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25 Views
2005年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 进展情况简报. 中国国家图书馆 曹宁 2005.11.11. 提纲. 1、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2、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3、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是2000年第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所确定的合作项目。经过5年多发展,这一项目从最初所设想的建立集中统一的中文名称规范库,逐步过渡到目前各成员单位在物理空间上独立建库,利用网络环境彼此共享规范数据成果,同时在规范业务中频繁沟通、密切合作、注重协调一致的发展格局。.
E N D
2005年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进展情况简报 中国国家图书馆 曹宁 2005.11.11
提纲 • 1、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 2、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3、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 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是2000年第一次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所确定的合作项目。经过5年多发展,这一项目从最初所设想的建立集中统一的中文名称规范库,逐步过渡到目前各成员单位在物理空间上独立建库,利用网络环境彼此共享规范数据成果,同时在规范业务中频繁沟通、密切合作、注重协调一致的发展格局。
一、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 5年来,本项目的各成员单位在工作进展过程中,按各自地域和系统逐步实现了名称规范业务工作的整合。目前本项目的主要成员单位有HKCAN,CALIS、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台湾汉学研究中心。 • 为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自2003年起,由上述成员单位所选派代表共同组成了“中文名称规范联合协调委员会”,作为项目的最高协调机构。
一、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 协调委员会采取年会制度处理成员单位之间重要的合作和交流事宜。到目前为止,已召开了三次年会。本年度的年会刚刚于11月7-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举行。 • 协调委员会对其日常联络和协调事务采取年度轮值主席单位负责制度。委员会的第一届轮值主席单位是CALIS;在过去的一年里是国家图书馆;在未来一年里则是香港HKCAN。
一、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概况介绍 • 在过去一年里,协调委员会在促进名称规范形式与内容的标准化、推动规范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展成员单位业务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协调委员会除了举办例行年会外,在今年10月还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内召开了第一次中文名称规范业务培训会议。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5位编目专家分别就台湾地区的编目规则标目法和机读格式,FRBR、FRAR的最新进展以及中文团体名称标目、中文个人名称标目的相关问题交流了信息和观点。进一步推动了中文名称规范项目的实质性合作。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1、2005年4月,由国家图书馆组织,有大陆多家文献编目机构专家参与的《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修订工作最终完成,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新版《规则》(标目法)的推出,对推动大陆地区中文名称规范工作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国家图书馆正致力于《规则》注释和补充说明的编制工作,这一工作将进一步提高《规则》的可操作性。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2、国家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库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 根据国家图书馆业务处统计:从2004年12月15日到2005年10月15日,国家图书馆共新增名称规范数据67798条;同期维护更新名称规范数据约3万条;删除各类问题数据3716条; • 另外根据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统计,截止到2005年10月25日,国家图书馆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数据总量为577624条,包括: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个人名称标目502471条(其中普通现代个人名称标目414905条;现代少数民族名称标目7912条;古代人名称标目32275条;外国人名称标目47379条); • 团体名称标目34530条(其中独立标目21965条,复合标目12565条); • 统一题名标目40623条(其中中文原著统一题名5807条;中文译著统一题名34816条)。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各种类型名称规范数据所占比例: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个人名称标目的类型比例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团体名称标目的类型比例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统一题名标目的类型比例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3、在名称规范实践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 (1)名称规范数据的制作机构从一个拓展到多个。目前除了国图采编部书目数据组负责制作的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外,善本特藏部和国家图书馆分馆也参与到名称规范数据的制作工作中来,分别承担中国古代著者名称规范和古籍文献题名规范的制作工作。而期刊、非书资料和学位论文的编目机构也正在积极研究名称规范的实施工作,在国家图书馆关于名称规范数据制作与维护的协调机制正在形成。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2)名称规范考证工作初步形成机制。 • 所谓名称规范考证工作,指的是当文献信息源本身无法提供可供识别的个人名称信息时,编目员通过对文献信息源之外的其他参考信息源进行查询,获得相关信息的过程。从2005年开始,在国图采编部设置了名称规范考证专业岗位。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在利用传统通讯手段和现代化网络资源获取个人名称标目的相关信息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效果,同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2)名称规范考证工作初步形成机制。 • 根据国家图书馆名称数据库统计的结果,自2005年以来共有2202条规范记录显示其参考来源为国际互联网(来源包括各类人物数据库的网络版,行政、科研、教育机构乃至专业公司的网站以及新闻/综合类网站等)。其中新建规范记录1306条,修订规范记录896条。 • 另外还有约数百条规范记录是通过Email、普通信函、电话甚至专人走访等方式建立或维护的。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3、在名称规范实践领域取得新的进展 • (3)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名称规范控制的业务文件,用以指导本馆的编目实践。