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重症 H1N1 与机械通气治疗

重症 H1N1 与机械通气治疗.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金晓东. 机械通气的开始. 1949 – 1950 年 Scandinavia 脊髓灰质炎流行 呼吸麻痹者死亡率 80% 1913 年 Janeway 第一台定型呼吸机. 机械通气的开始. 1952 年 Denmark 脊髓灰质炎流行 Blegdam Hospital 31 名呼吸肌麻痹患者 27 名相继死亡 麻醉科医生 Bjan Ibsen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的开始. 呼吸机系统 简图. ICU 中的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66% ARDS 8%

benjy
Download Presentation

重症 H1N1 与机械通气治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重症H1N1与机械通气治疗 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 金晓东

  2. 机械通气的开始 • 1949–1950年Scandinavia • 脊髓灰质炎流行 • 呼吸麻痹者死亡率80% • 1913年Janeway • 第一台定型呼吸机

  3. 机械通气的开始 • 1952年Denmark • 脊髓灰质炎流行 • Blegdam Hospital • 31名呼吸肌麻痹患者 • 27名相继死亡 • 麻醉科医生Bjan Ibsen 气管插管

  4. 机械通气的开始

  5. 呼吸机系统简图

  6. ICU中的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的适应症 • 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66% • ARDS 8% • 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急性加重 13% • 昏迷 15% • 神经肌肉疾病 5% Esteban A, Anzueto A, Alia I, et al. How I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mploy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 International Utilization Review.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 1450-1458

  7. ICU中的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 气管插管 75% • 经口气管插管 96% • 经鼻气管插管 4% • 气管切开 24% • 面罩 1% Esteban A, Anzueto A, Alia I, et al. How I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Employ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 International Utilization Review.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161: 1450-1458

  8. VCV PCV SIMV SIMV + PSV PSV CPAP BIPAP APRV PRVC/autoflow/VV+ VS/VV+ Automode VAPS/PA MRV ASV PAV+/PPS … 呼吸模式

  9. 选择不同机械通气模式 • 改善气体交换 • 增加患者舒适性 • 加速自主呼吸的恢复

  10. 呼吸模式介绍 • 如何开始吸气 • 吸气如何进行 • 如何结束吸气 • 优点 • 缺点

  11. 通气模式

  12. 优点 潮气量恒定 保证最低分钟通气量 设置简单 缺点 气道压力不恒定 吸气力量 Raw, Crs, st Vt, Flow 通气不均一 吸气末暂停 人机对抗 容量控制通气: 评价

  13. 优点 压力恒定 通气均一 漏气补偿 设置简单 缺点 潮气量不恒定 吸气压力 吸气力量 压力控制通气 – 评价

  14. 优点 气道压力恒定 缺点 潮气量不恒定 患者决定呼吸频率 压力支持通气 – 评价

  15. 优点 保证最小分钟通气量 人机同步性有所改善 缺点 模式复杂 SIMV + PSV – 评价

  16. 重症HINI流感的诊断 • 由于HINI流感患者有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肺炎,在短期内出现ARDS,可具备以下三项之中的任何一项。 • 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 • 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 • ① 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在正位胸片上病灶 总面积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 • ② 病情进展,24~48小时内病灶面积增大 超过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 积的1/4以上。 • 出现明显低氧血症,氧合指数低于300。 • 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17.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推荐标准 (1994年北美及欧洲ARDS共识会)

  18. 病理生理改变

  19. 病理生理改变 • Influx of protein rich fluid into alveoli • Ventilation-perfusion mismatch, physiological shunting, ↑ dead space and impaired lung compliance • Patchy heterogeneous collapsed and flooding of alveoli

  20. ARDS的常规治疗 • 正确治疗基础疾病 • 液体治疗: • 维持适当的有效循环血量以保证肺和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 • 避免过多补液而加重肺水肿,允许适量的体液负平衡。一般每日输液量不宜超过1500~2000ml,原则上量出为入,保持500~1000ml体液负平衡,但注意血压应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 胶体液的补充一般限于血浆低蛋白者,补充胶体液后半小时或1小时,应使用利尿剂以促使液体排出。

  21. ARDS的常规治疗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作用: • 减轻肺泡壁的炎性反应。 • 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渗透性。 • 稳定细胞溶酶体,维护肺泡II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 缓解支气管痉挛。 • 减轻组织的纤维化。 • 副作用: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 使用:早期、足量、短程应用。如甲基泼尼松龙80~160mg/日,静脉途径、疗程3天左右。

  22. ARDS的常规治疗 • 营养支持:ARDS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恢 复期的持续时间也往往较长,营养不良使机体 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致感染和影响肺组织的 修复,宜尽早加强营养。 • 并发症防治:对严重继发感染,休克、心律失 常、DIC、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气胸等 应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23. ARDS的机械通气治疗 • 机械通气是 ARDS的关键性治疗措施,正确恰当地应用机械通气,直接关系到ARDS抢救的成败。 • 设备更新换代和应用了各种现代通气监护技术,ARDS的死亡率仍高达50%—60%。 • 对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H)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促进了ARDS通气策略的改变。

  24. ARDS的传统有创通气方法 • 特点: • 超生理大潮气量,(10-15L/min) • 慢通气频率,(10-15次/min) • 生理性的吸呼比,(1:4-1:2) • 目的: • 维持正常血气,(pH、PaCO2) • 防止肺微小不张 • 加用PEEP的水平使PaO2>60-70mmHg • 吸入气氧浓度(FiO2)<0.6为理想。

  25. 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

  26. 通气目标的变化 • 新的通气目标:从追求正常的血气转移到实施肺保护和增加组织氧输送(保护机体重要脏器功能)上来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 小潮气量通气 • 最佳PEEP

  27. 肺保护通气策略 • 弃用传统的超生理大潮气量,应用小潮气量(5-8ml/kg) • 严格限制跨肺压,推荐平台压<35cmHO2 ,加用适当的PEEP。

  28. 肺保护策略的实施 • 容许性高碳酸血症 • 严格限制潮气量和吸气平台压 • 临床观察发现,当PaCO2逐渐升高,血PH缓慢下降时,患者对80mmHg的PaCO2通常是能较好耐受的,不致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和各种副作用。 • 传统通气方法以10-15ml/kg的潮气量可维持PaCO2于大致正常水平(约40mmHg),那么用1/2的潮气量(即5-8mmHg)可望维持PaCO2于80mmHg左右。

  29. PEEP的选择方法 • 先选择Vt(5-8ml/kg),PEEP:8-10cmHO2 • 每次增加2cmHO2 PEEP,观察平台压增加 幅度,如果平台压的增加>PEEP的增加则 表明肺泡过度扩张; • 两次连续PEEP的增加没有再显著改善氧 合,则强烈提示,此时的Vt和PEEP已达到 几乎完全的肺泡复张,需相应适当调低 PEEP水平。

  30.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ing) 肺复张(Recruitment manoeuvres)

  31. 肺复张手法 (recruitmentmaneuver,RM)   是指在限定时间内,通过维持高于潮气量的压力或容量,使尽可能多的肺单位实现最大的生理膨胀,以实现所有肺单位的完全复张。

  32. 恢复肺通气均一性的方法 • 应用PEEP,观察对PEEP的反应 • 如氧合改善,应用RM,尽可能实现完全肺复张 • 滴定式调节PEEP,寻找并维持最佳PEEP • 如氧合无改善,则改变患者体位(如俯卧位),在体位变化的基础上应用RM和PEEP。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