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Eric von Hippel 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

15.352 管理創新 ︰ 新興趨勢 . Eric von Hippel 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 綱要 介紹 課程架構和邏輯 課程內容 概述. 我是誰?我的研究和寫作內容 史隆學院科技創新及創業小組領導人 任職麻省理工學院之前,具實務創新經驗,是合夥創始人和研發經理 研究焦點 ︰ 創新程序的「 模糊 前端」 - 如何運作、增進功效 研究 ︰ 工業產品( 例如半導體):消費產品( 運動設備); 作業系統軟體 . 為什麼要有創新管理「新興趨勢」的課程 因為 ︰

til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Eric von Hippel 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5.352 管理創新︰ 新興趨勢 Eric von Hippel教授 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

  2. 綱要 介紹 課程架構和邏輯 課程內容概述

  3. 我是誰?我的研究和寫作內容 史隆學院科技創新及創業小組領導人 任職麻省理工學院之前,具實務創新經驗,是合夥創始人和研發經理 研究焦點︰創新程序的「模糊前端」- 如何運作、增進功效 研究︰工業產品( 例如半導體):消費產品( 運動設備); 作業系統軟體

  4. 為什麼要有創新管理「新興趨勢」的課程 因為︰ 正發生重大變化:互聯網和「使用者創新工具箱」越來越把創新從製造商轉移到「使用者創新社群」。 你需要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及背後的原因:在你作為管理人員的當值期間,新模式將全面發揮

  5. 主要課程閱讀資料在伺服器上 2005年4月1日之後 在互聯網上免費取得 《創新民主化》顛倒我們對創新經濟的看法。von Hippel寫了一本挑戰創新理論和相關企業的好書。 YochaiBenkler教授,耶魯大學法律學院

  6. 創新民主化的研究是小組的努力成果用戶創新的模式NikolausFranke教授 Cornelius Herstatt教授 KarimLakhaniChistianLuthje教授 Pam Morrison教授 Glen Urban教授用戶創新/免費公開的經濟學DietmarHarhoff教授 Joachim Henkel教授 Georg von Krogh教授

  7. 課程流程 評分︰ 上課和參與30% 兩份報告(7 頁)70% 對於每份報告︰ 1.在課程範圍內選擇你特別感興趣的題目 2.用1-2 頁簡單解釋主題。不需要額外閱讀︰可取材自講稿和討論,或指定讀物和其他你已經有的資料。 3.朝你的興趣方向延伸題目。除了和主題相關的延伸閱讀,最好加上個人經驗和看法。

  8. 《創新民主化》意謂用戶越來越能為本身創新 「製造商為中心」的主流看法 製造商是新產品的開發者。 他們以知識產權來保護自身的創新 「以用戶為中心」的新看法︰ 用戶是許多/大多數新產品的實際開發者:無論是實體或是資訊產品 用戶一般都會免費公開其創新 用戶開發的創新是製造商商品化產品的主要原料 用戶創新是「好事」,增加社會福祉。 隨著電腦和通訊科技改進,用戶創新正穩步增加。

  9. 現在的看法是免費公開的用戶創新看似有理且非常重要現在的看法是免費公開的用戶創新看似有理且非常重要 開放源碼軟體現象引起學術界高度關注︰ 如同Lerner和Tirole(2002) 道出︰ 「為何數千名一流的程式設計人員為了公共財分文不取而貢獻? 」

  10. 必要的定義 創新的「功能」源頭是視乎創新者和創新之間的功能關係 : 當開發者期望從使用中獲益,這種創新就是用戶創新; 當開發者期望從銷售中獲益,這種創新就是製造者創新。

  11. 許多用戶創新

  12. 為什麼那麼多用戶想要客製化產品? 因為他們有「特定習慣」的需求 市場細分研究的兩項統合分析顯示需求的異質性一般而言是很高的: 平均細分為5.5部份:細分部份的差異依然有46%(Franke and Reisinger, 2003) 平均細分為3.7部份:細分部份的差異依然有54%(Franke and von Hippel, 2003)

  13. 用戶創新廣見於實體 (和資訊)產品開發 少數用戶開發不止一項重要的商業創新

  14. 創新用戶通常是「領先用戶」 • 早人一步經歷有需求 • 強烈需要新的解決方法 • 領先用戶開發的創新具有高度商業價值:Morrison和多位作者 • 當創新者的「領先用戶」特性增強,用戶開發創意的商業價也隨之上升 (Franke & vH )

