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20 Views
ISOC 期中報告 - Mixed-Mode Design. Speaker: 賴岱鈺 923102 謝宜樹 933102 2004.12.02. 數位與類比電路的生存空間. 數位技術是一種人工編碼技術,而自然界的監測對象和控制對象,如聲音、光、溫度 …… 全是連續變化的 “ 類比量 ” 。數位技術不可能直接監測和直接控制。實現這一界面功能的正是類比電路。 數位信號只能有線傳輸,採用射頻載波的調製和解調,才能完成無線發射和接收。. 類比處理程序 & 數位 / 類比界面. 聲音的 I/O. 數位系統. 影像的 I/O.
E N D
ISOC 期中報告- Mixed-Mode Design Speaker:賴岱鈺 923102謝宜樹 933102 2004.12.02
數位與類比電路的生存空間 • 數位技術是一種人工編碼技術,而自然界的監測對象和控制對象,如聲音、光、溫度……全是連續變化的“類比量”。數位技術不可能直接監測和直接控制。實現這一界面功能的正是類比電路。 • 數位信號只能有線傳輸,採用射頻載波的調製和解調,才能完成無線發射和接收。 類比處理程序&數位/類比界面 聲音的I/O 數位系統 影像的I/O 感測器I/O 傳輸媒介 電源供應
類比電路的市場與發展 大部分電子產品最後都必須提供類比輸出訊號,以符合人機界面的需求。 • 市場調查資料顯示:數位ASIC的年成長率18% 純類比或是混合訊號年成長率35~40% • 類比/混合訊號:包括消費性電子產品、電信產品和汽車電子產品 • 對於大型系統而言,為了達到功能的完整性必須組合許多不同的 數位邏輯元件(logic devices)和由分離式被動元件(discrete passive components)、線性類比晶片。 • 常見的類比界面功能包括:anti-aliasing、頻道選擇濾波器(channel selection filters)、ADC/DAC,訊號重建濾波器和增益混音器等
類比與數位技術的融合 • 通常類比的信號level比數位低好幾個數位級,容易被外部雜訊所干擾。 • 溫度、濕度、壓力等是基礎的類比信號,對微弱的類比電路具決定性影響。 • 隨著數位產品的高速化,高速化類比的技術愈趨重要。 數位信號高頻化結果
類比晶片技術的困難與改進 數位晶片(ASIC)的技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但是相對地類比晶片(analog IC)在各項技術上的成熟度和普及性卻遠遠落後於數位晶片 。造成類比晶片技術遠落後於數位晶片的主要原因在於:兩者在設計上或是製程技術上都有存在的本質差異。 (1)製程技術:早期MOS的類比特性幾乎完全無法與雙載 子電晶體(bipolar transistor)的特性相比 使用double-poly CMOS或BiCMOS (2)設計:元件特性的微小偏差對於對於數位晶片而言影 響不大,但是卻會嚴重影響類比晶片功能。 RC濾波器→開關電容濾波器
Full-Custom IC設計的重要挑戰 在客製化IC設計上的主要推動力為:經濟力、複雜度與物理效應。 經濟力傾向將設計朝向更多的整合與更小尺寸時,則產生的設計複雜度與嚴苛的物理特性,其相對應的處理成本將會指數性地成長。 由於複雜度的提升,設計團隊需要一個更快速的設計平台以滿足時程規劃;同樣地,隨著物理效應的增加,也需要一更高矽精度的設計平台 。
混合訊號IC設計的發展 單個IC ASIC SoC (digital) Mixed-mode SoC • 深次微米及奈米技術的發展促使晶片設計與製造發展流程: 混合訊號設計可以減少成本,減少電路外形尺寸,並提供更好的功能。 • 晶片驗證佔晶片設計50%到70%的工作量,大量的人力、硬體以及時間資源都消耗在驗證上。隨著晶片複雜度上升,驗證工作無論從複雜性或工作量上都在呈指數上升。 驗証技術是混合訊號技術的關鍵
現階段混合訊號IC設計方式 數位:HDL→模擬→合成→佈局佈線 類比:電路圖→SPICE模擬→佈局佈線
ADMS解決方案 • Advance MS(ADMS ):Mentor Graphics的混合驗證平台
ADMS設計技術 ADMS整合了以上三種工具的設計技術,對於類比電路採用Eldo或是Mach,對於數位電路則是採用ModelSim→具單一核心引擎,將數位設計和類比設計組合成一個整體。
混合信號測試 • 混合信號技術給當今的半導體製造商們帶來了很多新挑戰,以前一些對數位電路只有很小影響的缺陷如今在混合信號IC中卻可能大大改變類比電路的功能。 • 為確保這些新型半導體元件達到“無缺陷” 水準,需要開發新的測試策略、方法與技術。
很多嵌入式半導體元件由不同的類比和數位電路混合而成,利用精確合理的混合信號測試過程,我們可以確保在元件運行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 • 這也是諸如手機、數位相機、CD播放機之類的最新通訊設備及消費性設備得以進展之重要因素之一。
智慧型分割(Smart Partitioning)概念 • 整個80年代,迫於技術限制,必須使用多個分割晶片才能執行類比功能,這實在是受限於當時的分割能力,別無選擇。 • 到了90年代,技術的發展使得這些類比區塊(Block)可以整合。而混合信號整合,對效能的改進帶來了重大影響。 • 經過80年代和90年代,重心逐漸改為在數位的處理過程中加入類比功能,使得數位和類比電路整合在單一晶片上,也就是混合訊號晶片。 但隨著進入微米時代,正面臨某些重要的物理極限,這些物理極限將會改變成本與效能的折衷關係。
智慧型分割優勢 • 能夠將數位功能整合到高效能類比電路裡,反之亦然。 • 物理上的極限劇烈衝擊著「不可避免的高度整合趨勢」,這是可思考的另一整合形式。
智慧型分割考量因素 當完全整合不是最佳解決方案時 • 智慧型分割的應用可讓設計工程師自由做分割,而不是強迫他們基於對晶片功能固有的限制進行某種安排。 • 類比電路與高性能DSP結合起來實現組合功能,可以提供多種分割方案的選擇。 • 為了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必須融合對系統的深刻理解。 • 電源電壓 • 腳位數目 • 介面頻寬 • 可測試性和產量 • 外部元件 • 彈性 • 成本和效能 設計時智慧分割的實際考量
混合訊號視訊解碼器(video decoder) • 製造廠商:德州儀器 (TI)
TVP5150 TVP5146之差異 TVP5150 可攜式和量產型應用 • 體積和功耗都很小,能支援各種新產品,例如視訊擷取裝置和可攜式個人錄影機。 • 採用業界最小的32隻接腳TQFP封裝 TVP5146 高畫質和高效能應用 • 適合成長快速的DVD-R市場,也能用於個人錄影機、數位錄影機、液晶電視、數位電視和視訊擷取裝置。 • 提供10組視訊輸入和支援,具備強大的應用彈性。 • 內建四組10位元30-MSPS類比數位轉換器則擁有絕佳的低雜訊操作能力。
video decoder 示意圖 TVP5150 application TVP5146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