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 城市道路与交通 》 2009.2

《 城市道路与交通 》 2009.2. 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 54 学分: 3 教材: 沈建武 吴瑞麟编著 《 城市道路与交通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8 年(第二版) 成绩评定方式:到课率 + 作业成绩 + 期末考试成绩 我的联系邮箱: sjwtfm@yahoo.com.cn. 学习内容 学时分配

hop-wells
Download Presentation

《 城市道路与交通 》 2009.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城市道路与交通》 2009.2

  2. 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54 学分:3 教材: 沈建武 吴瑞麟编著《城市道路与交通》.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第二版) 成绩评定方式:到课率+作业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我的联系邮箱:sjwtfm@yahoo.com.cn

  3. 学习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 第二章 交通流理论基础知识 6学时(实际9) 第三章 城市交通规划 8学时 第四章 城市道路网规划 8学时 第五章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 8学时 第六章城市道路的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8学时 第七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4学时 第八章 道路立体交叉 2学时 第九章 城市道路公用设施 2学时 第十章 交通控制与管理 3学时 总复习 2学时

  4. 第一章 绪 论

  5. 1.1 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1.1.1 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的基本概念 * “交通”通常的含义是指人和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 * 根据实现和完成人和(或)物位移的不同形式,交通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五种方式。 * 城市交通即是承担城市所需的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各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6. * “道路”是供行人和车辆移动的人工构造物。城市道路是指由城市专业部门建设、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交通服务的各类各级道路的统称,它是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7. 1.1.2 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交通是城市经济的动脉,是城市具有决定意义的机能之一 。 * 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城市用地布局的基本骨架。 * 具备完善的健全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化城市 的重要标志之一 。

  8. 1.2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状况 1.2.1 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1. 城市规划、用地布局上的局限 2. 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道路建设赶不上车辆的增长 3. 城市交通组织结构不合理 4. 城市道路系统不健全 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水平不高 具体体现如交通拥挤严重、交通事故率高、交通公害严重等。

  9. 城市交通问题的形成因素: 1.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2. 城市化进程加快 3. 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 4.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交通供需不平衡 矛盾日趋尖锐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0%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03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平均水平4.9%)。 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保护人类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今后将适当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11. 从1949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数量从132个增加到661个,城镇人口比重由12.5%上升到43.9%,城镇人口5.77亿;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到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至1978年全国城市总数193个)。从1949年到2006年,我国城市数量从132个增加到661个,城镇人口比重由12.5%上升到43.9%,城镇人口5.77亿;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到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至1978年全国城市总数193个)。 西方国家用了近200年(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时间完成了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美国72%、英国87%、西德79%、荷兰86%、加拿大77%。 (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9月26日发布的《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国城市总数达661个,城镇人口5.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3.9%。)

  12.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至2007年六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1.528亿辆,其中,汽车(约0.54亿辆)和摩托车占89.7%。而199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630万辆;1995 年为1050万辆;2003年达到9650万辆。

  13. 1.528亿 9650万 1050万 630万 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图(单位:辆) 据新华社记者从公安部交管局获悉,截至2008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3亿辆,比2007年底增长1.85%。私人机动车保持快速增长,保有量为1.23亿辆。

  14. 我国若干城市人均道路面积(A,单位:m2/人) 人行道面积未计算在内

  15. 到2006年底,全国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6平方米(据建设部资料)。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06年底,全国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6平方米(据建设部资料)。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标准:7~15m2/人)

  16. 国际上公认的第一起机动车撞死行人事件发生在1899年的纽约。在这起交通事故中,福特汽车撞死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小姐。从那时到现在,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了2000多万人,相当于发生了一次世界大战。国际上公认的第一起机动车撞死行人事件发生在1899年的纽约。在这起交通事故中,福特汽车撞死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小姐。从那时到现在,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了2000多万人,相当于发生了一次世界大战。 现在每年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者超过50万人。

  17.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世界汽车总量2%,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了全世界的15%左右。(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2003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 人数为10.4万人,美国、俄罗斯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万人和2.6万人。 )近年来,我国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即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一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同时万车死亡率也很高,据最新资料,日本万车死亡率为0.77,英国为1.1,法国为1.59,美国为1.77,而中国为6.2,是发达国家的4至8倍。三是重大事故比例高,以死伤比数据为例,法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为1:21,韩国为1:53,美国为1:62,英国为1:86,日本高达1:173,而中国为1:4.8。

  18. 中国每年因为车祸而死伤的人数

  19. 注:平成年+88=公元年

  20. 1.2.3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方向 1. 从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入手,处理好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2. 适应与引导新形式下城市交通的发展 3. 建立和完善城市道路网结构布局 4. 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现代化 5. 进一步加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6. 积极开展交通理论研究、研制新型交通工具

  21. 1.3 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 交通是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之一。 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形成不同强度的交通源。 城市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是否使城市人流、货流的流量流向分布均匀,是否使它们流动的平均空间距离最短。同时,城市道路系统构成了城市的基本骨架,不仅可以使城市的土地利用发生变化,而且还能诱导城市的发展。 城市交通体系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交通体系必须服从、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城市总体规划必须考虑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