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likes | 844 Views
校本教育研究: 构建和谐课堂与和谐校园 ( 2005-11-21 ,棠湖中学)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张 志 远 Email: zhangzhiyuan@21cn.com. 外语教学进入后方法时代( postmethod age ). 没有最好的方法,也没有最好的途径 只要有效,什么都行 ( Anything goes.) 强调原则性折中主义 (principled eclectism) 由少数专家对方法的自上而下的探讨,走向以教师为主对教学模式的自下而上的探讨 建立和谐的生态教学环境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 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家庭
E N D
校本教育研究:构建和谐课堂与和谐校园 (2005-11-21,棠湖中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张 志 远Email: zhangzhiyuan@21cn.com
外语教学进入后方法时代(postmethod age) • 没有最好的方法,也没有最好的途径 • 只要有效,什么都行( Anything goes.) • 强调原则性折中主义(principled eclectism) • 由少数专家对方法的自上而下的探讨,走向以教师为主对教学模式的自下而上的探讨 • 建立和谐的生态教学环境 • 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
构建和谐社会 • 和谐家庭 • 和谐校园 • 和谐课堂 民主 法制 平等 公正 诚信 和睦 生机
校本教育研究 • 发现、分析、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构建教学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自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课堂、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教师应成为教育研究者Becoming teacher researchers and writers, not plagiarizers • 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 • 你做过教育研究吗? • 实际上,每个教师每天都在做教育研究,因为教育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教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 • 研究:探索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途径
教师研究的过程 • 探询(inquiry):对不确定的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解的心理过程 • 质疑(question):提出可研究的问题(researchable question) • 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on) • 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 • 理解:诠释、思考 • 公布于众
研究设计(research design) • What: research question • Why: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it? • Where:Where will the research be done? • Who: the participants • How:the way to collect relevant data • When: the research plan • So what: research value
学生们的声音 • “我们上课不喜欢老师老是说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我们经常无所适从。” • “我们的老师知识渊博,可他的话也很刻毒。他经常讽刺挖苦我们。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尝到白痴的滋味。” • “我讨厌我们班的英语老师,她在课堂实施强制统治,经常发泄对我们的不满。最初,我们还感觉到她的愤怒,后来我们都厌烦了,就让她尽情发作,我们根本不听。” • “我喜欢我上小学时的王老师,她喜欢学生,对我们好,从不大声批评我们。对不守纪律的学生,也不生气。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教师们的声音 • “每天,我都起大早去学校,很晚才回到家,累得半死。教室里吵闹的声音逼得我要发疯,学生们的种种行径太让人气愤,他们把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我的全部抱负,所有的一切都淹没了。” • “我不是不会教书,而是教书太让我失望。每天我准备好教材,满腔热情去上课,可是每天课堂上总有事情扰乱我的计划。只要有一个坏学生就足够让全班都学坏了,只要有一个调皮鬼一堂课就破坏了。该死,我恨这些学生。” • “我教了几年的书,断定自己不是做教师的料。当初我满怀关爱和信心,可学生们太难教,如今我幻想破灭,爱心消失。”
怎么办?What’s to be done? • 做个有心人(境界与态度决定人生) • 做个细心人(因为细心,所以成功) • 忙中有细,发现问题 • 忙中偷闲,研究问题 • 忙中有乐,解决问题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易,为大于细)——老子 忙碌并快乐着
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 Learn to think 学会思考 • Learn to reflect 学会反思 • Learn to inquire 学会探究 • Learn to plan 学会计划 • Learn to act 学会行动 • Learn to write 学会写作 学会管理时间 学会管理生命
两种知识 • 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 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存在于书本,可言传。 • 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怎么想, 怎么做。本质上是理解力和领悟,存在于个人实践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
重建学习与教学的概念(顾泠沅,2003) • 明确知识 明确知识 (1)言传:书本知识 • 听讲为主 • (1) (2)意会:实践经验 • (3) (悟性)在做中学 • (3)内化:明确知识 • 融会贯通 (4) (4)外显:默会知识 • (2) 逐步清晰 • 默会知识 默会知识
教师知识结构 专家型教师 经验型教师 新手教师 原理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特殊案例、个人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 心是反思,研究贯穿全过程) 教学案例外显了教师的默会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 • 每个教师都想做好教学。一旦有了想当好教师的想法,就会去持续地思考、实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念 •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教师自己 • 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关注 • 自我观察:职业好奇心,记录自己的教学
反思型教学 • 将自己在教学的各项具体内容收集起来,分析检查教学态度、观念、判断力及教学实践,作为进一步反思教学的基本数据。经常反思可以养成对自己观念与教学持批判性态度
反思教学的五个层面 • Rapid reflection:immediate and automatic, reflection in action • Repair: thoughtful, reflection in action • Review: less formal, reflection on action at a particular point in time • Research: more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action over a period of time • Retheorizing and reformulating:reflection on action informed by public academic theories
