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刘俊昌

应激 St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刘俊昌. 第一节 概 述. 一、 Hans Selye 与应激. 世界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应激研究领域的先驱。首先提出应激、应激原和全身适应综合征概念,并系统研究了应激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应激的概念. 对各种 刺激 的 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 称为应激( stress) 或应激反应( stress response). 三、应激作用的特点. 1、泛化性及非特异性: 不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反应. 2、非均衡性:

walli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刘俊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应激 St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刘俊昌

  2. 第一节 概 述 一、Hans Selye与应激 世界著名的内分泌学家和应激研究领域的先驱。首先提出应激、应激原和全身适应综合征概念,并系统研究了应激的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应激的概念

  3. 对各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三、应激作用的特点 1、泛化性及非特异性: 不同的刺激可以引起相同的反应 2、非均衡性: 1)相同的刺激在不同的个体未必都导致类似的反应 2)同样的刺激作用于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时间未必都引起相似的反应

  4. 应激发生的时间 刺激的性质 个体差异 影响因素 3、效应的双重性 良性应激(eustress)导致机体对应激原增强适应力和免疫力的应激反应 劣性应激(distress)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损伤甚至疾病的应激反应。

  5. 四、应激原-- stressor 1、概念:能够引起应激的各种因素(刺激) 2、分类: 外环境因素(external factors)-缺氧、温度、创伤 内环境因素(internal factors)-低血糖、器官功能紊乱 心理、社会因素(psychosocial factors)-惊喜、应聘、失业

  6. 五、全身适应综合征 1、 概 念 应激发生时,机体以可能的最佳的方式拮抗应激原的作用以 增强机体功能;当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时,可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的过程(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动态的变化过程 2、分 期 alarm stage Resistance stage exhaustion stage

  7. 保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 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或回避损伤的能力 警 觉 期 机体的适应、抵抗能力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主要是cortisol。代谢增加,胸腺、淋巴结萎缩,免疫反应减弱,易患感染性疾病。 拮抗期 内环境紊乱,负效应出现,应激性疾病、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甚者休克、死亡。肾上腺皮质激素持续增加,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 衰竭期

  8. questions: 1、stress? 2、Stressor? 3、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9. 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神 经 内 分 泌 反 应 细 胞 体 液 反 应 第二节 应 激 反 应 的 基 本 表 现

  10.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神 经 内 分 泌 反 应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

  11. 急性应激反应 Fight-or-Flight Response (一)蓝斑-去甲肾上腺素/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Locus ceruleus-norepinephrine/ sympathetic-adrenal medulla axis, LC/NE) 兰斑:位于桥脑与中脑交界处后侧的核团,含约20,000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兰斑 兴奋 交感神经 系统兴奋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应激原

  12. LC/NE启动的效应 中枢效应与兴奋警觉有关,并引起情绪紧张、焦虑 外周效应儿茶酚胺↑

  13. 生理意义: • 心功能增强→组织供血 • 血液重分布→保证心、脑、骨骼肌的供血 • 支气管扩张→供氧量 • 糖元、脂肪分解 →能量供应 • 促进多种激素的分泌 (glucagon, insulin↓, etc.)

  14. 应激性心功能异常 心肌耗氧量 外周血管 持续收缩 应激性高血压,组织缺血 血小板数目粘附聚集 诱发DIC 能量过度消耗 分解代谢 持续时间过长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15. Pain, fear Infection hemorrage hypoglycemia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ypothalamus Anterior pituitary Adrenal gland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cortex system, HPA) CRH (ng) Cortisol (mg) ACTH (mg) CRH: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ACTH: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16. 生理意义:提高抵抗力 • 允许作用 (permissive effects) 儿茶酚胺 心血管反应 糖皮质激素 儿 茶 酚 胺 胰高血糖素 代 谢 反 应

  17. 糖皮质激素:有利作用 对机体有广泛的保护作用 • 对心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起容许作用 • 促进蛋白质的糖异生,对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的脂动员起容许作用 • 抑制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的生成与释放, 稳定溶酶体膜

  18. 糖皮质激素增多的不利影响: 慢性应激时: • 抑制免疫炎症反应 • 抑制生长激素释放、使靶细胞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耐受→生长发育↓ • 抑制促性腺素释放激素与黄体生成释放→性功能↓ • 抑制促甲状腺素释放, 抑制T4向T3转化 • 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

  19. 其他内分泌反应 (Other endocrine responses) •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 调节水盐代谢的激素 •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 醛固酮及ADH→维持血容量及BP

  20. questions: 1、什么是LC/NE? 2、什么是HPA?

