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 likes | 837 Views
2011 年养猪业发展趋势 -形势分析及猪价行情预测. 舒邓群 博士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 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 主要内容. 养猪形势分析 养猪发展趋势 猪价行情预测. 养猪形势分析. 养猪是我国传统产业,是农民发展致富的支柱产业,在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猪肉消费的比例在整个肉类中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 猪肉在整个肉类中的比例.
E N D
2011年养猪业发展趋势-形势分析及猪价行情预测2011年养猪业发展趋势-形势分析及猪价行情预测 舒邓群 博士 江西农业大学动科院 江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
主要内容 • 养猪形势分析 • 养猪发展趋势 • 猪价行情预测
养猪形势分析 养猪是我国传统产业,是农民发展致富的支柱产业,在一段时间以来,虽然猪肉消费的比例在整个肉类中有所下降,但仍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
1996-2008年,我国猪肉产量每年以3.22%的速度增长,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6%,2008年出栏量已达61016.6万头,同期年末存栏46291.3万头,分别占世界生猪总出栏和存栏量的46%和49%,位列世界首位。1996-2008年,我国猪肉产量每年以3.22%的速度增长,猪肉产量占全球猪肉总产量的46%,2008年出栏量已达61016.6万头,同期年末存栏46291.3万头,分别占世界生猪总出栏和存栏量的46%和49%,位列世界首位。
我国生猪出栏率逐年升高,由1996年的113.6%到2008年的131.8 %,2006年的出栏率最高,达146.3%,但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仍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39.7%),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德国,205.7%)。
江西省养猪业发展概况 江西省是全国十二大畜产品主产省之一,2009年全省肉类总产量300.9万吨,同比增长15%,其中,猪肉增长15.4%。生猪出栏2814.5万头,增长10.9%,生猪存栏1680.1万头,增长9.8%。 生猪规模养殖水平达到70%以上。 畜牧业产值占整个农业总产值31.2%。
农村生猪饲养是我国猪肉生产的主要来源 • 优势:资源丰富、农牧结合、劳动力来源、支柱产业
养猪户补栏积极性高涨,仔猪价格飞速上涨2月上旬至3月上旬,仔猪价格飞速上涨。截至3月份,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25.34元/kg,同比上涨39.15%。养猪户补栏积极性高涨,仔猪价格飞速上涨2月上旬至3月上旬,仔猪价格飞速上涨。截至3月份,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25.34元/kg,同比上涨39.15%。
2月生猪价格继续上涨,3月价格持稳,进入4月后生猪价格小幅上升。 主要原因是多数地区猪源减少。 (1)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 (2)受猪疫情影响,全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 截至4月15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5. 15元/kg。
2月上旬至3月上旬猪肉价格稳中有升,4月肉价较平稳。2月上旬至3月上旬猪肉价格稳中有升,4月肉价较平稳。 元旦至春节期间,是传统猪肉消费旺季,猪肉价格随之上涨;截至3月13日数据,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22.64元/kg,同比上涨36.47%。
2月猪粮比价逐周上涨,3月有所回落 • 201 1年2月上旬至3月上旬,每周猪粮比价均超过7.021。2月猪粮比价逐周上涨,3月有所回落。
猪粮比价从2011年10月份6.38提高到2011年4月15日的6.97,猪粮比价从2011年10月份6.38提高到2011年4月15日的6.97, 基本上呈现一路走高的态势,最高时的猪粮比价曾一度达到 7.18,大大超过作为盈亏平衡点的5.5的猪粮比价。 • 春节后近1个月来,生猪价格持续走强,养殖盈利持续处于 高盈利区间,但由于饲料原料玉米的价格飞速上涨,养殖 盈利空间将被压缩。
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生猪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农户散养比例下降,规模化养猪比例上升。据报道,2010年,规模化养猪占比例超过50%比例。2020年后,规模化养猪比例有望上升到70%比例。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养猪市场,将使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规模化发展是今后生猪产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农户散养比例下降,规模化养猪比例上升。据报道,2010年,规模化养猪占比例超过50%比例。2020年后,规模化养猪比例有望上升到70%比例。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养猪市场,将使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 规模化养猪进一步增加
规模化养猪的人工成本、生猪能耗和原材料消耗远远低于散养户。2008年规模养猪场育肥1头生猪的平均周期为139天,比散养户缩短30天。与规模化养猪相比,散养模式下生猪日增重较慢、饲养周期较长。 规模化养猪的人工成本、生猪能耗和原材料消耗远远低于散养户。2008年规模养猪场育肥1头生猪的平均周期为139天,比散养户缩短30天。与规模化养猪相比,散养模式下生猪日增重较慢、饲养周期较长。
