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 likes | 993 Views
通识及 MOOCs 课程工作研讨. 2014 年 1 月. 冯晓云. 报告提纲. 我校 MOOCs 课程建设方案. 二. 我校 “ 交通天下 ” 通识课程建设方案. 一. 第一部分 我校 “ 交通天下 ” 通识课程建设方案. 报告提纲. 一. 通 识教育 的内涵. 二. 我 校 开展 通识 教育的意义. 三. 我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四. 我校的 思考与应对. 一 、 通 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的特征. 一 、 通 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 的性质.
E N D
通识及MOOCs课程工作研讨 2014年1月 冯晓云
报告提纲 我校MOOCs课程建设方案 二 我校“交通天下”通识课程建设方案 一
第一部分 我校“交通天下”通识课程建设方案 3
报告提纲 一 通识教育的内涵 二 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义 三 我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四 我校的思考与应对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的特征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的性质 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看: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教育,是“重道轻技”的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对作为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教育,是体现公共教育、基础教育、全人教育和终身教育。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的目标 它的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通识教育是小用之大用、无用之用的教育。 职业 用途 智慧
一、通识教育内涵 通识教育的内容 它是要向学生传递迄今为止人类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 既有先进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弘扬,又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教育,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既有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熏陶,又有人文精神的养成; 既有基础性、综合性科学知识的传授,又有科学精神的灌注
二、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通识教育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行业特色工科高校学生特点:专业技术知识精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但综合素质相对较弱。
二、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2、通识教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通识教育能够帮助教育者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通识教育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启迪人生理想、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尤其是在工科高校,尤其是加强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的教育,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3、通识教育有利于国家文化传承, “大学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 通识教育是“文化传承”、“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的课程实现方式。教育通过育人承载着传承、引领和发展文化的使命,其中高等教育更多地负担着发展文化的职责。
二、我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4、通识教育能对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向学生展示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知识,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进而转识成智,提升洞察、选择、整合、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让工科学生成为具有世界视野和放眼人类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三、我校开展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思想意识 二 师资支撑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三 四
(一)思想意识 1)教师对通识教育认识模糊 由于我校长期以来工科占据学校主导地位的历史背景,专业教育往往在教师心目中占据主要地位,对通识教育缺乏了解和认识,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本质、意义、教学方法理解不够深刻,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
(一)思想意识 2)学生对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就目前我校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通识教育对于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相对更加重视专业课程学习,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重视程度不够。
(二)师资支撑 1)师资数量不足 传统行业特色工科院校,学科发展不均衡,人文科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科学(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等通识教育师资明显不足,甚至很多领域的通识课程无人能够开设。
(二)师资支撑 2)教学水平不高 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很大部分教师年龄偏轻、职称偏低、自身经历不足,缺乏对通识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在教学水平上与实现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还有相当的差距,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坦率的讲,受制于师资的现实情况,课程体系并不完整,课程数量不够丰富,还不足以支撑学生的全面通识教育。 课程内容:在我校开设的课程中,很多课程内容不够先进、课程设计不够精彩、教学内容偏专业知识,不能完全达到授课效果。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讨论、互动体验、启发等有效的授课技巧;同时,教师讲课缺乏激情。
四、我校的思考与应对 一 明确通识教育理念 二 • 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三 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四 引进优质通识教育资源
(一)明确通识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天地交而万物通,交通致和” “天、地、物、人、我的和谐” 指导思想:“博学雅养(指途径和手段),通达卓识(指内容和目标),精神成人(指宗旨)”。
(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导向,以达成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力求学科领域大覆盖,重在交大学子多受益,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发展。 处理两个关系: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应遵循,先行原则,贯通原则。 2.通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通识课程应遵循,前置原则,交互原则。
(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交通天下”通识课程体系的整体框架 通识必修 通识选修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工程 技术与创新创业 自然科学与科学精神 社会科学与人文情怀 历史 文化与文明传承 艺术体验与审美修养 每个模块中设置通识核心课程
(二)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各模块设计理念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重点从两方面开展工作: • 一是提高现有教师教学水平 • 对于通识课程主讲教师,通过教学方法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方式,多渠道提升其对通识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认识,提高通识教育水平。
(三)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重点从两方面开展工作: 二是多渠道拓展教师资源 • 重点针对课程体系中的师资空白或薄弱领域,通过专门引进教师或外聘其他高校、企业的高水平教师、学者开设通识课程,并借此培育一批本校教师。
(四)引进优质通识教育资源 选择联盟成员高校的高水平通识课程,纳入我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联盟的网络实时教学和学校现场辅导的模式,实现学生的课程学习。 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 选择国际MOOCs平台上优质通识课程,给教师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国际MOOCs平台 依托四川高校甚至全国的优质通识课程教育资源,聘请外校通识教育名师到校进行短期授课,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培养本校师资。 名师名课进交大
第二部分 我校MOOC课程建设方案
我校开展MOOCs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MOOCs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二 四 三 MOOCs的概念及特征 MOOCs的国内外现状 一
一、MOOCs的概念及特征 3 1 2 全部教学内容 教授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互动与考核 课程认证 网络课程发展历程 • 提供部分讲义、作业和实验等相关资料。 • 提供部分课堂视频和示例。 • 提供部分教学资源 知名教授主讲 全程的教学视频 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 2012年发起的MOOCs课程革命 2010年,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等 名校视频公开课 2001年4月4日 麻省理工学院 OCW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大学格局改变 通过MOOCs的教学模式,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自由选择修读名校课程并取得课程证书,这意味着在传统大学教育体制下的大学围墙将被打破,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未来的大学格局必然发生重大改变。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带来冲击,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角色转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翻转课堂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教学观念和方法改变 MOOCs模式提供了全新的“翻转课堂”课程教学模式,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带来冲击和启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推动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互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组织者。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学习方法改变 MOOCs模式给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供课程学习的全部环节,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进程规划,通过自主的学习、研究、互动讨论获得知识,这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开展研究式、讨论式的学习。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 MOOCs无论是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学习方式的设计上都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有一切的出发点都围绕如何能吸引学生兴趣、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来进行考虑。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优质资源共享 MOOCs平台上集成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师资源,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提供了可能。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个性化学习 依托大量的课程资源和网络平台,学习者可以任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安排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案,甚至获得学分,这使大规模的个性化学习成为了可能。
二、MOOC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改变 终身学习 MOOCs平台对学习者的年龄、学历层次并没有特定要求,学习者可以依靠平台上持续提供的课程资源,随时进行课程学习,这使终身学习成为了可能。
三、MOOC的国内外现状 国外现状
国外现状 麻省理工大学 哈佛大学 连手打造教育平台 斯坦福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等81所成员 由巴斯蒂安-特伦教授发起、网络全球知名教授
国外现状 EdX是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2012年联合创建的免费在线课程项目,目的是建立世界顶尖高校相联合的共享教育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推广网络在线教育。目前该组织已拥有超过90万的注册者,组织内的成员学校已达27所,都是全球顶尖高校。
国外现状 Coursera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教授在2012年创办的免费大型公开在线课程项目,旨在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的网络公开课程。目前该组织的合作院校已有包括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81所成员高校或机构,拥有网站注册学生400多万,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课程联盟。
国外现状 Udacity是由巴斯蒂安-特伦教授在2011年创办的免费在线课程项目,区别于EdX和Coursera平台的是,该项目没有固定的合作大学,而是邀请知名教授和专业人士开设网络公开课程。目前,该组织已拥有超过75.3万的注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