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手足口病流行与防制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手足口病流行与防制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什么是手足口病?   . 婴儿和儿童的常见疾病。 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 1 - 2 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 1 - 2 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 , 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手足口病严重吗?   . 通常不严重。

herb
Download Presentation

手足口病流行与防制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手足口病流行与防制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2. 什么是手足口病?    婴儿和儿童的常见疾病。 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 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

  3.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不严重。 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4. 手足口病是如何发生的? 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 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 其次柯萨奇病毒 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

  5. 手足口病会传染吗? 会 手足口病有中度传染性。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和咽分泌物或粪便。 在发病的第一周传染性最强。 不会在人和动物或宠物间传播。

  6. 潜伏期: 潜伏期通常是3-6天。发热是常见的首发症状。 易感性:每个人都是易感,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它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后还可能因感染其它型别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何时何地易发生:世界各地都有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因此在今后几个月要特别留意。

  7. 手足口病有何并发症? • 心肌炎 • 脑炎 • 脑膜炎 • 弛缓性麻痹

  8. 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有何特征? • 细胞总数一般正常或偏高,分类淋巴细胞较高,中性粒细胞较低。 • 中枢系统合并症时,脑脊液细胞可增多,蛋白升高。 • 发病后粪便、咽喉漱口液分离或检测到相关病毒 • 脑脊液或疱疹分离或检测到相关病毒 • 早期血清检测出相关病毒IgM抗体 • 恢复期血清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增长

  9. 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 年龄 • 症状 • 皮疹和溃疡 • 病毒(咽拭子或粪便)

  10. 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无特效治疗方法。 • 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物 清热解毒中草药 维生素BC • 有合并症的肌注丙球蛋白 • 做好护理,口腔卫生 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品为宜

  11. 预防措施 • 小孩注意卫生(洗手) • 幼儿园清洁,定期消毒 • 加强监测,及早发现病例 • 病例隔离 • 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

  12. 国外近年流行情况 • 1997年,马来西亚600名住院病例,30例死亡 • 1997年, 日本 • 1998年, 台湾262名住院病例,54例死亡,估计有300,000婴幼儿感染 • 1998年,香港 • 2000年, 新加坡 3790例病例 HEV71型肠道病毒

  13. 日本手足口病2000-2004年监测情况

  14. 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

  15. 病原学 • 1972年,Kapikian等在美国Norwalk镇暴发的一次急性胃肠炎患者的粪便中发现一种直径约为27nm的病毒样颗粒,将之命名为Norwalk Virus(NV)。 • 此后,世界各地陆续自胃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多种形态与之相似但抗原性略异的病毒样颗粒,均以发现地点命名,如:美国的Hawaii Virus(HV)、Snow Mountain Virus(SMV),英国的Taunton virus、Southampton virus(SV)等,日本的SRSV1-9等,统称为诺瓦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NLVs),NV是这组病毒的原型株。

  16. 病原学 1993年通过分析其cDNA克隆的核酸序列,将NV归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 virus)。NLVs成员庞杂,目前已对其100多个分离株进行基因测序。根据RNA聚合酶区或衣壳蛋白区核甘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将NLVs分为两个基因组:基因组Ⅰ,代表株NV,包括SV等、Desert Shield virus(DSV)等;基因组Ⅱ,代表株SMV,包括HV、Mexio virus(MX)等。

  17. 病原学 • NV有许多共同特征: • 直径26nm~35nm的小圆结构病毒,无包膜 • 分离自急性胃肠炎病人的粪便 • 不能在细胞或组织中培养 •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 在Cscl密度梯度中的浮力密度为(1.36~1.41)g/cm3 • 电镜下缺乏显著的形态学特征

  18. 流行特点 • 传染源 • NLVs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

  19. 流行特点 • 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 • 原发场所有学校、家庭、旅游区、医院、食堂、军队等,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如牡蛎、冰、鸡蛋、色拉及水等最常引起爆发性胃肠炎流行。 • 此外人-人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亦是NLVs传播的途径,后者可由患者周围的人吸入含病毒的尘埃(患者排出的呕吐物在空气中蒸发)而传播。 • 爆发期间经常发生最初病例接触被污染的媒介物(食物或水)引起,而第二、第三个病例由人对人传染引起。 • 1996年1月2000年11月间,报告给美国CDC的NLVs胃肠炎暴发348起,涉及食物的占39%,人与人接触占12%,有关水的占3%,18%不能与特定传染方式相联系,还有28%无资料。

