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9

价格科 2012-12

价格科 2012-12.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 报表制度. 新变化与平台. 概念以及总述. 定报具体要求. 三. 五. 一. 实际问题处理. 统计报表制度. 四. 二. 主要内容. 一、概念以及总述. 1. 生产者价格指数范围. 1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1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2.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3.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用途. 农业生产者 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 价格指数. 服务业生产 者价格指数. 一、概念以及总述. 1 、范围. 在我国通 常把工业 生产者出 厂价格指 数简称为 PPI 。.

reed
Download Presentation

价格科 2012-1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价格科 2012-12 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 报表制度

  2. 新变化与平台 概念以及总述 定报具体要求 三 五 一 实际问题处理 统计报表制度 四 二 主要内容

  3. 一、概念以及总述 1. 生产者价格指数范围 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2.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3.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用途

  4. 农业生产者 价格指数 工业生产者 价格指数 服务业生产 者价格指数 一、概念以及总述 1、范围 在我国通 常把工业 生产者出 厂价格指 数简称为PPI。 生产者价 格指数

  5. 一、概念以及总述 2、含义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包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它是反映工业产品(服务)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是工业企业的产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

  6. 一、概念以及总述 3、用途 •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我国价格指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处于生产环节和上游领域的产品价格情况,对监测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预测下游产品价格变化趋势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7. 一、概念以及总述 3、用途 (1)用于国民经济核算, 利用价格指数计算工业发展速度 用 途 (2)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3)用于企业谈判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4)用于国际比较

  8. 新变化与平台 概念以及总述 定报具体要求 三 五 一 实际问题处理 统计报表制度 四 二 主要内容

  9. 二、统计报表制度 1、统计内容 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1、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含义 2、统计对象及范围 3、统计原则 Add your text 4、具体报表 Add your text

  10. 二、统计报表制度 1、统计内容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208-1) ——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08-2) ——工业企业作为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

  11. 二、统计报表制度 2、统计对象—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 工业生产经营活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 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法人单位

  12. 二、统计报表制度 2、统计范围 重点调查 ——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法人样本单位 典型调查 ——生产特定产品的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单位

  13. 二、统计报表制度 3、统计原则 (4)代表产品的选择原则 (3)代表企业的选择原则 (2)同质可比原则 (1)法人经营地原则

  14. 二、统计报表制度 3、统计原则 (1)法人经营地原则 • 各法人单位按照实际生产经营地(办公地)向所在地政府统计机构报送统计数据。 • 产业活动单位由其归属法人单位进行统计。 • 若一个法人单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经营地(办公地)的,按法人总部所在地上报统计数据。

  15. 二、统计报表制度 3、统计原则 (2)同质可比原则☆ • 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中所涉及的工业产品在报告期和基期的内容和质量(即类别、品名、规格和计量单位等)要保持一致。

  16. 二、统计报表制度 3、统计原则 (3)代表企业的选择原则 • 选择生产稳定、正常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 • 一旦企业被选中作为调查企业,就要稳定一段时间,所以选择调查企业时一定要注意其是否生产正常、稳定。

  17. 二、统计报表制度 3、统计原则 (4)代表产品的选择原则 • 选择对国计民生影响大的产品。一般来看,销售产值大的产品对国计民生影响就大,因此都应选择为代表产品。 • 选择生产较为稳定的产品。试生产、经济寿命短的产品不应被选为代表产品。 • 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产品。 • 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18. 4、报表填报 报告月度5日、20日调查规格品销售(购进)价格简单加和平均后所得到的价格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报表208-1 组织机构代码:□□□□□□□□-□ 调查规格品销售(购进)价格为调查当日价格。 如果调查日当日没发生交易,则为距调查日最近发生交易日的价格。如果调查日当天发生多笔交易,则选择交易量大的价格且正常情况下销售(购进)的价格。 单位详细名称: 报告期上月5日、20日调查规格品销售(购进)价格简单加和平均后所得到的价格。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时按不含增值税价格填报; 填报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时按含增值税价格填报

  19. 4、报表填报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报表208-1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企业应填报规格品。 应按照目录编码和年底确定的代码和名称填写。如有变化需与统计局价格科联系 审核规则:上月平均价与上月录入的报告期平均单价一致 审核规则(3)=[(1)+(2)]/2

