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國立中山大學 郭志文教授 通訊工程研究所 所長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副主任 2010.10.12

台灣創造力教育發展現況與後續發展. 國立中山大學 郭志文教授 通訊工程研究所 所長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副主任 2010.10.12. 創造力教育的歷史回顧. 2002 年,教育部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揭櫫打造創造力國度之教育藍圖。 2002 年,教育部顧問室展開「創造力教育 91-94 中程發展計畫」 。 2004 年,教育部整合跨部會資源及成果,以「創意台灣 教育創意」為主題,成功辦理「 2004 創造力教育博覽會」。 2006 年, 教育部顧問室展開「第二期 創造力教育先導型發展計畫 」 。. 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研擬過程

thie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立中山大學 郭志文教授 通訊工程研究所 所長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副主任 2010.10.1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創造力教育發展現況與後續發展 國立中山大學 郭志文教授 通訊工程研究所 所長 創意與創新研發中心 副主任 2010.10.12

  2. 創造力教育的歷史回顧 • 2002年,教育部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揭櫫打造創造力國度之教育藍圖。 • 2002年,教育部顧問室展開「創造力教育91-94中程發展計畫」 。 • 2004年,教育部整合跨部會資源及成果,以「創意台灣 教育創意」為主題,成功辦理「2004 創造力教育博覽會」。 • 2006年,教育部顧問室展開「第二期創造力教育先導型發展計畫」 。

  3. 創造力教育白皮書 • 研擬過程 ☆民國2001年2月~12月。 ☆發出10000份問卷,回收4000餘份。 ☆訪談100餘位教師及行政人員,與300位教育工作者舉辦座談。 ☆內部研究會議20餘次。 ☆召開諮詢會議,100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 研究團隊 學術交流基金會吳靜吉教授、政大商學院吳思華教授、政大新聞系鍾蔚文教授、政大幼教所簡楚瑛教授、政大教育系詹志禹教授、師大特教系吳武典教授、 師大社教系李明芬教授、清大化工系馬振基教授。

  4. 創造力 R.O.C. Republic of Creativity 建立願景--打造創造力國度 培養終身學習、勇於創造的生活態度。 提供尊重差異、鼓勵創新的學習環境。 累績豐碩厚實、可親可近的知識資本。 發展尊重智財、知識密集的產業形貌。 形成創新多元、積極分享的文化氛圍。

  5. 創意教師 創意學養 創意的發想與實踐 創造力教育中程 發展計畫 創意校園 創意學子 教育部 創意智庫 ‧移植 ‧深化 ‧傳播 地方創造力教育 推動計畫 台灣創造力教育實施概況

  6. 重要成果 (91-94 年度) • 創意教師行動研究計畫 →補助83 項計畫,計有83 所大專校院、71 所高中職、國中小、16 所幼稚園參與。 • 創意學養持續紮根計畫 →推動工程、商學、教育、建築設計、通識等領域計畫,橫跨115 校、系、所。 • 創意校園總體營造計畫 →補助23 所大學校院進行校園總體規劃、34 個大學校園小空間改造,並進行三屆校園創意空間甄選大賽,共徵得1800 多件學生創意作品。

  7. 創意學子培育計畫 (91-94 年度) • 補助48 校學生創意計畫,5000 多名學生參與。 • 補助29 校學生創意社團,計有623位社員,約1737 位學生參與相關創意工作坊及競賽活動。 • 辦理高中職學生智慧鐵人創意競賽,92 年126 隊756 位學生、93 年465隊2788 位學生,94 年703 隊4218位學生參與,並邀請亞洲日本、韓國等近十國隊伍參加。 • 辦理大專校院創意發想與實踐實作觀摩競賽,92 年19 校、93 年28 校,94 年46 校參與。

