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64 Views
中学生物教学论 (Biology teaching theory).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徐宜兰. 第五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 结束. 第五章 中学 生物学教学评价.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第一节. 生物学学习评价. 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 第三节.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General Explain. 作业. 结束. 返回首页.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种类. 评定学习成就 反馈调节功能 研究预测功能 评定选拔功能.
E N D
中学生物教学论 (Biology teaching theory) 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徐宜兰 第五章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
结束 第五章 中学 生物学教学评价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第一节 生物学学习评价 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 第三节
第一节 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General Explain
作业 结束 返回首页 第一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论 • 教学评价的功能 • 教育评价的种类
评定学习成就 反馈调节功能 研究预测功能 评定选拔功能 1 了解学生起点行为,适当配置学生 2 规划教学活动,调整教学进度 3 诊断学习困难,激发学习动机 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种类 • 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assessment of biology teaching) •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assessment in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生物学教学质量评价(assessment of biology teaching) • 教学形式上,可分为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生物学课外活动和活动动课教学评价。 • 从课堂教学构成因素上,可分为生物学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教学态度、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接受能力、运用能力、学习态度和习惯等多种因素的评价。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assessment in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 按评价目的划分,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按实施的工具和形式分,可分为“纸笔测验和“实作评价 • 从评价的标准划分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 • 按照评价的侧重点分,可以将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 按照评价的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和水平性评价和选拔性评价 思考 思考
[请思考1] 形成性评价可以给学生、教师提供有用信息,帮助他们弥补不足。因此经常采用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高终结性评价的成绩。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你思考] 应该评价什么? [事实]在进行食物链、食物网等内容的教学时,怎样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意见。 教师1认为,应该着重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并记住了食物链、食物网的定义,因为这两个概念是重要的概念,是学习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 教师2认为应该着重考查学生是否懂得食物链、食物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否懂得食物链、食物网的实际使用价值,是否能够将物链、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等知识联系起来。 [分析]你对这两种意见有什么看法?请你进行分析。
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发展性评价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请思考1] 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测试题考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设计一个探究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与太阳的关系”。你认为这道题好不好?请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阐述理由。 [请思考2]请看以下案例是不是发展性评价? [请思考3]请看以下案例是不是发展性评价?
“差生”的疑问 一个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寄给一位记者的信中写道:“……在很多人看来,我们重点高中的孩子很幸运,可很少有大人能了解我们学习中的压力,新千年的第一个春节将至,我却不能欢欢喜喜过个年,因为我在刚结束的期末考试中经历了惨痛的失败,我们的名次被排在一张大表上公布于众,每科成绩都有详细的年级名次和班级名次。这样一来,每个学生的成绩都被公布到一个‘位置’上,老师在不经意间就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还有,每次我们班考试教室里坐不下一班人时,老师都会分10个人出去,这10个人不是上次考试的前10名就是最后10名,前10名同学自然是兴高采烈的接受这样的安排,但后10名呢?老师有没有顾及到他们的心情呢?除此之外,每周六我们学校有提高班,可提高班也有一二班之分,一班专为成绩好的学生准备,而二班说白了就是补差班,老师还规定了多少分以下的必须参加,让同学们间的等级更分明。最让人伤心的是一遇到难一点儿的题,老师就对差生说:‘这题太难了,你们不用做……’。”
“老师,我会飞的” ——枯叶蝶的启示 不久,学校举办“第二课堂”成果展览,我们班的蝴蝶标本深得好评,还得了奖。特别是那些用废弃的泡沫塑料和边角即时贴彩纸做成的标本盒,简直是话腐朽为神奇,与五彩缤纷的蝴蝶相得益彰。我问是谁做的,没想到竟是出自那个曾被我看作是“不可教也”的孺子!同学们告诉我,那天他没能去捕蝶,感到对不起大家,于是在家里做了十多个标本盒拿到组里,跟大家一起精心设计制成了这些漂亮的标本。后来我在班会上,称赞了他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特别表扬他心灵手巧,敢于创新,值得大家学习。说来也怪,从此以后他想变了个人似的,上课专心了,作业认真了,纪律也能遵守了,进步很快。他还参加了发明兴趣小组,有几项创意很独特,指导老师认为,经过进一步完善,还有希望申报专利呢。 几年前我带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不仅成绩拉全班的后腿,还经常惹“乱子”,在我眼中简直是一无是处。一次,生物老师吸收他为兴趣小组成员,来征求我的意见,鉴于他的表现我没有同意。这个学生就来求我,我提出“约法三章”,想借此挈机促他转变。他后来确实好了一阵子,但没过多久有故态复萌。一个星期天,生物老师要带他们到天童森林公园捕蝴蝶制作标本,他兴致勃勃地准备着,竟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也做起捕蝶网来。下课后我把他叫来,拿出他的保证书,宣布取消他这次活动的资格。他难过的流下眼泪,却不肯认错,倔强地一拧头走了。 我的书橱里珍藏着一盒栩栩如生的蝴蝶标本:左边的这只两翼合拢停在一根枯枝上,酷似一片枯叶;右边的那只双翅展开,七彩斑斓。想不到这竟是同一种蝴蝶,叫“枯叶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送给我的,其中还包含着一段发人深省的故事呢! 后来,他要随父母转到外地去上学了。临行前,他特意送给我这个“枯叶蝶”标本,还在盒子上写了一行字:“感谢老师终于发现我并不是一片枯叶,当我展开双翅时也会发出光彩——老师,我会飞的!”我接过这份不寻常的礼物,思想如潮,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学习评价 assessment in the teaching of biology
