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讓天賦自由 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讓天賦自由 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分享者 : 許雅惠 資料出處: http://www.kyps.hc.edu.tw/web/modules/tadnews/index.php?op=dlfile&fsn=262&nsn=355#A. 烏托邦的理想.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讓天賦自由 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 -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分享者:許雅惠 資料出處: http://www.kyps.hc.edu.tw/web/modules/tadnews/index.php?op=dlfile&fsn=262&nsn=355#A

  2. 烏托邦的理想 • 整個社會就像一個交響樂團,每個人都有一種擅長的樂器,如果天生愛打鼓的人,指揮告訴他現在樂團最缺的是彈鋼琴的人,不缺打鼓的人,而彈鋼琴的地位是最顯而易見的,他因此放棄打鼓、改彈鋼琴,整個交響樂團奏出的曲調會如何呢?如果大家都很努力的話,當然不至於走音,只是欠缺了生命力、欠缺了感動人的爆發力。如果愛打鼓的人站對了位置,彈鋼琴的人也選對了位置,那麼一切水到渠成,就會造就一首渾然天成的樂章。

  3. 為何要讀這本書 • 你是否也曾對這些社會上的成功份子投以艷羨的目光? • 你是否也曾經在心理盤算著小小的人生夢想? • 無論是迫於無奈,或是認清現實,你總是有藉口說服自己不如他們。 •  但,你知道嗎? •  其實這些成功者,也曾經跟我們一樣,徬徨挫折過。

  4. 這本書告訴我們甚麼 • 很多名人過去也跟你我一樣,平凡而迷惘, • 但他們在漫漫人生長路上,摸索到自己的天賦和使命,並義無反顧的全心投入。 • 也許現今的我們還無法體會,但藉由他們的經驗分享,或可一窺端倪。

  5. 四個關鍵問題,決定你是否活出自己── 天資 ∕ 什麼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熱情 ∕ 哪件事讓你永遠充滿活力?態度 ∕ 你讓際遇左右生命,還是用態度創造運氣?機會 ∕ 如何為你的熱情找到實踐的管道?我們每一個人,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到。

  6. 作者簡介 • 肯.羅賓森(Ken Robinson) • 享譽國際的人類潛能開發先驅,曾合作之對象包含歐、亞洲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財富五百大公司、中央與地方教育系統,以及全球主要非營利機構與文化組織,現與妻子泰芮及兩名子女定居美國洛杉磯。

  7. 作者簡介 • 盧.亞若尼卡(Lou Aronica) • 曾創作兩本小說,並與他人合著非文學類作品,包含與拉派爾(Clotaire Rapaille)合著的暢銷書《情感行銷的符碼》(The Culture Code,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現與妻子凱莉及四名子女居於美國康乃迪克州。

  8. 編輯現場手記 這本書實際體驗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天命。初次接觸這本書時,以為內容老生常談,但,每個閱讀過這本書的人,不論地位高低、不論個性偏向理性或感性,均深受打動,一切都源自這本書的獨特性── 它帶給讀者一種決心行動的力量。

  9. 編輯現場手記 • 我們都知道要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 也清楚熱情與態度將會創造機會,但,絕大多數人僅止於「知道」。這本書擁有一種推你一把的力量,使你再也無法迴避發自內心的疑問!

  10. 編輯現場手記 • 該創造的是質感人生──活出質,而不只是追求量  .盡最大的力量,成為你自己  .創造你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  .讓你的人生安可不斷  .人生不是只有對或錯兩種答案  .自由與踏實的活出自我本色

  11. 有為者亦若是 洪蘭 • 幾年前,有個八歲的小女孩寫了本小說,在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她的傳記《飛舞的手指》,智庫出版),很多記者去訪問她時,問她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她非常驚訝地說:「為什麼說『長大以後』要做什麼?我現在已經在做我要做的事了。」的確,為什麼要等長大以後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呢?人每天都在過日子,每天都應該把握當下做自己要做的事。

  12. 孫維新(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孫維新(台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 做為教師,我們不僅要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興趣」,更要激發他們對世界和宇宙的「熱情」! • 首要之務,在於解除他們在思想上的框架,同時提供足夠的環境刺激和思考空間,讓他們創造的熱情恣意奔馳,我們才有機會看到令人驚豔的作品,也才有機會讓這個社會向前邁進。

  13. 葉明桂(奧美集團策略長暨奧美廣告副董事長)葉明桂(奧美集團策略長暨奧美廣告副董事長) • 絕大部分的人,都應該活得比現在的自己更加精采,如果找到本書所謂的「天命」。 • 人的能力,智力只占一小部分,身體感官的能力,心靈反省的能力,可知的想像力,未知的直覺……,都是人類天生具有的能力。不同能力的重新組合就會集結成一個專屬於自己的擅長;相關的心靈感受互相連結,就會產生一種非常的興趣。當我們投入「有興趣又擅長」的事,就是充分發揮天命,永恆不斷的快樂將隨之而來。 • 本書鼓勵我們勇敢拒絕被人剪斷翅膀,並提醒不讓「從眾的人性」成為展翅高飛的障礙,並整理許多哲理、科學及案例,成為一套完整論述,指導我們找到自己的天命。用心的讀者,必定能在閱讀中找到感動自己的一句話,遇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14. 找出自己那把鋤頭 魏德聖 • 這陣子,常有人邀請我出席一些場合,希望以我的故事「鼓勵」年輕人。坦白說,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需要我鼓勵呢?事情可以很簡單:喜歡的事情就去做,不喜歡的就不要做!要做就好好做、認真做。退伍後,我知道自己想做和電影有關的事情,但台南沒有機會,我就離開台南到台北找工作。當年有一群朋友,約好一起寫劇本,然後互相幫助,拍出自己想拍的電影。結果,只有我ㄧ個人真的寫出來,想辦法籌錢、拍出短片,ㄧ步一步往下走。我不是覺得自己劇本寫得好,只因為我喜歡做這件事、只想做這件事。我相信一邊做ㄧ邊學,沒有理由做不好。

