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likes | 893 Views
第五章 过 滤 (Filtration). 第 1 节 概 述. 什么是过滤? 过滤介质 固液分离手段 日常生活中常用砂来净水。. 滤膜. 一、慢滤池. 滤速慢 v = 0.1-0.3 m/h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 1 - 2 个星期后) 效果: 浊度可降到 0 ,可不消毒。. 什么过滤现象?. 机理: 微生物吞食细菌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但生产效率低, 1 - 3 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二、快滤池及其机理. 条件: 滤速大于 10 m/h 必须先投加混凝剂
E N D
第五章 过 滤 (Filtration)
第1节 概 述 • 什么是过滤? • 过滤介质 • 固液分离手段 • 日常生活中常用砂来净水。
滤膜 一、慢滤池 • 滤速慢v=0.1-0.3 m/h • 表面生长一层滤膜(1-2个星期后) • 效果:浊度可降到0,可不消毒。 什么过滤现象?
机理: • 微生物吞食细菌 • 微生物分泌出起凝聚作用的酶 • 藻类产生氧气,起氧化作用。 • 但生产效率低,1-3月后堵塞,需刮掉滤膜,重新补砂。
二、快滤池及其机理 • 条件:滤速大于10 m/h • 必须先投加混凝剂 • 作用:去除浊度,浊度<5度,同时可去除一部分细菌、病毒 • 机理:表层细砂层粒径为0.5mm,孔隙尺寸为80um,但进入滤池的颗粒大部分小于30um,但仍能被去除。 • 不光是机械筛滤,还有接触粘附的作用。 • ——深层过滤
涉及两个过程:迁移和粘附 范德华引力、 静电力、 特殊化学吸附力
应用: • 给水处理 • 原水混凝沉淀/澄清过滤 • 原水微絮凝过滤(微絮凝过滤) • 原水加药过滤(接触过滤) • 废水处理 • 原水生物处理过滤 • 原水生物处理混凝沉淀过滤
第2节 快滤池 • 一、快滤池的分类 • 普通快滤池 • 虹吸滤池 • 重力滤池 • 压力滤池 • 移动罩冲洗滤池
二、普通快滤池的构造 • 集水渠 • 洗砂排水渠 • 滤料层 • 承托层 • 配水系统 • 管廊:
过滤 反冲洗
三、过滤方式 1.变水头等速过滤 随着过滤进行,滤层孔隙率减少,水头损失增加,滤池内水位自动上升,自由进流,以保持过滤速度不变。 -------虹吸滤池 无阀滤池
过滤周期 与滤速有关 滤池总过滤水头损失Ht=H0+h+△Ht H0:清洁滤层水头损失 h:配水系统、承托层及管路水头损失 △Ht:在时间t时的水头损失增殖
最大过滤水头损失:1.5-2m • 反冲洗:冲洗约5分钟 • 工作周期: • 过滤开始-冲洗结束=12-24h
2.等水头等速过滤 • 通过设置出水流速调节器 普通快滤池 恒定水位 滤速调节器
3.等水头变速过滤 • 如果过滤水头始终保持不变,滤速必然要降低。 • --移动罩滤池 • 多格滤池进水渠连通,各池水位相等,但由于各池截污量不同,滤速v不等。干净滤料滤速大。 • 整个系统平均滤速不变。 • 每个滤池滤速逐渐降低。 • 分隔数很多时,可以近似达到“等水头变速过滤”
一座滤池冲洗完毕 4座滤池进水渠相通,在任何时间水位基本上相等。 如果一组滤池的滤池数很多,阶梯式下降折线将变为近似连续下降曲线。
等速与变速过滤的差别? 在平均滤速相同的条件下,减速过滤的滤后水质较好。而且在相同过滤周期内,过滤水头损失要小。 清洁时,过滤速度虽大,但孔隙也大,孔隙内的速度并不太大,可将一些悬浮杂质带入下层滤料。而当截留有杂质时,孔隙减少,滤速也减少,可防止悬浮物穿透滤层。
四、滤料内杂质分布规律 • 反洗后由于水力筛分,粒径顺过滤方向由小变大。 • 滤料表层孔隙率较小。 • 杂质主要截留在滤料表层。 • 下部滤层截污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 。
五、提高滤池截污能力的途径 改进方向: 提高滤层含污能力,延长过滤周期。 1) 上向流
