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458 Views
对 《 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 的思考. 朝阳区教研中心 小学教研室 2009 、 11 、 12. 1. 3. 2. 城乡差距日渐缩小. 各学校的平均分在三科中的趋中度比较高. 低分段学生的达标率有大幅度提高. 五年级全样本监测 全区整体上有三点可喜的变化. 针对 教师 的 教学 管理.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怎样及时对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和反馈. 怎样针对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E N D
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思考 朝阳区教研中心 小学教研室 2009、11、12
1 3 2 城乡差距日渐缩小 各学校的平均分在三科中的趋中度比较高 低分段学生的达标率有大幅度提高 五年级全样本监测 全区整体上有三点可喜的变化
针对 教师 的 教学 管理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怎样及时对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和反馈 怎样针对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检测评价阶段 复习阶段 授课阶段 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主要解决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和课堂 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通过互动研讨 的形式,提高新课程下教师理解学 科本质、把握教材教法的基本功, 普遍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可操 作性,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一)准备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各年级组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主题,分配给组内成员,教师自主备课。 2.分组互动研讨3—5天。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讨: (1)教学任务的分解,明确三维目标。 (2)重难点突破的策略。 (3)学习活动的创设。 (4)课后习题的设计。 3.修订备课,每人充实、完善自己的备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二)授课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1.重点解决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益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是课堂上教师讲不明白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普遍不会上训练课,主要靠课下练习,造成学生负担重的问题。 2.解决单元检测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学校没有把单元检测重点抓好,管理行为不到位。 3.解决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了解不深入的问题。
(二)授课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开学前,教师必须作好本班的学科教学计划。计划中包括: (1)本册内容的知识体系。 (2)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3)本册教材的重点及难点。 (4)本册教材的课时进度表。 (5)本册内容所需的主要基础知识。 (6)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
(二)授课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2.教师务必按教学进度上好每一节课。(主任检查时,教师的进度与区里所提供的进度上下可有一周的浮动) 3.重点研究新内容的探索课和训练课的实效性问题。 4.针对学生每节课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好作业,及时批改,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5.每节课上多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辅导。
(二)授课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6.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教研室出单元检测卷,学校实施检测,教师要做好班级的学科质量分析报告,并上交本年级教研员。教研员要进行分析,并抽取样本进行实地调研和指导。鼓励学校自主出单元检测卷进行检测。 7.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情况纪录,清楚班里所有学生知识领会、习惯养成及方法掌握的情况,为集体教学及个别辅导提供依据。
(三)复习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1.重点解决复习期间教师无计划、无目的地练篇子的问题。 2.指导教师如何实施科学的复习。
(三)复习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复习前,教师必须作好本班的学科总复习计划。计划中包括: (1)分析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2)制定总复习的课时进度表,落实复习的内容、时间。 (3)依据复习的内容,分解出不同的复习课型。
(三)复习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2.撰写复习课期间的教案,并精选复习题和作业。 3.按计划认真上好复习课、训练课、作业课、讲评课等。 4.作好学困生的个别分析和辅导工作。 5.教研员每学期的全区教研活动至少有一次复习课或训练课。
(四)检测、评价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重点解决教师质量分析报告不规范、无实效的问题。
(四)检测、评价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各学校围绕区里不检测的学科和年级,做好检测方案,出好期末试卷。 2.实施规范检测。 3.严格把握评价标准,进行流水阅卷。
(四)检测、评价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4.对学科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认真撰写班级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中既要有定量分析,又要有定性描述,并提出改进的措施。报告中包括: (1)数据分析。科学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成绩与问题。 (2)归因分析。由学生卷面现象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中的问题。 (3)改进措施。针对学生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针对自身教学提出操作性强的改进设想。
(四)检测、评价阶段 弄清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流程 1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5.备好试卷讲评课的教案,上好讲评课。 6.写出对学生知识领会、习惯养成、方法掌握等方面的全面分析,为下学期作好准备。 7.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教研员进行单元教材教法介绍。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1)重点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准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问题。 (2)使教师克服对重难点的确定不准,教学中着力点偏颇的现象。
(一)教研员进行单元教材教法介绍。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本 活 动 的 任 务 (1)必须做对本册教材整体把握的分析。 (2)必须按单元逐课时分析,突出课时目标和落实的策略。 (3)必须提出课时分布的建议。 (4)必须提出对训练题方面的建议。
(二)教研员面对新教师的教材教法培训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着重解决新教师过好教材关的问题。
(二)教研员面对新教师的教材教法培训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本 活 动 的 任 务 (1)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2)过好教材关。把握知识本身的内涵。 (3)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
(三)教研员组织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1)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在学区、学校的教研组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 (2)使他们真正成为我区学科教学的头羊,在全市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教研员组织对骨干教师的培训活动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本 活 动 的 任 务 (1)围绕本册书中的典型课,实施互动研讨,并向全区推出典型引路课的教案。 (2)围绕本册书中的难点课,实施互动研讨,并向全区推出研究课。 (3)按单元提供课时检测的题目,并实施互动研讨,提高命题的水平。
(四)针对学科教研组长的轮训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提高有效开展学科校本教研的能力
(四)针对学科教研组长的轮训 如何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2 本 活 动 的 任 务 (1)学习落实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并互动研讨在职责落实中的问题与困惑。 (2)学科内涵的高端引领。 (3)教材教法的培训。 (4)听、评课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
怎样及时对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和反馈 3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通过检测测查出全区出学生达标的情况,测查出以下三方面的均衡情况: (1)各校与区平均分、合格率的差距; (2)各学科之间与本校平均分、合格率的差距; (3)学生之间的差距。
怎样及时对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和反馈 3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第一学期完成二——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一门科任的全区抽测,涉及全区100%的学校,即一所学校中一个学科、一个年级。 2.第二学期完成五年级的全样本监测。 3.教研室作好全区的质量分析报告,并召开每学期一次的质量分析会,传递全区情况,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向全区传递质量分析报告的撰写规范。
怎样及时对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和反馈 3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4.教研室每年完成我区小学各学科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报告一书。 5.各学校完成被监测学科班级横向分析的报告,并上交教研室。 6.教研室针对抽测中成绩偏低的教师建立听课、考试情况的数据库,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寻找帮扶策略,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7.教研员建立并完善了学科监测题库。
怎样针对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4 要 解 决 的 问 题 盯准检测中的薄弱校和教师,作好指导工作。
怎样针对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4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1.针对监测中的薄弱校,教研室实施每周一次的、三种形式的视导,帮助学校查找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并适时回馈检查。其中每学期固定帮扶2所薄弱学校,实施追踪,直到见到改进的成效。
怎样针对质量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4 本 阶 段 的 任 务 2.建议:成立专家指导团,设立专项经费,扩大指导力量,协助教研室对学校进行指导,并做回馈的检查,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