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29 Views
饲料学 Feed Science.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oll. Ani. Sci. & Tech., Nanjing Agri. Univ. 第一章 绪 论.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oll. Ani. Sci. & Tech., Nanjing Agri. Univ.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科学,目的是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 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饲料是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毒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E N D
饲料学Feed Science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Coll. Ani. Sci. & Tech., Nanjing Agri. Univ.
第一章 绪 论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Coll. Ani. Sci. & Tech., Nanjing Agri. Univ.
饲料学是一门研究饲料的科学,目的是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饲料是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毒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饲料学对推动我国畜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国外饲料业发展的萌芽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罗马时代,普利尼认识到“适时收割干草可比成熟时收割好”。随着饲养试验开展,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也推动了饲料学的发展。1807年英国的Fordyce证实蛋鸡需要补充钙,1810年德国科学家Thaer 提出“干草当量”体系,1864年德国Weede 试验站的Hennederg与Stohmann创建了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后来在1874年Worlff首次提出了以总消化养分(TDN), 形成基础的饲养标准体系。 1900年以前,手杓铲是基本工具,现在是大型机械加工设备,料型从一般粉料、混合料、全价粉料、颗粒粉、膨化料等发展方向 。
二、国外饲料工业的发展阶段 1、开始阶段 1875年Jone Barwell在美国伊利诺期斯州沃基市创建了全球第一家饲料厂Blatchford’s,生产犊牛饲料作为饲料工业的开始。主要以干物质与TDN为营养指标体系。比较粗放。 2、起步阶段 从开始到20世纪初期为之: 饲料加工机械出现,如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加速饲料工业发展。同时饲料原料种类不断扩大,从单一的谷物和粗饲料逐渐向农副产品工业副产品等多方位开拓与发展。1888年玉米蛋白粉在芝加哥广泛生产,1890年肉骨粉作为蛋白质补充料用于猪禽。1922年美国生产大豆粕。1939年尿素作为饲料原料用于反刍动物。
在1890年后,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十分活跃,1898年Henry将总消化养分为基础的饲养标准修订以可消化养分为基础饲养标准。 德国Kellner淀粉价。 北欧的大麦饲料单位。 苏联的燕麦单位。 美国的Aralsby的净能体系等相继出现。1944年美国科学院全国研究委员会(NRC)制订一系列畜禽饲养标准,是当今公认的制定饲料配方的基础。 英国的ARC标准
3、发展与稳定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饲料工业发展更快,20世纪美国饲料工业进入美国20大工业,后来成为9大工业之一。产品形成世界级品牌。有关饲料的相关行业也得到大幅度发展。化工合成业、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自动化管理技术也给饲料工业增加加速剂。大大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养业的效益。当今美国已在食品饲料行业中推行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许多企业也推行ISO-9000论证制度。
三、中国饲料业发展概况 中国饲料业早于其它国家,史料记载,公元前6000—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随圈养牲畜的出现,我国就有饲料的萌芽;公元2000-771年夏、商、周时期,就有将草切碎加谷物喂牲畜。秦汉时期<<淮南万毕书>>记载我国第一个饲料配方,:“取麻子三升,捣千余杵,煮为羹,以盐一升著中,和以糠三斛(十斗或五斗为一斛)饲喂,则肥也”。唐朝(公元618-907)已有原始的饲养标准。 近代: 1926年北京农业学校成立了“动物营养研究室”开始从事动物营养饲料营养价值研究。
1939年著名营养学家陈宰均翻译出版 “饲料与营养”,第一次将国外动物营养饲料引入我国。 1943年我国留美学者王栋教授出版了“动物营养学”一书,对培养国内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作出巨大贡献。 现代中国饲料工业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相当重要的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1981年第一台饲料机组研制成功。 1987年第一套饲料加工微机控制系统研制完成。
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问题的报告”.1978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我国饲料工业问题的报告”. 1984年颁布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纲要”(试行草案),将饲料工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198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饲料工业办公室成立,负责全国饲料工业的统筹、规划和协调。 全国饲料工业办公室的“2006-202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战略研究”预测我国2010年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产量达1.3-1.5亿吨、500万吨和200万吨,2020年为1.7-1.8亿吨、1000万吨、500万吨。实际上1999年浓缩料已达1000万吨,预混料达160万吨。
大型饲料加工企业不断涌现 饲料加工涌现出希望集团、通威集团、六合集团、大北农、正大系统等一大批饲料加工企业。合资、独资、民营、股份饲料企业随处可见。“十五”期间,我国饲料工业产品产量年增长率7%左右,2005年饲料加工达1.07亿吨。2005年饲料工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越,总产值2742亿元,比2000年增长73%,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2006年全国饲料总产量1.11亿吨: 其中:配合饲料8117万吨、浓缩饲料2456万吨、添加剂预混料486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73.36%:23.34%:4.4%。配合饲料产量明显上升。
江苏饲料加工简况: 江苏省,2005年饲料加工企业638家,总产量438万吨,产值140亿元。 全省肉类总产352.34万吨,禽蛋182万吨,牛奶56.62万吨,畜牧业增加值225.7亿元,增长5.17%。 企业分布 民营65.05%、股份制:11.13%、中外合资:8.77%、国有、集体:3.76%。年产5万吨企业达20个,占生产总量39%。
四、当前饲料加工企业的特点 1、饲料企业规模扩大,专化业水平提高 2、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趋势。以饲料企业为“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一条龙经营模式迅速发展。 3、经营方式逐渐改变以品牌、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经营方式在规模企业中渐成气候。
五、当前我国饲料工业存在主要问题 1、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资源缺泛,尤其是蛋白质资源、玉米等缺 少(生物燃料)。 2.配合饲料使用比例低。 3.生产规模小;大型集团不多,自配饲料问题多。 4.基础研究薄弱。 5.从事饲料行业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6. 解决饲料安问题刻不容缓。 7. 检查监督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六、未来饲料企业发展方向 1、集团化---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整合原料、科研、营销网络。 2、规模化---原料采购与降低成本 3、专业化---专业生产饲料;专业生产单一品种饲料如猪、禽、水产饲料。 4、一体化---饲料--养殖--肉类加工、销售一条龙模式。 5、科学化---企业管理科学
七、未来饲料业发展方向 1.配方更加合理;新品种、新生产方式 2.科技含量更高;新型饲料添加剂。 3.饲料来源更广;开发新饲料资源。 4. 饲料更为安全。HACCP,GMP(good manufacturmal practice) ISO9000、IAHC(international animal health code)等
八、饲料学研究内容 1.饲料化学:各种营养物质生理学与生物 学功能; 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法与原理; 3、各种饲料营养特性及饲用价值; 4、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 5、配合饲料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