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2011 年高考化学的几点思考

2011 年高考化学的几点思考. 天台教研室 张爱菊. 一、考什么:. 2009 年与 2010 年比较:. 高考选择题题型: 1 、科学、化学常识性、环保和绿色化学 2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 22.4L.mol -1 3 、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 4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离子浓度比较、 pH 值计算 5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6 、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反应速率或平衡 7 、基础实验和基本操作. 2010 年高考中涉及新教材新知识:. 7 、 ABS 树脂、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

m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1 年高考化学的几点思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1年高考化学的几点思考 天台教研室 张爱菊

  2. 一、考什么: 2009年与2010年比较:

  3. 高考选择题题型: 1、科学、化学常识性、环保和绿色化学 2、阿伏加德罗常数和22.4L.mol-1 3、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 4、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检验和推断、离子浓度比较、pH值计算 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推断、物质结构 6、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电化学、反应速率或平衡 7、基础实验和基本操作

  4. 2010年高考中涉及新教材新知识: 7、ABS树脂、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 8、氢键 11、纸层析实验、甘油的检验、 12、Al(OH)4- 13、NO2-、(NH4)2Fe(SO4)2 26、电离常数Ka、溶度积常数KSp 27、抽滤、配合物的制取 28、键线式、1H核磁共振谱图、酚的酯化

  5.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1、关注“往届高考题”或“传统题” “往届高考题”或传统题“可以突出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命题有所继承的指导思想下,这些试题仍然有可能经过改编后在高考试题中再现。 全国卷:08、09、10试题为例

  6. 08年28题: 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CO32-,SO32-,SO42-,Cl-,Br-,I-。为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稀HCl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③加CCl4,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④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⑤加HNO3酸化后,再加过量AgNO3溶液,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5个实验,写出每一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和理由 (2)上述5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7. 09年29题 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3-SO42-.CO32-,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mol.L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入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E溶液是K2CO3,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____C___D___F____

  8. 2010年28题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010年浙江卷13题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 ②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 ③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④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 ⑤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共含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 ①②④⑤ B. 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10.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2、关注定性、定量相结合 (数形结合) 定性判断是常规题,但这几年出现的题型在定性的基础上,用定量来确定. 2010年浙江25题推断题

  11. 2010年浙江卷25题 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2)若丙在空气中转化为碳酸氢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单质乙与红棕色粉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的作用是。 (4)以下物质中,有可能作为安全气囊中红棕色粉末替代品的是。 A. KCl B. KNO3 C. Na2S D. CuO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12.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04mol;(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 C.Cl-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13. 已知某溶液中只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4种,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已知某溶液中只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4种,所含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某同学用胶头滴管吸取了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但沉淀析出.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 Fe2+、 NO3- Na+、 SO42-

  14.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3、关注教材实验 2010年浙江卷实验题 2009年推断题出现的反应⑤用于印刷电路板腐蚀等 实验化学中:氯离子存在时,铝及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 硫酸亚铁铵的制取时:小火加热,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为止。

  15. 11.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 B. 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 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 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过滤后再蒸馏的方法

  16. 27. (15分)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 + SO42―+ H2O [Cu(NH3)4]2+ Cu2++4NH3 ② (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17.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 a. 加热蒸发 b. 冷却结晶 c. 抽滤 d. 洗涤 e. 干燥 ①步骤1的抽滤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然后。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杂质,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 a. 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b.,c. 洗涤,d. 干燥 ①请在上述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 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d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

  18. 关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的训练和强化。 例:(2010年浙江高考)25、汽车安全气囊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就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提出假设→实验步骤→结论)

  19.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4.关注计量仪器的精度 电子天平精度为:0.001g 托盘天平的精度为0.1g 滴定管的精度是:0.01mL; 10mL量筒的精度是0.1mL pH试纸的精度是:1 pH计的精度是:0.01

  20. (2010福建卷)25.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除可用测量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 mH2=0.0025g

  21.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5、关注试题的知识覆盖度 选择题、大题都出现不是单一的知识点,而多元化的考查。往往是一个题目涉及多个专题及单元的内容。

  22. 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38.6kJ·mol-1 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 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 - 4

  23.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B.将SO2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C.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24. (2010福建卷)23.(15分) 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族。(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______。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 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_______(选填序号)。 选项abcdx温度温度加入H2的物质的量加入甲的物质的量y甲的物质的量平衡常数K甲的转化率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5.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6、关注教材新增内容 第7题:“光导纤维、ABS树脂”等新材料;“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等能源的开发以及“低碳的排放”的实现;“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仪器分析方法;第9题中联系的是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第10题中联系到医药中的核黄素;第11题中联系到牙膏中甘油的检验,第25题中“汽车气囊”;第26题平衡常数等等;

  26. 二、近两年高考理综化学卷得到的启示 7、关注学生数据处理和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 2010年浙江高考题出现三个曲线图,要求学生必 需看懂双坐标图, 2009年浙江高考题中出现三张表格一个曲线图, 强调在比较实验中必须控制单变量,才能得出正 确的结论。

