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

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

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二) . 什麼是遵從、順從與服從?. 1993 年 80 餘位大衛教派教徒遵從其首領的命令,縱火燒掉他們的居處,並射殺自己所愛的人造成集體的自殺 不幸的,還有許多其他服從命令而自毀的例子,如 1978 年蓋亞那 900 餘名教徒集體自殺事件 其他類似的因服從而殺人的例子也可發現 如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與 1990 年塞爾維亞士兵的屠殺事件. 遵從 ( conformity) 、 順從 ( compliance) 、 服從 ( obedience) 皆由於某人或某一團體的社會影響而使個體的行為改變 透過「遵從」,人們塑造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團體常模

bar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普通心理學第十三章 社會心理學(二)

  2. 什麼是遵從、順從與服從? • 1993年80餘位大衛教派教徒遵從其首領的命令,縱火燒掉他們的居處,並射殺自己所愛的人造成集體的自殺 • 不幸的,還有許多其他服從命令而自毀的例子,如1978年蓋亞那900餘名教徒集體自殺事件 • 其他類似的因服從而殺人的例子也可發現 • 如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與1990年塞爾維亞士兵的屠殺事件

  3. 遵從(conformity)、順從(compliance)、服從(obedience)皆由於某人或某一團體的社會影響而使個體的行為改變遵從(conformity)、順從(compliance)、服從(obedience)皆由於某人或某一團體的社會影響而使個體的行為改變 • 透過「遵從」,人們塑造自己的行為以符合團體常模 • 透過「順從」,一位或多位個體塑造自己的行為以滿足他人的要求 • 透過「服從」,人們塑造自己的行為以合乎某一真實或知覺的權威的命令

  4. 我們將個別討論這三種社會的影響及個體面對這些社會影響時其行為、知覺、信仰、態度所產生的改變我們將個別討論這三種社會的影響及個體面對這些社會影響時其行為、知覺、信仰、態度所產生的改變 • 遵從(conformity)一種過程,個體塑造自己的行為以更符合群體的常模。 • 順從(compliance)一種過程,個體同意服從某人,或某些人的要求。 • 服從(obedience) 一種過程,個體遵循某實際存在或意識中的權威的要求。

  5. 遵從 • 「遵從」是指個體改變行為,以符合一個社群的常模 • Solomon Asch做過幾個關於「遵從」的經典實驗,但重複這些實驗的結果並不很一致 • 在Asch的實驗下,受試者以為他們參加的是一個知覺判斷的實驗:想像你是七位受試者的第六位,前五位受試者皆選擇了一個明顯錯誤的答案,現在輪到你回答了,你將選哪一個答案?

  6. 很難從Asch實驗中的第六位受試者臉上看出答案很難從Asch實驗中的第六位受試者臉上看出答案 • 事實上,大約3/4的受試者平均1/3的時間決定從眾,選擇了明顯錯誤錯誤的答案 • 其他受試者事實上皆是實驗同謀,故意選擇錯誤的答案 • 為什麼Asch的受試者會選擇從眾?他們真的認為自己的知覺能力有問題?還是他們屈服於社會團體的壓力? • 在實驗訪問及分開實驗時發現,受試者事實上並不相信他們所選的答案,但受試者感受到必須與團體一致的壓力

  7. 後續的實驗顯示,Asch的受試者有從眾的好理由後續的實驗顯示,Asch的受試者有從眾的好理由 • 當置身於一群真正的實驗受試者中,脫離團體常模的那位受試者的確會受到其他受試者的奚落 • 還有幾個因素會影響遵從的可能性,這些因素是:團體的大小、聚合度、社會地位、文化及一致性程度

  8. 影響遵從的因素 • 下列因素哪一個最讓你驚訝?哪些因素是你直覺上即可得知? • 1.團體的大小:團體的大小愈增大,從眾壓力愈增,直到團體規模達到三或四位為止;再增加則從眾壓力遞增的效果很小 • 2.聚合度:在高聚合的團體中,成員對團體有很高的向心力,而且極端的認為自己是團體的一份子;聚合度愈高,則遵從性愈大

