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likes | 1.11k Views
能源统计制度 培训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部分 能源资源统计科 2008 年 10 月. 第 4 季度须报送的报表. 2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B205-2 表) 3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B205-3 表). 此表为 12 月月报, 1 月 8 日前网上填报. 此表为第四季度季报, 1 月 8 日前网上填报. 2008 年普查. 1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B105-3 表) 2 、工业企业水消费( B105-5 表). 2009 年定报. 1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 B205-2 表)
E N D
能源统计制度培训 规模以上工业能源部分 能源资源统计科 2008年10月
第4季度须报送的报表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2表) 3、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3表) 此表为12月月报,1月8日前网上填报 此表为第四季度季报,1月8日前网上填报
2008年普查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105-3表) 2、工业企业水消费( B105-5表)
2009年定报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2表) 2、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3表) 3、工业企业水消费( B205-5表) 4、工业企业主要耗能设备情况(B205-6表)
2008年普查 1、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105-3表) • 统计范围: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不含加工转换企业) • 填报时间及方式:2008年2月28日前网上填报 • 表式见方案P38页,指标解释见方案P92-101页
2009年定期报表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B205-3表) 报送频率:季报 • 统计范围:年耗能5000吨以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不含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企业) • 填报时间及方式:季后5日前(4季度为季后8日前)网上填报 • 表式见定报制度28页,指标解释见普查方案P63-73页
1. 库存量 2. 购进量 3. 消费量 年初库存量 年末库存量 指标 购进量 购进量金额 原材料 工业生产消费 非工业生产消费 一般消费
标准煤 是将不同品种、不同计量单位的能源按各自 不同的含热量折合成为一种标准含量的统一 计量单位。是一种模拟计量单位 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是7000千卡 见方案P94页
确定折标准煤系数 标准煤的折算 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 某种能源实测加权平均热值/千克 = ────────────── 7 000千卡/千克标准煤
例:购进原煤的平均热值是6000千卡 6000千卡/千克 原煤折标系数= ───────── 7000千卡/千克标准煤 =0.8571千克标准煤/千克 = 0.8571吨标准煤/吨
860千卡/千瓦时 电力折标系数= ───────── 7000千卡/千克标准煤 =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 = 1.229吨标准煤/万千瓦时
标准煤的折算 标准煤= 实物量×折标煤系数
参考折标煤系数和采用折标煤系数 填报时,两列系数同时显示,采用折标煤系数可修改。 有实测热值的企业应按实测热 值计算并修改采用系数。 发电、供热企业必须按 实测加权平均热值计算 并修改原煤采用系数。
期初、期末库存量 是企业在报告期的期初、期末尚未消费,在仓库(或场地)中实际结存的库存量。根据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性质,工业企业库存量分为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B105-3、B205-2、B205-3表要求填报使用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见方案P94)
用于消费的库存量的核算原则 1、谁支配,谁统计(按使用权) 2、时点性原则 3、实际数量原则 4、以验收合格办理完入库手续为准 (见方案P94)
填报库存量须注意: • 只填报企业用于消费的库存,要同产成品库存分开。 • 使用IC卡购买能源(电力、天然气、汽油、柴油等)的企业不能将卡中的余额作为库存填报。 • 定报的期初库存应与上年年末库存一致,且期初库存填报后是固定不变的。 •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购进量-消费量
购进量和购进金额 购进量是企业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能源。购进金额以购货发票上的总金额(含增值税)计算。(方案P95页)
购进量的核算原则 1、以实际到达本企业、经过验收、办理完入库手续为准 。 在未办理完入库手续前,由于急需,已经投入使用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 2、谁购进,谁统计。 即哪个单位购买的能源品种,就由哪个单位填报购进量。
