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Group F/64

Group F/64. 基礎攝影報告 ― 第十二組 班級 : 公廣一 B 指導老師 : 楊仁佐 4990M079  朱 雯 4990M093  陳羽宸 4990M101  王琇瑩 4990M102  塗姵瑄 4990M104  邱意雯. Group F/64 起源. Group F/64 這個由一群位於美國加州具有相同攝影理念的年輕攝影師組成的攝影小組。 成立的時間不長,只有 1932 到 1935 短短的三、四年間,但在這段時間發表的作品及理論卻對美國的攝影史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larya
Download Presentation

Group F/64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Group F/64 基礎攝影報告―第十二組 班級:公廣一B 指導老師:楊仁佐 4990M079 朱 雯 4990M093 陳羽宸 4990M101 王琇瑩 4990M102 塗姵瑄 4990M104 邱意雯

  2. Group F/64起源 • Group F/64這個由一群位於美國加州具有相同攝影理念的年輕攝影師組成的攝影小組。 • 成立的時間不長,只有1932到1935短短的三、四年間,但在這段時間發表的作品及理論卻對美國的攝影史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促成這個小組成立的人是一位攝影師也是製片家的Willard Van Dyke。最初的想法來自於對「新客觀主義(Neue Sachlichkeit)」和Edward Weston作品的啟發。 • F/64名字來自於當時鏡頭最小的光圈值,隱喻著衍生的涵義是力求作品具有最清晰的畫面與景深。 • 這個小組對於攝影的純粹度要求甚高,追求畫面的精緻,但不贊同在底片曝光前後做多餘的處理,要求畫面的張力,不格放或裁切影像,不用光面像紙,這些對攝影者的技術與藝術都是很高的挑戰。

  3. 背景 • 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時候大量的社會和經濟動盪在美國。美國是煎熬的大蕭條, 美國西部被看作是未來經濟復甦的基地,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希望的土地,否則暗淡的時間。 他們越來越多地吸引到圖像像攝影師Ansel Adams,其驚人的詳細照片的美國西部被視為“圖案的證詞...靈感和救贖的力量”。

  4. 與此同時,工人在全國各地已開始組織更好的工資和工作條件。 有越來越多的運動之間的經濟壓迫聯合起來團結和談判實力,和攝影師直接參與這些活動。 • 一組類似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決定來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興趣。 集團 f / 64比俱樂部的藝術家,他們形容自己是在一次戰鬥中從事反對“壓迫潮”和故意宣布稱,他們確定一個宣言。

  5. 這開始於20年代初改變了新一代攝影師像 Paul Strand和Imogen Cunningham,但最後這十年有沒有明確的接班人pictorialism作為共同的視覺藝術形式。 攝影師韋斯頓一樣已經厭倦了舊的方式看待和急於宣傳他們的新設想。

  6. 宣言 • 這個小組的名稱是源於一個膜片數的攝影鏡頭。 它標誌著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的素質和定義清晰的攝影圖像是一個重要的元素,在這個工作組的成員。該集團的主要對象是目前在頻繁顯示了它認為最好的當代攝影。

  7. 用途 • 本項 f / 64指的是一個小光圈設置在大畫幅相機,它保證了大景深,使照片均勻夏普公司從前台到後台。 Such a small 這麼小的光圈,有時意味著長期接觸,因此選擇一個相對緩慢的移動或靜止的題材,如風景,靜物,但在加州明亮的光線通常較少,這是一個因素,在題材選擇比規模龐大和笨拙的相機,攝像機相比,規模較小的行動,並越來越多地用於在20世紀 30年代報告文學攝影。 • 這對應於理想直線攝影信奉該集團在應對pictorialist方法仍在流行,當時在加利福尼亞州(儘管他們早已消失在紐約)。當代攝影鏡頭的光圈與公約是指一個斜線, 例如 F / 22 或 F / 64,但在其著作中經常使用的一組點或週期來代替(如“f.64”)。

  8. 美學 • 攝影歷史學家內奧米羅森布拉姆集團 f/64描述的願景為重點“什麼包圍了他們在這些豐富:風景,繁華的有機增長,仍然是可行的農村生活”。 • 然而,即使在美國加州,看看一個消失的方式生命,能量包含在圖像導出在許多情況下從正規設計,而不是從一種強烈的信念,在未來,有動機的東方人迷戀機文化。

  9. 創新 • 攝影師接受的概念“直”的照片,強調技術創新工作,並使用大畫幅相機捕捉大景深的要求關注每一個環節做一個照片。

  10. Edward Weston(愛德華.威斯頓1886年 – 1958年) • 美國攝影家,   f/64團體的創立者之一。 Weston於1886年3月24日於 Highland Park, Illinois 出世,1902年,他16歲的生辰,收到第一部相機 Kodak Bull’s-Eye #2, 此後他便開始於芝加哥的公園和他嬸嬸的農場拍攝照片。晚年得了帕金森氏病享年71歲。 • 他的作品大部分使用8”x10”大型相機所拍攝,著名的作品有”青椒30號”, “沙丘”與“裸體1936”系列。

  11. Edward Weston (愛德華.威斯頓1886年 – 1958年) Edward Weston的藝術是一種極端主義的藝術,始終追求最豐富和最完整的東西。其作品既客觀又個人化,強調物影形狀、質感等客觀元素對於攝影家立體意識的表達。 Edward Weston的一生,不慕名利,不圖富貴,竭力簡化自己的生活。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夠給人以朝凡脫俗之感,不能不說與他的這種精神境界有關