  21. 细 胞 体 液 反 应 二 HSP AP

  22. (一) 热休克蛋白 概念: 应激反应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非分泌型蛋白,(HSP:Heat shock protein, also:Heat stress protein)

  23. HSP的基本组成:  结构型的HSP: 正常时即存在于细胞内  诱导型的iHSP: 由各种应激原诱导生成

  24. HSP的基本功能:  结构型HSP: 分子伴娘,控制新生蛋白质 正确的三维结构和定位  诱导型HSP: 与应激时受损蛋白质的修复或移除有关,在蛋白质水平起防御、保护作用

  25. (二)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 概念: 应激时由于感染、炎症或组织损伤等原因使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属于分泌型蛋白

  26. AP的主要构成及来源: 构成: • 50%:铜蓝蛋白,补体C3,补体C4 • <5倍: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1-蛋白酶抑制剂,1-抗糜蛋白酶 结合珠蛋白 • 5-100倍:甘露糖结合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 • >1000倍: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A蛋白 来源 主要由肝细胞合成主要又肝脏合成,少量在单核吞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

  27. AP的生物学功能: • 抗感染(调理素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功能:C反应蛋 白; 补体作用: C反应蛋白, 补体C3) • 抗炎症 (C反应蛋白:抑制中性新粒细胞激活) • 促凝血作用(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制物-1;C反应蛋白:促进单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 抗损伤 (1-蛋白酶抑制剂,1-抗糜蛋白酶) • 结合与运输功能(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

  28. questions: HSP与AP的基本功能?

  29. 应激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30. (一)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

  31. (二)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32. (三)心血管系统 (cardiovascular system) • 基本变化 • HR,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BP • 机制 •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 • 代偿意义 • 维持循环血量和BP,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 • 血液供应

  33. (四) 胃肠道系统的功能变化 黏膜糜烂、溃疡、出血以及胃肠运动改变 血管收缩血流量降 食欲下降或厌食

  34. (五)血液系统 (hemic system) WBC ↑ 、血小板↑ 、凝血因子↑ 急性应激 血 液 系 统 RBC破坏,低色素性贫血, 慢性应激

  35. (六) 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变化 泌 尿 生 殖 尿少、比重高尿钠减少 月经不调泌乳异常

  36. 少尿 重吸收水↑ ADH↑ 泌尿生殖系统 (urinary system) 交感-肾上腺 髓质兴奋 肾血管收缩 肾小球 滤过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37. 生殖系统 (reproductive system)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性功能↓、月经不调、泌乳异常

  38. Question: 应激时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39. 第三节 应激损伤与应激相关疾病 躯体疾病 应 激 心理、精神障碍 悲伤的白领

  40. 一、应激性溃疡 (Stress ulcer) 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41. Multiple stress ulcers of the stomach, highlighted by the dark digested blood in their bases.

  42. 胃、十二指肠粘膜缺血 • 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 • 酸中毒,胆汁逆流 发生机制 (Mechanisms)

  43. 二、应激与心血管疾病 (Stres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心律失常(arrhythmia)

  44. 致死性心律紊乱主要是心室纤颤,机制: • 儿茶酚胺兴奋受体→心室纤颤的阈值↓ • 儿茶酚胺兴奋受体使冠脉收缩痉挛 • 心肌电活动异常 • 交感激活→血液粘度↑→血栓形成→心肌缺血

  45. 三、应激与内分泌功能障碍 (Disorders of endocrine function in stress) • 生长激素(急性应激:生长激素↑;慢性应激:CRH→生长抑素→生长激素↓). • 甲状腺素(急性应激:甲状腺素↑;慢性应激:GC &生长抑素→TSH↓→甲状腺素↓,GC抑制T4转化为T3). • 性激素: (急性&慢性应激→性激素↓).

  46. 应激与心理精神障碍 应激时的心理反应及异常 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sycho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情绪反应 认知功能改变 社会行为变化

  47. question: 应激性溃疡及其形成机制?

  48. 第四节 应激 相关疾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 尽快消除或撤离主要致病应激原 • 避免给病人新的应激刺激 • 恰当的心理治疗、护理 • 及时识别、治疗应激性损伤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