填报购进量和购进金额须注意: (见方案P95) 1、价值量指标要与实物量指标相一致。 2、已验收入库尚未结算,购货发票未到,购进量以实际验收数量计算,购进金额以货物的 上期平均价或合同价格乘以购进量计算,待结算后再作调整。
填报购进量和购进金额须注意: 3、实物量与价值量要同时填报,如不够计量单位,两者都不填报,待以后两者都达到计量单位时,再同时填报。 4、购进金额不含运费和装卸费用。 5、使用IC卡购买能源(电力、天然气、汽油、柴油等)的企业:购进量以消费量为准,购进金额按购进量乘以平均单价计算。
能源消费量 报告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中消耗的各种能源数量(见方案P96页)
能源消费量 ⑴ 4=5+7 ⑵ 4≥8 ⑶ 5≥6
能源消费核算原则 1、谁消费 谁统计---最基本原则 2、何时投入使用 何时计算消费量 只有投入使用 才能计算消费量 只要投入使用 就必须计算消费量 3、自产自用的能源的核算原则以是否计入产量为准 (见方案P93页)
能源消费核算原则 4、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应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 5、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
能源消费量 包括报告期内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作为燃料、动力、原料、辅助材料使用的能源量以及生产工艺用能。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企业,还要包括用来生产二次能源所投入的能源量。
能源消费量 不包括: • 由仓库发到车间,但在报告期最后一天没有消费的 能源。这部分能源应在办理假退料手续后计入库存量; • 拨到外单位,委托外单位加工用的能源; • 调出本单位或借给外单位的能源; • 对外销售的能源; • 为居民住宅区(包括所属家属区)或其他单位转供的各种能源 ; • 下属法人单位用能;
能源消费量 工业生产消费 非工业生产消费 运输工具消费 非运输工具消费
工业生产消费 基本生产系统 辅助生产系统 消费的能源 附属生产系统
基本生产系统:生产车间 • 辅助生产系统:直接为主要生产系统提供生产条件的部门,如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风、采暖、制冷、仪表以及仓库(原料场)等。 • 附属生产系统:是指企业中不直接参与生产但与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有密切联系的部门,如生产指挥部门、各管理部门和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如不对外经营的食堂、车队、浴室等)。 见方案P97页
非工业生产消费 指企业内部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有对外经营活动的部门或本企业下属的不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用能。 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汽车制造厂),向检验合格的产成品中添加的汽油、柴油应计入非工业生产消费。(方案P97页)
用于原材料消费 指能源作为生产另外一种产品(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或能源作为材料使用所消费的数量。包括两部分。
用于原料消费 指能源作为原料投入生产过程,生成新的产品(非能源产品),构成新产品的实体。
用于材料消费 指能源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例如洗涤用的汽油、柴油、煤油;作为溶剂使用的石油制品。
运输工具消费 指在厂区内外为本企业或外单位进行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
运输工具消费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生产交通运输工具的企业(如汽车制造厂),向检验合格的成品中添加的汽油、柴油应计入运输工具消费 • 从消费合计中分出运输工具的用量,不是非工业生产消费的其中项
平衡关系: 1、消费合计=工业生产消费+非工业生产消费 (此项审核关系适用于所有能源品种) 2、消费合计=运输工具消费+原材料消费 (此项审核关系仅适用于汽油这一个能源品种)
主栏指标 (根据目录填报)
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煤制品 • 统称为煤炭 • 洗精煤:原煤洗选后的产品,热值高、价格高,是炼焦用煤,除首钢以外其他企业用量很少。 • 其他洗煤:原煤洗选后的副产品,热值低于原煤,除首钢以外其他企业用量很少。 • 煤制品:原煤加工后的产品包括型煤、水煤浆、煤粉等。 • 绝大多数企业用的是原煤,低硫煤属于原煤。
原煤消费量的填报 按照领料单或出库单登记台帐。 无法准确计量报告期消费量的单位,必 须加强基础工作,完善计量器具,健全原始 记录。 目前做不到准确计量的单位必须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利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合理推算。 不能取当期财务账中的数据作为消费量填报。
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其他煤气 • 除首钢和其下属单位以外,其他企业不应有消费量。 • 目前大兴区企业没有此类能源消费。 • 要注意其他煤气与液化石油气的区分,一般企业所用的是罐装的液化石油气。
原油 原油加工企业才可能消费原油,目前我区没有此品种消费量,如出现企业填报用量要注意审核。
汽油、柴油消费量的填报 使用IC卡加油的企业: 中石化:95105888 http://www.saclub.com.cn 中石油:84976586 取得含有实物量的“IC卡对账单”,并根据对 帐单数据登记统计台帐,依据台帐填报统计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