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活躍老化的基本概念 ( 二 ) : 年齡歧視 VS. 老化教育

活躍老化的基本概念 ( 二 ) : 年齡歧視 VS. 老化教育. 主講人:黃錦山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敬老尊賢風氣式微 【 小學生篇 】.

miha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活躍老化的基本概念 ( 二 ) : 年齡歧視 VS. 老化教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活躍老化的基本概念(二):年齡歧視VS.老化教育活躍老化的基本概念(二):年齡歧視VS.老化教育 主講人:黃錦山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

  2. 敬老尊賢風氣式微【小學生篇】 • 主動讓位,是禮貌表現。但台中一名小學生,上個禮拜五放學坐客運回家,卻一次佔住2個座位。公車司機說,一名老先生上公車,請小學生讓個位子給他坐,沒想到小學生態度很差。後來讓位,卻站在司機旁拿起便當盒,往老先生方向丟,讓老先生也發火,雙方當著眾人的面,破口大罵。小學生:「兇什麼兇呀,欠扁喔。」老先生:「來呀,欠扁呀,來呀,過來呀,欠扁,過來呀,小孩子怎麼這麼沒教養。」小學生:「誰跟你講話呀,安靜啦。」 氣呼呼撿起自己丟的便當盒,小學生站回到司機旁,越想越氣。【本則新聞於2010年9月24日發生於台中市內,新聞內容取自HiNet新聞(2010a)】

  3. 敬老尊賢風氣式微【大學生篇】 • 旅居美國的七十三歲胡姓老翁,在搭乘公車時,發現博愛座上坐了一名年輕人,於是要求這名清大二年級的鄭姓學生讓座,不料鄭姓學生不但不讓座,還比出中指,雙方因而口角,接著鄭姓學生就對胡姓老翁揮拳,也讓胡姓老翁受傷送醫。不過鄭姓學生一到警局後,就後悔動手傷人,當場向胡姓老翁道歉並陪同就醫,對於先動手傷人,鄭姓學生也坦承錯誤,並願意接受校方或是被害人的法律控訴懲處。而清大副校長葉銘泉,也代表學校向受傷的長輩道歉,並難過指出,「這名學生要再教育,一定會處分並加強輔導」。而這起事件也引起網路的熱烈討論,絕大多數的網友都認為鄭姓學生的行為失控。【本則新聞於2010年8月30日發生於新竹市內,新聞內容取自HiNet新聞(2010b) 】

  4. 如果你是一位老人,你要活在那個時代呢? • “in primitive societies, older people live shorter lives but have higher status and are more likely to hold position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ower; in modern societies, older people are likely to live longer but have low status and hold less important positions in society.” Cockerham (1991, p.61)

  5. 現代化理論:當社會愈現代化老人的地位愈低 1.現代健康科技的發展 2.需要現代科技的新興職業 3.都市化年青人搬到市區 4.教育普及 年齡歧視現象產生

  6. 年齡歧視:第三個歧視(third-ism) 1.種族歧視(racism) 2.性別歧視(sexism) 3.年齡歧視(ageism) 年齡歧視的影響: 直接影響:「高齡長者」 間接影響:「學 生」

  7. 年齡歧視的直接影響:對高齡長者而言

  8. 年齡歧視的影響:老年人形象負面化 • 在生理方面:認為老年人是病弱的、老邁的、疲倦的等; • 在心理方面:認為老年人是心智衰退的、無法學習的、沮喪的等; • 在社會方面:認為老年人是孤立的、無生產力的、貧窮的等。

  9. 年齡歧視的影響:老人的定義(用台語唸) • 站咧無元氣,坐咧就哈戲,倒咧困抹去。 • 食飽多放屁,無食愛生氣,見講講過去,現講現忘記。 • 出門無地去,要死無勇氣,祗好活下去。

  10. 年齡歧視的影響:老人的笑話一則 一群大學畢業十幾年沒有見面的同學,在他們四十歲的那一年,擧辦了同學會。相聚後,決定每十年要選一家餐廳辦一次的同學會。 • 在四十歲的同學會時,選了A餐廳,因為這家餐廳的服務生都是「正妹」; • 在五十歲的同學會時,又選了A餐廳,因為這家餐廳有提供「養生餐」; • 在六十歲的同學會時,還是選了A餐廳,因為這家餐廳的菜單「字體很大」 • 在七十歲的同學會時,依然選了A餐廳,因為這家餐廳有提供「輪椅」的服務; • 在八十歲的同學會時,這群老同學依舊又選了A餐廳,why?