  15. 「天命教育」幫孩子打造未來 陳藹玲 • 將「天命」概念運用在人才培育上,我們就稱之為「天命教育」吧。 • 教育者,包括所有的父、母親,都應該敞開心胸、用新的態度來看待教育這件事,尊重才智的多元化,肯定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性。容許,不!鼓勵孩子在不同的路上發展自我,並讓自我的專長及熱情成為他或她的工作。因此,教育之先,一定要讓孩子先了解自己的能力及喜好,找到他的天命,未來才能有確切的發展方向。

  16. 天命為何物? • 書中的故事主角才將尋得天命的經驗稱為「頓悟」。 • 我們如何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天命?這並沒有固定公式,天命因人而異,事實上,重點就在這裡,我們並不侷限於單一天命。 • 你可能對多於一個領域懷抱相等的熱情,在這些領域中展現的能力也可能旗鼓相當,而有些人的熱情與天資或許只限於單一領域,這其中並無固定規則。然而,天命確實有其組成元素,讓你知道該如何思索自己的天命,該往什麼方向去尋找,該採取什麼行動。

  17. 天命的成分? • 天命的兩大成分是「天資」與「熱情」,兩個先決條件是「態度」與「機會」。 • 歸屬於天命的順序大約是:我有、我愛、我要、在哪? • 他們從事自己鍾愛的工作,而且認為工作中的自己最接近真實的自我。他們的時間流逝與別人不同,他們活得更紮實、更專注、更有活力。

  18. 我有 • 天資指的是你在某方面與生俱來的天分,讓你靠直覺就能感受或理解某個學問的本質、其中的道理,以及它的用途。 • 天資具有高度個人獨特性,一般性的大略分類,例如數學、音樂、體育、詩,或政治理論; • 也可能非常具體,例如:音樂中的爵士或饒舌歌、吹奏樂器中的長笛、科學中的生化,或是體育中的跳遠。

  19. 我愛 • 天資並非找到天命歸屬的唯一條件,許多人在某方面有天生的能力,卻不認為那就是自己的天職。 • 因此不僅要有天資,還需要熱情。 • 已經歸屬於天命的人都認為,工作就是深刻喜悅的來源。

  20. 我要 • 「態度」,指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與環境――觀察事物的角度、你的性情,以及情緒性的觀點。 • 態度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含你的基本個性、意志、對自我價值的肯定、周遭眾人的觀點,以及他們對你的期望。有個有趣的指標可以用來判斷你的態度:你認為「運氣」在生命中是什麼角色?

  21. 我要 • 熱愛工作的人常說自己很幸運,自認沒有成就的人則說自己運氣不好。 •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存在著意外與偶然,但幸運並不只是純粹的僥倖。 • 成功人士身上幾乎都有相似的態度,例如堅忍、自信、樂觀、企圖心,以及不屈不撓。你如何解讀周遭環境、如何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基本上就取決於你對自己的期望。

  22. 在哪? • 若缺乏適當機會,你可能永遠也不知道自己天資何在,也不知道這份天資能為你創造多高的成就。 • 天資需要有機會使用,才能展現出來。你或許永遠無法發現真正的天命,其中一大因素就是機會,端看你能否獲得、創造機會,以及是否、如何把握機會。

  23. 當別人的貴人 • 你能否歸屬於天命,經常也取決於是否結識其他懷抱相同熱情與奉獻精神的人。 • 實際的做法就是積極尋求機會,多方探索自己的天賦。 • 我們常能透過他人認清自己的真正天賦,也能給他人同樣的協助。

  24. 讀後感 王文華:實現天賦必須發掘天資與熱情, 並以正確的態度把握每次機會! 蘇國垚:是否活出天賦與薪資或職位高低無關, 而是看你是否感到快樂! 楊基寬:只要你願意去做,絕對有能力完成

  25. 如何讓天賦自由? • 《我比別人更認真》的英文原名是Talent is overrated,直翻就是「天賦被高估」了,似乎和《讓天賦自由》背道而馳。兩書觀點確實有差異:一個認為人人皆有天生的天賦和熱情,只是被各種因素阻擋,抱持正向的態度掌握機會,人人都能成就自我。《我比別人更認真》則強調天賦的重要性太過被世人高估了;而熱情,絕對可以後天培養而來。

  26. 「刻意練習」 • 它不是大部份人以為的練習,更不是每天的工作內容。 • 它有幾個要素:是為了提升某個專精領域的表現、專為突破能力現狀、更上層樓而設計的特殊練習活動;通常有指導者;能多次反覆進行;對練習成果持續反饋;需要自我覺察與規範;它是心智層面的高難度挑戰,沒有絲毫樂趣可言。

  27. Just do it! • 「刻意練習」是人生一項重大投資,必須為這個目標耗費多年光陰,只有抱持強烈動力想要達成目標的人,才可能做得到。如果我們真心相信追求卓越是自己能做主的事,相信只要實行設計適當的刻意練習,一天數小時、多年如一日,我們的表現就會突飛猛進,那麼,我們至少有可能努力而為,並因此表現出色。但如果,我們相信內在天賦多寡決定了自己最終的表現,那麼我們根本不可能去努力。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