  12. Edward Weston認為照片主題的本質是不能用人工改變(包含後製)的,他主張攝影者應該精準地記錄影像;但他認為拍攝角度、打光、沖洗、放相時加光減光是整個攝影過程的一部份,不過他並沒有談到技術細節,這要等到Ansel Adams的研究出現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 • 在1930年Edward Weston、Ansel Adams等人成立了西海岸f/64小組全力發展他們的理念:精準地呈現主題的細節(所以要用光圈f/64、大底片、不放大而直接印相等等),這就是攝影界的精準主義或精確主義(Precisionism);精準主義源自美國畫家對”完全客觀”概念的自省,f/64小組可以看成是精準主義思潮在攝影界的延伸。

  13. Ansel Adams(安瑟·亞當斯1902年- 1984年) • 自然保護主義者及攝影家,擅長拍攝荒野景致,有“自然派的攝影詩人”雅號。 • 手法: 1. 使用大畫幅相機(view camera)拍攝作品 2.預先設想 • 他的分區曝光系統(zone system),控制高光跟陰影部分,運用豐富的黑白層次將風景表現得淋漓盡致,實際上,zone system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為了「預先設想」在特定條件下將沖洗出來的照片的模樣。

  14. Ansel Adams(安瑟·亞當斯1902年- 1984年) • 仍被尊崇為二十世紀最代表性的風景攝影家。亞當斯雖祇受過小學教育,卻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及近乎完美的攝影技巧,捕捉出大自 然磅礡的氣勢與雄偉壯麗。 • 終其 一生 , 安瑟 ‧亞當斯不停地追求攝影本質上最真實的美感,在他嚴謹構圖的作品中,黑與白彷彿經過千錘百鍊而重生,深深淺淺、濃濃淡淡,由黑與白的色調衍生出千變萬化的 風貌,這也是一個世紀以來廣大的觀 賞者一次又一次被這些作品深深感動的原因

  15. Ansel Adams(安瑟·亞當斯1902年- 1984年) • 17歲時,亞當斯加入了山脈俱樂部,山脈俱樂部是一個致力於保護自然風景和資源的組織。 • 他終身未曾脫離這個組織,還曾與太太分任俱樂部的領導人。年輕的時 候,亞當斯是個狂熱的登山愛好者,參與俱樂部一年一度的登高旅行,後來還負責過內華達山脈的首次登頂行動。 • 1927年在Half Dome山上,他第一次發現原來在那個高度還是可以攝影的,用他的原話說:「……一首冷峻又熾熱的真實的詩」。他從此成為環境保護論者,攝影作品呈現未沾 人跡前的自然風光。山脈俱樂部也因此聲望大增。

  16. Imogen Cunningham(伊摩根‧康寧漢 ; 1883-1976) • 近代創作時期相當長的一位女性攝影藝術家,也是被公認為20世紀偉大的攝影家之一。 • 她是經由現代攝影之父Alfred Stieglitz(史帝格力茲)的賞識,於當時相當具有指標性的攝影雜誌《Camera Work》介紹,並在291畫廊展出,因此而聲名大噪;在此之前Imogen 只是一個喜歡拍照的家庭主婦,也因此她早期的作品多是居家的寫照。

  17. Imogen Cunningham(伊摩根‧康寧漢 ; 1883-1976) • Imogen 發起了F64團體,提倡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將底片上的影像直接洗成照片,而不加以改變,以客觀、寫實的方式紀錄;並且以較小光圈的方式拍攝,顯現出被攝體最細膩層次。 • 拍攝主題主要分為:女體、花卉、自拍、人像等等。女體以一種女性的眼光重新審視女性的身體,運用身體線條的變化,構成具有幾何結構的構圖;並於當時 即有拍攝孕婦的作品;花卉與女體均是她的代表作,透過光線來呈現細膩的肌理質感,畫面呈現一種溫婉細膩的詩意。

  18. Imogen Cunningham(伊摩根‧康寧漢 ; 1883-1976) • 她與Edward Weston、Ansel Adams等藝術家發起了F64團體,大力鼓吹「純粹攝影」,指的是作品中絕沒有取自其他藝術的技法構圖或理念,講求攝影的藝術形式‧為一種簡單而不加矯飾的「再現」,這對其後的美國現代攝影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與影響。 • 「構成形式」是伊摩根主要的表現理念,在她主要的作品中除人像攝影外,人體和花卉攝影最富盛名, 透過特寫所表現的花卉與人體作品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畫面效果不時傳遞著一種浪漫和有趣的感覺,她純粹透過光線的造型來呈現明顯的肌理質感,並逐漸向主體 全面延伸,直接穿透你我的心靈。 • 這就是她所展現的獨特創作風格和高超的技法,也顯現出她內心的情感世界,而這世界是透過隱喻的方式,表達了對生命與美的看法並超越了所有的規範,就如同美國「現代攝影之父」史蒂格利茲所說的「藝術肯定了生命的存在」。

  19. Van Dyke • Van Dyke,他的鏡頭則是朝著更加堅韌不拔的主題:流動工人,工廠,粗糙的雙手和包紮的拳擊手。

  20. 報告結束,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