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588 Views
引文分析與 圖書館館藏 評鑑. 詹麗萍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95.4.14. 館藏評鑑的意義. 館藏評鑑是圖書館館藏發展的要素之一 館藏評鑑結果可顯示館藏選擇和管理的工作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館藏評鑑結果亦可確定採購工作和館藏發展政策執行過程的效率 館藏評鑑可以使圖書館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 館藏評鑑的目的. 了解館藏的品質 了解館藏的效用 確定館藏是否符合預期目標 確定館藏是否令使用者覺得滿意 館藏哪些方面仍有缺失 館藏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傳統的館藏評鑑方法. 以館藏為主的評估法
E N D
引文分析與圖書館館藏評鑑 詹麗萍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95.4.14
館藏評鑑的意義 • 館藏評鑑是圖書館館藏發展的要素之一 • 館藏評鑑結果可顯示館藏選擇和管理的工作是否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 館藏評鑑結果亦可確定採購工作和館藏發展政策執行過程的效率 • 館藏評鑑可以使圖書館有限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
館藏評鑑的目的 • 了解館藏的品質 • 了解館藏的效用 • 確定館藏是否符合預期目標 • 確定館藏是否令使用者覺得滿意 • 館藏哪些方面仍有缺失 • 館藏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傳統的館藏評鑑方法 • 以館藏為主的評估法 *著重館藏資料的數量、 成長、 深度、 廣度、種類、平衡度及涵蓋範 圍 • 以使用為主的評估法 *著重館藏資料的利用情況及館藏符合 使用者需求程度的探討
常見的館藏評鑑方法 一、以館藏為主的評估法 1. 清單核對法 2. 館藏直接分析法 3. 館藏比較統計法
常見的館藏評鑑方法 二、以使用為主的評估法 1. 流通研究法 2. 館內使用研究法 3. 使用者調查法 4. 館際互借分析法 5. 文獻傳遞測試法 6. 引文分析法
如何選擇適當的評鑑方法 • Howard Dess的期刊評鑑研究(1997) *使用調查法、上架統計、教師發表論文 期刊數、教師引用文獻期刊數等方法進 行評鑑 *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 *必須視評鑑目的選擇適當的方法
引文分析的目的 • 引文分析是對文獻中大量的引文數據進行定量分析研究,目的是探討文獻的分佈和使用的特性,以及文獻之間的關係。 • 透過引文分析,可以了解某學科領域的發展現況、該領域文獻的特性與關聯性,以及研究的未來發展趨勢等。
引文分析的理論基礎 • 引文分析的理論建構在學術文獻互相引用的關係上。 • 引文分析建立於下列假設前提︰ *文獻的引用表示作者確實使用過該文獻 *文獻的引用是文獻價值、重要性及影響力的 指標 *好的文獻才會被引用 *原始文獻和引用文獻之間必然有相關性 *所有的引用都是同等重要
常見的引文分析方法 • 從引文數量進行分析 根據文獻被引用的次數評定其影響力 • 從引文的網絡系統進行分析 從文獻的引用與被引用分析文獻之間 的關係
引文分析的缺點 • 引文分析須建立在某些假設前提上 • 影響文獻引用的因素相當複雜,可能造成結果的偏差 • 註釋或參考書目本身可能有錯誤 • 引用也可能有錯誤 • 自我引用的問題 • 共同作者的問題 • 作者同名同姓的問題 • 二手引用的問題
引文分析的應用 • 文獻研究 • 使用者研究 • 學科歷史發展研究 • 學術評鑑 • 資訊檢索 • 圖書館館藏發展
引文索引資料庫 • 引文索引資料庫是透過收錄原始文獻 (source works) 和被引文獻 (cited works) 的相關資訊,以串連起兩者之間的延續關係。 • 引文索引資料庫可提供資訊檢索的功能,查檢某一文獻的出處, 以及被何人所引用。 • 透過引文索引資料庫可以進行引文分析,對研究成果進行客觀的評估。
引文索引資料庫 • ISI 引文索引資料庫 1. 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2.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3. 藝術人文引文索引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引文索引資料庫 • ISI 期刊引用報告 * 期刊引用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 ISI將期刊按照被引用的數量及其影響力,加 以排序列表,並提供期刊被引用相關統計資 料,包括年度被引次數 (citation times)、影響 係數 (impact factor)、即時指數 (immediacy index)、年度出版論文總數、引用與被引用 半衰期 (half-life) 等。
引文索引資料庫 • Elsevier引文索引資料庫 * Scopus Elsevier於2004年推出Scopus索摘資料庫, 包括15000多種期刊,主要為科技及醫學 類,除了提供摘要外,並提供全文連結。 2005年起增加 引文索引功能,但只回溯 至1996年 。
引文索引資料庫 • 中國大陸引文索引資料庫 1. 中國科學引文索引 (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CI) 2.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CSSCI)
引文索引資料庫 • 臺灣引文索引資料庫 1. 中華民國科技期引用文獻資料庫 (Taiwa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SCI) 2. 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Taiwan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TSSCI) 3. 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Taiwan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THCI)
