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 珍愛生命 憂鬱症與自殺防治 Depress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 珍愛生命 憂鬱症與自殺防治 Depress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主講人:吳信安 社團法人高雄市生命線協會主任 30 年 國際生命線澳洲大會台灣代表 高雄市政府精神衛生及自殺防治委員 兼任聖光及真道神學院教授心理學 台南神學院 牧範學博士 美國加州長堤大學心理衛生領導研究. 研究著作. 1. 曙光雜誌 每月份出版 2. 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3. 助人技巧 老當益壯 4. 自殺意念量表應用 5. 心理衛生與心理諮商 6. 高雄市仁愛之家老人自殺防治 7. 校園自殺防治工作手冊

lil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 珍愛生命 憂鬱症與自殺防治 Depress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珍愛生命憂鬱症與自殺防治Depression and Suicide Prevention 主講人:吳信安 社團法人高雄市生命線協會主任30年 國際生命線澳洲大會台灣代表 高雄市政府精神衛生及自殺防治委員 兼任聖光及真道神學院教授心理學 台南神學院 牧範學博士 美國加州長堤大學心理衛生領導研究

  2. 研究著作 1.曙光雜誌 每月份出版 2.生命線志工訓練手冊 3.助人技巧 老當益壯 4.自殺意念量表應用 5.心理衛生與心理諮商 6.高雄市仁愛之家老人自殺防治 7.校園自殺防治工作手冊 8.自殺防治電腦光碟出版

  3. 憂鬱症與自殺防治 演講大綱 一. 台灣憂鬱症病患現況 二. 憂鬱症的原因 診斷 治療 三. 憂鬱症與自殺行為的精神病理 四. 自殺防治有效的國家 五. 自殺防治的策略 珍惜生命 六. 自殺防治的各種方法 七. 學習快樂根本預防 問答討論 八. 自殺防治 人人有責

  4. 前言 1. 憂鬱及自殺防治需要多學習 2. 學習憂鬱自殺處理介入方法 3. 同學陪伴師長支持將來發展 4. 互相鼓勵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5. 充實自己服務他人健康快樂

  5. 一. 台灣憂鬱症病患現況(中國時報 2006年03月14日 黃庭郁台北報導) 衛生署推估:台灣精神病患有四十萬人 精神分裂、躁鬱、憂鬱症十六萬三千人 企圖自殺四萬餘人 自殺死亡四千餘人 目前列管七萬三千多人 全台灣二萬多名 公衛護士 每75病患需一名 社工師、臨床心理師 每60名患者需一名職能治療師、諮商師

  6. 自殺是公共衛生重大課題 • WHO估計: • 全球每年約100萬人自殺死亡,其中60%在亞洲地區 • 平均每40秒1人自殺死亡,自殺死亡率約10萬分之15 • 每年自殺死亡人數超過戰爭及謀殺死亡人數總合 • 台灣(民國94年): • 全年4282人自殺死亡,平均每天12人自殺死亡, • 每2小時3分鐘1人 自殺死亡率10萬分之18.8 • 自殺企圖者是自殺死亡者10至20倍; • 每1人自殺死亡會影響 6至 8名親友

  7. 各國自殺死亡率比較

  8. 亞洲鄰近地區自殺死亡率比較

  9. 台灣 84至95年 性別 自殺死亡率

  10. 台灣 84-95年 年齡別 自殺死亡率

  11. 憂鬱症(Depression) 輕度憂鬱症患者可以生活及工作 如果情緒處於低落狀態,遭遇挫 折想自殺,就成中度憂鬱症 過一段時間,病情又轉回到輕度 憂鬱症。這種慢性輕度憂鬱症, 遭遇到重大變故絕望,就又可能 演變成重度憂鬱症

  12. 心情不好≠憂鬱症 • 人人都會心情不好,但只一部分 的人有憂鬱症,影響學業或工作 • 四個女性中有一人 • 六個男性中有一人 可能罹患憂鬱症 •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癌症、愛滋病、 憂鬱症 是21世紀人類三大疾病

  13. 二. 憂鬱症的原因 • 憂傷憂鬱是一種疾病 影響日常生活的功能 • 媒體扭曲、政治混亂 思考、行為、心情影響 空氣污染、睡眠不足 • 腦中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造成

  14. 重鬱症病程 40% 復原 正常 20% 變成輕度憂鬱或是部分復原 40%仍持續憂鬱 憂鬱 1 年 Stahl.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15. 藥物治療的反應 正常情緒 67% 反應良好 開始藥物 治療 33% 反應不佳 憂鬱情緒 8 個星期 Stahl.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 2000.

