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2002 計算機概論期末報告

2002 計算機概論期末報告. 掌上型電腦的未來發展. 資管一 莊柏穎 B91705012. 第壹章、 PDA 的發展歷史 一、蘋果樹下的牛頓 —PDA 概念的起源. 在 1990 年左右,市面上早就出現具有類似 PDA 功能的 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 。. 1992 年間, APPLE 的總裁 John Scully 提出了「 PDA 」這個名詞,為隨身迷你行動電腦下了新的定義。. APPLE 及 Palm Computing 兩家公司相繼推出了 Newton 與 Zoomer 。.

dylan-hunt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02 計算機概論期末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2計算機概論期末報告 掌上型電腦的未來發展 資管一 莊柏穎 B91705012

  2.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一、蘋果樹下的牛頓—PDA概念的起源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一、蘋果樹下的牛頓—PDA概念的起源 • 在1990年左右,市面上早就出現具有類似PDA功能的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 • 1992年間,APPLE的總裁John Scully提出了「 PDA 」這個名詞,為隨身迷你行動電腦下了新的定義。 • APPLE及Palm Computing兩家公司相繼推出了Newton與Zoomer。

  3.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一、蘋果樹下的牛頓—PDA概念的起源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一、蘋果樹下的牛頓—PDA概念的起源 • APPLE Newton PDA所建立的形象: • 小巧可攜 • 具有手寫輸入 • 可與桌上型電腦連結 • 平台開放 • 具有擴充性 • APPLE Newton PDA失敗的原因

  4.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 • Palm Computing是由Jeff Hawkins於1992年一月成立於美國矽谷 • 在此之前,世界上第一台的筆式電腦GRiD Pad已經出現 • 1993年十月,Palm Computing終於推出了第一個產品—Zoomer • Zoomer在市場上難以銷售

  5. 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傳送檔案 PersonalComputer 更新軟體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 • 從Zoomer的客戶中,開始分析PDA產品對客戶真正有用的功能。

  6.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 • Jeff Hawkins 找到兩個簡單的基本原則, 作為改進Zoomer產品的開發基礎。 • 簡化手寫辨認系統— Graffiti • 決定Palm產品的大小

  7.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二、Palm的問世—PDA機種的出現 • 1994年八月,做出Palm的雛型 • 兩顆4號小電池就能啟動 • 有較長的使用時間 • 行程管理、電話簿、待辦管理、記事本 • 1996年四月,終於推出了正式名稱「Palm Pilot」的輕巧隨身PDA產品 • 之後陸續有Palm III、Palm V、Palm VII、Palm m500、Palm m505等機型上市

  8.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三、Windows CE的出現與Pocket PC的雪恥—PDA多媒體的代表 • Windows CE,符合可攜式資訊裝備使用的作業平台: • Auto PC • Palm-size PC • Handheld PC

  9. 第壹章、PDA的發展歷史三、Windows CE的出現與Pocket PC的雪恥—PDA多媒體的代表 • Windows CE 2.0的失敗: • 開機時間長 • 耗電 • Windows CE 3.0,Pocket PC的再出發: • 類似Palm的精簡操作介面 • 搭配Intel Strong ARM 206MHz 的處理器

  10. 第貳章、PDA所使用作業系統的分析一、Palm OS • 發展最早 • 設計理念是以簡單、實用、方便為原則 • 具有上萬個共享軟體 • 在多媒體功能與資訊相容性上表現較其他OS較弱 • Palm OS 4.0以上的版本, 支援多媒體的功能 • 目前採用Palm OS的廠商包括:3 COM、IBM、Handspring、TRG、SONY等

  11. 第貳章、PDA所使用作業系統的分析二、Pocket PC • 是桌上型Windows作業系統的縮小版本 • 在資料的傳輸上擁有與PC絕對的相容性 • 簡易版的MS Word 與MS Excel • 效能上的提昇 • 操作介面的改良 • 多媒體功能上擁有領先群雄的地位 • 目前採用Packet PC的廠商有:Compaq、Casio、Leo

  12. 第貳章、PDA所使用作業系統的分析三、EPOC OS • 由英國的Psion所研發並搭載於本身製造的手持式電腦 • 之後成立Symbian公司,開發支援無線通訊包含GSM、CDMA、GPRS、EDGE等通訊協定 • 是以通訊產品為發展基礎的作業系統 • 除了強大的通訊能力之外,也與Windows相容 • 現在EPOC OS的PDA產品在國內並不多見 • 目前採用EPOC OS的廠商:Psion

  13. 第貳章、PDA所使用作業系統的分析四、Linux OS • 開放原始碼及自由軟體的理念 • Linux的穩定性及靈活度都優於目前現有的作業系統 • 成本低廉、開發彈性高的特性 • 可將現有Linux應用軟體轉換成Linux PDA所使用的軟體 • 目前採用Linux OS的廠商:Samsung、Agenda

  14. 第參章、PDA與手機的結合—智慧型行動電話一、專屬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第參章、PDA與手機的結合—智慧型行動電話一、專屬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 • 各家廠商自己研發的系統 • 扣除其操作系統所需要的使用空間,事實上能夠儲存的資訊範圍相當有限 • 在手機所需要的軟體方面上,有賴該公司網站提供相關功能的支援 • 代表產品包括有Motorola的A6188、國內手機廠商英華達所推出的OKWAP i3698

  15. 第參章、PDA與手機的結合—智慧型行動電話二、EPOC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 • 藉由使用行動電話的經驗累積而產生 • 工作平台並非廠商所自行研發的 • 擁有軟體的可擴充性 • 整合原本PDA當中的兩大主要功能通訊錄與工作記事 • 代表產品如Ericsson的R380

  16. 第參章、PDA與手機的結合—智慧型行動電話三、Palm OS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 • 從Palm OS 4.0開始的版本 • 無線上網、保密機制、簡訊服務 • 外掛模組: • 在美國推出的Visor Phone • 國內的正奇科技所推出的Oh Fish-V51模組

  17. 第參章、PDA與手機的結合—智慧型行動電話四、Win CE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 • 採用Win CE 3.0為作業系統 • 和Windows有相似之介面 • 與個人電腦的溝通力強 • 提供多媒體的功能服務

  18. 第肆章、掌上型電腦之未來發展 一、易於使用的「智慧型」裝置 • User friendly親和式介面 • 不需長時間學習即可上手 • 簡單的上下左右鍵 • 有觸碰感應的螢幕 • 外接的鍵盤 • 筆式輸入法

  19. 快速開機 行動辦公室 反應迅速 多工作業 個人資訊管理 第肆章、掌上型電腦之未來發展 二、符合「行動辦公室」的工作環境

  20. 第肆章、掌上型電腦之未來發展三、具備無線通訊功能 四、與行動電話做整合 五、需具備與其他資訊產品溝通之能力 六、外型設計 • 輕薄短小 • 符合人性 七、硬體、周邊的搭配與其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