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2011 年 4 月 1 日

南京市二模试卷分析(地理). 严宏伟. 欢迎专家莅临指导!. 2011 年 4 月 1 日. 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一次严格的正规的难度较大的抽测训练,大家辛苦了! 这份地理试卷的考点覆盖了必修和选修地理部分的大部分章节,试卷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既能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测试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是一份诊断性较强的优质试卷。. ( 6 )班有 24 人超过 60 分,占 51.06% 。. 祝贺以下同学地理成绩获得了 A ( 1 班)的戴宸宇、陈丹、高宁轩、王安航 ( 6 班)的 陈孟孟、 应超、曹仪、汪薇、王启凡.

aza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2011 年 4 月 1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南京市二模试卷分析(地理) 严宏伟 欢迎专家莅临指导! 2011年4月1日

  2. 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一次严格的正规的难度较大的抽测训练,大家辛苦了!同学们:我们完成了一次严格的正规的难度较大的抽测训练,大家辛苦了! 这份地理试卷的考点覆盖了必修和选修地理部分的大部分章节,试卷图文并茂,信息量大,既能考查学生的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测试学生综合的人文素养,是一份诊断性较强的优质试卷。 (6)班有24人超过60分,占51.06%。

  3. 祝贺以下同学地理成绩获得了A (1班)的戴宸宇、陈丹、高宁轩、王安航 (6班)的陈孟孟、应超、曹仪、汪薇、王启凡 祝贺以下同学地理成绩获得了B (1班)吴凯伦、秦皓、袁宇、董慧敏、史浩杰、吴雷、张俊鹏、韩徐双悦、马兵、张君薇、易匯涵等11位。 (6)班的邓娜、杨一鸣、杭嘉欣、全馨雨、邱晓华、俞焱文、周燕雯、何茜、韩斯敏、冀岩胤、史玮亦、袁预立、张鑫威、向圆圆、吴敏、吴迪、熊涛、方舒尘、王筱波等19位。

  4. 思考四个问题 考了哪里? 考了什么? 怎么答的? 补做什么?

  5. 我们大多数同学会解以下试题

  6. 尚能解以下试题 第一题选错 ,你不觉得可惜?速补基础知识

  7. 图例 特旱 中旱 轻旱 图2 这类试题应该学会 4.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玉米 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省份遭遇干旱。图2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读图回答3~5题。

  8. 我没有看到图2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 我不知道一月华北的农田生长的农作物 部分学生的困惑 我以为春小麦是一月播种的 我不认识这个地区 ……

  9. 需要补充的知识有: 1 2 3 一些重要农作物、水果、经济林木的习性 区位分布特点 区域地图等

  10. 一些重要农作物、水果、经济林木的习性及区位分布特点一些重要农作物、水果、经济林木的习性及区位分布特点

  11. 以下试题你可以学会 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 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 短期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图3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读图回答6~8题。

  12. 1.读图例,找出村庄、河流 2.找出山谷线、山脊线(分水岭) 3、确认该河谷的流域(山脊线、分水岭) 6.图3中影响该村庄泥石流的集水集物范围最可能是 C.E-F-G-H-I-K-L

  13. 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图3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泥石流是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其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发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图3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某村庄周边地形图。 7.图3中①~④若为植被破坏同等严重地区,其面积和土质状况基本相同。据此推测,暴雨发生时,影响该村庄 泥、石等物质产生量最多的可能是 B.②地 等高线密集处,地形陡,重力作用强,下滑的泥石量大。

  14. 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9. 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 )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B

  15. 10. 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 )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D

  16. 海拔高度/米 900 花岗岩 800 P 700 石灰岩 P P 砂岩 600 断层 500 甲 乙 图4 8.图4是图3中甲—乙之间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P类岩石的成因最可能是( ) A.岩浆喷发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侵蚀作用 P P C 花岗岩是岩浆岩,与岩浆接触过的岩石,会发生变质作用。

  17. 玄武岩 花岗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冷凝 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石灰岩 大理岩

  18. 客观题:主观题=34.5:23.8主观题失分严重!

  19. 51.5º 51.5º 51.5º 0º 0º 0º 甲 >1500mm >400m 750~1500mm 200~400m 乙 <750m <200m 农业地域类型图 降水分布图 地形略图 M M M 图10 27.图10是M岛地形略图、降水分布图及农业地域类型图。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M岛所处半球位置是 、 。 (2)M岛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 ,成因是 ▲ 。 (3)M岛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 ,成因是 ▲ 。

  20. 120°E 20°W 160°E 0° 180° 66°34′N 23°26′N 40°N 0° 23°26′S 66°34′S

  21. 51.5º 51.5º 51.5º 0º 0º 0º 甲 >1500mm >400m 750~1500mm 200~400m 乙 <750m <200m 农业地域类型图 降水分布图 地形略图 M M M 图10 27.图10是M岛地形略图、降水分布图及农业地域类型图。 读图回答问题。(12分) (4)M岛降水量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多,原因是 ▲ 。 (5)甲农业地域类型是 ▲ ,其形成的社会经济因素 ▲ 。 (6)乙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与甲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22. 5分 2 1 0分 0分 1分 1分

