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likes | 736 Views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抽样调查专项试点.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2014 年 5 月. 一、改革试点各级统计调查机构职责分工 二、 小微企业投资试点调查表式及填报指南 三、 改革试点程序的使用说明. 改革试点各级统计调查机构职责分工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工作职责 (二)市调查队的工作职责 (三) 提高试点工作效率的几点经验. 投资统计方法改革后,投资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数据来源转变为统计局与调查队两种渠道。
E N D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小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抽样调查专项试点 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 2014年5月
一、改革试点各级统计调查机构职责分工 二、小微企业投资试点调查表式及填报指南 三、 改革试点程序的使用说明
改革试点各级统计调查机构职责分工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工作职责 (二)市调查队的工作职责 (三)提高试点工作效率的几点经验
投资统计方法改革后,投资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数据来源转变为统计局与调查队两种渠道。投资统计方法改革后,投资统计工作的组织模式发生重大改变,数据来源转变为统计局与调查队两种渠道。 其中,联网直报企业按照“一套表”的要求,采取“统一部署,分专业布置,集中采集”的方式采集数据,该工作由统计局负责; 小微企业通过调查队系统以抽样调查方法采集,如果辖区内无调查队,按照现行各专业小微企业抽样调查的规定执行,抽样调查任务由辖区内统计局完成; 部门和新建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单独布置报表采集数据,该工作由统计局负责。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工作职责 区级统计调查机构在市调查队的指导下,具体承担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样本调查单位的数据采集、评估和报送工作。 1.负责小微样本企业的确定及试点报表的布置; 2.负责小微样本企业的培训和数据采集、催报; 3.现场采集小微企业数据,对于财务账簿不健全,或者没有财务报表的企业,调查人员要采用上门实地调查的方式,现场了解企业在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等相关指标的信息,指导企业人员完成试点报表的填报,至少第一季度要上门调查;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工作职责 4. 上报数据的时间节点: 一季度:2014年6月10日12时前; 二季度:2014年7月10日12时前; 三季度:2014年10月10日12时前; 四季度:2015年1月10日12时前。
(二)市调查队的工作职责 1.负责完成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2. 按季对小微企业数据及区级汇总表进行审核、查询; 3.负责将样本数据按季通过试点平台上报省总队; 4.负责对区级改革试点的检查督导,开展多层次调研,及时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上报试点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专项研究;
(二)市调查队的工作职责 5. 试点过程,市调查队加强与市统计局的沟通,及时通报对小微企业调查的进展情况,做好试点数据的监测与评估; 6.市调查队上报数据的时间节点: 一季度:2014年6月12日12时前; 二季度:2014年7月12日12时前; 三季度:2014年10月12日12时前; 四季度:2015年1月12日12时前。
(三)提高试点工作效率的几点经验: 1.认真学习领会试点方案,真正理解此次改革试点的思路,规划好本地区试点工作的计划;2.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机制,设立改革试点联络人制度,各级统计调查机构之间要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建立纵向+横向的即时沟通机制,随时通报进展情况,避免一些重复出现的问题; 3.按时编写并上报投资统计改革工作简报,国家局目前对于这些相当重视,这是提高国家局内网采用率的有效手段;
小微企业投资试点调查表式及填报指南 (一)指标设置思路 (二)调查对象介绍 (三)报表填报指南
(一)指标设置思路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三大目标 统计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 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转变为财务支出 统计形式:由层层统计转变为网上直报 小微企业投资统计试点指标体系主要满足按照财务支出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需要。为减轻小微企业的负担,试点方案对小微企业只设计了主表,大幅删减了与投资额计算相关性不大的指标,指标数量明显少于其他调查单位。
(一)指标设置思路 1、多数指标来源于相关会计科目,符合“简洁、友好、可核查”的原则 小微企业试点表式中设置的多数指标数据可在会计科目中获取,这为企业的填报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也为数据核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调查表为“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表”调查 内容包含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一)指标设置思路 2、调查表为“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表”调查 内容包含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等。《试点方案》中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土地、计算机软件、研究与开发等)两个部分,即调查范围由常规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扩大至“非金融资产”,因此试点表式命名为“小微企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表”。
(一)指标设置思路 固定资产: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财务支出法固定资产投资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建造、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财务费用支出。 固定资产的财务支出体现在建造、购置、土地等几个方面。
固定资产投资活动 会计核算科目 自营建造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建造固定资产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房地产开发 房屋开发成本 固定资产 投资 需要安装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购置固定资产 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 土地 无形资产
(一)指标设置思路 会计核算中的固定资产主要涉及“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原价”、 “房屋开发成本”、 “无形资产”等科目,因此用财务支出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的指标体系设计理念是:指标与会计制度基本接轨。
(一)指标设置思路 小微企业财务支出法固定资产投资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投资=“在建工程”借方发生额+“购置不需安装设备、工器具”借方发生额 +“土地使用权”借方发生额-“购置旧设备及工器具” 借方发生额
(一)指标设置思路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投资:是指企业在拥有或控制无形资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会计上的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投资统计中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的一部分计入固定资产投资,这一点与会计不同。 本次试点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及数据库、研究与开发。
(一)指标设置思路 非金融资产投资计算公式 非金融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 “土地使用权”借方发生额
(一)指标设置思路 3、指标的设置主要满足计算固定资产投资额的需要为了解小微企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同时为减轻企业填报负担,小微企业调查单位的表式仅设计一张主表。 主表由主栏和宾栏两部分组成: 主栏涵盖了与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指标,计算固定资产的指标包括:在建工程、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及工器具、土地使用权等 。
