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2010 電資院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2010 電資院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陳昶霖. 前言. ( 一 ) 實習時間:民國 99 年 07 月 01 日至 99 年 08 月 31 日,共 62 天 ( 二 ) 實習地點:聯詠科技公司 ( 三 ) 實習導師: 張簡博全 ( 四 ) 參與動機:希望可以藉著這次的機會認識以後可能會從事的工作內容與環境,也希望可以從中獲得專業的知識,與在學校裡所學的結合。. 實習單位簡介.

kyrene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0 電資院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0電資院「頂尖企業暑期實習」經驗分享心得報告2010電資院「頂尖企業暑期實習」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實習學生:電資院學士班陳昶霖

  2. 前言 • (一)實習時間:民國99年07月01日至99年08月31日,共62天 • (二)實習地點:聯詠科技公司 • (三)實習導師: 張簡博全 • (四)參與動機:希望可以藉著這次的機會認識以後可能會從事的工作內容與環境,也希望可以從中獲得專業的知識,與在學校裡所學的結合。

  3. 實習單位簡介 • 聯詠科技為國內 IC 設計領導廠商,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主要產品為全系列的平面顯示螢幕用驅動 IC,以及行動裝置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應用之數位影音, 多媒體單晶片產品解決方案。 • 自1997 年成立以來,公司即全力投入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藉由業務及產品線的擴張,營運規模持續成長、績效卓著, 於 2000 年獲 證期會通過上櫃掛牌交易 , 並於 2002 年獲 准於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 聯詠科技長期致力於影像顯示及數位影音多媒體相關技術的研發紮根,以自有技術為後盾,輔以素質優異的研發團隊與管理,我們成功地深化技術與產品開發的經驗,加強產品線的多樣性與應用面的廣度,再加上確切地掌握市場與產業趨勢,目前我們的產品與服務,普遍獲得國際大廠採用與肯定,也為企業帶來持續的成長與獲利。

  4. 實習單位簡介 • 經營理念: 1.創造價值—追求企業的成長、獲利與永續發展,藉由強化核心技 術並提升服務已達到創造價值的理念。 2.全心成全客戶—以最大的努力承諾,提供先進的 技術、符合市場需 求的產品、 密切互動與溝通、高效率的生產控管、良好 的成本控制、確實的交期,穩定的品質、迅速的服務, 一切以客戶的滿意為最高準則。 3.品質優先—藉由ISO 9001國際品質認證的品質管理制度,及對於品 質要求的經驗傳承與訓練,每一個生產、開發、銷售的 環節,全程以嚴謹的標準不斷驗證、檢視、偵錯、實驗。 4.團隊合作—團隊的創造力是聯詠更上層樓的基石,在健全舒適的工作 環境與氣氛中,人力資源有效率地分配,建立充分授權的 工作空間,依適才適所的原則提供各種工作挑戰與機會, 配合合理的薪資、及以個人績效為衡量的獎酬制度。

  5. 自動化量測 • 示波器 一台 • Function Generator 一台 • DT-101 一台 • VPNL Ripple Test Board • 電腦

  6. 自動化量測 目標:由電腦控制儀器,大量測量面板在不 同的電壓量值、波形和頻率的情況下,面 板的閃爍程度,並觀察面板顯示情形是否 有異常情況。

  7. 自動化量測 • 方法: 1.先將實驗所需的儀器與FPGA版設置好。 2.完成自動化量測的Macro的設計。 3.執行實驗前所需的Macro,已給予IC一些基本的設 定,包括:點亮面板和調整成測量閃爍程度最嚴重 的Macro。 4.寫圖到面板裡,並且執行自動化量測的Macro。 5.測量過程中必須注意面板顯示的情況,觀察是 否有不正常的情形發生。 6.待儀器測量完畢後,將大筆的資料用Excel整理, 並篩選出flicker值大於標準值的資料。

  8. 自動化量測 • 實驗要求:1.sinwave,電壓值有五種,分別是4.2V、 3.7V、3.1V、2.75V、2.55V。頻率變化範圍 由10Hz到15MHz每10Hz測量一次。 2.pulsewave,duty cycle 87.5%,Tr/Tf = 10us,電壓值的變化與上例相同。頻率的 變化範圍則是從205Hz到225Hz每1Hz測量 一次。 3.pulsewave,大致上與上例相同,只是Tr/Tf 改成100us。 4.pulsewave,dutycycle 50%,電壓變化同 前例,頻率變化由1到30k每500Hz測量 一次。 以上的實驗項目必須找出是否有flicker超出初始flicker(未 寫圖前的值)達0.1的情況。

