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第九章 文艺思潮与文学运动 (1928__1937.6)

第九章 文艺思潮与文学运动 (1928__1937.6). 第一节 三十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 “ 左联 ” 为核心的无产阶级 文学思潮 第三节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第一节 三十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两种对立倾向的刊物及理论主张出现 1、1928年1月,太阳社蒋光慈、钱杏邨主持的《太阳》月刊创刊; 1928年1月,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等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

kim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章 文艺思潮与文学运动 (1928__1937.6)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文艺思潮与文学运动(1928__1937.6) 第一节 三十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 文学思潮 第三节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2. 第一节 三十年代文艺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两种对立倾向的刊物及理论主张出现 1、1928年1月,太阳社蒋光慈、钱杏邨主持的《太阳》月刊创刊; 1928年1月,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等主持的《文化批判》创刊; 1928年1月,《创造月刊》第一卷第8号向革命文学“突变”,三个刊物共同提倡无产阶级文学。

  3. 2、1928年3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主持的《新月》创刊,提倡“健康”“尊严”的自由主义文学立场。2、1928年3月,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主持的《新月》创刊,提倡“健康”“尊严”的自由主义文学立场。 在上述基础上,30年代形成左翼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发展趋向。他们各自发展、演变,构成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基本历时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4. 二、新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显著特征是 1、“五四”时期的思想自由氛围为政治化气氛所取代。 2、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兴起,影响此后二三十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相互竞争,共同丰富了30年代的文学创作。

  5. 第二节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与革命文学论争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 从1923年早期共产党人的提倡、1924年春雷社的成立,到1925年“五卅”运动后用阶级论解释文学现象,“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革命低潮下革命者欲借文学鼓舞士气,民众亦希望借文学了解革命前途。 (3) 1928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促进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盛。

  6. 2、革命文学的核心主张是: 文学是由阶级性的、文学是宣传的武器、无产阶级文学的作家必须先具备无产阶级意识。 3、革命文学论争: 1928年,由共产党员组成的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一起大力倡导革命文学。他们对五四文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引发与鲁迅、茅盾等人的论争,史称“革命文学论争”。

  7. 二 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成立: 由于共产党的积极促成,1930年3月,太阳社、后期创造社成员和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作家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将“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作为左联的基本立场和主要任务。鲁迅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8. 左联的主要活动 (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促使马克思文艺思想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主导。 (2)组织的壮大:除上海左联总部外,建立了众多的左联分部。左联影响下的组织还有: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成立)。

  9. (3)积极推动文艺的大众化运动,展开三次文艺大众化的讨论。(3)积极推动文艺的大众化运动,展开三次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4)出版大量文艺刊物《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等。   因此,左联的成立积极有效的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但它理论上的肤浅及左倾倾向、宗派倾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10. 左联对创作方法的倡导 (1) “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 (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11. 把左联变成“真正的战斗机关”; 左联存在的缺点错误: 政治上 在理论上 组织上 文学创作上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机械化简单化 有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倾向 有公式化概念化弊病

  12. 左联的结束: 由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6年春,左联自动解散。    左联解散前后,左翼文艺界出现了“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

  13. 第三节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一、自由主义文艺思潮: 这时期的“新月派”、“论语派”、“京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等文学流派,虽然具体文学主张各不相同,但都强调文艺的独立品格,强调文艺和政治保持距离,他们共同汇聚成本时期重要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

  14. 二、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与左翼文坛的论争 后期新月社:1928年新月社同人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是新月社的后期。以梁实秋为理论代表,反对革命文学的两面旗帜:普遍的人性论、天才论。

  15. 论语派:  是一个散文流派,因1932年创刊的《论语》杂志得名,后又有《人世间》和《宇宙风》两个阵地。主要代表人物是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的幽默、性灵小品文写作。被鲁迅批评为对黑暗现实和作家责任的逃避。

  16. 京派: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基本在京津两地从事文学活动,代表者是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废名等。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阵地,继承和发展文研会“为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关注人生,但和现实政治保持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17. 自由人、第三种人: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他们就文艺阶级性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与左联展开论争。

  18.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930年代,新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向是 (1)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 (2)文学形式的变化:中长篇小说成为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多幕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文体间艺术元素的渗透 (3)表现手法的多样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