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472 Views
三、桥梁工程展望. 桥梁建设的发展特点. 桥跨结构继续向大跨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桥仍是中小跨度桥梁的主体 结构型式和构造呈多样化发展 桥梁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和合理 桥梁 CAD 技术应用更趋广泛 建桥材料向高强、新功能、轻质方向发展. Span increment and bridge types. The World's Largest Bridges. 意大利 Messina 大桥设计. Messina 大桥截面设计. 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 跨越直布罗陀海峡的桥梁设计方案.
E N D
三、桥梁工程展望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桥梁建设的发展特点 • 桥跨结构继续向大跨发展 • 预应力混凝土桥仍是中小跨度桥梁的主体 • 结构型式和构造呈多样化发展 • 桥梁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和合理 • 桥梁CAD技术应用更趋广泛 • 建桥材料向高强、新功能、轻质方向发展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Span increment and bridge types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The World's Largest Bridges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意大利Messina大桥设计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Messina大桥截面设计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跨越直布罗陀海峡的桥梁设计方案 Location: Strait of Gibraltar. Links Spain and Morocco.Length: 9 miles, two spans of 4 1/2 miles eachHeight: Each tower is 3,000 feet tall, twice as high as the world's tallest skyscraper.Width: 5 traffic lanes, 2 breakdown lanes in each directionRoad Deck Material: FiberglassLength of Wire Cables: 1,000,000 miles (Enough to circle the Earth almost 30 times) 桥梁是怎样做成的 返回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预应力混凝土桥仍是中小跨度桥梁的主体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小跨度的公路、铁路桥梁以及城市立交、高架桥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桥; (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成为跨度在100300m范围内的公路、铁路桥的优选桥式,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3)对更大跨度(300500m),可考虑采用混凝土斜拉桥、拱桥等桥型。 返回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马来西亚的Seri Saujana斜拉拱桥 • Cable-stayed arch bridge, new concept of combination system, emphasizing on the aesthetics of the structure • 2 leaning pylons 53m high, two steel parabolic arches • Span of 300m, 32m wide and will be finished in 2002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Yumemai Ohashi Bridge • A floating swing arch bridge with length of 480m • The bridge rests on two pontoon foundations supported by rubber fenders and dolphins • Many eng. Issues such as the response to wave, wind and earthquake loads were investigated and solved • Regarded as a high-tech bridge fitting 21th century • Completed in 2000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土耳其Izmit混合型缆索桥(主跨1668m)设计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1)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2) 返回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桥梁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和合理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逐步采用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以分项安全系数表达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如英国规范BS5400、美国规范AREA(铁路)和AASHTO(公路)、加拿大规范CAN/CSA-S6-88等。 • 与过去采用的容许应力设计和破坏强度设计等方法相比,极限状态设计理论更趋完善和合理。 • 我国公路桥梁已从1985年开始采用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设计,新的铁路桥梁设计规范规也即将颁布实施。 返回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桥梁CAD技术应用更趋广泛 • 由于计算机工业的高速发展,CAD技术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 桥梁CAD技术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结构分析、图形绘制、结构优化、工程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前三部分。 • 在我国,除采用国外商业化通用程序进行结构分析外,还逐步开发了一些桥梁结构分析及CAD专项软件,较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返回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建桥材料向高强、新功能、轻质方向发展 • 材料强度方面 • 高强钢的屈服点(抗拉强度:600-900MPa) • 预应力钢筋(φ28mm,900MPa-φ44mm,1350MPa) • 高强度钢丝及钢绞线(φ4-9mm,1550-2000MPa) • 高强混凝土(C100-C200级) • 材料的新功能方面 • 耐侯钢 • 抗裂钢,抗层裂钢,变厚度钢 • 絮凝混凝土 • 新材料 • 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桥梁建设的基本目标 概括地讲,桥梁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围绕这一基本目标,桥梁技术的发展应表现在:桥梁具有较大的跨越能力和承载能力;车辆能安全运行于桥上并使旅客有舒适感;讲求经济效益,力图降低造价(按经济规律办事,在跨度上不盲目追求攀比);考虑结构与环境的协调。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我国桥梁的发展方向 • 发展大跨度和特大跨度的桥梁; • 开发中小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的新的截面型式,完善的桥梁的标准设计; • 提高桥梁建造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加强科学管理; • 以极限状态法和可靠性理论为基础指导桥梁设计; • 新的和高强度材料的应用; • 准高速和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施工及加固问题; • 建立桥梁管理系统,提高既有桥梁的养护、评估和加固水平。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
思考题 • 一般梁式桥的基本组成部分 • 跨径、主跨、计算跨径和总跨径的含义 • 桥梁的主要分类方法 • 梁、拱、索的受力特点 • 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和悬索桥 • 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方向 李亚东:《桥梁工程概论》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