石榴石 三层 3)双层或多层滤池 密度较小、粒径较大(无烟煤) 密度较大、粒径较小(石英砂) 双层
第3节 滤料与承托层 • 一、滤料 • 1.种类 • 石英砂、无烟煤、大理石、石榴石、白云石 • 聚苯乙烯发泡塑料 • 纤维球滤料
2.粒状滤料的粒径与级配 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重量比例的累积曲线。
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 • d10和d80:分别通过滤料重量10%和80%的筛孔孔径 • 不均匀系数K80=d80/d10 • d10反映了产生水头损失的主要部分。 • K80愈大,颗粒愈不均匀,孔隙率下降,含污能力降低,反冲洗强度不好确定。
最大与最小粒径:dmax, dmin 工程上为方便,一般dmind10, dmaxd80 我国规范中,采用dmax, dmin, K80来控制滤料粒径分布。 • 滤料筛选方法: 按要求设计d10和d80筛选。
3.滤料层规格 材质、粒径和厚度 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矾花的吸附但易堵塞 厚度:矾花穿透深度+保护厚度 穿透深度与粒径、滤速及水的混凝效果有关 滤速:单层:1-10m/h 双层:10-14m/h 三层:18-20m/h
二、承托层 作用: 阻挡滤料进入配水系统 均匀配水(反冲洗时) 主要配合大阻力配水系统而使用。
第4节 配水系统与反冲洗 • 配水系统的目的: • 均匀分布反冲洗水 • 均匀收集过滤水 • 配水不均匀导致: • 1)部分区域水量小,冲洗不净 • 2)部分区域水量大,冲动垫层
Hx 冲洗水头 一、配水系统的不均匀性 b a
a点的冲洗水头Hx: Hx=S1a(qaa)2+S2(aqa)2 +S3(aqa)2 + S4(aqa)2+流速水头 S1:配水系统的阻力系数 S2:孔眼出水的阻力系数 S3:承托层的阻力系数 S4:滤料层的阻力系数 qa:冲洗强度 (L/(s m2))
同样对于b点而言: Hx=S1b(bqb)2+S2(bqb)2 +S3(bqb)2 + S4(bqb)2+流速水头 • q最小/q最大0.95-------达到均匀 • 两种途径:1)增大孔眼出水水力阻抗 • 2)降低配水系统水力阻抗
二、配水系统类型 1.大阻力配水系统 使孔眼水力阻力S2>>其它水力阻力 增加孔眼流速(5-6m/s) 配水孔眼面积为滤池面积的1/500 开孔比小=0.2-0.25%
一般为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 特点:工作可靠、采用最广、冲洗干净 但冲洗水头要求高,需冲洗水箱或水泵
中阻力配水(开孔比:0.6-0.8%) 2.小阻力配水系统 减少配水系统阻抗S1 降低配水系统流速 增大配水空间 使孔眼处的压力接近 相应降低S2,增加开孔比1.0-1.5% 指孔口阻力较小 特点:配水系统结构简单,冲洗水头小(2m左右) 适应于面积小的滤池
三、反冲洗 • 恢复过滤能力 • 1.反冲洗方式 • 高速水流反冲洗 • 气、水反冲洗 • 气冲强度:10-20 L/m2 s • 水冲强度:3-4L/m2 s • 表面辅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2.反冲洗影响因素 • 冲洗强度:L/(s m2) • 滤层膨胀度:e • 冲洗强度大e大 剪切力增大 但摩擦减少 • 因此应有一个要求。
冲洗强度 膨胀度 冲洗时间 L/(s m2) (%) (min) 石英砂滤料 12-15 45 7-5 双层滤料 13-16 50 8-6 三层滤料 16-17 55 7-5
3.冲洗水排出与供给 1) 冲洗排水槽与集水槽
第5节 其它过滤设备 • 一、虹吸滤池 • 1960年初 美国Green Leaf 圆形六格 • 1964年 北京市政院第1座 • 北京印染厂圆形七格 • 1977年 北京市政院标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