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844 Views
第二十二章 肝炎病毒( Hepatits Virus ). 肝炎病毒 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 HAV ) 乙型肝炎病毒( HBV ) 丙型肝炎病毒( HCV ) 丁型肝炎病毒( HDV ) 戊型肝炎病毒( HEV ). 消化道传播, 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 血行传播,急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相关. 缺陷病毒, HBV 为其辅助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HAV ).
E N D
第二十二章 肝炎病毒(Hepatits Virus) • 肝炎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这些病毒分别属于不同病毒科,性状显著不同,但均以肝细胞为唯一复制场所,引起病毒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丁型肝炎病毒( HDV ) 戊型肝炎病毒( HEV ) 消化道传播, 急性肝炎,不转为慢性及携带者 血行传播,急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相关 缺陷病毒, HBV为其辅助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 甲型肝炎病毒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结构(与肠道病毒相似) • 球形, 27-32nm,单正链RNA,20面体,无包膜 • 电镜下两种颗粒同时存在 • 实心:有感染性,有抗原性 • 空心:无感染性,有抗原性
抗原性: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 动物模型:黑猩猩、狨猴、猕猴。 • 细胞培养:在人与猴肝、肾细胞内增殖 特点: • 增殖缓慢 • 不释放 • 无CPE • 无血凝 • 我国研制HAV减毒活疫苗(H2株)为宿主适应性突变株,抗原性优于国外F减毒株 • 抵抗力:较强,对热、消毒剂抵抗力强,对uv 敏感 4周,冻融,放免法测抗原
HAV为非溶细胞型病毒 排毒高峰先于转氨酶高峰 HAV并不直接损伤肝细胞 主要为免疫病理损伤 证明 根据 (增殖) (破坏肝细胞) 二、致病性及免疫性 • 传染源:病人(潜伏后期、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 • 途径:粪—口传播,污染水源、食物(海产品),可造成爆发流行 • 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病程4-8周,自限性,预后好,不转为慢性,无肝硬化等病程4-8周,自限性,预后好,不转为慢性,无肝硬化等 急性黄疸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性肝炎 重型肝炎(急性肝坏死)少见 • 临床表现 • 主要见于儿童、青少年,多为隐性感染 • 潜伏期:15-50天(30天) • 临床类型: • 免疫力:较牢固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 检查 • 测抗原——及早,发病1W后只有半数(+) • 测抗体 • ——HAV- IgM——新近感染 • ——HAV- IgG——既往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 • 中和型抗HAV——疫苗效果 • 防治 • 一般预防 • 减毒活疫苗 • 丙球—紧急预防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结构 • 结构:完整的HBV颗粒( Dane颗粒),呈球形,42nm,具有双层衣壳 • 1.外衣壳(相当于包膜):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 含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即吸附位点 ——前S抗原(Pre-S1.2) • 2.内衣壳 20面体,含有 •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 3.核心:DNA及DNA聚合酶
形态:电镜下病人血清中有三种病毒颗粒 1.大球形颗粒:42nm,即( Dane颗粒),三种抗原均有,有传染性 2.小球形颗粒. 22nm 3.管形颗粒22nm×100~700nm . 只有HBsAg,复制中过剩的外衣壳,无传染性
乙肝病毒的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及管型颗粒乙肝病毒的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及管型颗粒
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 • 基因结构 HBV的DNA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未闭合环状双链DNA) • 长链——负链O(L-)—为模板,编码病毒蛋白,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F) • 短链——正链(S+)
ORF S区: S基因 PreS1. 2基因 HBsAg PreS1. 2 C区:C基因 Pre-C基因 HBcAg Pre-C 蛋白经切割—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逆转录酶功能) X区:编码x蛋白(HBxAg)—激活原癌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HBV的DNA 复制方式 DNA聚合酶 S+延长修补 完整双股环状DNA 超螺旋环状DNA 以DNA-为模板 RNA聚合酶 转录 两种RNA 长 短 mRNA mRNA DNA复制模板 DNA聚合酶逆转录活性 转译 转译 模板 子代L- 子代S+ 复制 外衣壳蛋白 内衣壳蛋白 结合 不同步、过剩 结合 结合成Dane