  16. 三. 憂鬱症的診斷 下列症狀中出現 5項 且持續 2週以上 • 1.情緒沮喪或脾氣暴躁 • 2.對平常喜歡的事提不起興趣 • 3.食慾或體重改變 • 4.經常失眠或過度睡眠 • 5.可察覺的躁動,或動作遲滯 • 6.喪失精力或疲倦 • 7.過度自責或無價值感 • 8.無法做決定或喪失集中注意力 • 9.重複出現自殺或死亡的念頭

  17. 憂鬱症之症狀 1. 2.

  18. 憂鬱症之症狀 3. 4.

  19. 憂鬱症之症狀 5. 6.

  20. 憂鬱症之症狀 7. 8.

  21. 憂鬱症之症狀 9

  22. 服藥治療 35%痊癒 不需九項症狀都有才診斷是憂鬱症, 有1或2項的條件再加上3到9項的任何 一項,就是憂鬱症。憂鬱不只是情緒 低潮或沮喪,影響生理狀態、思考及 行為;嚴重則傷害個人的工作能力、 生活,人際關係及家庭生活,持續數 個月或數年。藥物治療35%痊癒

  23. 憂鬱症的治療及預防 1. 關懷鼓勵 傾聽同理 感同身受 2. 住院電療 規律生活作息及運動 3. 藥物治療吃百憂解 抗憂鬱劑 4. 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婚姻治療 5. 提供希望 尋找機會 發展生活 6. 團體互助 陽光照射 大笑治療 7. 宗教信仰 祈禱 呼吸空氣調整

  24. 呼吸空氣 增加氣力 1.呼出:張開嘴巴 6 秒,呼出空氣 2.閉氣:縮入腹部 6 秒,避開毒氣 3.吸入:盡量吸吶 9 秒,清潔空氣 4.運氣:運用空氣 6 秒,反覆三次 呼吸空氣 紓解壓力 增加氣力

  25. 案例:憂鬱症個案輔導 一位個案說:我以前身體虛弱多病, 憂鬱難過企圖自殺。他聽從醫療人員: 「每次心理不舒服,受人刺激,就走出 去散步。心情越憂鬱,運動越多」。 目前身體強壯健康,活了七十多歲。 還成為一位多項目的運動選手。

  26. 三. 自殺行為的精神病理 生活事件 精神疾病 憂鬱症 無助無望感 憂鬱感受自殺意念 自殺意念及計畫 血清素活性過低 Low serotonergic activity 攻擊行為 衝動性 酒癮 煙癮 物質濫用 頭部外傷 自殺行為 引用自李明濱 2006 Mann: Am J Psychiatry,1999;156:181-189

  27. 憂鬱症、自殺企圖、自殺 情感性疾患 ﹝憂鬱症﹞ 企圖自殺 10% 在十年內 自殺身亡 15% 自殺身亡 自殺 死亡 19%-24%過去企圖自殺 45%-70% 情感性疾患

  28. 四. 自殺最嚴重的國家

  29. 2007 澳洲紐西蘭 自殺死亡減少

  30. 那一個縣市 自殺最多 自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8.8人;各縣市之自殺死亡率以基隆市 最高、南投縣次之、花蓮縣再次之。金門及澎湖縣最低。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死亡登記檔、內政部戶政司台閩地區人口資料

  31. 台灣每日死亡的人數衛生署2006 每日死亡總數:381人 (每3分47秒 有1人死亡) 1.惡性腫瘤 (每14分7秒有1人死亡)) (102人/日) 2.腦血管疾病 (每40分0秒有1人死亡) (35人/日) 3.心臟疾病 (每40分31秒有1人死亡) (35人/日) 4.糖尿病 (每50分 3秒有1人死亡) (29人/日) 5.事故傷害 (每1小時3分有1人死亡) (23人/日) 6.肺炎 (每1小時32分有1人死亡) (16人/日) 7.慢性肝病肝硬化 (每1小時34分有1人死亡) (15人/日) 8.腎炎腎變性病 (每1小時49分有1人死亡) (13人/日) 9.自殺 4,282人 (每1小時49分有1人死亡) (12人/日) 10.高血壓疾病 (每4小時38分有1人死亡) ( 5人/日)