作业 结束 返回首页 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学习评价 • 纸笔测验 • 实作评价 • 生物学高考
纸笔测验 编制测验计划 命题 试卷质量审查 考试 试卷的评阅 评价结果的统计 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的讲评
编制测验计划 (1)识记(knowledge) (2)理解(comprehension) (3)运用(application) (4)分析(analysis) (5)综合(synthesis) (6)评价(evaluation) 1明确评价的目标 2设计双向细目表 3选定测验题型
命题原则 • 试题取材均匀,并具有教材内容的代表性 • 试题叙述简明扼要,题意准确 • 试题之间彼此独立,避免含有暗示的答案 • 试题宜有公认的正确答案或相对较佳的答案 • 尽量避免有争议的试题 • 若要测试学生高层次的认知能力,怎试题不一定有固定答案 • 试题应重视重要概念、原理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 命题不要超出评价目标 • 命题尽量多一些,作为备用试题
试卷质量审查 • 难度 • 区分度 • 教学敏感度 • 差异度 • 信度 • 效度 • 长度分析
试卷的评阅 1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 2消除评分的主观因素 3选用恰当的评分方法 如相对评分法 正态分布 负偏态分布 正偏态分布
评价结果的统计 • 成绩评定 • 学生成绩统计 1集中量数 2差异量数 3标准分 A组:100、100、100、50、0, B组:70、75、80、65、60, 差异量数 1方差 2标准差 标准分 算术平均数 10名学生的生物学考试分数为67,85,70,74,90,82,83,61,77,78。这些学生考试分数的标准差是:6.90877 标准分有三种可能性:大于0,小于0,或是等于0。正值越大,成绩越靠前;负值越负,成绩越差;标准分为0,则正好是平均水平
试卷质量分析 • 难度分析 • 区分度分析 • 信度分析 • 效度分析 • 教学敏感度 • 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 区分度:D=PH-PL 区分度的取值范围在+1.00~—1.00之间,其值越大,区分的效果佳。一般来说,区分度大于0.4,说明试题的区分度很好,0.39~0.3为良好,在0.29~0.2之间为尚好但有失误,0.2以下则较差。 难度:P=该试题全体考生的平均分/该试题的满分 难度值大于或等于0.7的试题属于容易题(P≥0.7),小于或等于0.4的试题属于难题(P≤0.4),在0.4和0.7之间的试题为中等难度的题(0.4≤P≤0.7)
试卷的讲评 事后100分 在上海的的一所重点中学,每次测验或考试后,任课教师都要进行两次阅卷。第一次阅卷后,老师就会对学生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评,然后再与学生个别交流,帮助他们切实掌握知识。这一做法,被师生们称为“事后100分”。他们认为,考试并不是终结,而只是一个教学环节,一个不断弥补自身缺陷的过程;分数也不是唯一的追求目标,真才实学才识学习的真谛。
实作评价举例 • “档案夹”(Portfolio Assessment) • 作品量表(product scales) • 评定量表(rating scales) • 检核表(checklists)
“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 所谓“档案夹”即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信息的一连串的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案例】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学习档案夹 1 自己或与同学共同收集的有关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资料。如科技动态、生态、环境的剪报、图片、照片和实物以及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力等。 2 对人与生物圈、环境与生物关系的认识与态度。 3 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探究资料(包括提出的问题与假设、设计的方案、实验记录、对实验活动的自评忽然他评、对实验的推断与体会、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等)。 4 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调查及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5 对生物科学技术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功过认识。 6 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评价(包括基础知识、实验设计和探究活动等情况,有待改进的问题和改进的设想)。
生物学高考——往届考题举例 适当挖掘和拓展书本知识 假如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后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1/8 B.ddRr,1/16 C.ddRR,1/16和ddRr,1/8 D.DDrr,1/16和DdRR,1/8 注重学科内综合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的() A.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相同 B.功能及所含有机化合物都不同 C.功能相同,所含有机化合物不 D.功能不同,所含有机化合物相同 关注社会热点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尿素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物,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类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尿素能发生水解反应 D.尿素是一种酸性物质
第三节 中学生物学教学评价 assessment of biology teaching
作业 结束 返回首页 第三节 怎样的课才算好课——教学评价 思考:以下课是否好课? • 评价量表 •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
“中评不中用”的课 有时一堂课听下来,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根据评课的指标去评这堂课,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可以罗列出许多优点。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程安排合理”、“提问精简恰当”、“适时运用媒体”、“渗透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板书精当美观”、“教态亲切自然”……整堂课似乎无可非议。但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是一堂好课。这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审视这堂课,想想学生在这堂中学到了什么,我们就会发现,这堂课的许多环节是为迎合评课人的口味而设计的,是在做表面文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在优质课评比中尤为常见。因此,我们认为“中评不中用”的课不是好课。
“达到认知目标”的课 有的教师把完成认知性任务当成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目的,教学目标设定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当是面对完整人的教育,仅仅达到认知目标的课,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新课程与教学评价 •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 “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 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