  23. (1) 北半球 、 东半球 。(2分) • (2) 季节分配均匀(全年降水均匀) , 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2分) • (3) 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自西向东减少)(1分) , 西部是西风带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是背风坡, 降水少 。(2分) • (4) 岛国,四周临海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受西风带影响。(2分) • (5) 乳畜业 ; 市场 。(2分) • (6) 和甲地相比,乙地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谷物的成熟。 (2分)

  24. 时间分布规律: 1.看年内季节分配即月份的分配(均匀与否;不均 的表现) 2.看年际变化,如何变化(大;小) 3.链接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术语科学客观描述 描述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布规律的一般方法。 空间分布规律: 1.看高低值区域 2.看变化情况(渐变;突变)如何变化等 3.链接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术语科学客观描述

  25. 煤 矿 港口 采掘 铁矿 焦炭 煤炭 炼焦 三废 三废 炼钢 焦 炭 轧钢 建材厂 处理厂 炼钢厂 造船厂 运往市场 运往市场 运进铁矿 年 乙钢铁基地 图13 图11 图12 甲钢铁基地 消费量/t 4 煤 铁矿石 3 2 1 1800 1985 1900 28.图11和图12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地,图13是每冶炼一吨钢的物质消耗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分) (2)钢铁企业这种布局的变化得益于 ▲ 和 ▲ 的发展。 (3)建材厂临近钢铁基地布局的优点是 ▲ 。图12中造船厂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 (1)这两个钢铁企业建设都是符合当时工业布局原则的。据有关材料分析, ▲ (甲、乙)钢铁厂建设的时期较早,判断的理由是 ▲ 。

  26. 5分 1 2 1 1

  27. 28.(12分) • (1) 甲 , 早期炼钢需要的煤炭多,甲钢铁厂靠近煤炭产地 。(4分) • (2) 科学技术(冶炼技术) 、 交通运输 (便利的海运) 。(4分) • (3) 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资源) 、 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2分) • 接近原料产地,降低运输费用 、 靠近港口 。 (2分)

  28. 水电站 图14 29.阅读材料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区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29. 图15 人口所占比重 西 GDP所占比例 中 北 部 面积所占比例 部 城镇人口所占比例 东 南 部 资料三 图15是甲河流域部分基本数据(2003年) 平行递增方向 (1)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该地区城市体系较为合理,主要表现在 ▲ 。 (2)运用所给资料,比较说明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差异。 ▲

  30. 水电站 图14 29.阅读材料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区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 (3)甲河流域开发的核心问题是 ▲ 的利用与治理。请简要说明甲河上游地区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 ▲ 意义。 (4)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简述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 ▲

  31. 5 1 1 1 0 1 1

  32. 29.(16分) • (1)东南多,中部和西北部少;多沿河分布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相距越远 。反之即反(4分) • (2) 东南部GDP所占比重大,说明东南部经济发达,城镇人口所占比重高,人口密度大,说明东南部城市化水平高,西北部相反 。(4分) • (3) 河流 。 航运、发电(必答其一)、水产养殖、旅游、灌溉 。(4分) • (4) 河道淤积,河床升高,易引发洪涝灾害;影响航运 。(2分) 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等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工程措施 。

  33. 归纳材料题的解题步骤: 1.精读图文材料,理解材料中的内在地理关系,精选材料为我所用。 2.尊重材料,必要时进行正确的图文转换 3.链接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术语科学客观描述 切记:缺漏材料信息,一定就会偏见,失分!

  34. A C B 35 15 20 25 35 34 34 35 20 36 沃克环流 等温线 等盐度线 图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16是南太平洋等盐度线、等温线及赤道附近的沃克环流示意图。

  35. 材料二:图17、图18为澳大利亚东岸A、B两地著名的海岸旅游景观。材料二:图17、图18为澳大利亚东岸A、B两地著名的海岸旅游景观。 材料三: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报告,澳大利亚将严格执行捕捞法律,包括降低捕捞配额,限制海洋旅行和改变商业捕捞渔具等措施,停止澳大利亚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1)图17大堡礁属于 ▲ 海岸(类型),图18黄金海岸属于 ▲ 海岸(类型)。 (2)C处的盐度比南北两侧 ▲ (高、低),原因是 ▲ 。

  36. A C B 35 15 20 25 35 34 34 35 20 36 沃克环流 等温线 等盐度线 图16 (3)从洋流的角度解释沃克环流形成的原因。 ▲ (4)智利西海岸多大于6000米的深水区域,其深度远大于澳大利亚东岸的水深,试解释其原因。

  37. 5 1 2 1 0 1

  38. 30. • A.[海洋地理](10分) • (1) 生物(珊瑚礁) , 砂质 。(2分) • (2) 高 , 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4分) • (3) 太平洋西侧是暖流,空气受热上升;东侧是寒流,空气冷却下沉,。(2分) • (4)智利西海岸位于板块交界处,形成海沟,澳大利亚东岸位于板块内部。(2分)

  39. 6 • 研究解题技巧 我们要补做什么? 5 • 读懂各地试卷的答案,并吸收消化 4 • 放弃难题,做好中档难度的试题 3 • 增加一些地图知识,加强空间定位 2 • 加强地理要素间的综合关联 1 • 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再次进行确认

  40.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唐)刘禹锡 •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宋)晁氏客语 • 给力2011,给力地理吧! • 将“考哪里,考什么,怎么答”进行到底! • 同学们,只要不放弃,明天会更好! 与君共勉

  41. 敬请批评指正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