优势:1、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2、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4、规模养殖可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5、可保证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6、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实行环境控制。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是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优势:1、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2、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4、规模养殖可实现服务指导、科技应用、产品销售、质量控制等的系列化、专业化、标准化;5、可保证养殖效益和畜产品质量;6、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实行环境控制。总之,有规模才有效益,有规模才有市场,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规模养殖已是大势所趋,是生猪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选择。
外来优良品种将逐渐取代地方品种,并向着外三元和专门化品系发展,向外来杂交组合结合中国优秀地方猪血液,改善肉质和繁殖性能,向着优质高产的风味肉方向发展。 外来优良品种将逐渐取代地方品种,并向着外三元和专门化品系发展,向外来杂交组合结合中国优秀地方猪血液,改善肉质和繁殖性能,向着优质高产的风味肉方向发展。 养猪的品种优质化
我国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是培育新品种和配套系的良好素材。 我国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是培育新品种和配套系的良好素材。 地方猪种的优势逐步显现
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哈尔滨天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利用即将消失的东北民猪品种培育出抗病力强、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三元东北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哈尔滨天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成功利用即将消失的东北民猪品种培育出抗病力强、肉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三元东北民猪。
地方猪的品牌意识荣昌猪:成了川菜“回锅肉”的最佳首选,“荣昌猪比荣昌人有名”丹东黑猪:丹东市种畜场首创让猪快乐的“康乐福利”养猪法。莱芜猪:“中国华北第一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抗病、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培育出1个专门化新品种——— 鲁莱黑猪,2个优质肉猪配套系——— 欧得莱猪配套系、鲁农1号猪配套系。莱芜猪在省内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每千克猪肉达到120元,是普通肉猪的6倍。
疫情仍然形势严峻 • 新型高效、安全疫苗的开发利用 • 疫病检测手段的提高 • 生猪抵抗力的提升 • 健康养猪 • 猪场清洁生产 • 福利养猪
保健观念的改变:过去:微量元素、维生素现在:抗生素--误区未来:疫苗、营养、管理、环境控制现代养猪: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是基础。保健观念的改变:过去:微量元素、维生素现在:抗生素--误区未来:疫苗、营养、管理、环境控制现代养猪:环境控制和饲养管理是基础。
健康养猪根据猪的生物结构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来指导生产养殖,为猪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猪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养成的食用商品肉无污染,无药物残留,个体健康,产品营养丰富及保持天然鲜品,对养殖环境无污染,实现养殖生态体系平衡,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健康养猪将成为未来养猪的方向。健康养猪根据猪的生物结构特性,运用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来指导生产养殖,为猪营造一个优良的、有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并且提供充足的全价营养饲料,使猪在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养成的食用商品肉无污染,无药物残留,个体健康,产品营养丰富及保持天然鲜品,对养殖环境无污染,实现养殖生态体系平衡,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健康养猪将成为未来养猪的方向。
猪场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与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从源头上减少以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与传统处理模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即末端治理模式,而猪的清洁生产则要求把污染物尽可能消除在它产生之前,实现粪污减量化。 目前在生产中的具体措施有:1、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2、猪舍设计中的雨污分开排放;3、减少生产用水;4、采用干清粪的工艺。 猪场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作为一种生产与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从源头上减少以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与传统处理模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处理,即末端治理模式,而猪的清洁生产则要求把污染物尽可能消除在它产生之前,实现粪污减量化。 目前在生产中的具体措施有:1、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2、猪舍设计中的雨污分开排放;3、减少生产用水;4、采用干清粪的工艺。
