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876 Views
2014 中考 时政专题.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 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 —— 马汉. 海权论鼻祖军事家马汉.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 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 时期, 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 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欧洲商人则通过此路将毛织品、象牙等带到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自 1842 年鸦片战争开始后就走到了尽头,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谜团。.
E N D
2014中考时政专题 南海问题与中国海权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海洋,从来都激荡着汹涌澎湃的大国梦想。 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 ——马汉 海权论鼻祖军事家马汉
海上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 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国生产的丝绸、陶瓷、香料、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欧洲商人则通过此路将毛织品、象牙等带到中国。 • 海上丝绸之路自1842年鸦片战争开始后就走到了尽头,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又一个谜团。
南海争端时政回放 • 导读:2月17日,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国部分南沙岛屿划为菲属;3月8日,美监测船未经中方许可在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活动,中国已就此提出严正交涉…
(一)中越南海问题 近日越南和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冲突不断升级,越南高层曾称:要全党全民全军保卫南海利益。又进行军演、发布征兵令等,其想法显而易见。 其次,越南以利益为筹码寻求美俄势力的介入,以图南海问题复杂化,对中国施压。
2014年5月2日以来,越南派出35艘各类船只对中方船只进行主动冲撞,干扰中国企业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的作业。截至6月7日17时,越方冲闯中方警戒区及冲撞中方公务船累计达1416艘次。越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随着越南反华游行的持续、亚信新安全观的提出、越南总理阮晋勇访菲律宾呛中国、中方维护主权立场高调反击,各国媒体对此事的关注热度也从未减退,甚至掀起了一场“南海舆论战”。2014年5月2日以来,越南派出35艘各类船只对中方船只进行主动冲撞,干扰中国企业在中国西沙群岛海域的作业。截至6月7日17时,越方冲闯中方警戒区及冲撞中方公务船累计达1416艘次。越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随着越南反华游行的持续、亚信新安全观的提出、越南总理阮晋勇访菲律宾呛中国、中方维护主权立场高调反击,各国媒体对此事的关注热度也从未减退,甚至掀起了一场“南海舆论战”。
越南挑衅:越南声称中国海监船近日对其在南海的油气勘探活动进行干扰,从6月13日开始在南海相关海域举行实弹演习,并宣布颁发新征兵令;越南挑衅:越南声称中国海监船近日对其在南海的油气勘探活动进行干扰,从6月13日开始在南海相关海域举行实弹演习,并宣布颁发新征兵令; • ·菲律宾搅局:6月1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办公室13日称,菲律宾方面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同时宣布菲律宾海军与美国海军在巴拉望东部的苏禄海上举行联合演习; • ·美国介入:美国在表态不支持越南的同时,向西太平洋派出了一艘航空母舰以“稳定局势”,并联合多国军演声称在南海有国家利益。
(二)回顾中菲南海大事记 2014年5月7日,央视《24小时》女主播和佳一句“菲律宾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口误,引起轩然大波。菲律宾如今是主权独立国家,又向以“亚洲近代第一个共和国”为自豪,当然不是“中国固有领土”。
1 •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是中国三沙市管辖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管辖,2012年设立三沙市后,归三沙市管辖。 中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中国一直对黄岩岛进行长期开发和利用。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这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 2012年4月至6月中菲黄岩岛争端,菲方先后试图通过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制造中菲约定撤船骗局、拉拢外部势力介入等方式混淆国际舆论视听,不断发表关于"黄岩岛主权"刺激性言论、制造挑衅行为。
1 • 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将诉诸《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仲裁程序,挑战中国南海主权。 • 2013年6月2日,第12届亚洲安全会议进入最后一天的议程。率团参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戚建国表示,希望对话解决南海问题,黄岩岛问题不需仲裁, • 黄岩岛是无争议的中国领土。中方在黄岩岛进行必要的管理,是为了确保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再受到侵犯或挑衅。目前黄岩岛由中国实际控制。
2、回顾中菲“触礁”大事记 • 仁爱礁,南沙群岛环礁,行政隶属海南省三沙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 • 针对中菲仁爱礁对峙,菲律宾官方于2013年5月27日宣布放弃任何行动,中国完全控制仁爱礁。 • 2013年5月28日,针对菲方对中国公务船巡航“挑衅和非法”的指控,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仁爱礁是南沙群岛的一部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的公务船只在有关海域进行正常巡航,无可非议。有关国家必须全面认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做使事态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南海和平稳定的事情。 • 2013年5月29日新闻报道,菲律宾决定不在仁爱礁和黄岩岛采取任何行动 希望渔民去别处捕鱼
3、中国渔船遭劫菲挑衅 2014年5月6日10时左右,“琼琼海09063”、“琼琼海03168”两艘渔船在南沙半月礁海域作业时,遭遇不明武装船只拦截和鸣枪威胁。“琼琼海03168”渔船成功撤离该海域,另一艘渔船及11名渔民失联。 5月6日至7日,菲律宾和越南先后在南海制造事端:菲律宾海警非法扣押我在南海半月礁海域正常作业的渔船及11名渔民。
(三)中马争端 马来西亚副首相纳吉,2008年8月赴南沙群岛燕子岛,宣示主权。台“外交部” 重申,“中华民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并重提“南沙倡议”,主张以环境保护取代主权争议,吁南海周边各国优先考虑划设海洋生态保育区,“中华民国”愿透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马总理:应重视中马关系全局 而非紧盯领土争端 2014年5月22日消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日前接受日媒采访时强调,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马应重视两国关系全局,而非紧盯领土争端不放。