  20. 流行特点 • 易感人群 • NV多侵袭成年人和较大年龄儿童,具有症状较轻、自限性、易引起暴发流行和无明显季节性等特点。

  21. 流行情况 •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NV不但是造成急性胃肠炎爆发的首要病原,而且是儿童和成人散发病例的常见病因,在美国NV胃肠炎已占到42%。 • 1990年1月至91年5月,海湾战争中美国“沙漠风暴”行动中驻中东的883支部队中61%的人出现过至少1次急性胃肠炎流行。使用诺瓦克抗原对不同症状的人进行抽样检测,近期感染阳性率分别为:无症状者3.0%,有症状者9.5%,其中单纯呕吐者23.5%,既呕吐又腹泻者12.0%,单纯腹泻者6.5%。 • 在日本,冬季儿童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主要是SRSV和轮状病毒,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SRSV的感染率已超过轮状病毒,有68.4%的非细菌性胃肠炎与NV或NLVs有关,其中92%被认为由贝类媒介传播 。

  22. 流行情况 • 1990年10月至1991年1月方肇寅等从河南省急性腹泻门诊患儿便样中首次发现了诺瓦克病毒,经电镜观察,病毒直径为28nm,进一步用诺瓦克病毒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做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定和核苷酸测序比较,鉴定为诺瓦克样病毒。 • 2002年余佳等报道了四川省首次杯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调查结果,从26份标本中检测出一份杯状病毒阳性,初步确定此次广安地区发生的腹泻流行病原为杯状病毒。

  23. 流行情况 • 我国,1996年和1997年分别在北京和太原开展的人群血清标本中的诺瓦克样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检测表明,北京市诺瓦克样病毒抗体总检出率为88.8%以上,太原市总检出率在78.6%以上 • 1998-2002年在福州地区用RT-PCR方法对288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诺瓦克样病毒病原检测显示,诺瓦克样病毒基因组Ⅰ的阳性率为11.1%,主要是7岁以上儿童及成人;诺瓦克样病毒基因组Ⅱ的阳性率为28.8%,要是6月龄至3岁婴幼儿。

  24. 流行情况 • 10月中旬以来,我省广州、江门和佛山等地连续发生几起群发性急性胃肠炎疫情,病人临床表现以呕吐、腹泻、发热等为主,主要发生在学校。其中广州9起,江门和佛山各1起。 • 广州市9起学校病例粪便或呕吐物标本中均测得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或核酸,其中大新路小学的4份和化龙中心小学的2份PCR阳性标本核酸序列测定结果与诺瓦克类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

  25. 临床表现 • 各种NLVs胃肠炎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相似。潜伏期24h~48h,可短至18h,长至72h。 • 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疼痛及腹泻。大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2h内4次~8次,持续12h~60h,一般48h。 • 儿童一般呕吐多见,而年长者腹泻症状更严重。 • 可伴随头痛、肌痛、咽痛等症状。 • 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预后较好。 • Nakamura等报道,在日本暴发的1次644例成人NLVs胃肠炎中,有15人出现眼睛不适,应予注意。

  26. 实验室检测 • 抗原检测 • 电镜(EM) • 酶链免疫法(ELISA) • 杂交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血清学检测 • 免疫电镜法(IEM) • 放免(RIA)和生物素-亲和素法

  27. 预防控制措施 • 尽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并进一步制定应对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理办法和程序。 • 我中心已于2003年12月2日下发了《广东省群体性类诺瓦克样病毒胃肠炎预防控制工作指引(试行)》,对疫情报告、流行病学现场调查、临床诊断、采样、疫情控制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28. 预防控制措施 • 秋冬季,仍是轮状病毒等胃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地不能松懈对食源性及水源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 加大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预防食源性、水源性传染病的发生。重点抓好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工地等集体单位食堂的饮食卫生管理,严格该类部门食品来源与供应渠道的管理,确保集体单位的食品、饮用水、餐具的安全、卫生。要督促这些集体用餐单位对食品用工具、容器、冷藏设备、加工设备、餐具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对加工环境进行卫生消毒处理。取缔无牌食品摊档,重点抓好市售熟食、快餐、水产品的监测。 • 加强对集体用餐的供餐单位从业人员从业资格的管理,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严格杜绝无证人员从事食品供应与加工,开展对食堂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29. 预防控制措施 • 大力开展三管(管水、管粪、管饮食)一灭(灭蝇)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切断传播途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促进个人卫生行为,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 各地要对辖区的医院肠道门诊开展督导工作,加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工作,防止因发热门诊的建立而导致撤消或削弱肠道门诊的现象出现。 • 针对目前学校、托幼机构存在较多疫情的现象,建议教育部门加强学校健康监测,并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同时也以自愿为原则开展轮状病毒、伤寒和痢疾等疫苗的接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