教师专业成长 • 新手教师 有经验教师 专家教师 • Dreyfus等人(1986)提出了五阶段模式: 新手 高级学徒 合格者 熟练者 专家
教师专业成长四项指标 • 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 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 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娴熟的专业运用技能 • 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 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 敏锐的教育研究意识 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
校本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 • 教育文献研究 • 教育经验总结 • 教育行动研究 • 教育叙事研究 • 教学案例研究 • 教学课例研究 • 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文献研究——基本研究方法 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和浏览,了解借鉴前人研究成果 ,避免低层次重复——定位。 解决两个问题: 1、提高投稿命中率; 2、提高研究质量。
教育经验总结——人们常用的研究方法 对实际教学实践的回顾分析与研究 ,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当前,大量的论文实际上都是经验总 结。
教育经验总结步骤 • 找准总结角度——确定题目 体会最深 有创新 有借鉴性 • 收集资料 教学案例、教学日志、教学心得、学生作业、测试成绩(横向或纵向比较)、学生及家长或社会评价等
资料整合:分析归纳 • 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情况概述 经验总结:按顺序列出小标题 存在问题与对策
教育行动研究——人们倡导的研究方法 教师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问题解决。 Action research • Research in action 在行动中研究 • Research on action 对行动研究 • Research for action 为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步骤 • 确定问题 分析问题 设计计划 • Identify a Analyze the Design a • problem problem project • Implement Evaluate Write a • the project the project report • 实施计划 评价计划 撰写报告
行动研究的步骤: • Nunan(1993)曾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为例说明“行动研究”的各步骤: • 1.确定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不高。 • 2.初步调查: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观察、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状况。 • 3.提出假设:教学内容未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过多地使用了陈列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 • 4.干预:改变教学内容使其联系学生实际,大量使用推论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 • 5.结果:学生参与,兴趣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际大大增加。 • 6.报告:报告研究成果,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行动研究案例 • 关于某班学生学习被动问题的研究 • 发现问题: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表现被动。 • 提出假设:1. 听力基础差,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 • 2. 不会用英语回答问题; • 3. 爱面子,怕出错; • 4.以前没有参与习惯。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 调查结果: • 1、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授课感觉不难(93%); • 2、在自我评价中,只有5位学生认为自己主动参与课堂,占全班人数的10.4%; • 3、根据调查,只有5位学生表示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怕出错。 • 4、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主动回答是因为其他同学都没有举手,担心自己与众不同,被人冷落。 • 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因为来自同伴的压力。
行动方案设计:1.设计专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互相了解;行动方案设计:1.设计专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互相了解; • 2. 活动中积极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 3. 设计小组活动,开展竞赛,增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行动计划 • 实施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原计划修正和调整。首先,重新设计了一些活动,因原有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现实和教材有较大的距离,新活动更贴近学生和教材。第二,有些活动因为放假等原因而取消。第七周的活动是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采用了“推测相似处”的活动方式,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了如下活动:由学生提名选定三对班里的好朋友,每对好友先确定自己的相似之处,运用“They both…, They may both…”. 同时还组织学生故事复述,续写故事等,活跃了课堂气氛。
评价效果: • 1. 课堂观摩:从观摩记录来看,学生的参与增加,气氛活跃。 • 2. 问卷调查:7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80%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85%的认为,多样的课堂活动缓解了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 • 3. 教师日志: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事例,尤其是以前特别不活跃的几个。
教学反思:通过数据收集,可以看出行动研究方案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参与的学生大大增加,课堂气氛更轻松、和谐,师生关系更融洽。但不足是,大多数活动都是口头的形式,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适当增加一些书面形式效果可能会更好。行动研究是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学反思:通过数据收集,可以看出行动研究方案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参与的学生大大增加,课堂气氛更轻松、和谐,师生关系更融洽。但不足是,大多数活动都是口头的形式,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适当增加一些书面形式效果可能会更好。行动研究是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育叙事研究——大众化的研究方法 • 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行动研究, 对教育教学经验与事件的描述与解释。 教师讲自己的教育故事,观察、记录、思考生活。