福利养猪:善待动物 在环境改造、畜栏设计、日常管理、转运方式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猪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命本能需求,给予猪人道化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措施,让猪在一个友好的环境下生存,使猪不受饥渴、不受伤害、无恐惧,让猪吃得舒服、住得舒服。福利养猪:善待动物 在环境改造、畜栏设计、日常管理、转运方式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猪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生命本能需求,给予猪人道化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措施,让猪在一个友好的环境下生存,使猪不受饥渴、不受伤害、无恐惧,让猪吃得舒服、住得舒服。
外来种猪的引进受到限制 国内多数种猪企业过分依赖国外种猪,引种攀比,崇洋媚外,不注重选育提高,后果一是:花费大量外汇;二是:洋猪病不断引入,导致国内猪病越来越复杂,病多必然带来药残,病多必然带来生物污染。
社会化分工更加明确 小而全的猪场将逐渐减少,规模化猪场和农村养猪户将根据自身情况、市场和地区优势选择是培育种猪还是商品猪,是饲养母猪卖仔猪还是买仔猪卖肥猪。 外购仔猪风险:仔猪价格高;疫病风险大。
猪肉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猪肉“瘦肉精”的应用,重金属的应用,药物的滥用,导致中毒。 实施健康绿色猪肉战略是养猪业的必然。 安全、优质、高效。
1997年12月12日颁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2007年12月19日修订颁布, 重点规定:国家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但是,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 “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 但对屠宰行业的管理范围窄,处罚力度也弱,对社会缺乏法律的权威。 重点:防止“注水肉”、“病害肉” 上市。2010年商务部制定发布了《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纲要》提出,到2013年,全国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30%,到2015年淘汰50%。《纲要》是中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加强屠宰行业管理,调整优化行业布局,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放心消费,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猪的屠宰将进一步规范
建议制订《动物屠宰法》,严禁私宰。 屠宰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屠宰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制订专门法律。 屠宰厂的生猪流通性大,来源复杂,容易传染疾病。屠宰过程中,污水量大,污染严重,很难彻底消灭传染病菌。屠宰场又是检疫疫病的重要地点,上市猪肉必需通过屠宰,如果严格检疫把关,对疫病和各项残留进行检测,就可以控制不安全猪肉上市。
调整布局,就近屠宰 , 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切断生猪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把屠宰厂(肉联厂)办到生猪主产区(通常是粮食主产区),把现有在大城市中的大小肉联厂(和屠宰点)逐步关闭。 农户把肉猪送到附近的肉联厂屠宰后,把冷却肉通过高速公路送到大中城市的若干个肉类批发市场销售。
养猪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产业化经营必将成为养猪业的重要一部分。 俗语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贩猪的不如杀猪的,杀猪的不如卖肉的。 控制养猪风险,创建猪肉品牌,实现安全战略。既发展从饲料生产到种猪繁育,到肥猪生产,到生猪屠宰,再到连锁销售的一条龙产业化生产经营,有的附加沼气生产和复合粪肥生产加工。将赚钱与赔本环节结合为一体,才能使相关产业利益均沾。
养猪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形成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以及产业发展格局的调整,农村散户饲养的数量肯定会逐渐减少,这也是世界养猪生产格局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大中型猪场的数量不断增多,小型猪场数量不断减少,但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散户及中小规模饲养这样的养猪生产方式仍将延续,这是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特点。
优 势 (1)生产设备设施投资不多,传统饲养方式具有发展空间 。 (2)饲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3)劳动力灵活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一般不需要雇请他人,各种劳动力都可以利用,加上农村散户饲养计算成本方法是直接花掉的资金才算成本,因此资金需要量较少,生产成本较低。 (4)环保压力相对不大 农村散户及中小型规模饲养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是数量不多,而且猪粪尿可以直接用来还田,很方便。 (5)农村的饲养环境适合猪只的自然需要 相对于封闭的工厂化猪舍,农村散户饲养密度不高,饲养的环境条件更适合猪只的自然需要,由于饲养密集带来的猪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较少发生,比较容易控制。