  9. 3.社會地位:中等社會地位的人們,比高社會地位、低社會地位或非常低社會地位的人們更傾向於遵從3.社會地位:中等社會地位的人們,比高社會地位、低社會地位或非常低社會地位的人們更傾向於遵從 • 4.文化:個人主義社會的人們與集體主義社會的人們相較,遵從度較低 • 5.一致性程度:當團體常模較一致時,遵從較常發生 • 但即使僅一個異議者也可以大幅降低從眾壓力 • 令人驚訝的,即使這位異議者提出一個更離譜的答案,也會產生這種降低從眾壓力的效果

  10. 以上因素中最令人驚訝的,也許是僅一位不同意見的異議者就能產生的效果以上因素中最令人驚訝的,也許是僅一位不同意見的異議者就能產生的效果 • 即使此位異議者明顯的錯了,他所建立的模範的效果也可以大幅降低從眾的壓力 • 因此,另一個影響遵從程度的因素是依據自我觀點與多數人相同、與少數人相同或是獨一無二而定 • 在遵從中,你塑造自己的行為以配合團體常模 • 另一種社會影響是(compliance):你塑造自己的行為以配合某一要求

  11. 當受試者被告知其社會期許傾向被評分為高、低或非常低時,他們會表現出較低的團體服從性,比之他們被告知其社會讚許評分為中等時低當受試者被告知其社會期許傾向被評分為高、低或非常低時,他們會表現出較低的團體服從性,比之他們被告知其社會讚許評分為中等時低

  12. 順從 • 在記憶中,是否有人可以總是照自己的意思做事?你是否曾好奇騙子如何成功的詐騙其對象?你是否曾經購買過某些不想要的東西、就因為被業務員說服? • 這些問題點出了我們因為「順從」而遵照某人的要求

  13. Robert Cialdini(1988)在其實驗室中大規模的研究「誘導順從的技巧」 • 他同時做了一些田野調查,研究專業的誘導順從的技巧中,下列七個技巧特別重要: • 正當性(justfication)、相互性(reciprocity)、低價法(low-balling)、得寸進尺法(foot-in-the-door)、漫天要價法(door-in-the-face)、還不是全部法(that’s-not-all)、及稀有法(hard-to-get)

  14. 引出順從的技巧 • 1.正當性(justfication):你正當化你的要求 • 例如,某人要求插隊使用影印機,給你一個非常薄弱的理由:「因為我必須影印」或你被要求買這個東西,「因為你需要他」 • 2.相互性(reciprocity):你送客戶東西,然後客戶會被認為要以一些東西作為回報 • 例如:某人在動物園出口處送你一束花,然後要求你捐錢給某一宗教組織。

  15. 3.低價法(low-balling technique):用非常迷人的低價或優惠吸引客戶購買後,再後續增加費用或揭露隱藏的缺點 • 例如,汽車業務車以低價說服你購買一輛汽車,然後消失失去詢問經理的「核准」,等到回來後給你一個較不利的條件 • 4.得寸進尺法或保持成功法(foot-in-the-door technique):你先用一個較小的要求以得到客戶的順從,這個較小的要求是設計來軟化「客戶」,以便稍後得到更大的要求

  16. 例如,某人先要求你是否可以回答一些問題,然後接著要求你參加一個半小時的訪問例如,某人先要求你是否可以回答一些問題,然後接著要求你參加一個半小時的訪問 • 5.漫天要價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向某人先要求一個不合理的大要求,幾乎一定被拒絕,之後再做一個合理的要求 • 例如某人先要求你捐獻一百元,然後在你拒絕後對你說即使五元的捐獻也很好

  17. 6.還不是全部法(that’s-not-all technique):你高價出售某貨品,但在客戶反應之前加上優惠條件使貨物看起來有吸引力 • 例如,電視廣告打出「黃金老歌CD專輯只要29.95元」,然後告訴你還附送一片貓王專輯 • 7.稀有法(hard-to-get technique):告訴客戶這個貨品非常難獲得 • 例如電視廣告告訴你一組電動切片機正在限量拍賣,如果你不現在打電話,等一下就沒有了

  18. 在以上的技巧中都出自地位相等的個體的要求 • 但並非所有的要求都來自地位同等的人,有時要求來自權威人士,權威包括擁有較大的權力、較專門的技術及擁有較有利條件的人 • 例如,外表較有吸引力或較有社會技巧的人也算是某一種權威 • 當較權威的人做出要求時,我們是在「服從」