引文分析應用於館藏發展 • 幫助圖書館發展核心館藏。 • 根據期刊被引用的排名,做為圖書館訂購或刪除期刊的參考。 • 應用引文分析結果評鑑圖書館館藏強弱、主題分佈及使用狀況,做為圖書館改善服務之依據。
引用與使用的關係 • 理論︰文獻使用導致引用,引用導致使用。 • 實況︰引用與使用的相關程度並不顯著。 • 文獻的引用傾向於使用圖書館不外借的期刊館藏,因此使用圖書館的流通紀錄研究文獻的引用,通常相關性很低。 • 許多不正確的引用使得館藏資料使用與引用之間的關係更趨薄弱。
期刊引用與使用(一) • 引文計數可做為期刊價值的客觀衡量標準。 (Gross & Gross, 1927) • 期刊被引用頻率和圖書館使用頻率之間並無顯著關係。 (William Postell, 1946) • 按引文數量排列的期刊和按使用數量排列的期刊之間關聯性很低。 (Pauline Scales, 1976) • 期刊引用和期刊使用之間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性,但不確定相關性是否夠高。 (Elizabeth Pan, 1978)
期刊引用與使用(二) • 期刊引用和使用之間關聯性不高的原因︰ (Paul Metz, 1983) *期刊多半不外借,缺乏流通統計 *期刊在館內翻閱或影印大多沒有紀錄 *期刊引用主要來自教師,學生報告很少發表 及被引用 • 期刊引用有的出自作者的收藏,有的透過館際互借或到他館使用,未必在自己的圖書館使用資料。 (McCain & Bobick, 1981)
期刊引用與使用(三) • 最常被引用的期刊和最常在圖書館被使用的期刊是相符合的。 (Mendez & Blanco, 1979) • 如果小心處理,在下列情況下,期刊引用和期刊使用之間會有顯著的相關性︰ *選擇主題範圍、 目的和語言都非常相似的期刊 *採用影響係數進行評鑑,有助了解低使用率的原因 *期刊使用量必須要大 • 如果將期刊使用研究對象限定在論文被引用的期刊和引用該期刊的作者,應可期待較高的引用和使用之相關性。 (M. S. Sridhar, 1990)
期刊引用與使用(四) • 期刊使用率和引用率、期刊使用率和影響係數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 (Tsay, 1998) • 使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期刊引用與使用關係的評鑑,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前提是樣本數必須夠大。 (Deborah Blecic, 1999) • 導致期刊引用率與使用率高低的因素複雜,圖書館在參考引用數據做期刊刪訂決策時應特別留意。
引文分析與館藏使用評鑑(一) • 研究者如果在文章中引用了一份文獻,必定在研究過程中某種程度使用了該份文獻。 • 透過引文分析可提供研究者使用資料的線索,故應用引文分析於館藏使用評鑑應為可行的方法。
引文分析與館藏使用評鑑(二) • 引文分析做為研究表現評鑑工具本身有許多問題,常引發學術界及出版界的爭論,導致許多批評。 • 引文分析應用於館藏使用評鑑,仍需搭配其他方法,才能對使用者利用館藏資料的情形進行較全面的觀察。
電子館藏的評鑑問題 • 傳統館藏評鑑方法不適用於電子資源館藏 • 網站統計是圖書館常使用的評鑑工具之一 *統計數據多來自資料庫廠商,缺乏一致性 *無法正確地解釋統計數據 *缺乏統計分析的標準 • 高使用率並不能保證資訊品質優良或證明該資訊真正受讀者喜愛 • 圖書館迫切需要建立電子館藏的評鑑機制
引文分析與電子館藏評鑑(一) • 以引文分析法分析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引用電子期刊文獻情況,以確定圖書館應購買的核心期刊。 (Philip Davis, 2002) • 以引文分析法分析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著作的引用書目,以了解圖書館所採購的套裝電子期刊使用情形。 (Parker, Bauer, & Sullenger, 2003) • 針對線上論文的引用和閱讀進行研究,發現引文和閱讀的次數非常接近。 (Kurtz et al, 2003)
引文分析與電子館藏評鑑(二) • 針對線上版醫學期刊BMJ進行電子期刊使用與引用關係的研究,發現論文在發表初期的閱讀率和後續的引用率有關。 (Thomas Perneger, 2004) • 引用標準理論 (normative theory of citing) • 一份文獻被引用的次數反映了它被使用的數量。 (White & McCain, 2004)
進行中研究報告 • 詹麗萍 (2005-2006) 引文分析應用於電子期刊使用評估: 以圖書資訊學領域 為例 [NSC94-2413-H005-002] *探討圖書資訊學領域作者對電子期刊的利用程度 *探討電子期刊如何被使用、如何被引用 *哪些是使用者最常用的電子期刊 *使用者對不同電子期刊供應模式的喜好 • 本研究遭遇的困難 *圖書資訊學領域期刊未被收錄於TSSCI ,無法取得 現成的引用數據 *從作者的引用書目無法辨識是使用紙本或電子期刊
結 論 • 引文分析法雖能告訴我們哪些文獻被使用,但無法正確反映一份文獻的整體重要性。 • 引文分析法可以應用於館藏評鑑,發現館藏資料使用率高低,引領館藏發展努力的方向。 • 引文分析法雖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但的確為學術呈現一條可追蹤的足跡,不失為圖書館館藏評鑑的有用工具。
參考資料(一) Blecic, Deborah D. (1999). Measurements of journal use: an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ree methods.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87(1), 20-25. Davis, Philip M. (2002) Where to spend our e-journal money? defining a university library’s core collection through citation analysis. 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2(1), 155-166. Dess, Howard M. (1997). Gauging faculty utilization of science journals: a defensive strategy for a lean budget era. Science & Technology Libraries, 16(3-4), 171-90. Duy, Joanna & Vaughan, Liwen. (2005). Are citation data a valid measure of journal us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in an academic context. In P. Ingwersen & B. Larsen (Eds.), Proceedings of ISSI, 390-397. Garfield, Eugene. (1972). Citation analysis as a tool in journal evaluation. Science, 178, 471-479.