教育叙事研究过程 • 现场工作:研究者亲身体验生活和获得现场经验的过程 • 现场经验文本:研究者通过访谈、日记、现场记录等所获得的现场资料
叙事研究报告 • 故事发生的背景 • 故事情节发展:学生的行为表现,教师的教育行为和策略,存在问题 • 教学反思:对案例中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的评价
教育叙事研究举例 • 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幽默些
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幽默些 • 刚走上讲台时,听其他老师说对学生要严肃一些,不能对他们有笑脸。我信以为真,始终板起面孔走进教室可是学生并不服从我的管教为此我很苦恼。有一次上英语课,我安排学生用英语练习几排几号。我给他们创造了一个情境:“假如周杰伦要在吴江开演唱会,你好不容易买了一张票,进了现场,里面人很多,你要去找自己的座位,而你的座位正好被别人坐了,你怎么样用英语来表达你的意思,称心地看好这场演唱会呢?”没想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幽默地表演让课堂气氛很活跃,一次普通的对话练习从而进展得非常顺利。于是,我情不自禁地对他们微笑了一下。之后,我在
一个学生交上来的班级周记中读到这样的话:“那一天,我们看见您笑了,我们心里非常高兴。李老师,我们知道您为了我们,每天都很辛苦,希望您身体健康,脸上露出微笑。”看完之后,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也有一种震撼。后来,我经常在课堂上插入几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笑话,尝试着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些。比如,在讲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我讲了这么一个小笑话:一只母猫带着一只小猫去森林里,他们看见一只狐狸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这时,母猫学老虎叫了一声,狐狸逃跑了。母猫语重心长地对小猫说:“孩子,你看,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这个笑话不长,却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非常感兴趣。再比如说,在讲到“computer”这个单词时,我就插入有关电脑的小笑话。一个学生交上来的班级周记中读到这样的话:“那一天,我们看见您笑了,我们心里非常高兴。李老师,我们知道您为了我们,每天都很辛苦,希望您身体健康,脸上露出微笑。”看完之后,我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也有一种震撼。后来,我经常在课堂上插入几个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笑话,尝试着让课堂气氛变得更活跃些。比如,在讲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时,我讲了这么一个小笑话:一只母猫带着一只小猫去森林里,他们看见一只狐狸在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这时,母猫学老虎叫了一声,狐狸逃跑了。母猫语重心长地对小猫说:“孩子,你看,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啊。”这个笑话不长,却有一定的哲理性,学生非常感兴趣。再比如说,在讲到“computer”这个单词时,我就插入有关电脑的小笑话。
除了在英语课堂中插入小笑话之外,我还通过其他形式制造幽默,而且尽量用英语来表达,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而且掌握的内容也更不容易遗忘了。除了在英语课堂中插入小笑话之外,我还通过其他形式制造幽默,而且尽量用英语来表达,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而且掌握的内容也更不容易遗忘了。 • 有一位同学在班级周记中这样写道:“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我们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不一会儿就下课了,真希望以后还能这样。”我在评语中写道:“是的,老师也希望如此。” • http://www.obv.cn/jycc/lunwen/list/9744.htm
教学案例研究——教师应身体力行的研究方法 生动的教育教学故事+精彩的点评 教育叙事研究的延伸,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
教学案例的意义 •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 • 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 案例是教学理论产生的故乡 (顾泠沅,2003)
教学案例的撰写 • 主题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
情境描述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课堂实录,应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讲述。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情境故事,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与改编,以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结果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等。
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评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请专家点评、深化。
教学案例举例 • 慎言、善言 • 一堂无教案的公开课 • “探”出科学来
慎言、善言青岛平安路二小 李倩玉 有时候,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给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我在一次校内公开课后的感受。 那次校内听课,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我情绪颇佳。当我请全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所学过的 soccer game, girls, boys, sunny, Sunday, happy…等语言材料做对话练习时,学生A和B几乎同时举起了手。他们提出的问题也相似:“Ms Li ,can we talk about another game?”学生A平素
学习甚佳,对他的要求我理所当然地赞同:“Of course, you can .”同时大大表扬了一番。对学生B我很不耐烦,他一向说英语结结巴巴,课堂纪律又很有名,要是没人听课,我才不理他呢!可今天有那么多人听课,我只好微笑着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想法,太好了!如果有困难,我可以帮你。”几分钟后,在小组表演中,B的English show 出人意料地出色。我颇感意外,当着众多的听课教师,我说:“Wow! How wonderful you are.”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许是从未受到过如此热烈的表扬,他先是一愣,而后脸涨得通红。在以后的活动中,他目光炯炯,每个机会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