  19. 服從 • 如果你是下列實驗的受試者,你會怎麼做? • 一個穿著實驗服、手拿資料版的實驗人員在實驗室中告訴你,你參與的實驗室關於懲罰對學習的效果 • 你和另一位受試者「華倫先生」同意依抽籤來決定誰是實驗中的老師、誰是學生 • 你抽中「老師」,所以你必須教導學生記住一連串字

  20. 你看著實驗人員將華倫先生綁在椅子上,捲起他的袖子並在他的手臂上塗抹電擊漿糊以「避免因電擊而起水泡或灼傷」你看著實驗人員將華倫先生綁在椅子上,捲起他的袖子並在他的手臂上塗抹電擊漿糊以「避免因電擊而起水泡或灼傷」 • 實驗人員警告電擊可能會變得很痛,但他向華倫先生保證「不會造成永久性的組織傷害」 • 然後你被教導如何使用機器傳送電擊,強度從15伏特(標籤為「輕微電擊」)到450伏特(標籤為「XXX」,遠處則寫著「危險!重度電擊」) • 在實驗前,實驗者同時給你一個很輕微的電擊以讓你知道輕微電擊的感覺

  21. 實驗開始,如果華倫先生答對問題則你移到下一個問題實驗開始,如果華倫先生答對問題則你移到下一個問題 • 如果他答錯,則你告訴他正確答案後,並給他一個電擊 • 每一次華倫先生答錯後,你必須增加電擊15伏特 • 很快的,他犯了第一個錯誤,所以你拉下該給予的電擊量:一個警報聲響起,紅燈亮了,顯示電擊傳送到另一個房間,然後到華倫先生的身上

  22. 當你電擊華倫先生75伏特時,他發出疼痛的哼聲;之後電擊120伏特當你電擊華倫先生75伏特時,他發出疼痛的哼聲;之後電擊120伏特 • 當電擊達到150伏特時,華倫先生發出極為痛苦的聲音並向實驗人員抗議:「夠了!我要離開這裡!我拒絕繼續下去!」,華倫先生繼續抗議 • 到了315伏特,華倫先生尖叫並咆嘯:「我告訴你們我拒絕回答!我不參與實驗了!」

  23. 到了33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強烈的尖叫,並呼喊「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讓我出去!我告訴你們…你們沒有權力把我留在這裡!讓我出去!」到了33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強烈的尖叫,並呼喊「讓我出去!讓我出去!讓我出去!我告訴你們…你們沒有權力把我留在這裡!讓我出去!」 • 超過330伏特後,完全寂靜無聲 • 你會繼續電擊,直到最後450伏特才停止嗎?

  24. 也許你覺得這個實驗有問題,你並不想繼續 • 如果你告訴實驗人員你的顧慮,他僅回答「請繼續」 • 如果你進一步抗議,他會告訴你「實驗要求你繼續」 • 如果你繼續抗議,他會說「你絕對必須繼續」 • 如果你仍然抗議,他會回答「你沒有其他選擇,你必須繼續」 • 那麼你會如何做?你猜大部分的受試者會如何回應?

  25. 在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進行此實驗之前,他預測只有極少數的受試者會完全服從實驗人員的要求,一直做到450伏特電擊,大部分受試者應該會拒絕,甚至在實驗初期就拒絕繼續 • 當他設計這個實驗時,他詢問了許多學者,他們的預測都與他相同 • 但結果出乎預料:2/3的受試者完全服從指示,執行電擊一直到最後450伏特才停止 • 沒有一位受試者在300伏特之前停止電擊

  26. 此時(30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痛苦的尖聲、完全拒絕的回答、要求出去並告訴實驗人員沒有權力強迫他留著此時(300伏特)華倫先生發出痛苦的尖聲、完全拒絕的回答、要求出去並告訴實驗人員沒有權力強迫他留著 • 實驗結果在圖10-9(a) • 實驗的結果令Milgram非常驚訝,因此他請三組人員(中產階級與不同執業的成年人、大學生及精神病學家)來預測實驗結果

  27. 他們的預測與Milgram相似,認為只有極少數人會完全服從命令,執行實驗程序到最後他們的預測與Milgram相似,認為只有極少數人會完全服從命令,執行實驗程序到最後 • 這些人通常估計施放電擊者會在135伏特停止,幾乎無人認為有人可以執行到450伏特的電擊,但大家的預測都錯了