參考資料(二) Gross, P. L. K. & Gross, E. M. (1927). College libraries and chemical education. Science, 66, 385-389. Kelland, John Laurence & Young, Arthur P. (1994). Citation as a form of library use. Collection Management, 19(1/2), 81-100. Kurtz, M., Eichhorn, G., Accomazzi, A., Grant, C., Demleitner, M., Murray, S., Martimbeau, N. & Elwell, B. (2003). The bibliographic properties of article readership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6(2), 111-128. MacRoberts, Michael H. & MacRoberts, Barbara R. (1989). Problems of citation analysis: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0(5), 342-349. McCain, Katherine W. & Bobick, James E. (1981). Patterns of journal use in a department library: a 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32(4), 257-267.
參考資料(三) Mendez, A. & Blanco, C. (1979). Differences between requested and cited literature in a group of dairy research scientis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 113-116. Metz, Paul. (1983). The landscape of literatures: use of subject collections in a university library. Chicago: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an, Elezabeth. (1978). Journal citation asa predictor of journal usage in libraries. Collection Management, 2(1), 29-38. Parker, Kimberly, Bauer, Kathleen & Sullenger, Paula. (2003). E-journals and citation patterns: is it all worth it? Serials Librarian, 44(3/4), 209-213. Perneger, Thomas V. (2004). Relation between online “hit counts” and subsequent citations: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earch papers in the BMJ. BMJ, 329, 546-547. Postell, William D. (1946). Further comments on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evaluating scientific journals.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34(2), 107-9.
參考資料(四) Scales, Pauline A. (1976). Citation analyses as indicators of the use of serials: a comparison of ranked title lists produced by citation counting and from use data.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32(1), 17-25. Sridhar, M. S. (1990). A study of correlation of use, citation and publishing of journal papers by Indian space technologists. Collection Management, 12(1/2), 147-152. Stankus, Tony & Rice, Barbara. (1982). Handle with care: use and citation data for science journal management. Collection Management, 4(1/2), 95-110. Tsay, Ming-Yueh.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urnal use in a medical library and citation use.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86(1), 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