如: • 《名称规范补充说明》(重点解决会议名称和统一题名的规范问题); • 《外国人译名标目的处理原则》(重点解决日本人名标目的形式问题); • 《学科专长/职业参照表》等(重点解决个人名称标目的区分问题)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4)结合对FRBR、FRAR和《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等权威文献的研究,积极探讨名称规范控制的发展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成果,包括: • A.国家图书馆的馆级科研课题《中文书目规范控制研究》日前已完成了最终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进入了课题申报结题的阶段。 • B.在古籍文献题名规范制作工作中,引入FRBR实体层次概念,尝试以统一题名的形式建立了著作层和内容表达层(品种)的规范记录,并在两个层次之间建立了参照关系。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C.在对一些标目问题的理解上得到进一步深化。 • 如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对个人名称标目附加成分的选取方面,自然属性信息(如性别、民族、籍贯和生卒年)要优先于社会属性信息(如个人的学科、专长、职业)。这是因为自然属性相对精确、固定,而社会属性往往含混、易变。实际上这种认识主要是从编目员的可操作性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而忽视了FRBR所倡导的用户任务的实现问题。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比如当我们谈到“李白”时,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映会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仙”,然后才会是字太白,号青莲居士,701-762年在世等等。 • 也就是说,作为一般用户在识别个人名称时,在习惯上往往会优先选择个人名称的某种社会属性。因此说,在编目员所追求的标目附加成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用户所希望的标目通俗性、便捷性之间我们确实需要做进一步的权衡。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再如,在对统一题名规范单纯参照的理解方面,过去我们认为,当一部著作的不同版本或译本存在多种题名形式时,如果选取了其中最著称的题名作为统一题名,那么其它题名形式都应考虑做单纯参照。 • 而FRBR和FRAR关于实体层次划分的思想告诉我们,既然统一题名所描述的识实体的著作/内容表达层的信息,那么它的单纯参照所描述的对象也应该界定为著作/内容表达,而非载体表现的其它题名形式。
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二、2005年国家图书馆在名称规范领域内的新发展 • 这样那些带有版本标志信息的题名,比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程甲本红楼梦”,以及那些带有修饰字样的题名,如“绣像红楼梦”、“新评红楼梦”、“增补红楼梦”、“…批点红楼梦”等,都不应该在描述实体著作层信息的统一题名规范记录中以单纯参照的形式出现。 • 也就是说,在以“红楼梦”为统一题名的规范记录中,出现“石头记”、“金玉缘”、“风月宝鉴”、“情僧录”和“金陵十二钗”即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检索需求。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1、重新审视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的价值和作用。 • 我们认为,国际图联发布的FRBR(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和FRAR(规范记录的功能需求)两个研究报告将对未来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的建设乃至编目规范控制的发展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根据FRAR的描述,规范数据库具有以下五种基本作用:(1)记录编目员的各种决定;(2)在选择和确定文献检索点时作为参考工具;(3)控制书目记录检索点的形式;(4)作为扩展信息,支持书目数据库的检索;(5)在自动化系统中,实现书目记录与规范记录的连接。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概括而言,我们认为FRAR的描述体现了下述的思想观念: • 第一,规范数据库建设要注重与编目员的编目实践过程相结合; • 第二,规范数据库建设要注重与实现用户任务的需求相结合; • 第三,规范数据库建设要体现出规范数据与书目数据协调一致的信息整合功能。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我们认为,今后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的发展,特别是数据库在信息内容的涵盖和系统功能的实现上,应重点从上述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 如,对规范数据建立的过程、参考信息的来源要有细致和严格的记载;中文名称规范标目形式的确定要有利于用户的查找和识别;名称规范中各类参照的设置要有利于用户在信息检索系统中自由地“航行”等等。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2、以国际虚拟规范档的构想为基础,在项目成员单位之间建立功能更加完善的名称规范联合检索平台。 我们认为,目前本项目各成员单位自身的名称规范库建库工作都已基本完成,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自规范库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在此过程中,迫切需要了解其它单位的相关名称规范信息。因此,规范信息资源的共享较以往更为重要。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在此领域,HKCAN在2003年做过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所开发的一站式名称规范搜索引擎能够实现大陆、台湾、香港多家机构名称规范数据库的彼此互检。但这一检索工具操作尚不便利、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备(比如当不同成员单位对同一实体采用的规范标目形式不一致时,如何通过反馈单纯参照实现二次检索的信息汇集问题)。 今后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合作,在开放、共享名称规范数据的前提下,通过更加完备的软件手段推动相互参照借鉴的渠道更加畅通和便利。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3、从元数据信息组织角度,积极探索联机信息检索系统(OPAC)FRBR化组织模式的实现问题。 • 作为文献编目者我们一直认为,在联机信息检索系统中实现FRBR化组织模式决不仅仅是通过软件手段整合已有的数据信息的结果,这项工作很可能会涉及到对元数据信息的重新组织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FRBR化的核心或许并不是用户前台的整合显示,而是系统后台的信息组织。FRBR最终的实现,与其说决定于软件开发人员,不如说更取决于信息资源的组织者。
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三、对中文名称规范数据库项目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4、项目各成员单位在开展名称规范数据实质性合作的基础上,能否考虑将本项目的合作范围扩展到联合编制中文名称规范标目规则的领域。多年以前,英美联合制订AACR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目前两岸四地以及海外中文编目机构与之相比,文化传统更为接近、编目共识更多、合作基础也更好。各成员单位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甚至完全有可能编制出世界上首部“中文文献编目规则”。当然,这项工作如果得以实施,将大大超出目前中文名称规范的合作领域,而成为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事业中里程碑式的标志。
谢谢! Email:caoning@nlc.gov.cn