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likes | 220 Views
1910 年代 : 變革時代. 製作人: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 吳偉廉老師 網頁: www. 科技與生活 .com 電郵: asflower@asflower.com. 背景 : 1904 年,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擊敗,西方國家為之震驚,因而開始關注東方各國。 法國設計師保羅 ․ 波烈( Paul Poiret ): 發起了腰封改革 解除腰部的束縛 讓胸部返回原來的位置 隨著鐵路和汽車的發明: 沙漏形服裝退出歷史舞台 自然的服裝 新風貌促進了女權運動: 繃緊的緊身上衣和鐘形裙子日漸式微 裙子多採用柔軟的布料 裙腳則變得較窄.
E N D
1910年代:變革時代 製作人: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 吳偉廉老師 網頁:www.科技與生活.com 電郵:asflower@asflower.com
背景: 1904年,俄羅斯在日俄戰爭中被日本擊敗,西方國家為之震驚,因而開始關注東方各國。 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Paul Poiret): 發起了腰封改革 解除腰部的束縛 讓胸部返回原來的位置 隨著鐵路和汽車的發明: 沙漏形服裝退出歷史舞台 自然的服裝 新風貌促進了女權運動: 繃緊的緊身上衣和鐘形裙子日漸式微 裙子多採用柔軟的布料 裙腳則變得較窄 相片攝於1920年代,右邊的Paul Poiret當時正為美國著名舞蹈家鄧肯(IsadorDuncan)改衫。
(ii) 文化影響 1910年後,時裝大幅轉變。俄羅斯芭蕾舞團成為當時的潮流指標: • 巴克斯特(Bakst) • 舞蹈員服飾,不單顏色豐富亮麗 • 外型獨特 • 法國設計師保羅․波烈(Paul Poriret) • 掀起了一股東方主義浪潮, • 將日本、俄羅斯、中國及印度的服飾元素,與古希臘及古羅馬經典的織物元素融合
(iii) 女性時裝風格 • 棄用腰封 • 沙漏形服裝仍然流行, • 不再講究「S」形線條,亦不再凸顯胸部 保羅․波烈設計的旗袍裙(hobble skirt),打破了自由的新常規。 • 裙腳極窄 • 繫在腳踝上的束縛帶 • 裙子迷人雅致 • 類似於日本的藝妓服飾。 • 服裝變得較為休閒 • 與毛衫款式相近的樽領緊身、V領毛衫、開襟毛衫及外套成為時尚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