (4)面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日益挑衅,请你为中国政府出谋划策。 答:坚定对钓鱼岛的主权不变; 同日方交往要做到有理、有力、有节; 增强国际力量,时刻保持警惕。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正确的爱国方式能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民族的复兴;但盲目的爱国也可能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提升自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必杀无赦,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型.曾有学士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甚至“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对开明官绅,维新派人士,他们更是明言打杀,要“拆毁同文馆、大学堂等,所有师徒,均不饶放”。 --《义和团到底是可敬还是可悲》 材料二:民众为了钓鱼岛主权,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打砸国内日系车. --互联网 (1)材料一中的“爱国行为”给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哪次军事行动提供了借口? (2)材料一中的爱国组织义和团和材料二中爱国民众都是以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国之情的?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为什么? 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上述行为是一种极端的,盲目的爱国行为; 不赞同,这是违法的行为,对国家和民族有害无利。
材料三: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为虎”材料三: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为虎” ---环球网《张謇:状元下海》 材料四:1950年8月,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谢绝了师友的挽留,毅然涉洋归来.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状元张謇”捐弃所恃”,筹办纱厂,是为了践行什么救国主张? (4)阅读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张謇和邓稼先报效祖国的方式有何相同点? (5)综合上述材料,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采取什么方式爱国才能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答: “实业救国” 答:都是用实践、行动投身到国家的建设洪流中,实干爱国。 答:遵纪守法,勤奋学习,需要脚踏实地地用行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而非空喊口号等。
【2013中考展望】 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中国梦 国家安全梦:太空梦、航母梦 祖国统一梦:钓鱼岛问题
【2013中考展望】 1.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2分)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观点:正确理由: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2分)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2分) 梦想:实现社会平等;实现民族团结;实现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原因: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国家处于内战状态; 日本扩大侵略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缓慢; 民主思想传播;人们渴望民族振兴等。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2分) 措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2013中考展望】 2.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国之梦】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在抗争,仁人志士在求索。黑暗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是孙中山。 (1) 孙中山的 “救国之梦”指导思想是什么?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4分) 三民主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八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建国之梦】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八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建国之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分) 【强国之梦】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 (3) 邓小平理论是在什么会议上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为什么称“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分) 【我的中国梦】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2分) 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答案只要符合“中华民族振兴”的主题即可)
★拓展提升 一、西方殖民主义侵略: 1、罪恶的“三角贸易”:16—19世纪长达三百年的“三角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劫难,却使西方资本主义完成了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在18世纪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2、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18世纪,英国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掠夺当地财富。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 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2、拉丁美洲独立战争: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统治。 3、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表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反抗殖民侵略的决心。 4、非洲独立运动:仅1960年就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成为最后一个独立的殖民地,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崩溃。 5、拉美国家捍卫主权的斗争: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三、怎样认识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为以及对此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三、怎样认识欧洲殖民者的侵略行为以及对此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认识:1、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侵略是一种罪恶,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穷与落后。 2、这种侵略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历史的发展,殖民地为欧洲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伴随着殖民掠夺,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态度:我们要对他们的残暴行为持批判、否定和憎恶的态度,而对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则要持同情、支持和赞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