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likes | 182 Views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精品课程) 主讲:叶 美 霞 2008 年 10 月. 第一章 绪 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 1.社会制度 2.运动(实践) 3.指导实践的思想体系 一、 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地位 1.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 2.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确立. 3.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 条件和一般目的 ——恩格斯 4.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E N D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研究生精品课程) • 主讲:叶 美 霞 2008年10月
第一章 绪 论 • 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 • 1.社会制度 • 2.运动(实践) • 3.指导实践的思想体系 •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研究对象、与地位 • 1.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演变 • 2.科学社会主义概念的确立
3.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 • 条件和一般目的 • ——恩格斯 • 4.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 • 问题1: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 • 理论体 系的核心呢?(提示:从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与相互关系上看) •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 其主要内容如下: •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
规律 • 问题2:依据何在? • 2.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 3.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的根本途径 • 问题3:为什么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没有出现和平夺取政权的模式,而无产阶级政党丢失政权或被资产阶级篡夺政权既有暴力斗争的手段也有非暴力斗争(即和平演变)的夺取政权的模式? • 4.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5.革命的战略策略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6.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前题
8.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给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8.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给合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要条件 • 9.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最终目的 •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研究的重点 • 1.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问题4: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中国却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 2.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3.社会主义的本质 • 问题5:为什么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会如此艰难? • 4.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 5.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 6.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7.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 • 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 9.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 10.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 11.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的建设 • 四、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方法 • 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 • (1)是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 • (2)是总结历史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 (3)是提高识别真假社会主义能力的需要 • (4)是牢固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价值观的需
要 •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 •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 第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要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原著相给合 • 第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要同学习党中央的有关文件相给合 • 第三,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要同总结历史经验相给合 • 第四,学习与比较相给合
历史的方法: • 1.强调时间上的连续性 • (1)发展的观点 • (2)时间的观点 •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 3.辨证地看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上升性与曲折性的观点 •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找出一类事物的普遍性 • 2.认识具体事物的特殊性 • 系统研究的方法: • 1.分析研究对象的整体性
2.强调研究对象的开放性 • 3.注意研究对象的层次性 • 五、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价值 • 1.锻造迎接新挑战的思想武器 • 2.与时俱进探索与创造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章 阅读书目及要求: • 1.《共产党宣言》(全文并要求写出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作为考试参考成绩的部分) •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参看部分有关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