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41 Views
運動治療介紹. 許景林. 縁起. 休閒憲章 (Chapter of Leisure) 在 70 年代被提出後認為享有休閒遊憩的機會、教育及資源是基本人權。 身心障礙者亦是國家社會中的一員,對於其參與各項的休閒遊憩活動的權利亦應加以保障。 身心障礙者的障礙類型不同,因此有個體差異,能參與之戶外休閒活動就有限制。根據其獨特性,應設計適合障礙者參與之活動,提升其參與成效。. 身體健康和 健康照護. 社會和健康 照護制度. 認知功能. 休閒治療 活動. 個體和生活 的滿足感. 心理社會 的健康. 成長和個人 發展. 休閒治療的理論基礎.
E N D
運動治療介紹 許景林
縁起 • 休閒憲章(Chapter of Leisure)在70年代被提出後認為享有休閒遊憩的機會、教育及資源是基本人權。 • 身心障礙者亦是國家社會中的一員,對於其參與各項的休閒遊憩活動的權利亦應加以保障。 • 身心障礙者的障礙類型不同,因此有個體差異,能參與之戶外休閒活動就有限制。根據其獨特性,應設計適合障礙者參與之活動,提升其參與成效。
身體健康和 健康照護 社會和健康 照護制度 認知功能 休閒治療 活動 個體和生活 的滿足感 心理社會 的健康 成長和個人 發展 休閒治療的理論基礎 Catherine、Kinney與John(1991)提出休閒治療六大益處。
運動治療的起源 • 在古埃及、印度及中國時期,利用舞蹈、音樂、美術、遊戲、水上遊憩活動及騎馬等做為治療方式以達到醫療的目的,顯示運動治療在早期即已流行(劉富文,1999;杜淑芬,2002)。
精神、智能心智 社會異常矯正 慢性病患者肢體復健 兒童 老人照護 透過各種不同背景因素評估,擬訂適當之實施計畫,並確實執行且不時回饋結果,提供修正資料以找尋最佳治療模式,讓參與者真正因此治療而改善。 運動治療 運動治療的範疇
運動治療的運用 • 心理學、社會學與教育學者等發現利用休閒作為輔導的工具可以有相當良好的效果。最廣為人知的例子莫過於Outward Bound School利用健行、登山、泛舟、攀岩、雪地野營、野外求生(生存考驗)等活動,來開發青少年潛能、培養獨立自主的人格(引自沐桂新,1995)。 • 對於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疾病除了藥物的控制之外,透過治療能夠以更輕鬆且不具侵入性的方式達到健康目的(Camilleri, 2001;Moreno, 1999)。
運動治療的運用 • 沐桂新(1995)則認為休閒治療是指利用舞蹈、音樂、遊戲、騎馬、野營、攀岩、水上活動等各種靜態或動態之休閒活動,來作為一種醫療方式,使病人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評估 仔細檢視病歷、深入面談 計畫 依階段目標及總目標擬訂 執行 相互信任、鼓勵患者、激發濳能 考核 結果評估、後續方案 運動治療個案研究流程 1.身體因素2.心理認知3.社交環境4.行為模式 5.休閒行為 1.目標擬訂 2.訂定處方 1.示範動作2.重點提示3.行為改變 4.適時調整 1.評價結果 2.改善程度 3.未來建議
評估對象 計畫內容 32歲懷孕的婦女 1.穏定運動課程 2.泰洛比懸盪系列 3.20週 成效結果 執行方式 疼痛區域明顯改善 1.每週3次 2.每次30-60分鐘 3.強度適當增強 運動治療的成效 • 運動治療對懷孕婦女的骨盆區域疼痛具有療效(張瑞元、曹昭懿,2006)
評估對象 計畫內容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 12週太極拳運動 成效結果 執行方式 腹部肌力明顯增加 柔軟度改善 日常生活功能明顯改善 每週3次,每次20分鐘 運動治療的成效 • 針對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太極拳運動介入,發現患者平衡感、肌力及柔軟度明顯得到改善,(Lee,2006;Song等2003)。
評估對象 計畫內容 慢性腦傷患者 16週墊上活動訓練 成效結果 執行方式 心肺適能、柔軟度及耐力明顯進步 每週2次,每次50-60分鐘的團體訓練活動 運動治療的成效 • 團體運動治療對慢性腦傷病患的心肺適能、柔軟度及耐力有顯著進步(邱味清,2008)。
運動治療的成效 • 高衝擊性的運動對婦女股骨的骨質密度改善有顯著的成效。(呂怡慧等,2006)。 • 太極拳對老年人循環功能有明顯改善(王鐘賢,2004)。 • 團體運動治療對慢性腦傷病患的心肺適能、柔軟度及耐力有顯著進步(邱味清,2008)。 • 太極拳運動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有明顯的影響(張明曜、王苓華,2009)。
運動治療的成效 • 運動治療對青少女之經痛感覺及程度可有效緩解(柯曼尼,2003)。 • 中風患者兩側動作訓練證實具有良好療效(陳怡安,2008)。 • 精神科從業人員(醫、護、心、社、職)對運動介入憂鬱症治療大部份均持正面的態度(朱真儀,2003)。
報告結束 感謝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