抗原组成 1.表面抗原(HBsAg) • 三种颗粒上均有 • 大量存在于患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 具有抗原性(弱),其抗体HBsAb)为中和抗体,建立免疫标志 • 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 2.核心抗原(HBcAg) • 存在于Dane颗粒上 • 血中不能检出(仅存在于肝细胞内) • 抗原性强,其抗体HBsAb——无中和作用 ——IgM—提示HBV正在复制 ——IgG—持续时间长
3.e抗原(HBeAg) • 存在于内衣壳,为可溶性蛋白,可游离存在于血中 与Dane颗粒出现平行 • 其消长 与DNA聚合酶消长一致 • 有抗原性,抗体HBeAb • 无中和作用(与游离HBeAg结合,不能阻止吸附) • 与肝细胞表面HBeAg结合,破坏受感染细胞,建立部分免疫力 • Pre-C突变株,不被HBeAb识别 故作为HBV复制及血清具有强感染性的标志
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 • 动物模型——黑猩猩 • 细胞培养——不成功 • 抵抗力强:对低温、UV、干燥均有耐受性(HBV感染性与HBsAg阳性并非一致)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世界范围传播,危害大,全球携带者3.5亿,我国1.2亿,携带者10% ,各年组均可发病,多种临床表现,并演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 传染源(血清传染性) • 病人——潜伏期,急性期,慢性活动期 • 携带者——更危险 • 传播途径 1.血行传播 2.母婴传播(垂直感染,经产道,哺乳) 3.其它——接触传播(外分泌液,性途径)
临床类型 • 潜伏期:60-180天 病毒潜伏期1-2W 临床潜伏期60-180天 • 隐性感染 • 急性肝炎 • 重症肝炎 • 慢性迁延性肝炎 • 慢性活动性肝炎 • 携带者 说明免疫病理肝细胞损伤
急性肝炎 • 潜伏期 • 前驱期—1-2周,疲乏不适,低热,胃肠道症状,右腹部不适,疼痛,肝大 • 黄疸期—以上症状加重,但发热减退,黄疸(巩膜黄染、浓茶样尿),可持续1个月,转氨酶升高,肝功异常 • 恢复期—症状减退,肝功正常 • 重症肝炎:急性肝炎发展而来,急性肝坏死 • 慢性迁延性肝炎—急性肝炎的持续性,一般在12个月 • 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进行性损害,或时好时坏,经常活动,可发展成坏死性肝硬化
致病性与免疫机制 HBV对肝细胞无直接损伤作用,肝细胞损伤是由于免疫病理损伤所致,程度与免疫应答强度有关,故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1.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少,免疫功能正常(急性肝炎) 2.病毒感染波及肝细胞数多,细胞免疫过程(重症肝炎) 3.免疫功能低下(慢性肝炎、肝硬化) 4.对HBV形成免疫耐受(携带者)
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1.HBV患者及携带者肝癌发生率比未感染人群高217倍 2.肝癌患者HBV感染标志比自然人群高 3.HBV-DNA与肝癌细胞DNA分子杂交(+) 4.土拨鼠试验 • 出生即感染肝炎病毒——3年100%肝癌 • 未感染者——无一只发生 5.HBxAg与肝癌发生有关
急性乙肝(潜伏期、急性期) HBV的慢性肝病、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 携带者 HBsAg(+) 无HBV感染 窗口期:与抗HBs形成复合物 HBsAg(-) 三、微生物检查法 HBV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及结果分析 HBsAg——特异性感染标志
抗HBc 抗HBc—IgM——HBV正在复制,其下降速度与预后有关 HBeAg——HBV在体内复制,有强传染性,转阴则表明复 制停止 抗Hbe——机体获一定免疫力,但不具有中和作用,不代 表复制停止 患者—已痊愈 疫苗接种—获得免疫力(成功) 抗HBs——中和抗体
血清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血清HBV-DNA检测——病毒存在和复制最可靠指标 • 血清DNA聚合酶检测——病毒正在复制
防治原则 • 一般预防——切断传染源 • 严格消毒病人,携带者的血液及分泌物 • 严格筛选献血员 • 重视医源性传播 • 特异预防 • 主动——乙肝疫苗 • 被动——抗HBs-IgG • 治疗:抗病毒,保肝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HCV) 曾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1989年命名为HCV 一、生物学性状 • HCV呈球形,50nm,单正链RNA,有包膜 • 黑猩猩为唯一易感动物,细胞培养不成功 • 包膜蛋白抗原性易快速变异,造成免疫逃逸,病毒持续存在,为感染易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 HCV分6个基因型(我国HCV1、2多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但潜伏期短5-10周 • 多见于输血后肝炎(80-90%) • 临床类型轻重不一(急性、慢性、携带者) • 感染极易慢性化(>90% )、肝硬化(20%)、肝癌(欧美50-70% ,我国10%) • 免疫力不牢固,疫苗制备困难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HDV) • 为缺损病毒,其辅助病毒为HBV • 球形,核心为RNA与HDAg,其衣壳为HBV外衣壳(HBsAg) • 传播方式与HBV相似 • 与HBV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易发生重症肝炎,死亡率高 • 如能抑制HBV,HDV则不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