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全球化理論

全球化理論. Dong-Cheng Hou 2007. 古典時期. 全球化過程與工業化、現代化有關 E. Durkheim :社會分工與分化 M. Weber :理性化 K. Marx :商品化邏輯與資本及市場擴張. 先驅理論. 工業化邏輯、聚合理論與現代化理論 依賴理論 世界體系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 M. McLuhan 的地球村概念. 1. 樂觀的科技論. 定義:全球化是廿世紀後半期出現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現象,由於科技進步與強調個人主義的市場經濟造成的結果。 起源: 1945 年後因運輸與電信新技術發展,促使資本與市場快速變遷所致

mirit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全球化理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全球化理論 Dong-Cheng Hou 2007

  2. 古典時期 • 全球化過程與工業化、現代化有關 • E. Durkheim:社會分工與分化 • M. Weber:理性化 • K. Marx:商品化邏輯與資本及市場擴張

  3. 先驅理論 • 工業化邏輯、聚合理論與現代化理論 • 依賴理論 • 世界體系理論 • 國際關係理論 • M. McLuhan的地球村概念

  4. 1.樂觀的科技論 • 定義:全球化是廿世紀後半期出現的世界經濟一體化現象,由於科技進步與強調個人主義的市場經濟造成的結果。 • 起源:1945年後因運輸與電信新技術發展,促使資本與市場快速變遷所致 • 驅力:科技(尤其是電信與電腦科技) • 影響: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 • 國際化、自由化、民營化是面向世界唯一途徑

  5. 要求降低勞動成本 • 訴諸以節省成本為主要考量的嚴酷(或稱為靈活彈性)管理型態 • 刪減國家預算、降稅以提高企業與國家競爭力 • WTO、IMF、WB等國際性組織對政府決策深具影響 • 未來:全球化不可抗拒 • 全球化令人渴望,將創造出民主的世界社會、多元的文化對談和更好的生產力、經濟成長與生活水準 • 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整備基地 • 代表人物:Fukuyama、Peterson…

  6. 2.悲觀的批判論 • 定義:全球化是一種過程,全球主義是帝國主義的最後階段 • 起源:根源於西歐資本主義開展之際 • 驅力:資本主義擴張邏輯,並密集涉入日常生活各個層面,由全球資產階級以世界人的角色縱橫全球,追求個人獲利 • 影響:全球化對人類福利的影響是破壞性的 • 全球的貧窮與貧富不均日益增加

  7. 全球資本階級透過全球媒體影響全球的價值、態度與行為全球資本階級透過全球媒體影響全球的價值、態度與行為 • 民族國家依舊是資本主義存活的核心 • 未來: • 全球的社會生活越來越不人性化,且毫無倫理內涵 • 將面臨剝削、貧窮、環境破壞與社會瓦解 • 代表人物:Sweezy、Sivanandan、Cox

  8. 3.多元的務實論 • 定義:全球化是個長遠、多面向的過程,有各式各樣、有時相互衝突的影響,有明確的未來但未來的形式無法預測 • 起源:1960年代起的技術變遷、自由貿易、資本流動,以及最終蘇聯瓦解獲得加速力量 • 驅力:科技、資本的生產力、民族國家的政治力、意識形態帶來的理念影響力

  9. 影響:全球化不代表聚合,長期看來也是如此 • 全球彼此間不斷增加相互關連與依存 • 人類具有反思的機制,可以有思考地回應全球化對本地的影響 • 全球化不好也不壞,它傳遞科技、經濟成長與民主,但也散播犯罪、愛滋病與環境破壞 • 未來:將更密集影響人類,會是種富裕的成長過程,透過國家與國際層次的改革,更能滿足人類的利益 • 代表人物:Giddens、Robertson、Beck

  10. 4.懷疑的國際關係論 • 定義:全球化不會導致無國界的世界,全球化是政治、經濟、文化的日益國際化,但極端式跨越國界的說法是不切實際的 • 起源:二次戰後新的國際關係形式,所造成當前的全球一體趨勢 • 驅力:技術動力依舊重要,但仍然需要民族國家,透過其權力控制事件的進程

  11. 影響: • 承認世界經濟體系的出現,但不願承認民族國家與民族文化終將瓦解 • 地緣政治穩定情況下,全球化效應才能有效推展 • 國家傾向在區域基礎上整合 • 國際恐怖主義的出現 • 未來:會產生管控國際與國內政治、經濟活動,所帶來不公正的制衡機制或統理結構 • 代表人物:Held、Hirst、Thompson

  12. 5.政治經濟論 • 定義:全球化經由知識與科技的進步,以及政治事件與決策,而帶來的時間與空間的壓縮,促使世界日漸相互關連 • 起源:遠溯十六世紀,中經廿世紀,後經二次戰後各項事件而發展完成 • 驅力:知識的擴展、科技的力量、資本主義的邏輯、政府的決策

  13. 影響:有獲利者、有失敗者 • 先進國家人口老化、經濟成長率下滑、家庭急遽變化、福利國家的成熟 • 金融資本流通日增、國外直接投資增加、多國企業成長、世界貿易擴展 • 全球化過程限制國家在經濟與社會層面的決策角色 • 貧窮與不均發展造成全球性的社會緊張與衝突 • 西方文化對在地文化的影響是長期的 • 未來:全球化過程將繼續與不同意識形態共存 • 代表人物:Vice George & Paul Wilding

  14. 謝謝聆聽,下週見!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