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37 Views
化学. 中考三年分析 —— 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 2009 – 2011. 曹惟蕾. 考试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体现化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一、相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水平为 B 级,有较高要求,要求具备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及多种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选择题. 二、三年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布. 填空、简答题. 三、试题分析 2009 年 53 题.
E N D
化学 中考三年分析——实验探究题命题分析2009 – 2011 曹惟蕾
考试内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实验不仅是中学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落实化学课程改革、体现化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一、相应的课程标准 学习水平为B级,有较高要求,要求具备较复杂的实验装置及多种装置的连接和操作技能的学习
选择题 二、三年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布
三、试题分析2009年53题 53.为了探究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粉末,在不含氧气的高温条件下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生成的气体产物一定是CO2。 (1)甲同学加热混合粉末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5)。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 (3)检验气体产物是CO2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7)色。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CO2,乙同学推测气体产物中可能还有CO。请你从下列A、B、C中选择实验装置,用于验证乙同学的推测。将所选装置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在方括号内写出相应装置内盛放的化学试剂。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本题探究的是氧化铜与碳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实验 考查内容:1、学生是否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正确书写 有关化学方程式 2、探究有其他物质产生时对反应装置和试剂的 选择等综合分析能力的运用
2010年52题 52. 下图是利用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还原CuO的实验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_______焰加热。 (2)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的仪器b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5)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10 20 406080100 溶解度(g/100g水)6485138203285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化学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名称:Ⅰ_______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_________ Ⅲ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综合型实验逐渐被重视起来,本题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为载体,并给出了新的背景资料,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 考查内容:1、理解实验操作过程,能描述实验现象,写出 反应方程式 2、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结合新旧知识探究实 验分析问题 与2009年相比: 综合度大、阅读量大、难度更高
2011年51题 51、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a的名称是(1)。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3)。 Ⅲ、符合启普发生原理的装置是(4)(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部合理。理由是(7)。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8) (填化学式),经 (9)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试题分析 出题背景: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就制取二氧化碳后的溶液进行成分探究(物质鉴别),考查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考查内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收集方法(启 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物质鉴别 3、知识的整体性把握、综合分析能力 与2010年相比: 探究实验更贴近教材,是对教材的创造和升华
四、对策(一)通过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知识四、对策(一)通过化学实验认识化学学科知识 重视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主动性,激发学生自己思考研究化学问题 例:《燃烧与灭火》
二、通过化学实验训练科学方法 重视化学实验的现象记录分析,实验结束后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例:2008年48题“控制变量法”
三、通过化学实验对教材二次开发 回归教材是2011年中考题的一个突出特点 很多试题的立意来自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家庭小实验等, 还有很多来自于教材知识的横向总结,有相当数量的试题是对教材中的实验、图表、装置、定律等进行了精加工,是对教材的又一次创造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