  32. 歷年自殺死亡人數

  33. 自殺的方式 資料來源:2004年衛生署

  34. 自殺死亡 年度 年齡層

  35. 行政院衛生署2007年公佈 2006年共有 4,406人死於自殺,死亡率十萬分之19.3 年增 2.5 其中男 3,088人,女1,318人 台灣地區青少年三大主要死因依序為: (1)事故傷害占53.1% (2)自殺占12.6% (3)惡性腫瘤占8.4%;三者合占74.1% 自殺是青少年第二大死亡死因 自殺是青少年第二大死因

  36. 自我傷害(self-injury)廣義上包含 自殺(suicide) 自殺是指人有死亡 動機或意圖,透過行動來結束生命 老年人及壯年自殺多因憤怒或痛苦 自我傷害是指自己刻意造成身體上 的疼痛及傷害,可能不慎導致死亡 青少年人自傷多因無知或情緒激動 自殺及自我傷害的區分

  37. 自傷行為有下列幾種:咬傷自己、割傷 手臂、用煙蒂燙傷身體皮膚、摳皮膚、 干預傷口癒合、拔自己毛髮、搥牆、撞 牆、吞食利器或異物,嚴重的可能割傷 身體的某一器官等。慢性自殺 酗酒、藥物濫用、晚睡,持續一段時間 造成身體內在傷害吃有害食物或藥物、 用熱的東西燒或燙傷、跳海、從高往低 處跳、用瓦斯或燒炭 意外 自殺死亡 自傷及自殺 難分辨

  38. 突然的行為改變:毫無來由突然拜訪 打電話給久未聯絡的朋友,或對一向 疏遠的父母、家人格外的孝順親切 經過一段時間消沈後突然情況好轉 送走有價值的財產或是作最後的安排 留下遺書、遺言、將日記交托親友 開始整理身邊之物,清還所有物品、 燒毀日記、相片,分配東西給親友 自殺的癥兆

  39. 好讀悲觀、厭世或虛無主義之作品 抱怨找不到人生的目標與價值, 覺得失去個人存在的意義 常常感到孤獨、空虛、 不安與憂鬱 美化死亡、憧憬再生, 嚮往另一個世界 * 語言上的徵兆

  40. 無法忍受心理上的痛苦 * 外在行為及內在態度互相矛盾 * 對事情的解讀有非黑即白 或僅持有一種觀點的傾向 視自殺行為為一種出口 * 認知上扭曲或偏差 * 情緒是無助感或無望感 強烈的孤獨感 為什麼會自殺?

  41. 五. 自殺防治的策略

  42. 第一級預防是對有自殺企圖的人緊急瞭解其 危險因子及保護因子,透過同學及老師減少 危險,增加保護。學習勇敢面對挫折及壓力 調適及問題解決能力,建立檔案長期關懷。 第二級預防是透過量表及晤談方式,篩選危 險群,早期介入。父母要聆聽孩子的意見, 表達關心,使孩子面對問題能尋求幫助。 第三級預防是對自殺未遂者,進行危機應變 及諮商輔導,及自殺身亡或自殺未遂事件及 事後繼續追蹤輔助引導改善。 自殺防治的三級預防

  43. 六. 自殺防治的各種方法 電話協談 個別面談 轉介服務 電腦網路 社區演講 心理測驗

  44. 個案自殺時的無望感如何產生的呢? 何以此次的自殺企圖會失敗? 瞭解個案對自殺優缺點的評價? 探索有何自殺計畫已被盤算過? 個案執行此自殺計畫的進度如何呢? 個案以花多少時間來執行此計畫呢? 會談時多用開放式問句以廣泛探索 會談時間每一次約30至50分鐘 評估自殺程度

  45. 自殺危險程度評估 項目 危險性

  46. 殺人自殺 永遠受苦 國際殘障畫家黃美廉博士提及 聖經啟示錄20章15節記載: 殺人(含自殺)的結局,就是掉 落陰間,扔在火與硫磺的火湖裡 受苦,受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 永遠遠,晝夜不得安寧。

  47. 七. 學習快樂根本預防 1.多發現自己的優點 2.發展被人欣賞的部份 3.欣賞學習別人的優點 4.調整壓力成為助力 5.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 6.常互相鼓勵 增加好心情

  48. 那些國家比較快樂健康 http://news.bbc.co.uk/1/shared/bsp/hi/pdfs/28_07_06_happiness_map.pdf#search=%22map%20of%20happiness%22

  49. 快樂的方法 久旱逢甘雨 金榜題名時 比賽得冠軍 洞房花燭夜 他鄉遇故知 含飴弄孫樂 勞碌賺錢中樂透 樂在工作 知足常樂 幽默更樂 獨樂樂到眾樂樂 助人為快樂之本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