  8. 創意智庫數位創新計畫 (92-94 年度) • 成立創造力教育重點資料中心,完整收集教育、社會、文化、傳播、產業等六大領域創意、創新、創造力、創業資料。 • 完成創造力教育數位化人才庫、建立創造力計畫數位歷程資料庫、完成台灣創造力教育實況(中英文)數位及文本資料、完成數位化創意百科,提供創造力教育學者進行後設分析之用。 • 完成14 國創造力人物、 11機構資料庫(中英文),並逐年檢視增修。

  9. 創意學院計畫 (95年度) • 提案學校14所。其中已完成開設課程的學校11所,規劃中的學校3所。 • 已開設課程學校所開設課程至少36門。 • 舉辦座談會及演講至少7場,研討會共3場另有專案運作與討論等。 • 選才制度提案數69件(63所學校),補助18件。

  10. 高中職創意學校建構計畫 (95 年度) • 補助30所高中職校推動創意學校建構計畫。 • 組織創造力教育諮詢建議團,協助30所高中推動創造力諮詢與輔導。 • 95年度計畫甄選,共40 所高中職學校、174項子計畫提案申請。 • 選才制度提案數46件,補助30件。12縣市辦理高級中等學校與國中小整合交流會議。

  11. 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計畫 Creative Education

  12. 地方創造力教育計畫緣起 • 2002年,教育部公布「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揭櫫打造創造力國度之教育藍圖 • 2002年,教育部顧問室展開「創造力教育91-94中程發展計畫」 • 2004年,教育部開展「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計畫」,縱向擴散創造力教育的培育,以各縣市政府教育局為推動主軸,使創造力教育的培養與認識向下紮根

  13. 地方創造力教育計畫目的 • 延續教育部「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之理念與願景。 • 縱向擴散創造力教育的培育,由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推動地方創造力教育,持續深化台灣創造力教育,打造創造力國度。

  14. 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目標 • 創意教師:增進教師在課程教學與輔導之能力 • 創意學子:多元啟發學生自發學習與創造之能力 • 創意校園:營造有利創造力之學習空間氛圍 • 創意智庫:建構創意知識分享與激盪之平台 • 跨領域:形成展現地方創造力教育特色與團隊

  15. 地方創造力教育計畫組織架構 教育部 地方創造力教育指導委員會 教育部創造力教育 中程發展計畫 –計畫推動辦公室 地方創造力教育 推動小組 地方創造力教育評審團 與專家學者建議諮詢團 各縣市政府教育局 與各社群 創造力教育推動團隊

  16.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一、評審會議 A)計畫書是否符合創造力 教育向下紮根之原則 B)是否具有創新性及獨創性 C)計畫書對於學生是否將有所獲得 D)計畫書提案內容及系統之可行性

  17.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二、社群負責人會議 A)提供社群負責人溝通與聯繫機會 B)深化各社群負責人對於計畫推動之認知 C)確實掌握社群實際推動時之方向

  18.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三、社群串聯交流 A)96年度已建立五大社群 – 科學、生活工具與發明、海洋學校、語文、水活力 B)透過串聯交流,鼓勵教師們相互交流經驗與分享教學心得 C)提供社群內資源交流,使各縣市之計畫能更加茁壯

  19.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四、專家學者諮詢建議團 A)評審原則 a)計畫是否符合創造力教育推動目標 b)計畫是否有具體執行之成果 c)未來計畫施行之成效如何 d)執行內容是否與計畫相符 e)計畫是否具有未來之延續性 B)參訪內容 a)書面報告 b)口頭簡報 c)提出計畫執行過程之困難處及未來改善方向等 d)創意成果實地訪視 e)諮詢建議綜合座談會

  20.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五、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團隊期末交流工作坊 A)各團隊計畫進行方式 B)分享各計畫進行情形及 遭遇問題 C)針對計畫表現優異之人員, 予以公開表揚並敘獎

  21.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六、創造力教育教授諮詢人才庫 A)持續尋求更多不同領域之學者、專家,依各縣市提出之計畫方向、領域,邀請相關專才之學者加入 B)將創造力教育領域中之學者、專家資料建檔及納入資料庫,以提供各縣市推動團隊召開地方教育局推動團隊諮詢會議之邀請對象 C)由受邀教授於諮詢會議後撰寫諮詢建議書