  15. 用戶傾向在市場前沿創新:需求小且不確定。因此,領先用戶的創新可能成為具商業價值產品的製造商基礎用戶傾向在市場前沿創新:需求小且不確定。因此,領先用戶的創新可能成為具商業價值產品的製造商基礎 用戶在此可以較低成本創新 (與Carliss Bladwin一同發現) 製造商可在此能較低成本創新 察覺需求 的用戶數量 時間

  16. 用戶是一些領域商品創新的主要來源

  17. 用戶創新成為主要商品的例子: 放射免疫檢定自動化

  18. 另一個例子︰互聯網 • Berners-Lee開始時不是想發明一個當代文化現象;他反而說: 「 這是我工作上的需要。 」。作為歐洲核子委員會的軟體顧問工程師,他只是要解決阻礙工作的難題。 • Berners Lee 的創新是把超文本用於日趨現實的聯網電腦。在1991年夏天,他把在歐洲核子委員會開發的意念擴大互聯網。 《技術評論》 Technology Review ,1996年7月,第34頁

  19. 第一個網路相機︰在劍橋大學監察咖啡壺 「便利是發明之母」

  20. 用戶創新不同製造商創新 • 用戶傾向於開發功能新穎的創新︰ • 第一個運動營養酒吧 • 第一個新型的科學工具 • 製造商傾向於開發改進價值層面︰ • 味道更好的運動營養酒吧 • 改進現有科學儀器

  21. 用戶傾向於開發功能新穎的創新製造商改善「設計、操作、維修」用戶傾向於開發功能新穎的創新製造商改善「設計、操作、維修」

  22. 領先用戶是… 只有「領先用戶」的創新會形成新產品和對製造商有價值服務的基礎。 「領先用戶」是 1.其需求預告市場的一般需求 2.期望從解決需求的方案得到很多好處。 (這樣的用戶很可能會創新:需求是發明之母!)

  23. 領先用戶經常在社群中合作創新 • Franke 和 Shah在用戶社群內發現運動創新者 • 以往是「領先用戶」 (高需求 - 前沿用戶) • 得到社群其他人協助開發創新 • 在開放源碼軟體項目中, Lakhani和其他人都錄得相同現象

  24. 實証研究發現創新用戶經常向其他用戶和(或)供應商免費公開個人創新實証研究發現創新用戶經常向其他用戶和(或)供應商免費公開個人創新 • 改進開放源碼軟體 • 改進煉鐵爐 (Allen) • 改進採礦幫浦機 • 改進Technicon臨床化學分析器 • IBM銅導科技 • 改進圖書館資訊系統 (OPACs) • 資料來自領先用戶研究的用戶參與者

  25. 用戶創新社群能取代製造商的產品開發 例子︰ Zeroprestige.org • 「藉由開放源碼(分享知識和文件)的方式,公開製作風箏和一般風箏動力的原理,我們想推動以風箏為動力的運動。 」 • 「鼓勵大家張貼新訊息知識,或是評論任何張貼內容。 」

  26. 用戶開發並發表風箏設計,通常比風箏製造商的設計更好。 例子︰ 超高的AR越野滑板風箏 • 「在阿根廷的Sebastian..超高AR可充氣設計的越野滑板… 」

  27. 結果︰ 用戶創新社群可能排擠風箏製造商;創新已經大眾化。 • 過去:製造風箏商家製造、出售本身設計的風箏。 • 2002年的設備銷售業績為一億美元: 快速成長。 • 今日: 有些公司轉向「只製作」特殊產品: 將產品創新留給使用者社群(公司開始下載、製造使用者社群的設計,而不再自行開發風箏設計。 )

  28. 政策含意 • 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正在增加,而電腦及通訊費用下降。 • 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增加社會福祉。應該有政策支持,或至少不歧視 。 • 現在的知識產權偏坦大客戶(即是專利方)。 因為用戶創新是廣散分佈,每位創新者只有很少的知識產權,處於弱勢。 • 《千禧年數位著作權法》旨在對付非法拷貝, 但同時也間接傷害使用者創新,影響使用者修改和改進已購入商品的能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