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47 Views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演讲人 吴杏平 日期 2005 年 3 月 25 日 联系方式 wuxp@epri.ac.cn. 内容. 1 、电力行业背景情况 2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4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思路 5 、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要点 6 、相关标准 -IEC61970 标准. 一、电力行业背景情况. 内部发电站. 发电厂. 配电网络. 输电变电站. 零售用户. 配电变电站. 输电网络. 居民用户. 批发用户. 1.1 电力系统结构. 1.2 电力企业机构 ( 改革前 ). 国家电力公司.
E N D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 演讲人 吴杏平 日期 2005年3月25日 联系方式 wuxp@epri.ac.cn
内容 1、电力行业背景情况2、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4、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思路5、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要点6 、相关标准-IEC61970 标准
内部发电站 发电厂 配电网络 输电变电站 零售用户 配电变电站 输电网络 居民用户 批发用户 1.1 电力系统结构
1.2 电力企业机构(改革前) 国家电力公司 …… 华北公司 华东公司 东北公司 … …… 辽宁省电力公司 河北省电力公司 丰满水电站 沈阳电业局 清河发电厂 保定电业局 邯郸发电厂 … …
1.3 电力企业机构(改革后)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中国华电集团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 中国华能集团 中国大唐集团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国家电网公司 广东省电网公司 东北区域电网公司 … … 省公司 发电厂 … 其他发电公司 发电厂 发电厂 发电厂 发电厂 发电厂
1.4 新的管理模式及要求 • 电力企业的考核目标 • 电力系统安全 • 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经济效益 • 措施 • 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 现代化企业管理保证
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 组织机构保障 • 电力调度中心 • 生产运行部门:生产技术部门、输变电部门 • 技术保障 • 各种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分析软件 • 电力生产设备管理系统(EAM)
现代企业管理保证 •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流程 • 技术保障 • 面向企业级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于过程控制系统 • 系统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 应用建设面向部门,而不是面向企业整体 •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 信息孤岛严重 • 信息安全认识不足 • 信息管理系统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3.1 电力行业业务特点 • 产品-电能-不能储存 • 发电-输电-供电涉及多条业务主线 • 安全性要求高 • 作业危险
3.2 电力企业核心业务 • 发电企业: 建设电厂, 生产电力 发电运营环节: • 电网企业: 输送电力, 销售电力 输电运营环节: 电力营销 生产计划 安全保障 电力生产 电力输出 电力采购 安全保障 电力输送 电力销售
3.3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业务模型 SCADA/EMS/ePM/DCS
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思路 • 引入ERP的思想,在统一的系统框架下,以核心业务为主带动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形成电力企业的ERP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 • 实时系统数据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充分共享 • 效果: • 第一个层面(数据共享):数据真实、准确,报告、查询方便 • 第二个层面(自动流转):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 更高的层面(管理思想):预算体系、责任会计、决策支持。
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 支持电力企业管理变革。 • 帮助企业规范流程,顺畅制度 • 技术手段上支持全球化经营 • 注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 • 实现企业业务一体化管理 • 提高企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有利于 “一强三优”目标的实施.
国外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 经历了与中国类似的过程 • 打破电力垄断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引入ERP系统,如: 美国太平洋电力 澳大利亚的Trans Grid(越网) 英国的National Grid(国家电网) 德国的EnBW、e.0N 中华电力等 • 系统构建模式:有两种 1、同一厂家软件,2、不同厂家软件
例一:澳大利亚的Trans Grid(越网) 采用了不同厂家的软件:财务系统采用了Oracle公司的软件,设备管理及人力资源、物资等采用了MinCom公司的软件,还要小部分其他公司开发的软件,但都实现了集成。
例二、德国的EnBW公司 全部采用SAP公司的ERP软件,包括电力营销管理系统(CCS),由SAP公司和德国九大电力公司合作,在SAP通用ERP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德国电力公司管理特点的完整管理信息系统。
五、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要点 • 管理层面 • 从企业高层到业务部们管理人员到业务骨干参与的完整项目组织体系。 • 制定明确的目标:解决企业什么问题? • 规范企业业务管理流程。 • 制定可行的实施阶段和步骤。
技术层面: • 确定开放式的信息系统框架。 • 确定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 • 对数据进行规划并确定共享数据的模型。 • 制定信息交换标准。 • 实时系统数据与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共享 • 确定采用的计算机技术。
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 面向对象技术 • J2EE标准架构 • B/S结构 • 组件技术(Component) • 中间件技术 • Java 技术 • Web 技术 • XML 技术 • 并行处理技术
电力系统其他应用 老的EMS应用 新的EMS系统 构件接口规范CIS 公共信息模型CIIM 六、IEC 61970 标准 IEC 61970系列标准的总体框架结构
IEC 61970系列标准 术语 导则和总的要求 CIM规范 CIS第二部分 • Part 301:面向EMS的CIM部分 • Part 302:面向电力市场的CIM部分 • Part 303:面向SCADA的CIM部分 CIS第一部分
公共信息模型CIM CIM由3个包组成: • 301:通用信息的基础部分 • 302: 财务、计划、资产 • 303: SCADA
公共信息模型CIM 输电和配电网络的电气特征的信息模型 以曲线和曲线数据的形式,为电力用户及系统负荷提供模型。以及影响负荷的特殊情况 命名(Naming)、电力系统资源PowerSystemResource和导电实体ConductingEquipment等核心实体 量与单位的数据字典 CIM由3个部分共15个逻辑包组成 拓朴模型 、连接模型 分成Production包和GenerationDynamics包,描述发电机和原动机模型 网络结构模型 动态测量数据 提供在电力公司之间对电能交易进行计划和结算的能力 保护设备的信息模型 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电能交易的合法实体 能量、发电、输电和其他辅助服务的交易计划
公共信息模型CIM CIM IEC61970标准的灵魂 高度抽象的 模型原语 覆盖电力企业 主要对象 详细描述 各类的公共类、 属性及 关联关系 用面向对象 的语言描述
CIM的应用发展趋势 EMS DMS SAS Others (EAM等) C I M U M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