  22.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七、地方教育局推動團隊諮詢會議 A)各縣市推動團隊,於計畫推動期間,自行安排兩次諮詢會議 B)邀請3至5位學者、專家與會,以便提供意見於各推動團隊之計畫執行,並針對計畫執行中所遭遇的困難討論出解決辦法

  23.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八、地方創造力教育媒體宣導推廣 A)全國每縣市推動團隊3分鐘短片介紹 B)藉由媒體的宣導推廣,以便社會大眾瞭解不同型態之創造力教育成果與特色 C)推行至全台灣各角落,讓更多學校投入創造力教育之列,將台灣推向創造力教育之國度

  24. 96年計畫推動辦法 九、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團隊成果發表與檢視 (創造力教育地方行腳) A)以『創意23。23縣市。23創意學習聚落。23天創意遊學行』的概念規劃出創造力成果發表的形式 B)邀集地方創造力教育指導委員會長官及各界媒體共同參與地方行腳活動 C)推展各縣市地方教育成果與特色,將創造力教育計畫推行到全台灣,並持續深根發芽

  25. 地方創造力教育推動成效

  26. 下一步?

  27. 強化人文與科技整合教育 推動未來想像的教育與研究計畫 節錄 第八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報告

  28. 因應快速變化的未來 • 因高齡化、少子化等社會變遷,產業版圖、金融市場瞬時萬變,環境生態、再生能源的急迫性,廿十一世紀的公民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及因應的速度遠比廿世紀嚴厲 • 目前的教育並沒有特別培養學生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會讓我們未來的公民無法處理快速變遷社會的各種問題 • 過去的科技發展多由供給面驅動,在科技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未來科技發展的形塑應由需求面來平衡,及對台灣未來的想像

  29. 現況檢討(1/3) • 台灣社會長期欠缺以人文為基礎的未來想像計畫及教育 • 許多科技的發展,是來自於需求故事的敘說,包括科幻電影、小說、卡通等,儘管大多數內容仍屬於想像的範疇,但是這些想像卻可指引出科技進步後,未來10、20、甚至是30年後,社會可能的轉變與面貌 • 在台灣,鮮少有人投身未來想像創作,而教育體系亦欠缺相關課程的規劃 • 應透過教育,提升下一代的想像與表達能力,使大家有機會透過勾勒未來社會、生活的全新風貌,進而討論其產生的衝擊與影響

  30. 現況檢討(2/3) • 在科技的發展過程中,大眾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參與創造,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 面對日趨成熟的科技發展,未來的科技將逐漸走向需求端的驅動與創新 • 因此,未來社會與科技的想像,將難以透過預測產生,而是由多方成員所共同建構出來的 • 以網際網路的發展為例,即是透過大眾的集體參與、使用與創造,貢獻無數的內容(content),才得以建構一個豐富多元的新世界

  31. 現況檢討(3/3) • 未來想像的成果,甚少以作品、數位影像或在地實驗,作為實踐、檢驗與評估的依據 • 未來社會與科技的發展,是必須透過想像、說故事,才能幫助大眾捕捉情境,並參與討論與建構 • 因此,未來想像的呈現,不應僅停留於報告的層次,而是透過「作品」,如小說、劇本、數位影像或是在地實驗 • 使未來可以透過「看得到、摸得著」的方式,凝聚集體共識並描繪具體願景,作為實踐、檢驗與評估的依據

  32. 先進國家的發展現況 • 許多國家已積極推動並研議各類「未來想像」教育與計畫 • 已有許多國家開始重視公眾參與,將一般民眾納入國家「未來想像計畫」的規劃與建置環節之一 • 已有許多未來計畫以作品、數位影像或在地實驗,作為評估與檢驗的依據