(一)指标设置思路 宾栏分为五列,分别反映各指标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以及本年借方发生额上年同期数,各列作用如下: (1)通过相关指标“本年借方发生额”来计算本年固定资产投资、非金融资产投资; (2)为了解改革后投资增速的变化情况,宾栏设置了本年借方发生额(上年同期); (3)年初余额、期末余额可满足核算司编制资产负债表的需要; (4)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减少额贷方发生额,通过四列数的平衡关系利于调查单位数据的填报。
(二)调查对象介绍 本次投资统计改革试点借助国家统计局各专业现行小微企业抽样调查制度的总体思路。因此,纳入本次投资统计改革试点的小微企业为1、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调查范围: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具体调查范围是被抽中的目录企业和样本村(居委会)中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注意:非目录企业本次不参加试点。
(二)调查对象介绍 2、规模以下服务业调查单位,规模以下服务业的调查范围:辖区内年末从业人员50人以下,且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服务业样本法人单位。 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
(二)调查对象介绍 3、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的调查范围: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下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具体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 万元以下的批发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 万元以下的零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 万元以下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
(三)报表填报指南 1、填报要求(1)调查表中所有指标填报依据均为企业会计资料,如无特殊说明调查表中各指标均与相关会计科目口径一致;不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2)试点表式中各指标严格按照财务进度填报。试点制度与常规投资统计制度双轨运行期间,由于两种制度基于不同统计原则,试点数据与原有数据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企业不要对数据进行比对和人为衔接。 (3)表中所有数量指标填报单位均为“千元”。 (4)数据需满足审核关系后方能上报。
(三)报表填报指南 2、小微企业执行会计制度标准财政部在2004年4月27日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实行;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照执行。因此目前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主要包含上述两套,《小微企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表》适用于使用上述两种制度的企业。
(三)报表填报指南 2、小微企业执行会计制度标准实际工作中,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投资少,除了少数小微企业能够执行较规范的会计制度外,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建立会计账目,也无法执行相应的会计制度。因此,在各种统计调查中,调查人员常以询问、核实、记录等途径作为获取数据资料来源的主要方式。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1)组织机构代码:8+1; (2)单位详细名称:按照营业执照填写单位全称; (3)报表类别:调查单位免填,由统计系统根据调查单位所属行业填报某一报表类别,包括工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下服务业。 (4)行业代码:调查单位免填,由统计系统根据调查单位填写的单位详细名称以及报表类别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填写行业小类代码。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A.在建工程(1101):指企业在基建、更新改造等方面发生的支出,反映企业在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关的费用支出。 该指标根据财务账一级科目“在建工程”科目进行填报,应满足: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B.固定资产原价(1201):指固定资产成本,包括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金额。 “固定资产”为会计一级科目,企业可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填报,且满足: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C.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工器具(1202): 反映企业在本年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会计准则规定,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工器具直接计入“固定资产”科目中,该指标可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中相关明细科目或有关会计分录分析计算填列。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E.无形资产(1301): 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该指标根据会计“无形资产”科目填报,且满足: 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本年借方发生额-本年贷方发生额。注意:该指标应填报无形资产原价。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F.土地使用权(1302): 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包括: ①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出让金; ②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资金; ③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及土地征收管理费等。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 (5)主表指标F.土地使用权(1302): 该指标反映企业在本年发生的土地费用,包括土地购置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该指标应根据会计“无形资产”科目中“土地使用权”明细科目填报。
(三)报表填报指南 3、小微企业试点表式及填报说明填报中需注意: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通过出让方式(包括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挂牌出让、拍卖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土地出让金不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应确认在“无形资产”下的“土地使用权”中。 企业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如果会计核算时体现在“在建工程”中,在指标填报中应将这部分支出在“在建工程”剔除,填报在“无形资产”下的“土地使用权”中。
(三)报表填报指南 4、主要审核关系固定资产原价(1201)≥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工器具(1202); 购置不需安装的设备、工器具(1202)≥购置旧设备、工器具(1203); 无形资产(1301)≥土地使用权(1302)。
改革试点程序的使用说明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主要任务 (二)改革试点程序操作
(一)区级统计调查机构的主要任务 采集、录入、审核小微投资情况表,即IV506报表
(二)改革试点程序操作 数据录入上报流程 ——以小微工业企业为例 登陆 更改数据处理地 选择报表 填报——审核 保存
1、登陆 从系统用户入口登录投资试点数据处理登录(京云万峰)
1、登陆 密码及用户名为:6位行政区划代码+tz 例如:用户名:420102tz 密码:420102tz 请各地培训时使用测试网址: http://219.235.129.21:6002/ydatancs/ 密码及用户名为:tz+数字 例如:用户名:tz1 密码:tz1
2、更改数据处理地 系统管理——更改数据处理地——选择处理地——确定
3、选择报表 数据录入、修改——录入、修改——选择制度、期别、报告期——选择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