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likes | 555 Views
中国外交与国际组织( 1949 - 2009 ). 肖佳灵 副教授. 一 导言. 外交交往的一般形式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一 导言. 国际组织的概念 是指跨越国界的一种多国机构,它是国家间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一种经常形式,也是各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场所 20 世纪迅速发展. 一 导言. 国际组织的分类. 一 导言. 国际组织的分类. 一 导言. 相应地, NGO 也有以经济、人权、道德、环保、宗教、慈善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
E N D
中国外交与国际组织(1949-2009) 肖佳灵 副教授
一 导言 • 外交交往的一般形式 • 双边外交 • 多边外交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一 导言 • 国际组织的概念 • 是指跨越国界的一种多国机构,它是国家间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的一种经常形式,也是各国开展多边外交的重要场所 • 20世纪迅速发展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一 导言 国际组织的分类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一 导言 国际组织的分类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一 导言 • 相应地, NGO也有以经济、人权、道德、环保、宗教、慈善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 • NGO或INGO都受到各国的国内法或国际法的规范,在规定的权限内的活动,其合法性得到认可,否则将会受到取缔或者惩罚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二 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实践(1949-2008)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艰难开拓时期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艰难开拓时期 • 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的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 中国参加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 • 中国与华约及其成员国的关系一直受到中苏关系的影响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艰难开拓时期 • 与发展中国家集团中的国际组织的外交关系 • 与七十七国集团的外交关系 • 与不结盟运动的外交关系 与七十七国集团和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不仅是60年代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重点,现在仍然在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艰难开拓时期 • 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进行努力 • 1945~1949年,民国政府与联合国的关系 •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董必武和其他8人代表中国政府签了《联合国宪章》 根据宪章,中国以创始会员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身份确立了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艰难开拓时期 在建国后的前20年里,尽管中国为开辟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关系,为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国际组织中的合法权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最后都因美国的强行干预,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饱受挫折,但迎难而上,与台湾当局、美国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政治上仍被国际社会所孤立――没有加入1个国际组织 在1949-1970年间,签署了23个国际条约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选择性参与时期 • 重返联合国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绝对多数票做出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决议(第2758号决议) • 投票结果是76(同意)――35(反对)――17(弃权) • 70年代选择性的消极参与状态 • 70年代与一些国际组织建立或恢复了合作关系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选择性参与时期 80年代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选择性参与时期 • 以1971年重返联合国为契机,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国际组织外交日益成为双边外交的重要补充,逐渐受到重视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大背景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实现加入WTO――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 • “复关”――1948-1994中国与GATT的关系 • 未能实现“复关”的目标 • “入世”――1995-2001中国与WTO的关系 • 三项原则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国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会议――营造和谐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国成功举办APEC领导人会议――营造和谐的政治经济环境 • APEC创建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级别最高的经济合作论坛,是世界上具有活力的经济合作组织之一,也是目前为止中国参加的唯一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机构 • 1991年11月12日,APEC 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汉城举行,会议一致同意接纳中国和中国台北、香港为APEC成员 • 中国自加入APEC以来,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了APEC的各项活动,对APEC近年来的合作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中国同APEC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现代意义上的”全球性首脑会议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积极融入既有的区域组织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上海合作组织 • 基本准则: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 • 配套举措: • 2001年6月15日签署具有法律效应的《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提出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倡议,成为反恐先驱 • 2002年6月4日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 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 • 2004年1月15日启动常设机构――北京秘书处;塔什干地区反恐怖机构 • 逐步发挥其作为一个综合性国际组织的作用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全面发展与探索创新时期 • 中国的国际组织外交新特点 • 全面主动参与,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 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 按照“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本方针,进退有节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总体评价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