劣势与挑战 (1)小农的散户饲养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参与市场竞争。 (2)技术力量不足,生产效率并不高。 (3)分散的饲养方式难以实现生产标准化,生产自由程度很高,因此产品(生猪)的生产以及质量难以控制。 (4)市场信息的闭塞难,买难卖难问题将一直困扰着散户饲养。 (5)适度的规模生产受到资金匮乏、还贷乏力的困扰。
形 式 • 养猪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兴办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 和养猪协会等通过一定方式联合起来,形成质量、利益共同体,最终细化服务,减少流通环节,捆绑进入市场,构建生猪质量安全溯源系统,保证生猪质量安全。 • “小生产”对接“大市场”
兴办专业协会 向会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 江西多数设区市和大部分生猪主产县,均先后建立养猪协会,有的乡也建立了养猪协会,万年、余江、乐平、上高、南康市,横寨乡等地的养猪协会,在组织供应良种、供应饲料方面,在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行业自律、表达诉求方面,在联系产品的销售市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受当地政府和广大会员的称颂。 但专业协会是一种比较松散的联合,主要的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一般都不是经济实体。
龙头企业+农户 由龙头企业带动养猪小区进入市场。 例如江西五丰公司、江西正邦集团、江西国鸿集团等,与养猪小区的专业户签订合同,专业户自行建设养猪场,由公司提供猪源、提供饲料、指导技术、防疫灭病,大猪由公司收购包销,按双方议定的价格,使养猪户获得一定的纯收入。
温氏集团:“公司+农户” 具体做法是:鸡的饲养环节交由农户完成,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药物、技术及销售一条龙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实力较弱的农户投入养鸡场地、设备,负责日常的饲养,承担一定的生产风险,但不承担技术的和市场的风险。而有着技术、管理及资金优势的温氏集团,则集中精力在品种繁育、饲料改良、防疫药品开发方面加大投入,承担技术风险和整体的经营风险,但省去了大量鸡场建设投入和日常饲养费用。
优势: 这种合作是企业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结成为紧密的联结关系,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企业能够将生猪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保证了农户饲养生猪的销路。 缺陷: 企业与农户分别属于独立的利益主体,双方并不完全对等,企业处于明显的优势和支配地位。
“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合作社+农户” 这种合作经济组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由养猪生产经营者或为养猪业提供服务的同行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种猪、饲料、兽药、器械的购买和生猪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技术和信息服务。 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各成员地位平等并实行民主管理,盈余主要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及入社股本比例返还。
这是一种紧密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如江西省上高县牧业合作社,除上述合作项目外,还为社员融资,合作社与县信用社签订合同,由县信用社提供6000万元贷款额度,利率以原贷款利率为基础下调15%,由县牧业合作社为社员贷款提供担保。
农村经纪人“帮民富” 以抚顺市为例:到200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03个,注册59个。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此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进。这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代表农民利益,确保农民依法致富。 在江西省,各地养猪协会也蓬勃发展,特别是上高、高安、万年等猪发达的县市。
养猪环保要求日益提高 未来的养猪业是养猪环保与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猪全身都是宝,关键是我们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能力。饲料要按环保和营养标准合理配制,控制好重金属用量,生产设备和工艺要科学化,减少水和饲料的消耗,减少污水的排放,实施污水的处理排放和沼气的生产利用,实现猪粪的复合肥加工利用,实现饲料、粪肥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畜牧业的专项规划、新建猪场 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畜牧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2000年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工作报告》显示,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1999年产生总量约为19亿t,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而且畜禽粪便COD排放量已达7118万t,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