  33. 未來想像教育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寫作與人文研究(Writing and Humanistic Studies)開設的「想像未來(Imagining the Future)」課程 • 英國:未來教育(future education) • 荷蘭:「未來中心(future center)」的勒內費爾德城堡(Castle Groeneveld)— 荷蘭農業、自然管理暨食品品質部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為永續的未來而教育(Educatin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34. MIT想像未來課程(1/2) • 探討主題 • 設定的主題涵蓋不同面向,包含都市及環境危機、經濟帝國主義、性及複製人政策、種族及性別爭議、科技迷思、機器人、生物機械人、媒體飽和、語言及圖像表徵,以及身為人類的意義為何等議題 • 課程目標 • 讓學生有機會學習數種寫作方式的技巧、形式和傳統;從最基本的說明文到較為複雜的論說文、小說和詩歌、科學寫作、科學和技術溝通,以及數位媒體等 • 其開設的「想像未來」課程,強調未來世界的思索、描繪與願景的勾勒

  35. MIT想像未來課程(2/2) • 課程大綱 • 課程重點為不斷思索未來:例如在21世紀,什麼樣的未來在等著我們?而那未來的景象又會如何反映及回應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 • 在課程中,學生將閱讀一些20世紀的作家及電影製片如何以想像的方式,來關注現在/並警告我們隨之而來的可能世界,此外,學生亦將嘗試自行寫作

  36. 英國「未來教育」 • 巴斯泉大學教育學院、全球與未來教育中心 • 「資格鑒定及課程管理局」 (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QCA) • 未來教育是為了引領學生創意地思考未來的情境、啟發學生「連結」過去、當下與未來的脈絡 • 增加人們對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等面向的認識,並基於以上的知識,建構對未來、區域以及自我的未來想像 • 發展學生對未來的基礎知識、態度與價值觀,以利其判斷什麼是適宜的、或然的未來(probable futures),或是期望的未來(preferable futures)

  37. 荷蘭「未來中心」 • 勒內費爾德城堡(Castle Groeneveld)— 荷蘭農業、自然管理暨食品品質部 • 強調與公眾的互動,因此內部設計有與兒童對話的互動區,讓孩童們寫下對未來的概念,以圖畫描繪他們對未來的想像 • 創造並教育民眾參與未來想像,以及政策制訂的空間與環境 • 探討未來的創新工作環境、兒童的未來想像教育,以及發展支援未來科技與政策的歷史回顧工具,而荷蘭目前共有五處公部門採納並實踐此概念

  38.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 鼓勵正軌教育系統進行改革,使能幫助學生(從幼稚園到高等教育)、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學習和各學科相關的以及和日常生活相關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公平性議 • 透過教師的教育,促進教育的品質,並重視永續未來的教育與學習 • 達成永續性未來教育的專業發展需求 • 提供教師專業發展資源的國際合作可能性 • 提高使用多媒體科技,對未來或現職教師的助益

  39. 未來想像計畫(1/2) • 瑞典/荷蘭:「未來中心(future center)」 • 1990年,首先由瑞典Prof. Leif Edivinsson提出原始構想,並於瑞典設置首座「未來中心」 • 探討未來的創新工作環境、孩童的未來想像教育,以及發展支援未來科技與政策的歷史回顧工具 • 芬蘭:土庫未來研究中心計畫「Climate Business and Energy in Finland 2050」 • 致力於勾勒未來能源的情境分析與模擬,藉以探索環境的機會與挑戰

  40. 未來想像計畫(2/2) • 德國:未來研究與技術評估研究中心計畫「Futures and Visions - Forest 2100」 • 當下種植的樹木,在2100年尚未能砍伐與利用 • 必須由經濟、生態、文化、社會、科技與教育等不同面向,進行探討、分析、對話與情境模擬,以利長期政策的制訂

  41. 未來城市的想像與規劃 • 芬蘭: 「2012 碗豆島」—未來城市規劃計畫 • 澳洲:願景2026(Living in Brisbane 2026) • 韓國:松島(Songdo )—未來城市「韓國無所不在的城市(u-city)」計畫

