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710 Views
Chapter 3 金融中介. 認識資金交易的障礙 了解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清楚金融中介機構的種類 了解金融中介機構有那些功能 看看台灣金融中介機構的現況. 全球金融結構的八大迷思 1/3. 股票並非企業最主要的外部融資來源 發行有價證券並不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 直接金融的重要性並沒有大過間接金融 銀行才是企業最主要的外部資金來源 金融體系是經濟體系中規範最嚴格的部分 只有大型且健全的企業才能透過證券市場籌資 抵押品是家計單位與企業在債權契約中很重要的特性 債權契約通常是極為複雜的法律文件,且有諸多限制. 全球金融結構的八大迷思 2/3.
E N D
認識資金交易的障礙 • 了解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 清楚金融中介機構的種類 • 了解金融中介機構有那些功能 • 看看台灣金融中介機構的現況
全球金融結構的八大迷思1/3 • 股票並非企業最主要的外部融資來源 • 發行有價證券並不是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方式 • 直接金融的重要性並沒有大過間接金融 • 銀行才是企業最主要的外部資金來源 • 金融體系是經濟體系中規範最嚴格的部分 • 只有大型且健全的企業才能透過證券市場籌資 • 抵押品是家計單位與企業在債權契約中很重要的特性 • 債權契約通常是極為複雜的法律文件,且有諸多限制
全球金融結構的八大迷思2/3 圖3-1(b) 美國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 圖3-1(a) 台灣企業的外部資金來源
全球金融結構的八大迷思3/3 圖3-2 各國企業的外來資金來源
交易成本 資訊不對稱 • 尋找成本或資訊成本 • 評估成本 • 作業成本 • 逆選擇 • 道德風險 資金撮合的二大障礙
資訊不對稱 • 所謂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交易的一方較交易的另一方掌握更佳的資訊。 • 資訊不對稱會導致逆選擇與道德風險二大問題。
對自己財務及前景有較佳的資訊 • 掌握資金使用的資訊 放款人及投資人 • 不能辨別好與壞;高風險或低風險 • 不能監督資金的運用 借款人及發行人 資訊不對稱所引起的逆選擇與道德風險問題 逆選擇 道德 風險 資訊不對稱
逆選擇與道德風險 • 逆選擇係指,由於資訊不對稱,造成處於資訊劣勢的一方,因為不能辨別對方信用的好壞,做出了不利於自己的選擇。 • 道德風險係指,取得資金融通的一方,從事高風險的投機活動;而貸出資金的一方不能掌握資金的使用狀況。 • 逆選擇與道德風險,都會阻礙資金交易的進行。
解決逆選擇問題的方法 • 專業的資訊提供 • 政府管制(資訊揭露的要求) • 金融中介機構 • 可聘請專家來收集資訊,並評估借款人或發行公司信用的好壞,排除信用不佳的借款人。 • 抵押品與淨值 • 抵押品的價值愈高,借款人愈不願意違約;淨值扮演類似的角色。
解決股權契約道德風險的方法 • 股權契約易發生特別的道德風險,即主人─代理人問題。 • 解決股權契約道德風險的方法: • 監視 • 政府管制(資訊揭露的要求) • 金融中介機構 • 投資銀行可以派員參加被投資公司董事會或擔任高階管理者,來密切監視公司的活動。 • 債權契約 • 債權契約下,只要借款公司能如期支付本息,放款人即不須經常監視公司,故監視成本較低。
解決股權契約道德風險的方法 • 抵押品與淨值 • 擔保品價值愈高,借款人從事高風險活動的誘因就愈低,債權契約的道德風險就愈小。 • 限制條款 • 在負債契約上訂定限制條款(restrictive covenants),用來監督與限制借款人的行為。 • 金融中介機構 • 金融機構可雇用許多專家,來監視借款的資金運用。
表3-1 解決逆選擇及道德風險問題的方法彙整表 從上表得知, 金融中介機構的存在能解決資訊不對稱所引起的逆選擇及道德風險問題,這說明了間接金融的重要性 。
影子銀行(Box3.3) • 仰賴「非存款」短期資金,而從事放款或投資的非銀行「金融中介機構」,因資金來源與運用類似銀行「以短支長」,故通稱為影子銀行(shadow banks) ,如融資公司 。
表3-4 美國金融中介機構經營的主要業務 說明:1.「○」表示被允許經營的業務。 2.「註」表示經允許得經營這些業務的部分業務。
台灣的金融中介機構:(一)存款貨幣機構 • 商業銀行:收受各種存款,供給短、中期信用為主要業務的銀行。 • 專業銀行:供給特定專業信用的銀行。 • 外商銀行:在台灣設立分支機構的外國銀行。 • 基層金融機構:地方性、區域性的金融機構。
我國專業銀行的種類 • 工業銀行 • 農業銀行 • 輸出入銀行 • 中小企業銀行 • 不動產信用銀行 • 國民銀行
基層金融機構 • 基層金融機構包括信用合作社與農、漁會信用部。 • 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員組成的金融機構,基於社員間彼此「互助」、「合作」的目的而成立。 • 農、漁會信用部,則是農、漁會等民間組織所屬的金融部門,由農、漁民為信用部的會員。 • 基層金融機構的經營區域受限,容易造成授信風險過於集中,其經營良窳與當地經濟景氣有密切關係。
台灣的金融中介機構:(二)非貨幣機構 • 郵政公司儲匯處:主要辦理郵政儲金與匯兌業務 • 信託投資公司 • 保險公司 • 人壽保險公司 • 產物保險公司 • 再保險公司
表3-8 台灣金融中介機構的家數(含總分支機構)表3-8 台灣金融中介機構的家數(含總分支機構)
台灣金融中介發展的特質 • 嚴格管制→大幅開放 • 早期金融機構的增加,主要來自分支機構的增設 • 早期:公營為主 現在:民營為主 • 金融雙元性 • 競爭者眾多,造成過度競爭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