博鳌亚洲论坛2014新突破:首次讨论南海问题 • 4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上系统阐述了中国的亚洲政策。在开幕演讲中,李克强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同时我们维护本国领土主权的意志也是坚定不移的,愿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主张也是明确的 • “多位中外外交学者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博鳌亚洲论坛以往更多以讨论亚洲经贸为主,此次李克强讲话直接提到领土争端和亚太安全领域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突破。
解放军副总长谈九段线:中国从汉朝就开始管理南海解放军副总长谈九段线:中国从汉朝就开始管理南海 • 王冠中阐述中国南海九段线依据 仅抓住《公约》说事是说不成的
东海 太平洋 黄海 渤海 找一找 中国濒临的四海一洋 A B C E D 南海
一、南海概况 1、名称的由来 南海(South China Sea),因位于中国大陆南边而得名。她的曾用名是“涨海”。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属中国海南省管辖。以福建省南澳岛到台湾岛南端同东海分界。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属中国海南省管辖。以福建省南澳岛到台湾岛南端同东海分界。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土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雨量充沛 、季风明显、台风影响。 1、南海地理位置
2、南海诸岛南海按群岛位置划分,它包括由东、中、西、南沙群岛组成的四大海域。2、南海诸岛南海按群岛位置划分,它包括由东、中、西、南沙群岛组成的四大海域。 南沙群岛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国际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
3、南海特征 【位置优越】 南海北边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南海诸岛有200多种热带植物,岛屿上的鸟类60多种。南海诸岛有200多种热带植物,岛屿上的鸟类60多种。 南海有海洋生物2850多种以上,鱼类1500多种, 被誉为热带渔场。 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丰富的矿物质资源,其中锰结核具有极高经济价值,是提炼核能的重要原料。磷的储量达25万吨。 石油、天然气是南海最重要的矿产资源。该地区被地质界、石油界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和“四大海底储油区之一”;南海海域有24个含油气盆地,石油储量约400多亿吨,断续线内储量约295亿吨、天然气10万亿立方米,主要有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等。近年科学家又发现大量的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有望在2015年试开采。 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 【资源丰富】
二、南海问题 1、什么是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主要是指对南沙群岛的主权争议和部分海域的管辖权争议。南沙争端的关键是主权归属问题。避而不谈主权,而对某一主权国家(如中国在美济礁上建立设施)的行为进行攻击,往往是不公正的。
2、南海问题的由来 • 20世纪70年代之前,南海周边没有任何国家对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对中国在南海诸岛的主权予以承认和尊重。 • 进入20世纪70年代,南海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演变、航行安全、南沙油气资源前景看好以及第一次石油危机等原因使南沙的控制权变得极其重要。
“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 (CCOP)”在上世纪60年代对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下属“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完成的报告进一步揭示了南海海域石油储藏前景约350亿吨。此后,越、菲、马等国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南沙群岛领土主权争端由此产生并日趋激烈。 (1)20世纪60年代,在南海发现储藏大量石油资源,这成为南海问题的导火索。
1974年1月中越发生西沙海战,击沉南越海军炮舰“怒涛”号,其余3艘敌舰在受伤后仓皇逃跑。1974年1月中越发生西沙海战,击沉南越海军炮舰“怒涛”号,其余3艘敌舰在受伤后仓皇逃跑。 (2)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凸显了石油资源的重要性,是南海问题的催化剂。 1974年9月,越南黎笋率领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首次正式提出西沙和南沙主权要求。 1976年5月,越南宣布其领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并建立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大陆架宣言。 1981年3月,越南在南沙群岛海域举行海军演习。
(3)1982年签订的《联合国海洋法》再起争议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主权国家可以沿着本国领海基线划出不超过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不超过350海里的大陆架,边界有岛屿的从岛屿基线划起。中国南海诸岛中的不少岛屿、岛礁和中国的海上邻国,相距甚至不足100海里,南海周边国家据此纷纷提出各自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并公然把其主张范围扩大到我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侵犯我领土主权并与我国在南海主张的管辖海域形成大面积重叠。
(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日趋复杂和激烈。(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日趋复杂和激烈。 1994年5月,越南擅自在我南沙群岛日积礁竖立了一座高42米、照射距离16海里的海上导航灯塔,在西礁擅自建起一座高22米照射距离15海里的海上灯塔。 1991年越军侵占西卫滩; 1992年1月,越南、马来西亚同意大陆架共同开发; 1993年4月,越南和马来西亚合作在“大熊”油田开采原油。
3、南海争端的表现 地理概述 东沙群岛 “南海问题”,是指南海周边的“六国七方”,即中国大陆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在南海岛礁归属和海域划分上存在分歧和争端。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沙群岛
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其中中国大陆控制7个岛礁,中国台湾控制太平岛、中洲岛两个岛。 • 越南占领29个岛屿和珊瑚礁 • 菲律宾占领10个岛屿 • 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屿 • 文莱占领1个岛屿 各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情况
目前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的国家 越南是唯一提出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的国家,也是南沙争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扩张野心最大。占领29个岛礁,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600人的军队,并在南威岛设立指挥部。 越南接载游客赴南沙群岛旅游 动武圈地,无视我国主权