  28. 圖10-9 Milgram實驗的真實結果與預測結果的比較: • (a)出乎Stanley Milgram的意外,沒有一個受試者在300伏特的電擊之前停止 • 而竟有65%的受試者遵照實驗者的要求,施加到最高電擊才停止 • (b)與Milgram的真實結果相比,右圖示精神科醫師對此實驗的預測 • 精神科醫師預測「僅有病態的極端份子,不會超過整體的1%或2%,才會施行到最高電擊」

  29. 事實上,實驗中施放電擊的機器是假的,華倫先生也是假的,他是實驗同謀,而且從未受到任何電擊事實上,實驗中施放電擊的機器是假的,華倫先生也是假的,他是實驗同謀,而且從未受到任何電擊 • 籤桶中的二張籤都寫著「老師」,因此不論你抽中哪一個都會是老師角色,而華倫先生一定是學生 • 實驗的真正目的,你可能已經猜到,與懲罰對學習的影響完全無關,而是一個服從的實驗

  30. Milgram的實驗動機是想了解為何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士兵可以完全服從領袖、執行大屠殺的命令Milgram的實驗動機是想了解為何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士兵可以完全服從領袖、執行大屠殺的命令 • Milgram從這個實驗中得到結論 • 一般人、不僅是德國士兵,也會服從盲目、無理性的命令 • 之後Milgram和其他研究者也發現在女性受試者,其他國家的受試者及非大學生的受試者身上,得到相似的實驗結果 • 事實上,Milgram的實驗被重複施行在不同年紀的團體及不同文化的人們中

  31. Milgram的實驗是在道德委員會成為標準實驗過程之前做的Milgram的實驗是在道德委員會成為標準實驗過程之前做的 • 在今日類似的實驗則不太可能被批准,至少這種實驗過程不會被批准,道德委員會會仔細評估執行電擊者的心理健康受到衝擊的程度 • Milgram的實驗告訴我們當面對權威的要求時,我們驚人的卑劣服從能力 • 那麼,當無權威在場時,我們面對別人發出來的懇求,又會如何回應?

  32. 雖然Milgram的研究顯示出人類最黑暗的一面,但在利社會行為的研究中,則顯出人類正向的一面雖然Milgram的研究顯示出人類最黑暗的一面,但在利社會行為的研究中,則顯出人類正向的一面

  33. 什麼因素產生利社會行為? • 利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對社會整體或社會成員有利的舉動,而且是被多數社會成員所讚許的。 • 在其中一個實驗,受試者被帶到一個小實驗室中,裡面有對講機,受試者被誤導,以為另有其他一至五位受試者透過對講機同時參加機密的討論 • 在慣例的實驗開場白後,一位受試者承認他有時會突然發病,之後當再度輪到此人發言時,他果然開始發作

  34. 他開始哽咽結巴,似乎顯得頗為痛苦 • 正如你猜想的,這位病情發作的受試者並不真的有病 • 事實上,這個實驗中只有一個是真的受試者,其他受試者的聲音是之前就錄好的 • 等到實驗進行時再放出來給真正的受試者聽 • 獨變數是實驗中被以為參與的受試者人數;依變數則是有多少比例的受試者及多久的反應時間幫助那位病情發作的人

  35. 結果發現,受試者知覺到旁觀者人數愈多,施以援手的比例越低,回應援助的時間也變得越長結果發現,受試者知覺到旁觀者人數愈多,施以援手的比例越低,回應援助的時間也變得越長 • Kitty鄰居的冷漠反應並非是偶發事件,他們的態度被稱為旁觀者效果(bystander effect) • 即其他人的在場反而抑制了人們的幫助行為

  36. 這個效果分為幾種情形:每一個目睹者一般會有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的感覺 • 其他人的在場使每一個人降低了處理此危機事件的個人責任 • 其他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 奇怪的是,這個旁觀者效果即便在個人安全被威脅時也同樣會出現 • 例如:某人在一個充滿煙霧的房間時,仍然會認為解除這個危機非個人一己的責任。

  37. 旁觀者效果(bystander effect)一種現象,當在場的旁觀者人數愈多時,每一旁觀者伸出援手的可能性反而會降低 • 責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一種現象,當在場的旁觀者人數愈多時,反而導致每一旁觀者降低對此事件的個人責任感