  2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月报表208-2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21. 二、统计报表制度 4、报表填报 关于审核规则的进一步说明 1、上月平均价与上月录入价一般应保持一致,但如因各种原因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应填写说明。平台从2013年2月份开始按照“本月报表中的规格品的上月平均价格与上月报表中对应规格品的报告期平均价格一致原则”审核。

  22. 二、统计报表制度 4、报表填报 关于审核规则的进一步说明 2、环比指数(报告期平均单价/上月平均价× 100%)变动范围上下合理波动是在3%以内。如超出合理的波动范围应仔细检查,同时认真填写越界说明。

  23. 二、统计报表制度 4、报表填报 关于审核规则的进一步说明 4、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报表中的数据填报项不能为“0”。 5、工业品价格统计报表中上报的规格品代码按照调查产品目录填写,后两位不能同时为“0”。

  24. 新变化与平台 概念以及总述 定报具体要求 三 五 一 实际问题处理 统计报表制度 四 二 主要内容

  25. 三、新变化与平台 数据采集变化 1、采集平台变化:由北京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转换为国家统一采集平台(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26. 三、新变化与平台 采集平台变化

  27. 三、新变化与平台 数据采集变化 2、采集时间变化: 截止时间:每月22日12时前

  28. 新变化与平台 概念以及总述 定报具体要求 三 五 一 实际问题处理 统计报表制度 四 二 主要内容

  29. 采价问题 • 规格品确定 • 非价格因素处理问题 • 税费和外汇结算的处理问题 • 计量单位的处理问题 四、实际问题处理

  30. 1. 采价问题—采价日无销售 • 每月的5日、20日为价格调查日;调查日没有销售产品(购进原材料)时,可以用最相邻日期销售(购进)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价格替代。 • 如:某产品5日没有销售,但4日、6日均有销售,而且4日销售的批量大,价格有代表性,那么就可以用4日的销售价格上报。否则,要用6日销售的价格上报。 • 如果整月都没有销售业务发生,则暂时沿用上月价格(这种情况需要加报说明)

  31. 1. 采价问题—采价日无销售 • 如果在调查日企业没有发生产品交易,采价的原则应该按照就近日的交易优先的原则进行采价。 • 如:某企业5号没有交易,4日有200吨交易,3日有500吨交易,应选4日的价格。

  32. 1. 采价问题—采价日多笔销售 调查日当天企业发生多批次销售时,填报的单价不是当日产品全部销售的混合价,应选择一笔具有代表性销售价格。 • 衡量具有代表性销售价格的标准是:销售量大,产品没有按客户要求特殊加工过,销售条件、结算条件正常,价格不含非市场因素(如人情因素、产品包装发生改变等)。

  33. 1. 采价问题 例 某企业的主导产品羊绒衫在11月5日无销售,4日和6日销售情况如下表:

  34. 1. 采价问题—生产周期长的产品 • 在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中,一些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或者原材料一次采购长期使用。在填报这些产品出厂或购进价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 出厂:报告期价格以生产出来后实际销售的价格填报;基期价格以上月或最临近基期销售的产品价格填报;填报的价格资料要同质可比。 • 购进:应在该种原材料使用期限内填报购进时发生的购进价格。

  35. 1. 采价问题—票据问题 • 在工业生产中,存在增值税发票延后开具的问题:销售已发生,发票延后多个月开具,滞后性过于明显。 • 如果仍按照发票开具时间填报,表面上看有据可依,实质上扭曲了价格真实走势,违反了价格采集的初衷。 • 因此建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能够反映实际生产销售情况的其他单据填报。注意非价格因素的剔除。这种情况一定要加以说明。

  36. 2. 调查产品规格品的确定 例 某企业主要产品为巧克力系列产品,主要规格如下:

  37. 2. 调查产品规格品的确定 例 A企业5日销售连衣裙情况如下:

  38. 3. 非价格因素剔除问题: • 什么是非价格变动因素? • 非价格变动因素是指产品的质量、外观、生产、供应等因素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化,非价格变动因素不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导致的价格变化。 • 非价格变动因素在计算价格指数时会导致失真,因此上报的价格资料要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