  9. 自動化量測 • 實驗結果:過程中發現當給IC的電壓在降到2.55V時,面板會自動熄滅,在詢問過指導員之後,發現是IC中有電壓達到一定值就會自動關閉的設定。在改過IC中的Register把偵測低電壓的功能修改掉以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在實驗的過程中最有趣的大概是發現面板在pulsewave的情況下出現水波紋,原因大略是在VCI變化劇烈的情況下,引發AVEE的變動而壓到GVDDN的電壓,造成本來不應該變動的GVDDN的值會有一定週期的改變,最後影響了面板中液晶跨壓所對應的灰階值,而造成水波紋的現象。不過在調整AVEE的倍率之後,因為AVEE不再碰到GVDDN,所以水波紋的現象也得以解決。

  10. 自動化量測 • 實驗結果:在調完AVEE的倍率之後,再做一次實驗,卻發現仍會產生水波紋,在手動調整之後,發現當我把VCI從3.7V調到3.1V再調到2.75V時就會產生水波紋,往上調反而不會,用示波器觀察AVDDP1和GVDDP的電壓圖形以後,發現當我依上述的方式調整電壓時,AVDDP1會壓到GVDDP的電壓,造成GVDDP不穩,在調整AVDDP1的倍率到最大之後,現象獲得解決。之所以往上調不會壓到而往下調卻壓到的原因可能是,IC設計時倍率對應電壓的問題,在往下調整的過程中倍率變大使得AVDDP1壓到GVDDP,但是往上調的過程中倍率卻沒有變,所以沒有壓到。

  11. Inrush current test • 目標:測試在不同的上電速度下,VCI和VDDI同時、VCI先、VDDI先的情況下,是否會Letch up的現象,可由觀察Inrush current的變化來達到目的,目標在於找出IC所能承受的最快上電速度。

  12. Inrush current • 1.示波器一台 • 2.電腦 • Inrush and VPNL Ripple test board 一個

  13. Inrush current test • 方法:1.將儀器、板子和電腦接好。 2.執行將面板點亮的Macro,並在 板子上調整上電速率。 3.執行進行實驗的主要Macro。 4.觀察是否有Inrush current超 過50mA的期間長於100ms的情況 發生。

  14. Inrush current test • 實驗要求:1.觀察10次VCI和VDDI同時上電的情況下Inrush current(IVCI和IVDDI)的圖形。 2.觀察10次VCI先於VDDI上電的情況下Inrush current(IVCI和IVDDI)的圖形。 3.觀察10次VDDI先於VCI上電的情況下Inrush current(IVCI和IVDDI)的圖形。 以上情況若Inrush current大於50mA超過100ms則失敗。

  15. Inrsh current test • 實驗結果:這次實驗只有看幾個上電速度下的情況和是否有Letch up的情況,並沒有特地去找最大的上電速度,找出最大上電速度的目的在於,替廠商找出這個值並告知他們避免廠商使用太快的上電速度而產生Letch up的現象。

  16. Gamma curve • 目標:測量面板在不同灰階下的亮度,以繪成Gamma curve,觀察它的對比的情形如何,如果對比不佳,則需做修改。配合液晶的特性調整DAC參考電壓的設定,使得Gamma curve能達到符合大腦需求的對比程度。

  17. Gamma curve • 方法:1.架設好板子、面板和DT-101之後,點亮面板。 2.在電腦上控制欲寫入的灰階並寫入面板,測量亮度後並記錄下各灰階所對應的亮度。 3.在Excel上繪製成圖,並算出它的對比值符不符合廠商的要求。 4.交給Duncan修改對比不佳的面板。

  18. Gamma curve • 實驗要求:紀錄各灰階所對應到的亮度,並輸入到Excel檔裡,以繪製成Gamma curve,並觀察測量出來的對比值符不符合廠商的要求。

  19. Gamma curve • 實驗結果:做過幾塊面板的測量,有時候做出來的Gamma curve呈現有點怪異的情況,跟典型的Gamma curve有點不同,可能是因為比較舊的面板的關係。另外,每次作測量時,如果先寫入亮度較大的灰階(ex.全白)再寫入亮度較暗的灰階所測出的亮度和一開始就先寫入暗度較暗的灰階所測出來的亮度不同,第一種的情況所測出的亮度較大,原因可能是先寫入較白的灰階,讓液晶的旋轉角度較大,再次寫入較黑的灰階時,它可能有點轉不回來吧。

