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likes | 344 Views
《 活著 》 歷史背景 DP11 中文文學科報告 01.11.2013. 報告同學:胡梓珺、. 摘要. 中國最動盪的 年代 四十年代的國共內戰、土地 改革 五十年代的 大躍進 六十年代的文化 大革命 作者藉小說中的人物寫出當時中國人最困苦難堪的日子。. 清末民初階段. 農人 占全人口百分之八十 。 佃農 (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種土地為生的農民 ) 比例偏 高、賦稅沈重 。 災荒頻 密,農民無力改善生產條件 。 農民習於 常安:樂天知命,多不熱切求變與革新 。 http ://www.youtube.com/watch?v=0fjo52FyWQo.
E N D
《活著》歷史背景DP11中文文學科報告 01.11.2013 報告同學:胡梓珺、
摘要 • 中國最動盪的年代 • 四十年代的國共內戰、土地改革 • 五十年代的大躍進 • 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 • 作者藉小說中的人物寫出當時中國人最困苦難堪的日子。
清末民初階段 • 農人占全人口百分之八十。 • 佃農(自己不占有土地,以租種土地為生的農民) • 比例偏高、賦稅沈重。 • 災荒頻密,農民無力改善生產條件。 • 農民習於常安:樂天知命,多不熱切求變與革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jo52FyWQo
國共內戰時期 • 表面上來看,國共內戰是兩種意識型態的衝突,其出發點都是為人民著想。 書中提及… • 福貴及春生就是在內戰後期,國民黨節節敗退時,被抓去當民伕。 • 在共軍衝鋒的清晨,無數凍死屍體安睡在大地的懷抱里,這些被凍死雪地的傷兵,只為了這場荒謬的內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aQGsOj55R0
「階級鬥爭」時期 • 書中提及… • 龍二, 也是這幕歷史悲劇的見證者之一。 • 在福貴的身上體會到 • 中國動盪不安 • 戰亂 • 改革 • 平等 • 親人的分離 • 重逢與生死 • 平凡人大喜大悲 • 人的改變和適應 • 被砲隊抓去去當兵,兒子死亡 • 中共在政權穩固後,一方面為實踐平等的理想,二方面為取得廣大人民的向心力,開始實施土地國有化的改革,當然,必先鏟除擁有土地的富農。 • 在清算鬥爭的過程中,有為數數百萬的地主遭到迫害、身亡。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hByiBa0eLI
「人民公社」及「全民大煉鋼運動」時期 • 關於平等理想的實踐,民族意志與統治權威的冶煉, 要來解放台灣。 • 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u5vC0n1fSQ
「人民公社」及「全民大煉鋼運動」時期 書中提及… • 福貴一家人也被捲入這場如火如荼的「全民大煉鋼」。 • 人民的盲從與熱忱,為了煉鋼,捐出一切可能的鐵材,日以繼夜地賣力,鎮民累得橫三豎八的倒臥街頭,最後只煉成一堆廢鐵,對提昇民族地位沒有幫助。
文化大革命 • 押上批判大會,最後被槍斃(因為擁有福貴的房子,被歸類為地主) • 在文化大革命中,醫院也遭波及,紅衛兵小護士趕走了有經驗的醫學教授,間接造成鳳霞(福貴女兒)生產時,因為處理不當,血崩而死。 • 中國文化的「命根子」被連根斬斷失血。歷史上「十年浩劫」,物質與精神的損失無法估計。 • 六十年代,中共展開了燎原的「文化大革命」,凡是與舊世界有關的東西,一律要予以燒盡。 「破四舊、立四新」 • 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破三套、立一套」 • 否定孔子教育思想,欲確立毛澤東的主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rmeUrYFW3U&list=PLBD388B22F2126050
總結 • 藉由這樣的動盪把生命的荒誕。 • 無常與生命經歷風雪的蒼勁韌性給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