  39. 3. 非价格因素剔除问题: • 如何剔除非价格变动因素? 在发现产品价格出现有悖于当前市场状况 的情况,需要询问产品销售人员,调查产 品是否有非价格变动因素,当价格包含非 价格变动因素时,要寻查成本或费用资料 并剔除其导致非价格变动的因素。

  40. 3.非价格变动因素剔除问题: (1)准确使用“价格法”、“成本法”及“专家评估法”计算基期价格 ①价格法 适用条件:新、旧产品(规格品)质量性能和价格变动不大,此种情况下,可以假设新、旧规格品的价格指数相同。 计算公式: 新规格品基期单价=新规格品报告期单价×(原规格品基期单价/原规格品报告期单价)

  41. 3.非价格因素剔除问题: ②成本法 适用条件:新、旧产品(规格品)质量性能和价格变化较大,或质量性能变化与价格变化不同步。这种情况下,新、旧规格品的价格指数是不同的。 计算公式: 新规格品基期单价=原规格品基期单价×(新规格品单位成本/原规格品单位成本)

  42. 3. 非价格因素剔除问题: ③相似产品推算法 适用条件:新产品在市场上可以找到(如性能、用途、外观、颜色、形状等)相似的产品,利用相似产品价格指数来推算新产品的基期价格。 ④专家评估法 适用条件:用上述方法不能确定产品基期价格,或产品为高技术产品,亦或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的产品。 推算方法:访问业内专业人士,对新产品的基期价格予以推算。

  43. 3.非价格变动因素的处理—明确特殊行业的处理办法3.非价格变动因素的处理—明确特殊行业的处理办法 部分特殊行业:定单生产,非标产品等情况较多,企业采价异常困难。 例如:如某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订单生产,按照客户要求订单差异大。 对于部分特殊行业,如果仍一味简单机械的采集财务报表的销售数据,将导致表面上数据“有据可依”,实质上却违背了工业生产者价格统计的初衷和基本原则,无法反映真实的价格走势。通过多沟通在坚持“同质可比”原则的前提条件下,企业和价格科共同寻找便于操作的采价方法。

  44. 4、增值税、运费、关税的处理 出 厂 价 格 购 进 价 格 增值税 包含 不包含 运费 关税

  45. 4.关于外币结算时采用何时汇率 • 当国内企业采购国际产品时(或出口产品时),一般用美元进行结算。在美元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5日、20日采集价格时汇率可能会有变化。 • 为避免企业因汇率(而不是价格)变动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求填报产品价格时按照当月1日汇率对其价格进行统一结算。

  46. 5.调查规格品计量单位的确定与使用 • 调查规格品的计量单都是按照国标或约定俗成的用法确定,大部分规品计量单位与目录一致,比较容易确定,当被调查产品计量单位与目录完全一致时,要严格按要求上报;当被调查单位计量单位与目录不一致时,不要拘泥于调查目录中所规定的计量单位,而应以价格可比性为原则(基期、报告期保持一致)确定计量单位,同时报知统计局价格科。

  47. 5.调查规格品计量单位的确定与使用 • 我们确定计量单位的原则是优先保证指数的计算,为了保证同质可比的原则可根据需要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如: • 某企业报告期工业用电购进价格为0.509元/千瓦时,基期单价为0.505元/千瓦时,四舍五入后都是0.51元/千瓦时,价格指数为100%,而实际价格指数应为100.8%,这种情况下应建议企业将计量单位换算为百千瓦时。

  48. 6.对公共产品严格审核 • 对于水、电、热力、蒸汽产品价格要做到严格审核,一旦其价格发生变动,企业统计人员要详细询问原因,并出具相关调价凭证。

  49. 质量/等级 产品类型/商标 特征 纯净度/热量/沸点 样式/规格型号 适用范围/目的 附属件 功率/容量/尺寸 处理/加工程度 对上报规格品的特征进行技术描述 混合度/其他特征/结算方式

  50. 由于规格品销售条件的不同,将导致销售价格的变动,所以要对报告期上报的规格品价格进行销售条件描述。由于规格品销售条件的不同,将导致销售价格的变动,所以要对报告期上报的规格品价格进行销售条件描述。 运输方式 包装方式 折扣/加价 结算方式 对上报规格品进行销售条件描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