  27. 三、2011年高考复习建议 1、明确方向,制订计划,提高效率 三研究: 研究考试说明; 研究近两年高考试题; 研究样卷; 关注四月份浙江省化学竞赛卷

  28. 2、增强三大意识 (1)情景意识 • 高考题都是新情景,如何提高化学的阅读能力,在情景中提取有用信息,是得好分、得高分的前提。基本方法是:平时上课讲例题要有给学生读题的耐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形成认真读题、审题的好习惯。

  29. • (2)教材意识特别是实验,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实验。我们去看全国卷:是深挖洞;江苏卷:要求高、难;上海卷:结合现代科技,考得广,考创新;浙江的亮点是:考你做过没做不一样,引起各省市的关注。 • (3)规范意识 a、培养规范习惯,消除低级错误,得足应得的分数。 b、书写要注意能展开思维过程,表达规范,要有简洁而必要的文字说明,字体大小要适中。

  30. 2011年样卷分析: • 7、考查化学常识、反应历程、研究方法等 • 建议:⑴布置学生系统、认真阅读《考试说明》,特别关注资料卡、拓展视野栏目的相关知识以求正确理解⑵要从化学常识、化学史知识、基本概念、物质常见性质以及应用性知识角度进行复习 • 8、考查NA阿伏加德罗常数 • 建议:⑴组织关于NA问题的专题讨论

  31. ①各物理量与微粒数的换算(缺条件)②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盐的水解对微粒数的影响③结合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结合结构因素考虑①各物理量与微粒数的换算(缺条件)②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盐的水解对微粒数的影响③结合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结合结构因素考虑 • ⑵选择近几年各地有关NA的试题,进行字编、改编、校正。 9、涉及分子中的共价键与物质性质、蛋白质的性质等 建议:⑴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⑵分子结构(包括分子内共价键、少数分子内的氢键)与相应物质性质的关系⑶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的相关性⑷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之间共性、差异 ⑸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①不同物质之间性质的差异②同一物质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2. 10、涉及实验基础知识: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操作、纸层析原理、制肥皂、量筒量程的选择10、涉及实验基础知识: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操作、纸层析原理、制肥皂、量筒量程的选择 • 建议:⑴仪器使用和基本操作要点通过“分组竞赛”的形式组织复习 • ⑵《实验化学》模块中,每个课题实验的原理、操作要点和现象,通过编写“学案”的方式进行整理 • ⑶编相应习题应试

  33. 11、各种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判断 • 建议:⑴采用课堂训练、精讲精练的方式,在理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 ⑵关注其它化学用语的综合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结构式、键线式、球棍模型)

  34. 12、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进行有机物性质的推断12、根据有机物的键线式进行有机物性质的推断 • 建议:⑴从有机物的结构简式、键线式中找官能团,全面分析各种官能团的有关性质(与什么物质反应、反应条件、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反应类型 • ⑵关注:①基团间的相互作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②新信息的理解能力和在题干中寻找相关信息以及运用新信息的能力③在有机情景中无机知识的运用和在无机情景中有机知识的运用能力⑶编制相应习题,针对性限时训练

  35. 13、离子的分离:开始是KSP (CUS),后改为H2S+CU2+= CUS↓+2H+,非常尊重考试说明和指导意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去年的难度、综合度与学生实际水平太远了 • 建议:⑴检验、分离与提纯—常见分子和离子的性质 • ⑵掌握常见离子性质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解决离子组合问题 • ⑶引入有相近现象的离子

  36. 25、根据周期表结构,考查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物质定性检验、定量表示的方法等25、根据周期表结构,考查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物质定性检验、定量表示的方法等 • 建议:⑴熟悉周期表结构,理解原子结构、位、性的关系 • ⑵微粒中质子数、电子数的相关性 • ⑶加强各种“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训练 • ⑷掌握物质定性检验、定量表示的方法

  37. 26、考查化学原理:涉及利用键能计算△H,盖斯定律计算△H,平衡常数的正确表达,原电池原理26、考查化学原理:涉及利用键能计算△H,盖斯定律计算△H,平衡常数的正确表达,原电池原理 • ⑴焓变熵变与反应自发性关系 • 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理及计算。键能、盖斯定律计算△H。 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原理分析,解决电化学问题的基本策略以及电极反应书写易错点突破的方法

  38. 27、实验:有机知识为载体,涉及两种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萃取与分液的操作原理,重结晶操作原理,洗涤操作,定量实验简单计算27、实验:有机知识为载体,涉及两种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萃取与分液的操作原理,重结晶操作原理,洗涤操作,定量实验简单计算 • ⑴以物质制备为目的,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原理、操作、结合定量实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 ⑵二轮复习:①实验常识和仪器使用 • ②定量实验③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 典例回顾:(以中和滴定为例讨论) • 滴定操作要点:检漏、润洗、赶气泡、读数,体验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 • 28、有机题:难度可能有增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