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學習重點

學習重點. 發展理論的三個基本議題 人類發展的六種理論 p.38 佛洛依德,艾瑞克森,皮亞傑的發展階段論 p.40 本章的表格都很重要!!!. 米德的跨文化研究 : 文化對發展的重要影響 p.31. 薩摩亞的研究「薩摩亞人的成年」( Coming of Age in Samoa ) 背景:美國對青春期,狂飆期的爭議;對不同文化的好奇與尊重; 理論的目的:透過原始社會來了解現代社會 結論:青春期的出現受社會影響 性別與氣質的研究:薩摩亞群島 結論:性別角色是受社會文化的型塑. 發展理論的基本理論議題. 遺傳與環境影響發展 有多少來自遺傳,又有多少來自環境影響

hed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學習重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學習重點 • 發展理論的三個基本議題 • 人類發展的六種理論p.38 • 佛洛依德,艾瑞克森,皮亞傑的發展階段論p.40 • 本章的表格都很重要!!!

  2. 米德的跨文化研究:文化對發展的重要影響p.31 • 薩摩亞的研究「薩摩亞人的成年」(Coming of Age in Samoa) • 背景:美國對青春期,狂飆期的爭議;對不同文化的好奇與尊重; • 理論的目的:透過原始社會來了解現代社會 • 結論:青春期的出現受社會影響 • 性別與氣質的研究:薩摩亞群島 • 結論:性別角色是受社會文化的型塑

  3. 發展理論的基本理論議題 • 遺傳與環境影響發展 • 有多少來自遺傳,又有多少來自環境影響 • 不同能力可能比例不同 • 主動或被動發展 • 機械論(行為論):被動,連續,量的增加,如閱讀能力是字詞的連續增加 • 有機論(認知與人本):傾向主動,階段,各階段有發展重點 • 發展是連續發生或階段發生

  4. 人類發展的六種理論觀點p.38! • 心理分析:潛意識衝動(被動) ;社會影響人格,危機引發轉機(主動) •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與社會學習論):環境控制行為(被動) • 人本主義:掌控自己生命(主動) • 認知理論:嬰幼期至青春期的認知發展(主動) • 動物行為學:求生存,生物演化基礎(不一定) • 環境系絡(維高斯基):社會文化影響(主動)

  5. 心理分析:佛洛依德p.37,p.40 • 臨床心理治療:潛意識中的情緒衝突 • 性心理發展發展:受慾力(libido)驅使 • 發展固著的危險:在某階段受到過度愉悅或不足

  6. 口腔期(出生-12,18個月) • 不足:咬指甲,苛刻人格 • 過度:強迫飲食 • 肛門期( 12,18個月-3歲) • 不足:失序,雜亂 • 嚴格:潔癖,僵化 • 性器期:對性的依戀,解決對性別認同的焦慮(受到質疑)(3歲-6歲) • 戀母/戀父情結 • 閹割恐懼/陽具妒羨

  7. 性潛伏期(6歲-青春期) • 平靜,社會化,學習,壓抑性衝動 • 生殖期(青春期-成年) • 學習慾力的成熟表現 • 壓抑或退化:處理焦慮感的防衛制 • 人格結構:本我,自我,超我 • 以上課吃東西為例 • 佛經:色受想行識

  8. 心理分析到心理社會發展:艾瑞克遜p.42 • 修正佛依德主張: • 人格與自我的發展是持續一生,而非僅有早期 • 強調社會與文化的影響 • 每個階段都有危機和轉機

  9. 艾里克森理論的心理社會期(p.40) • 有階段性和連續性;危機與轉機的兩極對立觀點

  10.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p.43 • 古典制約(經典條件作用) • 刺激  反應(自然的反應或反射) • 食物  口水  • 鈴聲  口水(用鈴聲來取代食物) • 操作制約(操作條件作用) • 強化(增強)某一種反應 • 微笑   父母來 • 舉腳    父母不來 • 結果:強化了嬰兒微笑的動作

  11. 人本主義觀點p.48 • 馬斯洛的需求層級 • 高峰經驗 • 難以科學驗證,信念

  12. 認知觀點:人是如何認識世界與學習 • 皮亞傑:組織,平衡,失衡,適應(同化,調適) • 基模(schemes):用來思考與行動的行為模式,是種認知結構,如吸吮,解數學題 • 組織(organization):創造出漸漸複雜化的認知結構,如騎腳踏車的行動,是種種基模的組織與結合

  13. 適應(adaptation):處理與其已知事物相衝突之新訊息的方式,包括同化與調適兩種步驟適應(adaptation):處理與其已知事物相衝突之新訊息的方式,包括同化與調適兩種步驟 • 同化(assimilation):把新訊息併入已存在的認知結構中,如從狗到白狗 • 調適(accommodation):改變原有認知結構以容納新知,如從狗到牛 • 平衡:同化成功 • 失衡:同化失敗,需要調適以達平衡

  14.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p.40 • 分期及重點(參考教心) • 感覺動作期:0-2歲嬰兒 ;感覺、動作、本能;物體恆存性 • 前運思期: 2-7歲兒童;自我中心、不合邏輯;知覺集中傾向 ;缺乏”守恆”概念;不可逆性 ;自我中心主義 • 具體運思期: 7-11歲兒童;發展出前運思期的缺乏的能力;邏輯;去集中化;依抽象的標準分類; • 形式運思期: 11歲以上;假設演繹推理

  15. 動物行為p.52 • 勞倫茲”銘印”效應 • 未成熟的適應價值p.53 • 不成熟不是缺陷而是發展的必要過程,保護或鼓勵兒童 • 有限記憶力:簡化語音處理過程 • 視覺發展慢:減少太多令人混淆的刺激 • 不實評量自己能力:嘗試

  16. 環境脈絡:維高斯基p.58 • 基部發展區(可能發展區,潛在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介於兒童實力可能達到的水平與經別人協助後所可達到的水平 • 鷹架作用(scaffolding) • 以游泳為例

  17. 小測驗1 • 根據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發展論,一個人若是成年後做事雜亂無章,常源於 • 那一時期缺乏訓練,才導致失序和雜亂的現象? • (A)口腔期 (B)肛門期 (C)性器期 (D)性潛伏期 • 答案 :B

  18. 小測驗2 • 根據艾里克森(E. H.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國小學童的發展任務 • 是什麼? • (A)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B)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 (C)信任對不信任 • (D)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 • 答案:A

  19. 小測驗3 • 「思考仍有些自我中心,但是開始逐漸理解他人的觀點,只是仍會因認知的 • 不成熟而產生不合邏輯的觀念。」上述說明主要是生命發展那時期的認知 • 發展特徵? • (A)嬰幼兒期 (B)兒童期早期 (C)兒童期中期 (D)青春期 • 答案: B

  20. 討論問題: • 在妳/你的生命或學習經驗中,有沒有那一段經驗,是與這些發展理論吻合的經驗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