  38. 圖10-10 抓住幫忙的機會 • 在Bibb Latane及John Darley實驗中的每一情況,助人行為皆會隨著時間增加而增多 • 然而,助人行為的數量卻隨著參與受試者的人數增加而戲劇性的下降 • 受試者以為自己獨自一人時,做的煙霧報告要比他們以為還有其他受試者時要多

  39. 為什麼人們在面對他人或甚至自己的危機時表現的如此消極?為什麼人們在面對他人或甚至自己的危機時表現的如此消極? • 根據Latane及Darley的看法,我們會表現消極是因為尋求援助本身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事件,有幾個因素會影響人們是否施予援手 • Darley等人認為至少有五個步驟是一個旁觀者決定是否幫忙或不加回應時會有的思考過程

  40. 根據Latane及Darley的觀點,在採取助人行為前,你會經歷下列五個思考過程:根據Latane及Darley的觀點,在採取助人行為前,你會經歷下列五個思考過程: • (a)你必須注意到危難的訊號或前兆 • (b)你必須界定此情境為危機事件 • (c)你必須為此危機事件負起責任 • (d)你必須思考如何提供援助 • (e)你必須實際執行助人計畫。如果你漏掉任何一個過程,將不會採取助人行為。

  41. 反社會行為 • 與利社會行為相反,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是指被全體社會責難及有害社會或社會成員的行為 • 雖然人們可能對反社會行為的定義不一致,但有兩類行為是一般公認為危害社會的行為:偏見及侵略 • 反社會行為(antisocial behavior)被全體社會或社會成員譴責,被認為是有害社會的舉動

  42. 偏見 • 偏見(prejudice)是指根據不足夠或不正確的證據,對其他團體的成員所採取的一種不好的態度 • 請注意偏見是針對某一團體的態度,而非針對個體 • 不幸的是,針對團體的反對態度常延伸到此團體的所有成員

  43. 例如,你有大量的證據顯示某一團體(如某一年輕幫派)必須為大部分的謀殺案負責,則你對此團體的負面觀點不算是偏見例如,你有大量的證據顯示某一團體(如某一年輕幫派)必須為大部分的謀殺案負責,則你對此團體的負面觀點不算是偏見 • 但如果你假設此幫派中的所有成員都是殺人犯,則此觀點並不正確 • 偏見(prejudice) 根據有限或錯誤的訊息,而對某一團體的成員形成的負面態度

  44. 社會認知:社會性的歸類與刻板印象 • 為什麼我們會有偏見? • Patricia Devine及其同事們認為,偏見可視為一種壞習慣,是可以被矯正的 • 另一個觀點則認為,偏見是人們試圖了解他人的一種方式 • 通常我們會採取兩種認知策略以了解周圍的人:社會性歸類(social categorization)與刻板印象(stereotype)。

  45. 透過社會性歸類,我們傾向依據一般歸因將人們分成幾類-我們常依據性別、職業、年齡、種族、吸引力等等對人歸類透過社會性歸類,我們傾向依據一般歸因將人們分成幾類-我們常依據性別、職業、年齡、種族、吸引力等等對人歸類 • 這些類別通常包含特別的特徵(例如性別特徵或職業的特徵)。 • 另外,我們也會用某個典型例子作為此類別的範型(prototypes) • 當這些範型套用到其他人時,即成為「刻板印象」 • 我們在童年時學到許多的刻板印象

  46. 跨文化的研究顯示,孩童在童年時期,學習與使用愈來愈多的性別刻板印象跨文化的研究顯示,孩童在童年時期,學習與使用愈來愈多的性別刻板印象 • 社會性歸類(social categorization)一種將人們分類的傾向,觀察者將具有共通特性的人們分為同一類 • 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一種知覺的典型範本,此範本描繪了某一個社會分類的典型特性。刻板印象通常假設典型範本代表了此社會分類中的每一個體

  47. 社會性歸類及刻板印象在許多方面很有幫助 • 例如,社會的類別及刻板印象幫助我們組織對別人的知覺,並使我們能快速的觸接有關人們的大量資訊(如特質及預期行為) • 更廣泛的說,社會類別及刻板印象幫助我們預測不熟悉的人 • 另一方面,這些社會認知也造成了誤解與錯誤解讀我們不熟悉的人的語言與行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