  20. CRC Error • 吹風機 * 1 • 冷凝劑 * 1 • 紅外線溫度計 * 1 • 電腦 • 面板 • MDDI tester * 1

  21. CRC Error • 目標:測試在不同的溫度環境下,在高速傳輸的情況中,資料傳輸時會不會有CRC error一直增加的情況,過程中設定為不停循環的寫入圖形。

  22. CRC error • 方法:1.架設好環境後,從電腦上設定測試所要求的設定ex.某些register的值、傳輸的速度與通道數。 2.點亮面板後準備寫圖,在寫圖之前根據不同的溫度環境,高溫(85度C)用吹風機和紅外線溫度計調整到所需的溫度,低溫(-30度C)則用冷凝劑,溫度達到之後就寫圖進去,觀察電腦顯示的CRC error Accumulation 欄位是否有累加的情形出現,觀察十秒後若沒有累加即可寫入下一張圖,不同的register的設定,必須觀察五張圖型才算PASS。

  23. CRC error • 實驗結果:測過兩塊面板,在高低溫和室溫的情況中皆通過,第一次使用冷凝劑和紅外線溫度計,感到很新鮮,也差點弄壞一顆IC(冷凝劑溶化的水流進去),用手拿著吹風機和溫度計還要控制電腦常會感到手忙腳亂。

  24. 重建並分類規格中的圖 這算是這次實習做最多的工作,總共繪製並整理了NT35560這顆IC,AUO、China、Hitachi、Sharp、SMD、Sony、TPO、TMD這幾家廠商的規格,和NT35560M這顆IC的規格,還有Frank和Teresa另外要求的圖,畫了這麼多圖的感想是,這真的很無聊,不過我也畫出了心得,在畫圖的時候,通常是為了把非Visio的圖用Visio把它畫出來,所以在畫的時候,就可以使用無腦畫圖法,把原本的圖Print Screen後,貼到小畫家上做裁剪,之後在鈀材檢好的圖剪下,貼到你準備畫Visio的頁面上,接下來你就只需要照著原圖描畫,完全不須煩惱比例問題。另外,把Visio上的一些熱鍵背起來的話也可以省下不少時間,例如:開新繪圖頁面(Ctrl+N)、調整頁面大小(Alt +↓+U)、關閉檔案(Alt +↓+C)、圖案置中(Alt+S+W)等,都是很好用的熱鍵。

  25. 實習收穫 這兩個月在聯詠工作,觀察到很多事情,也在我的心中刻下了深刻的想法。對於工作的內容,我覺得在這兩個月來並沒有被指派任何困難的事,頂多是需要耐心去處理的事(ex.Visio),學到的專業上的知識並不算多,不過對於液晶面板的了解倒是增加了不少,算是一大收穫。 在這裡得到最多的大概是看到同事們的工作內容、他們的生活模式、公司辦公的環境、了解這家公司的產品,讓我對於這一領域有了深刻的了解,也許只是部分,但已經足夠,我無法確定我將來是否想走這一條路,因為我心中還有其他的選擇,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事,這兩個月,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兩個月,雖然沒學到太多專業的東西,但我得到了不少,或許它拓寬了我的視野,或許它堅定了我心中的某些想法,也或許它為我累積了某種程度的經驗。

  26. 實習心得 在兩個月的實習期間,我覺得在學過的知識中有關的大概只有程式設計和電子學,而且也不是用到很多,只有稍微使用到一點,寫code時用的語言是公司自行開發的程式所搭配的語言,因為與C++相似,只是增加一些特殊指令,所以與學過的程式設計有關。而做實驗所用的面板的電晶體則是TFT(Thin-Film-Transistor),並不是電子學中學的MOSFET和BJT。所以有些不同。 實習的內容與自己的預期相差還蠻大的,因為原本以為所提供的題目應該會做很久,結果沒想到三個禮拜就做完了,而且原本以為會測量更多東西,不只是flicker。結果,因為指導者他們友段時間很忙,而且他們也沒有其他項目的測量的需求,所以我就變得一直在做一些畫圖的工作。 在實習的過程當中,碰到的困難並不算多,而且遇到的困難也不算難,我習慣在發生了一點自己預料外的情況,而且不懂如何解決的時候去問指導者,所以也不曾遇到大麻煩的情況。

  27. 實習後對未來之生涯規劃、期許及目標 • 這次的實習讓我了解電子工程領域未來的一些出路、竹科裡的工作環境和工程師的生活作息,也讓我審慎的思考自己將來是否想要從事這個行業。老實說,在這次的實習之後,我對於自己的生涯並沒有甚麼規劃,我只是了解了電子工程這一個領域的人的工作的情況,在電機的領域內還有其他不同於電子的學問,而我尚未接觸,所以也無法作出生涯規劃這類的事情。 我只能說我有一個短期的目標,在大學甚至是研究所,將該學的課程學好,努力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不包括電機系的課,甚至是別的系所的課也沒關係,也可以多累積一些其他的工作經驗之類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