菲律宾占领10个岛礁。第二大岛中业岛已被菲律宾设为南沙群岛的指挥中心,岛上不仅驻有特种部队,还有受过准军事化训练的岛民。经过近30年经营,菲律宾已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地,其中3个岛礁建有陆军基地。菲律宾军方还打算将中业岛设置为旅游景点。 2009年,菲律宾总统阿罗约不顾中国的反对,正式签署“领海基线法”,将中国的南沙部分岛礁和黄岩岛划入菲领土。 菲律宾空军司令卡敦戈格(中)视察被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
马来西亚 占领5个岛礁,进驻了近100名士兵,拥有一条长600米的简易飞机跑道。通过不断抢占小岛礁实现“主权”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抢占南沙群岛弹丸礁开辟为旅游景点,向国际社会宣誓主权。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2009年3月5日中午登陆南沙群岛的弹丸礁,首次以总理的身份宣示马来西亚“拥有”此片领土。
越南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文莱 印度尼西亚 截至2011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已在占据的岛礁上扩展建设,以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它们改变抢占岛礁扩大“主权”范围的政策,转为以军事控制、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并重的方式强化对南沙群岛的“有效占领”,企图谋求对南沙群岛“主权”的合法化。
三、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历史依据 (1)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 (2)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 (3)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 海上丝绸之路史迹
①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描写。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间,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石塘”、“万里长沙”等。明代《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中标有石塘、长沙和塘。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个地名。
②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 《更路簿》是中国人民明清以来开发 南海诸岛的又一有力证明。 民国以来我国渔民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的史实,中外史料均有记载。 民国时期海南渔民手抄本的《更路簿》
③中国最早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 明代《海南卫指挥佥事柴公墓志铭》记载:“广东濒大海,海外诸国皆内属”。 《元史》地理志和《元代疆域图叙》记载元代疆域包括了南沙群岛 清代,中国政府将南沙群岛标绘在权威性地图上,对南沙群岛行使行政管辖
2、法理依据 (1)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对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从国际法发展的过程来看,古代中国对南海群岛的发现足已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享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南沙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透视南海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 1952年,日本政府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1974年,与越南(南越)爆发西沙海战,夺回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管辖。 1988年,与越南在赤瓜礁海战,控制了赤瓜礁等七个南沙岛礁。 1992年,公布领海法。 1997年,重申南海U形领海线及其内之所有岛礁之主权。 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意为西沙、中沙、南沙),管辖南海各岛屿。
(2)中国人民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中国人民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常年往来于中国海南岛、广东省与南沙群岛之间生产经营,并向中国政府缴税纳赋。
(3)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3)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管辖还表现在一系列持续和有效的政府行为。 大量的中国官方文件、地方志和官方地图都记载了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的管辖,并将其列入中国的领土范围。直至上个世纪初,中国政府一直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对南沙群岛行使着和平管辖。历届中国政府都持续不断地维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20世纪30年代,法国曾侵占南沙群岛的九个小岛,中国政府及时进行了外交交涉,中国渔民进行了有组织的抵抗。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沙群岛先后被划归广东省和海南省管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并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维护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1946年中国收复南沙群岛 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
四、南海争端的实质 ——利益的角逐与资源的掠夺 巨大的石油利益、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借助南沙、台湾、钓鱼岛等形成的第一岛链控制中国的战略企图。
1、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与重要性 •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的一个群岛。西北与越南遥摇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沿海相接。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南沙群岛拥有广阔的海域,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岛屿礁滩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群岛。 • 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823000平方公里,而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黄金经济要道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它是连接东北亚——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中东地区的重要航道,占世界海运总量的一半以上,每天过往的船只平均达270多艘 ,日本、韩国、台湾80%以上的石油是经这里运输的。东盟5国由南海经过的进出口货物占这些国家的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在岛海域,60%的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