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k likes | 2.03k Views
校长与德育 校长是德育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创新者 徐安德 2011 、 11. 1960 年五中毕业照. 我的作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我的价值观: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 新 里 程 碑. 在学习考察归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我这个三十年历史的经验型干部被击了一猛拳,迫切我放眼看清,在当代的干部中具备科学观念,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科学方法的素质多么重要。自己若再干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绊脚石。这种由衷地感受终于使我警醒起来,振奋起来。决心以此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路标,沿着崎岖的小路向教育科学的王国攀登。
E N D
校长与德育 校长是德育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创新者 徐安德 2011、11
我的作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 我的价值观: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 新 里 程 碑
在学习考察归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我这个三十年历史的经验型干部被击了一猛拳,迫切我放眼看清,在当代的干部中具备科学观念,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科学方法的素质多么重要。自己若再干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绊脚石。这种由衷地感受终于使我警醒起来,振奋起来。决心以此次学习,考察为新的路标,沿着崎岖的小路向教育科学的王国攀登。 对于我来论,剩下的时间已不足10年,要想在这短促的时间里有点作为,不误人子弟,只有经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以完成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如果今后10年没有外界干扰,我相信是会完成这一转变的。 徐安德1988.1(时年52岁)
我的导师 詹万生教授 我的课题→向任务、难题、提升
序: ▲《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系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的创新试验项目》
校长面对困难多,任务多,困惑多,压力大该怎么办?校长面对困难多,任务多,困惑多,压力大该怎么办? • 最根本的办法是通过科研,使班主任、校长从事务型、辛苦型、经验型干部提升为学习型、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家。 校长最大的贫困是什么? • 校长办学遇到不少困难:缺钱、缺师资、缺场地、缺设备……最缺的是什么? • 作为校长,最可怕的是观念和思想上的贫困。 ——崔孟明
作为一校之长,如果只能上传下达,照章办事,一切都等、靠、要,而没有自己的符合实际的办学思想,那这所学校的生机就停止了。作为一校之长,如果只能上传下达,照章办事,一切都等、靠、要,而没有自己的符合实际的办学思想,那这所学校的生机就停止了。 ——崔孟明
一、构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具有特色的校本德育体系 ——绘制育人蓝图 ▲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过程。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好革命传统教育。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 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欣赏型德育模式:德育的内容与形式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使人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 ——《德育美学观》 檀传宝
一个长期困扰德育的难题: 学校领导、教师、班主任对所承担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不明确、不具体、无系列,无全面客观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出现了“应试德育“、”应景德育“、”应时德育”、严重影响了德育针对性、实效性。 绘制学校、班级育人蓝图是校长、主任、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第一要素,是教育智慧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 针对上述难题,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3) ▲《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2005、4) ▲1997年,时任中央教科所德育中心主任詹万生教授,立项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至今,全国140个实验区数千所中小学参加,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成果简介 绪论: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德性论原理:德育的整体性、发展性 (二)德育论原理:德育的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 (三)系统论原理: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最优化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政策法规依据。
上篇 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以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系统为主线进行整体构建。 德育目标体系知、情、 意、行、品德形式结构与道德、法规、心理、思想、政治德育五要素内容结构和各学段各年级层次结构—以贯之,立体呈现,德育目标,内容体系要素完整,分层递进,纵向衔接,螺旋上升。见下表
(一) 德 育 目 标 体 系 构 建
(三)德育途径体系构建 德育途径体系与德育内容相对应,讲求和谐,注重合力。 教书育人 管理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组织育人 辅导咨询育人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家庭育人 媒体育人 社会育人
(四)德育方法体系 德育方法体系与德育途径体系相对应,注重规律,引导创新。
(五)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管理体系以德育体制、制度、队伍和环境为重点进行系统构建。
(六)德育评价体系 由学校、班主任、学生三级评价指标构成,体系完整,便于操作。 1、学 校
1、《北京景山学校德育序列纲要及实施细则》(八年级)1、《北京景山学校德育序列纲要及实施细则》(八年级)
4、北京房山张坊中学:以爱为魂,以孝为根。4、北京房山张坊中学:以爱为魂,以孝为根。
5、浙江长兴县长广中心校 蒋学平校长
学校校长的理念: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内容包括:孝敬父母,感父母养育之恩;尊敬师长,感老师教诲之恩;博爱众人,感他人关爱与协助之恩;精忠报国,感国家护卫之恩;顺天应物,感天地万物之恩。 • 目标内容体系: 感恩父母、师长、他人、国家社会、自然、五个维度 德育形式要素:(一)从认知层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从情境互动层面激发学生感恩情感 (三)从实践活动层面内化学生感恩品质 • 途径方法: 1、教师的(潜能感化)作用 2、感恩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感恩亲情:元旦、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 感恩社会:三八、清明、5.1、端午、国庆 感恩自然: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
3、感恩教育四大实践平台: (1)以“感恩教育专题博客”为实践平台,让感恩文化得以推 广交流,探索感恩教育互动性道路。 (2)以“红领巾感恩路”为实践平台,让感恩文化得以向社会延伸,探索感恩教育生活化道路。 (3)以“红领巾感恩实践园”为实践平台,让感恩文化得以拓展与践行,探索感恩教育体验式道路。 (4)以“红领巾感恩互助激励基金会”为实践平台,让感恩文化得以丰富与传承,探索感恩教育之路。
7、濮阳油田19中“三省”教育特色 贾建设校长
吾日三省吾身 • 每日“十分钟”“三省”晨会,对昨天“三省” • 每日写日记,内化“三省”,升华感悟,提炼名言,定期校园公布 • “三省”写感言,形成“三省文化“,定期校园公布 • 编歌曲,唱响 “三省”主题歌 • 树典型,增强“三省”效果 • 走出去,扩大“三省”影响
二 、设置、研发、实施德育课程,推进“三全”育人 ▲充实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 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 为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动地发展。 ▲把德育渗透于教学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 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一)实施三维课标 构建和谐课堂 ▲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班主任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