  42. 芬蘭「2012 碗豆島」 (1/5) • 規劃緣起 •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是個不斷成長中的城市,市景也不斷地變化著,通常城市區域的規畫,都是由市政府的建設部門以及建築都市規畫專家共同決定,再向民眾說明 • 不過,為了規畫城市南方一塊預計在2012重新建設的半島「豌豆島」(芬蘭文:Hernesaari),赫爾辛基嘗試更民主開放的作法,邀請六個團隊,為這個區域的都市建設案提出規畫 • 其中三個是專業的建築團隊,另外三個則很有趣,分別是居住在豌豆島鄰近兩個區域的民眾,以及約100位Arkki建築學園的學生,年齡從3歲到18歲不等

  43. 芬蘭「2012 碗豆島」 (2/5) • 活動目的 • 邀請各個不同提案的目的,不在於競爭出一個最好的,而是要激發市民更多的思考與討 • 規劃歷程 • 2006年秋天,三位建築師、一位專案行政、一位環境藝術家、還有一位畫家教導14組Arkki的學生參與這個專案,約100個學童,從3歲小孩到18歲都有 • 首先,從實地走訪現場、認識區域的歷史環境開始,並且將注意力放在這塊區域自然環境、景觀、空間、以及城市建設的特色上

  44. 芬蘭「2012 碗豆島」 (3/5) • 規劃歷程 • 3-6歲的兒童,可以藉由說故事的方式,來思考這塊區域的氛團。兒童們發展出很多不一樣的故事,家長們則將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接著大家便一起探索不同的主題,如公共建築、住宅區、綠地、活動空間、以及交通運輸、橋樑等 • 思考過居住環境之後,開始思考城市空間,以及居住空間、私有與公有空間之間的關係。也討論公共交通運輸、綠地景觀、以及街道運輸網路 • 14-18歲的學生,可以更深入地參與專案,他們規畫出好幾種不同的設計提案,每一個提案都被提出來分析,再從中尋找出相同的主題和思考,最後綜合起來,就成為共同提給市政府的這個區域建設規畫

  45. 芬蘭「2012 碗豆島」 (4/5) Arkki 的學童提出的設計規畫

  46. 芬蘭「2012 碗豆島」 (5/5) Antilla & Rusanenoy 建築公司 Brunow & Manunula & Trojan 建築師事務所 Ithelin & Co. Jaloci Maisema-Arkkithed建築師事務所

  47. 澳洲願景2026 • 規劃緣起 • 由Visible Ink program發起,是布里斯本市議會支持的青年計畫/策略,成立目的為提高青年人對市政活動、未來政策與計畫的參與 • 活動目的 • 透過明信片、網站與相關課程、活動的結 合,蒐集兒童、年輕人對都市的創意構想

  48. 韓國松島「無所不在的城市」 • 鄰近著名的松島旅遊區的松島新都,位於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外海的人造島嶼,佔地將近1,500英畝,距離首爾大約40英里 • 選定特定區域,以「生活情境」串連各種單點的科技與產品,進行區域的未來生活實驗 • 涵蓋數位家庭、數位商店、數位移動、數位辦公室、數位醫療照護等多種生活面向 • 在松島的在地實驗,將全面推廣至韓國其他都市,如永宗、青羅,甚至複製至其他國家,如日本、中國

  49. 未來想像作品 • MIT「想像未來」課程學生作品範例 • 想像伊拉克未來(Imagining the Future in Iraq ) • 數位時代的政府監管(Government Surveillance in the Digital Age ) • 丹麥實驗島—未來主題公園 • 由丹麥創新實驗室(Innovation Lab)負責規劃此專案,而虛擬圖像的原型則由三位丹麥建築師所設計 • 未來主題公園提供一個實驗園地,使全球的廠商能夠在此實驗並展示未來科技

  50. 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中程發展計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