  11. 年齡歧視的影響 對長者的「雙重致命打擊」 • 第一重致命打擊是指現代社會以著歧視的態度與行為來對待高齡長者,令高齡長者在現代社會中受到忽視與排斥; • 第二重致命打擊是指高齡長者將外在社會的歧視與負面刻板印象「內在化」,演變成高齡長者直接以外在的歧視與刻板印象來自我否定化與負面化,形成「自我年齡歧視」的現象。 (案例:退休銀行襄理)

  12. 老了,不中用了 15~19歲 3.25人 25~29歲 11.98人 45~49歲 19.13人 55~59歲 20人 65~69歲 27.11人 70~74歲 31.77人 75~79歲 41.25人 85歲以上 51.88人 自殺人口數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多 以每十萬的人口計算

  13. 消除年齡歧視的重要性 • 美國耶魯大學Levy教授的研究,在潛意識中不知不覺的給予老人正向或負向的老化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內化之後: A組:時常浸染於負向老化觀點的老人,對於壓力有著較高的心血管指數的反應。 B組:時常浸染於正向老化觀點的老人,則呈現出較低的心血管指數。 • 所以,讓老人形塑出對老化正向與積極的看法,似乎有助於老人去面對與因應生活中的壓力,形成一種「保護」的作用。

  14. 年齡歧視的間接影響:對學生而言

  15. 今日的小孩,明日的老人 • 46年後, 2056年時,台灣65歲以上的高齡人口數將達到37.5%;男性平均壽命將達到82.2歲,女性則高達89歲。 • 46年後,現在的大學生,將變為65歲,進入高齡期。 • 「今日的小孩」接受現在社會的年齡歧視觀,則當變成「明日的老人」時也將內化形成自我否定化與負面化的「自我年齡歧視」。如此,未來發生老人自殺的事件將會更多。

  16. 年齡歧視的間接影響中小學生的老化素養低落 • 澳大利亞學者Scott等人(1998)針對墨爾本城內中等學校的學生,進行老化知識研究,發現中學生的老化知識程度甚低,而且對於變老抱著一些令人擔憂的錯誤想法。 • 美國學者Palmore (1999)和非洲學者Okoye (2004)的研究中也指出,學生們總是認為老年人是病厭厭的、不吸引人的、老態龍鍾的等。 • 台灣黃錦山(2008) 的研究也發現台灣的中小學生在老化知識方面,平均答對率僅只有51.6%而己,可見台灣中小學生的老化知識十分不足夠。

  17. 年齡歧視的間接影響大學生從事老人相關工作意願低年齡歧視的間接影響大學生從事老人相關工作意願低 • Joyner和DeHope(2007)對社工系的大學生進行未來畢業後的工作志願調查,志於從事兒童與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高達84%,而志於從事老人社會工作者只佔7%而已。 • Ferrario, Freeman, Nellett和Scheel(2008)針對護理系學生的研究也發現這些準護士們,最為不願意從事的工作為老人的護理工作。 • Olson(2002)針對633位醫學系的學生進行研究,發現只有3%的受試者表示他們願意從事老年醫學方面的工作。

  18. 個人在年齡歧視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

  19. 台灣小學教科書內容分析發現

  20. 台灣小學教科書內容分析發現 • 在分佈比例方面,有關於老人與老化的內容,僅只佔整體內容的微小篇幅而已; • 在性別角色方面,以男性長者出現的頻率較多,女性長者明顯被歧視; • 在職業活動方面,高齡長者大都被描繪成只能從事休閒性質的活動; • 在人物角色方面,高齡長者有被邊緣化的感覺,明顯發現高齡長者於教科書中總是以著不重要的配角性質的角色出現,而且扮演的角色十分受限,大都是以家庭內祖父母的角色為多。

  21. 台灣教科書老人刻板印象圖例

  22. 台灣教科書老人刻板印象圖例

  23. 台灣抗年齡歧視的努力方向 • Now:第三象限(老化知識低;老化態度負向) 「固有東方敬老文化式微」 「現代化理論正在發酵中」 • Future:第一象限(老化知識高;老化態度正向) 「積極推動老化教育」

  24. 積極推動老化教育 1.種族歧視(racism) 多元文化教育 2.性別歧視(sexism) 性別平權教育 3.年齡歧視(ageism) 老化教育 • 呼應於政府「營造社會悅齡親老的觀念」之政策(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

  25. 推行老化教育的策略 1.在政策法令方面,宜增訂實施老化教育相關規定 2.在師資培育方面,宜強化教師的老化知能培訓 3.在課程規劃方面,宜融入老化教育的內涵於課程的綱要和規劃之中 4.在教學方法方面,宜根據老化教育的觀點創新老化教育的教學方法, 5.在教科書編撰方面,宜秉持老化教育的原則進行教科書的修訂工作

  26. 謝謝您的聆聽敬請賜教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