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01 Views
珠心算教学研讨会. 小学数学与珠心算的整合 2013.11. 数学. 珠心算.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定位目标:珠心算列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E N D
珠心算教学研讨会 小学数学与珠心算的整合 2013.11
数学 珠心算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定位目标:珠心算列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
一、珠心算与数学的关系 从《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深刻地理解:珠心算融入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统知识、训练计算技能为目的,而是更加关注在珠心算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珠心算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 珠心算作为数学的有机补充和拓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好数学。
二、珠心算与数学的比较 (以加减为例) 1.计算技能 2.教材结构
珠心算 数学 二、珠心算与数学的比较 1.计算技能 抽象心算即概念心算 形象心算即物像心算 “十”的建立 “五”的建立 建议阅读:《数学与珠心算教学》——蔡蓬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数学 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二、珠心算与数学的比较(加减) 2.教材结构 数 值 由 小 到 大 得数是100、1000、1000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十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9以内直加直减 9以内满五加破五减 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 珠心算 100以内加减法 二、珠心算与数学的比较 2.教材结构 拨 珠 动 作 由 易 到 难 1000、10000以内的加减法
三、珠心算与数学的整合 (一)教材整合 珠心算 学习手册 渗透 渗透的具体安排表
直加直减 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满五加破五减 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得数是8、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进位加退位减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加减法含义 数 学 一图两式 一图四式 括线应用题 珠 心 算 …… ……
整合 电子稿 一年级教材 ①10以内——9以内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②3+2——3+1 按拨珠动作直加 改编例题 ③增加例题3+1的拨珠动作珠像图 ④试一试让学生尝试拨珠,并交流拨珠方法。
整合 电子稿 一年级教材 ①题目的修改尽量涉及9以内的26个直加题目。不重复、不遗漏。 ②删除。 ③拨一拨、想一想、填一填融 珠算与数学为一体 ④拨一拨、连一连。 四步——心算
(二)时间分配 珠心算知识 每周5节数学课 珠心算融入苏教版教材 5 + 1 珠心算练习 每周1节珠心算课 珠心算重难点
(二)课堂模式 珠心算基本功练习 3分钟 复习导入(融入珠心算旧知) 新授课 教学苏教版教材知识点 3分钟 教学珠心算相应知识点 3分钟 巩固练习(融入珠心算练习)
珠心算基本功练习 练习(复习)课 整理练习(融入珠心算知识整理) 指导练习(融入珠心算练习) 应用练习(融入珠心算解决问题) 拓展练习(融入珠心算开放题)
适度 乐学 分层 自主 (四)教学策略
适度 适度(群体、个体) 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恰如其分安排每课时的教学内容。
适度 制定翔实的教学计划,要求教师按照学期教学计划制定好课时教学计划、明确每课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安排的容量和练习的强度,以“适度”为准,不加重学生负担。
乐学 将枯燥的内容,机械的练习,通过童趣化、游戏化、生动化、艺术化情景创设,增加训练的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学、轻松学。
自主 教师不是将现成结论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体现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层 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异,对各类学生分层要求,使他们各有所得,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
普及 兴趣 人人学有价值的珠心算! 小学数学和珠心算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